回覆列表
  • 1 # 古今通史

    闖關東的八成都是山東人,從登萊地區坐船一夜就到東北了,只關閉山海關有啥用......

    “走西口”、“下南洋”、“闖關東”都是情勢所逼,生活所迫,沒有人願意離鄉背井地到當時的苦寒之地討生活,究其原因無非天災人禍,而所有原因中,天災首當其衝。

    災害狀況

    明末清初,小冰期為明清兩朝所共享,誰也比誰好不到哪兒去,否則關內不會流民滿地,關外的皇太極也不會不顧蒙古盟友的反對,冒著被包餃子的巨大風險翻入邊牆進行肆意劫掠,類似易子而食是兩邊都有的狀況,不必過度渲染,兩邊的底層百姓也都一樣,都是最先倒黴的群體。

    什麼時候天災為大清所獨享呢?甲申國變,大明國滅,多爾袞拎著小福臨,拖著眾兄弟入主中原,天災就沒停過。

    拖著?沒有多爾袞,以阿濟格為代表的一票人早就出關回老家了,一是不適應,二是忒想家,三是沒想過能獨佔中原。是多爾袞強行按住,並命令把所有滿洲親眷護送入關的。

    常言天災國變,可是國變之後好像天災也沒能完全停住,不過翻翻史料貌似也有些道理,尤其是大清開始走下坡路的時候,嘉道時期的天災聽著都瘮人,比崇禎末年有過之而無不及。

    尤其嘉慶年間更是倒黴的遇上了坦博拉火山爆發,全世界都是灰濛濛的,始終被火山灰所籠罩,嚴重影響了全球作物收成,給大清帶來的不良影響三年後才算正式“離境”大清。也有部分西方學者窮極無聊,大量蒐集那個時期的油畫圖例,最後的對比結果令人稱奇,那幾年不少畫家的畫作背景天色也始終是灰色一片。

    清代闖關東天災第一主因

    以山東為例,是因為當時山東人口是闖關東的“主力”,先說這個“闖”字,大清視關外為龍興之地,所以嚴禁人口隨意流動,哪怕按關外人口算,每平方公里1個多人不到倆人,也絕不對內地開放,至於滿洲人肯定是不會回去的,清廷從出生養到老,誰還回去。

    清廷不讓進,關內人為了生活又必須得進,咋辦呢,翻山越嶺偷著繞過去唄,或者登萊地區登船,一夜就到了,忒方便,但這是不合清廷政令的,所以叫“闖”,還有一點就是流民、災民太多,一湧而出官兵也沒法管,所以一來二去就成了闖關東,“闖”的人,比走正式手續的人要多得多。

    為啥山東老鄉居多呢?從順治元年,也就是大清入關第一年,至道光十九年,不到兩百年,山東有一定災患規模且記錄在案的自然災害四千二百多次,我的天o(╯□╰)o。

    順治帝是比較務實的一位皇帝,在順治八年的時候就放開管制,有願意出關的群眾,可以走正常手續登記造冊,交予戶部存檔管理。

    順治十年頒佈了《遼寧招民開墾條例》,為什麼要出條例呢,因為透過兩年的實踐,弊端顯現,人都一窩蜂跑出去不知所蹤哪成呢,於是清廷想要民眾按著自己的指示逐步開發關外各地,他們開始忌諱“放養”狀態。

    扶植政策就是誰招的出關人口多,誰就有官做,招人越多,職位越高,能招100人的給個知縣或者守備,六十人以上的給個州判或者千總,五十人以上給縣丞、主簿或者百總,總之每多招百人升一級,如果招一萬人,那您自己慢慢算吧,估計皇帝得禪讓O(∩_∩)O

    墾荒農民有清廷提供的生活保障,比如第一年,能把地養出來就不錯,短期內不會有好收成,在此期間農民不能餓著吧,清廷提供生存口糧,種地要用的種子甚至耕牛,也全由清廷提供,不過不是每家都有,平均百人二十牛。

    務實歸務實,但時機不大對,實際當時關內的生地、荒地沒有二十年都恢復不過來,關外根本不著急,這舉措只能證明他不是個拘泥於固化思想的皇帝,僅此而已。

    康熙七年,鰲拜主政時期,為了維護滿洲利益,也是不滿於民人開墾龍興之地,將原有條例廢止,關外又成為一片禁地。

    從康熙七年至乾隆八年,山東災禍無算,沒有清廷政策咋辦呢,闖唄,翻過去也沒人知道,能種上糧食就餓不死,關外的地主們看見壯勞力的高興勁跟撿到金子差不多,只要官府不追究佃戶越多越好。

    不過大多數人在沒有清廷的扶植下,不具備獨自開墾荒地的能力,畢竟大多是逃難出來的,一塊荒地養熟了得兩三年,這期間的吃食是個問題,個別現象或者找到好地兒再或者抱團取暖的現象咱就不多了。

    人口暴增無地可種

    乾隆帝對關內的情況基本掌握,首先是關內的耕地在康熙末年,勉強趕上了前朝萬曆年間的田額,雖然對外也有戰爭,但是沒有禍害到內地,承平日久人口暴增,那時代的人口也沒法不暴增,普遍意識就是-人是第一生產力,越窮越生,就盼著家裡有十七八個壯勞力耕田討個好生活。

    問題是誰也沒想到人是多了,哪有那麼多地可種呢,好在康熙帝有永不加賦的政策,否則人頭稅就足夠全國造反了。

    乾隆帝對關外的情況也基本瞭解,眼睜著農民沒地種,即便是皇帝也不能打土豪分田地吧,所以容忍著鄉紳地主們的土地兼併“傳統”,沒辦法,皇帝其實也是最大的地主,從古到今,哦不,到民國,土地兼併的大局勢是無法強制制止的,因為這涉及整體階級利益,皇帝說話也不好使。

    那災民和無產者怎麼辦呢,總不能放任不管,官員提出的繼續開疆拓土他也不同意,因為對他而言周邊小國佔了也是邊陲小地,而且不利於管理,資源和費用上得不償失,比如當時的安南(越南),白給乾隆也不要,他只要面子。

    內地養不活,打仗又不划算,所以就直接放出了關外,分別是乾隆九年和乾隆五十七年,乾隆八年大旱,百姓都往關外跑,左右管不住,又不能動刀,所以乾隆勉為其難的下詔開禁,其實也是無奈之舉,畢竟災民出關為活命,你不讓他出關討生活,那他就只能造反了,這並不難猜。

    從本心來說,乾隆是不樂意的,只是沒辦法,他在位期間三令五申沿襲祖宗禁令,但也是雷聲大雨點小,抓到也是既往不咎,而且大多是向地主和僱主提要求,已經僱傭的可以繼續工作,再來的不允許收,其實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一切照舊。

    咸豐帝在1860年,直接放棄出關禁令,因為此政令早就是一紙空文,為了保持政治嚴肅性,順其自然也就是了,反正殺也不能殺,攔也攔不住的。

    闖關東的整體背景

    人口方面的增長有康乾盛世的原因,與番薯土豆無關,不要再以訛傳訛了,別說清朝了,就是民國都做不到大面積種植,清朝官員都是報喜不報憂的報個“0”和“1”的差別,響應清廷號召,堅決完成任務,其實產量極其有限,老百姓絕大多數種的就是傳統作物,吃的就是正經糧食,相關資料我是看得七七八八了,靠番薯土豆玉米養活4億人口的說法很不靠譜,真正大規模種植是解放後的事兒,不要被一本書帶偏了節奏。

    人口暴增

    明末清初,人口大幅度減少,滿共一億人口,有說死2000萬的也有說死7000萬的,聽聽就得,那時候的人口統計準不了,因為皇廷靠這收人頭稅,能瞞報的就瞞報,朝廷不可能掌握真實資料,即便是今天,人口普查的精度也是個問題,更何況那年月,有的死於兵荒馬亂,有的根本就沒死,只是變成了流民四處流浪。

    還以山東為例,或死亡或離鄉的人口,比較嚴重的地區流失佔到八成,土地的耕種情況和人口相符,也只有一兩成被種植,其餘的都淪為荒地,經過湖廣填四川等一系列舉措,全華人口情況才剛剛企穩,順治帝不得要領,但是康熙帝幹得不錯,在朝臣的建議下大幅度減稅,有的地區甚至很多年免稅,趕上偏遠地區還受災的,一次性免除過二十年的稅賦,永不加賦也是亮點之一。

    雍正帝進一步改革,有限程度的解決了貪汙的問題,攤丁入畝有效地將丁口與實際稅收脫鉤,人民負擔減輕,勞動熱情增加,首當其衝的就是人口變化,普通百姓也期盼著透過人口紅利過上好日子,可惜人是夠了,地不夠種,這種情況到了乾隆年間尤為嚴重,不得已,乾隆假寐,直至咸豐全部放開。

    再到乾隆八年大災,山東人口一直呈現減少趨勢,又到了鴉片戰爭、太平天國時期,山東人口再度大規模減少,關外八成人口都來自山東,一直到民國時期也是如此,大災大難闖關東,而且都喜歡往吉林跑,到了吉林又都喜歡往長春跑,當然,這和當時的扶植政策也有關係,再細節的就不多贅述了。

    缺少耕地

    耕地和人口情況差不多,也是在清廷的調理下,慢慢養起來的,前文講過,耕地十有八九沒人打理,有的變成荒地,順治帝的失誤是太過著急,一旦淪為荒地沒幾年養不熟,而起科時間間隔太短,往往地剛養熟,稅賦就套頭上了,開荒沒好處那還費什麼勁呢,到了康熙時期則直接分發無主土地,荒地誰開出來的,所有權就是誰的,視情況不同,三年起科甚至五年起科,讓農民們幹勁十足。

    態勢挺好,但是到了康熙中期,山東已經無地可開,始終保持在9800萬畝左右,地到這個數字是個結點,然後又從康熙中期一直到乾隆中後期七十年左右的時間,按當時的婚嫁狀況,差不多又多養了三代人,這不到一億畝的土地就完全不夠種了,即便不收稅也沒法活命,比如以前一畝地一個人種,現在4個人種,都得餓死,所以大規模的闖關東就在生存壓力下展開了。

    至於土地兼併,這是個老生長談的問題,為了避免篇幅翻番,簡單說這種情況幾乎存在於任何一個封建王朝,明代的“死因”之一,也是土地兼併,那時候可沒有保險公司,也沒有什麼保障體制,遇到天災人禍了就賣地,或者被地主鄉紳用各種手段強佔,淪為佃戶,再趕上天災人禍交不上租子就只能借,還不上就只能跑了,農民流離失所,沒有活路可走繼而造反。

    老輩人吃苦耐勞的精神真是現代人沒法比的,所以總有人提及闖關東精神,闖關東也確實可以提升到精神層次,在山東與地掙命,活不下去就去東北苦寒之地,和天災鬥,和荒地鬥,那時候的東北可不比現在,野獸太多了,還要和野獸鬥,從吃不飽穿不暖到穩定後家有餘糧,都是不知道幾輩人用汗水甚至血淚打拼出來的,無論是農業還是林礦業都是如此,直到解放後才有大批山東人在政府的倡導下還鄉,打土豪分田地過上了正常的日子。

    聽說山東又雙叒叕要合村並居,嗯......我能說的也只有祝福了......

  • 2 # 未央先生

    一個‘’闖‘’字就說明問題。

    清朝禁止漢人往關外遷移,是借鑑了元朝統治者的經驗,為了給自己鋪路,萬一哪天在中原待不下去,可以重回關外,不至於沒有容身之地。如果漢人大量進入,漢化嚴重,就回不去了。

    但當時百姓生活條件艱苦,而關外地廣人稀,只要肯出力,就能生存。所以很多人冒險闖關東。

    反正都活不下去了,不如拼一把!

  • 3 # 青青子行

    滿清政府將關東作為滿清最後的退路,是故在入關以後即頒佈禁令,禁止漢人進入關東地區。

    到清末時,清政府處於內外交困的狀態,終於無力在強硬地保持所謂的禁關令,禁關令逐漸開始鬆動。山東、河北等地地處中國政治文化中心,19世紀中葉,滿清因為鴉片戰爭失敗開始遭到帝國列強的敲詐勒索,清政府不得不將壓力轉移給百姓,,百姓苦不堪言,後來蠻荒巨獸——洪水,終於沖垮了山東、河北等地無數百姓生活的希望,他們紛紛將目光看向了關東的那片土地,然後逃向了那裡。中國古代是一個重農的社會,老百姓們大多講究安土重遷,不願意離開家鄉到很遠的地方闖蕩,而在近代之所以會形成這樣一些大的移民遷徙浪潮,自然是與當時的時代背景緊密聯絡在一起的。總結來看,

    一、自然環境的惡劣使得民眾在本地生活不下去。19世紀,黃河下游曾經遭遇了連續幾年的自然災害,這成為山東、河南等地人口進入關東地區謀生的原因之一;土地貧瘠,多發自然災害,迫使很多人選擇到內蒙等地謀求出路。

    二、除了天災之外,連綿的戰爭也是導致出現人口遷移浪潮的原因之一。20世紀前後,兩次鴉片戰爭、甲午戰爭以及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期間還混雜著太平天國起義、義和團運動等,此後又有連年的軍閥混戰,使得華北多處地區都受到了戰爭的影響,老百姓難以維繫過往那種安定安穩的生活,迫於這種壓力,只好離開故土到其他地區去尋求出路,成為移民浪潮的另一原因。

    三、此外,也與關外、口外等地存在著許多新的機會有關。關東地區土壤肥沃,存在著一些無人耕種的荒地,與人地比例不和諧的華北地區相比,可以為農民提供生活下去的機會;“走西口”也與這方面因素有關,口外地區有山西人做生意的市場,吸引了在本地生活困苦的人到那裡去尋找生機。雖然關閉山海關,但是為了生存,不得不闖關東。

  • 4 # 谷老師

    清朝統一全國以後,認為東北地區是他的龍興之地,應當作為戰略後防,不能讓漢族人大量湧入,以破壞他的等級。於是清廷釋出了封禁令,禁止漢族人進入東北,甚至修建了柳條邊,防止漢族人強行進入東北。儘管如此,還是有大量漢族人陸續進入東北地區,這是因為:

    第一,東北土地肥沃,漢族人民來到東北,透過種地釀酒,就能過上比較安穩的生活。

    第二長城以南的漢族地區,人口眾多,吃糧緊張,遇到水旱災害,就有嚴重饑荒,迫使他們到東北謀生。

    第三,棉布和棉花作為人民的主要衣料已得到普及,能夠抵禦東北地區的寒冷。

    第四,清政府的封禁政策還是有漏洞的,人們可以充分利用,等到第二次鴉片戰爭以後,封禁政策也就廢除了。

  • 5 # 趣談唐宋元明清

    趣談唐宋元,胡侃元明清!

    清朝關閉山海關,禁止普通老百姓闖關東,是為了給自己留一條後路,而當時的普通老百姓明面上直接拒絕了清朝的禁令,並且直接闖關東是因為已經沒有後路了。簡而言之,清朝有自己的苦衷,而普通老百姓的苦衷似乎更多一些。

    事件回顧

    清朝關閉山海關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因為清王朝在剛剛統治華夏的時候就已經做好了退路,這個退路是自己一旦將來當不成皇帝,一定也有一個體面的退出舞臺的準備時間。

    沒有看錯,當清王朝第一次統治華夏土地的時候,內心其實也是非常恐慌的,畢竟自己所帶來的人只有10多萬人,而且這10多萬人表面上看起來驍勇善戰,可是背地裡也經常做一些缺了大德的事情。

    原本清王朝本身就沒有想過憑藉著這些人能夠統領如此大片的土地,最開始想的無非就是敲打明朝崇禎皇帝一下,如果能夠索要點好處就再好不過了。可陰差陽錯之間,一敲打二敲打的竟然把崇禎皇帝給敲打死了,自己白撿了個大便宜不說,還是要賣一下乖的。

    在清王朝的統治時間段裡面,尤其是最開始的那100年清王朝絕對意義上來說,並沒有忘記自己的本心,也處在一個居安思危的狀態,畢竟作為一個外來者,清朝相比元朝而言更加自覺一些。

    沒錯,這就是事實

    清朝最開始設定了山海關禁令,可與山海關禁令相比更加嚴格的禁令是:普通的老百姓,尤其是普通的漢人老百姓,沒有經過清朝的允許,是不得隨隨便便往北走的。

    為什麼這條禁令如此嚴格呢?因為在清朝的人眼中,儘管大東北的地區環境不好,氣候不好,而且偶爾還會凍死個人,可是這是自己最後一片根據地。畢竟自己就是從東北起源的,如果東北這一大片土地被漢人所佔領,並且有了他們的子孫後代,被他們所耕種的話就很難保證將來自己落魄的時候還有地方跑。

    可是一來二去,清朝突然發現北京的天氣以及整個華夏土地上對於自己的滋養,比東北那一片土地而言好上很多。最起碼冬天的時候能夠沒事走走,而且不用掉耳朵。

    一來二去的,清朝對於東北的依戀慢慢降低,可降低歸降低,依然對於這個禁令嚴防死守,畢竟誰還沒有走背字的時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釜山行裡面的乘客不開門讓主角進入有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