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飛哥sweet

    丞相是一個官職

    宰相是中國古代對輔佐君主並掌握國家最高權力的俗稱,非具體官名。漢名相陳平總結“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陰陽,順四時,下育萬物之宜,外鎮撫四夷諸侯,內親附百姓,使卿大夫備得任其職焉。”

    首先:我們從字面意思理解一下

    “宰”原義是祭祀中掌管宰殺牲畜的奴僕。憑藉專業的技術,受到其他人的重視,由此引申為主持、主管的意思,明顯帶有動詞的屬性, “宰”最早出現在《周禮》中,是最高行政長官代名詞。

    《說文解字》解釋道:“丞,翊也,從從卪從山。山高,奉承之意。”古代承和丞同義,有幫助、輔助的意思,是動詞。用於官職時,表示從事輔助工作的人,由動詞轉變為名詞,例如郡丞、縣丞等,與相合用,代表輔助“相”的官員

    “相”,《說文解字》註釋:“相,省視也。”意為仔細看。古代的“相面”說的就是這個意思。周朝祭祀、朝聘、會盟頻繁,在不同的場合有不同的禮儀制度,於是,“相禮”應運而生,他指導天子和諸侯執行具體的禮儀。此時的“相”脫離了省視的本義,有高階參謀的意思了。

    其次我們看一下歷史沿革

    夏商時期,出現了巫史、尹、太師等官職,稱呼不一,職責近似,有輔佐君王提高行政效率之意,形成了宰相的雛形。文王建周之後,完善了官制,設立了六官。據《周禮》記載,周朝以“天地春夏秋冬”設立六官,其中以“天官冢宰”為貴,主要負責立法和行政之職。天官冢宰的長官為大宰,副職為小宰,另有宰夫等官職,相當於國家的總理、副總理和秘書長兼人事部長。

    公元前309年,秦武王“初置丞相,樗裡疾、甘茂為左右丞相。”在秦國官制中,丞相和相邦是並存的,前者輔助後者,地位低於後者。前221秦始皇統一天下,設“三公九卿”。三公:丞相(幫助皇帝處理全國的政事)、太尉(負責管理軍事)、御史大夫(執掌群臣奏章,下達皇帝召令,兼理國家監察事務)。

    秦著名丞相有呂不韋,李斯等

    漢承秦制,三公為大司徒、大司馬、大司空。

    大司徒,即古代的“司土”,總理庶政,有時稱相國,多數稱丞相,有時置左右丞相各一人,是三公之首。漢名相代表有蕭何,曹參,周亞夫,漢末最著名當屬曹操了,三國當屬諸葛亮了!

    隋唐時期,改三公九卿為三省六部,確立以中書、尚書、門下為主三省制,中書省長官為中書令,門下省的長官為侍中,尚書省之首長為尚書令,下設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尚書,由左僕射領前三部,右僕射領後三部;唐太宗為秦王時曾任尚書令,故此職虛設;左右僕射加“同中書門下三品”“同平章事”的頭銜,即可出席政事堂,行宰相權;實際上唐代是重臣共同擬定施政方針,奏由皇帝裁決。三省制是集體領導,有抑制平衡相權的功能,

    名相有太宗朝“房杜”,武則天時期狄仁傑,玄宗時期“姚宋”等!

    五代和宋朝沿襲唐制,把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作為宰相。北宋神宗年間以尚書左右僕射為宰相,南宋又改左右僕射為左右丞相。名相有范仲淹,王安石等

    元朝改三省製為一省制,建立中書省,左右丞相、平章、參政等官職, 行使宰相職權。

    明初,朱元璋維持一省制,因右丞相胡惟庸專權案,下詔“今我朝罷丞相”,還強調“以後嗣君並不許立丞相”。延續了近十七個世紀的丞相,就此作古,不復存在。提高六部地位,將相權分權六部長官,同時設立內閣,以內閣大學士協助皇帝處理政務。實際上內閣大學士仍然行使宰相之權,稱得上名相筆者認為僅於少保一人,權臣有嚴嵩和張居正等

    明亡清興,仍設內閣,大學士相當於宰相。雍正皇帝為防洩密,在內閣再設軍機處,人員不定,由軍機大臣處理政務,成為手握實權的宰相。為人熟知的有和珅,曾國藩和李鴻章等

    自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形成地方集權中央、中央集權皇帝的制度,產生了以君主制和官僚制相結合的政體。君權是君主制的核心,在政體中佔有主導地位。宰執大臣是官僚制的代表,共同維護相權的利益,在輔政的同時,對皇帝的事權進行制約。在這種環境下,必將造成君主制和官僚制的衝突。君權和相權之爭成為秦初至清末兩千多年社會的政治主流。

  • 2 # 山顛一壺清酒r

    丞相是具體的官職,在三國以後指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最高行政長官。在秦朝真正的確立了丞相,起源於殷商時期。而宰相是一個統稱,是一種權力和身份的象徵。就像我們現在稱政府工作人員為公務員一樣。

    宰相在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官職名稱,“宰”的意思是主宰,商朝時為管理家務和奴隸之官;周朝有執掌國政的太宰,也有掌貴族家務的家宰、掌管一邑的邑宰,實已為官員的通稱。唯一的一次宰相作為官職是在遼朝,像遼聖宗時期的韓德讓就被封為北府宰相,其他各代所指官名與職權廣狹則不同,而且名目繁多。

    宰相最早起源於春秋時期。管仲就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傑出的宰相。到了戰國時期,宰相的職位在各個諸侯國都建立了起來。

    秦朝時,宰相的正式官名為丞相。有時分設左右,以右為上,稱為“右丞相”,“左丞相”,宦官擔任宰相職務的稱為“中丞相”。

    漢朝與秦朝相仿,只是如果稱為相國的話地位更高一些,並以御史大夫為副職。漢武帝時,起用儒生當丞相,處理日常行政事務,而政務中心則轉到了內廷。宰相的職權逐漸轉移到了尚書檯長官的手中。漢哀帝改丞相為大司徒,東漢由司徒、司空、太尉共同執政。漢獻帝時,復置丞相,由曹操擔任。

    魏晉南北朝時,丞相或相國多為權臣自命,成為了一種篡位奪權的手段。南北朝制度多變,皇帝所與議論政事或委以機密者,即是宰相,官名有中書監、中書令、侍中、尚書令、僕射或將軍。其位最尊、權最大者則為錄尚書事。

    隋朝定三省制,三省長官內史省的內史令、門下省的納言、尚書省的尚書令都是宰相。

    唐改內史省為中書省,內史令為中書令,納言為侍中。唐高宗後,只有加“同中書門下三品”、“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者才是宰相。

    宋朝以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為宰相正式官名,以參知政事為副。從漢至唐,皇帝待宰相之禮,逐漸降級,至宋太祖廢“坐論”之禮,使宰相地位大降。神宗元豐改制,設宰相二人,首相稱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次相稱尚書右僕射兼門下侍郎;另設門下侍郎、中書侍郎、尚書左右丞為副相。徽宗政和時,改左僕射為太宰兼門下侍郎,右僕射為少宰兼中書侍郎。高宗建炎間,再改宰相官名為尚書左右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副相為參知政事。孝宗乾道間又改為左、右丞相。

    元朝以中書省為政務中樞,主官中書令常由皇太子兼領,不常設,下為左右丞相,再下為平章政事,副職為左右丞及參知政事。

    明朝初亦設中書省,左右丞相。太祖洪武十三年(1380年),罷中書省,廢丞相,由皇帝親決國政。宰相制度遂廢。后皇帝以不勝庶政之繁,設內閣大學士協理文書。後閣職漸重,大學士成為事實上的宰相,稱輔臣,居首者為首輔。

    清沿明制,雍正時設軍機處,內閣成為閒曹,軍機大臣成為事實上的宰相。

    明、清習慣上都稱授大學士為拜相,但無正式宰相名份。

    通常宰相和丞相是一個概念,但宰相不一定是丞相,宰相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官職對應。丞相,是中國古代最高官職。代替皇帝統帥文武百官、輔佐皇帝總理國政的最高領導。自從戰國時期設立丞相,一直到明太祖廢除丞相制度,時間跨度長達一千六百年之久。

    (最本質的區別❗)

  • 3 # 會跳高的豬

    我來具體說說二者的區別。

    最後說下狄仁傑,狄仁傑雖然官至宰相序列,但是隻是三品官。唐朝的正一品是三師三公,即太師,太傅,太保,太尉,司空,司徒。而從一品是指太子三師。正二品貌似只有尚書令。

    儘管如此,唐朝後期,三師三公等大員基本都演變成了虛職,狄仁傑相當於是擁有實權的百官之長了。

  • 4 # 讀古今

    宰相是一種制度,源自商周時期的宰臣制度,宰是執掌的意思,相是輔佐的意思,宰相專指輔佐皇上總管國家政務的人。

    宰相制度從春秋戰國時期開始成型,至明代改內閣制度時廢除。宰相不是具體的官職,是指百官之首,有時是一個人,有時是一群人。簡單點說,比如漢朝有段時間大司空、大司馬和丞相共稱三公,都是宰職,也就是說這三個職位的人都叫宰相,而只有一個是丞相。丞相這個職位經常廢除、重置,歷代更替比較複雜,時有時無。

    至隋朝及唐初時期的尚書省、中書省、門下省三省長官都叫宰相,而唐朝沒有設丞相這個官位。

    中唐以後又有變化,尚書省長官如不加“同中書門下三品”、“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之類的名號就不是宰相。侍中如不帶“同平章事”名號,也不是宰相。除三省長官為宰相外,常以其他較低官員加以“參議朝政”、“參議得失”、“參知政事”等名號而兼任宰相。

    至於說狄仁傑嘛,公元691年拜相,這裡指宰相,具體官位叫地官侍郎,同平章事。

    明白了吧,丞相就是一個官位,當上這個官的人才叫丞相。而宰相是一種制度,或者理解成一個組織也行,只要進入這個組織的人,都可以叫宰相。

  • 5 # 風雨無阻128155263

    在小說,電視劇,電影,古故事裡,都會看到或聽到有宰相和丞相這兩個稱呼之名詞,而且都是對古代歷史朝中官員的稱呼。那麼,古代朝廷中的宰相和丞相有什麼區別呢?

    根據歷史的記載,宰相和丞相都是指朝中的最高領導官員,他們都有著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權力,掌控著國家的最高命脈,他們的職責都是輔佐皇上,為皇上出謀劃策。不同的是,宰相是對官員們的一個統稱,比作一個機構,不是指官職與官名。而丞相指的是官職與官名,而且一般都設為二名官員,稱為左丞相和右丞相。丞相也可以稱宰相,而宰相不可稱丞相。

    宰相早在商與周時期就已有設制了,丞相是在秦朝時沒立的。

  • 6 # 愛說歷史的紫氣東來

    宰相和丞相的區別可以從三個方面瞭解一下

    1.制度的不同:“宰相”最早記載於《周禮》,宰相制度來源於春秋時期,是對古代官員的一種統稱,不是某一個指定的官職。司馬遷在《史記·陳丞相世家》中有關於宰相的記載:“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陰陽,順四時,下遂萬物之宜,外填撫四夷諸侯,內親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職也。”這一段描述可謂講明瞭宰相的日常工作,上能輔佐君主治理國家,下能安撫百姓,使官員各司其職,國家正常執行。能做這些事情的,可以是一個人,也可以是指的是一個部門和組織機構。丞相制度再早可以追溯到秦朝,秦朝設定了丞相這個有具體官職的職位。這個職位是的就是有實權的、輔佐皇帝總理朝廷政務的百官之首。例如秦朝的李斯和三國的曹操。

    2.權利不同:宰相是無實權的,而丞相是有實權的,丞相正所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3.職稱不同:宰相可以是指一個人,也可以是一群人、一個組織或部門。丞相人數只能是一個或兩個人,例如明朝開國朱元璋設立的左右丞相,以右丞相為大,只不過丞相後來被朱元璋所廢。

    最後講一下題主所問的狄仁傑,狄仁傑做到了宰相的位置,根據唐朝的官員等級不同,從正、從、上、下分為九品三十級。具體的為正一品、從一品、正二品、從二品、正三品、一直到從九品下。狄仁傑一生兩次拜相,做到同鳳閣鸞臺平章事,屬於正三品的等級,可稱之為宰相。唐朝著名的宰相還有房玄齡和杜如晦做到尚書僕射的位置,屬於從二品官職,也可以稱為宰相。

  • 7 # 凱撒視界

    丞相是具體的官職,秦之後基本上只有一人(戰國時分左右丞相)。宰相是指除皇帝外,掌握國家最高權力的幾個人的統稱。宋朝時的參知政事,明朝的內閣學士,清朝時的軍機處,這些都可以稱為宰相。

    再舉個不太恰當的比喻,僅為了理解這兩個詞的不同。假如把今天的官職移到古代,那麼丞相相當於國務 院總 理,而宰相則相當於中央政 治局常委。

  • 8 # 舊事舊人歷史說

    宰相與丞相:一字之差,差別到底有多大?

    “將軍額上跑白馬,宰相肚裡能撐船。”這句俗語裡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出,宰相的確很大,因為只有有足夠大的權力,才能撐起足夠大的利益。但是說實話,宰相的權力一般情況下沒有丞相的大!

    丞相,始沒於戰國,初稱“相邦”或“相國”。秦武烈王時,秦國分左右丞相,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以後,設丞相,位列中央三公之首,從此“丞相”成為了中國古代封建社會除皇帝之外的最高行政長官。通常是從一品大員。公元1381年,明太祖朱元璋借胡惟庸一案,裁撤中書省,廢除了丞相這一官職。從此中國再無丞相。

    秦始皇設立丞相以後,丞相就名正言順地成為了全國的行政一把手,其權力之大幾乎可以與皇帝並肩,到了漢武帝時期,為了加強皇權,削弱項權,漢武帝設定了待中,侍郎,僕射等職來參與行政事務的處理,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丞相的行政權力。久而久之,待中,侍郎,僕射這些人便成為了皇帝信任的重要助手,他們雖然沒有丞相之名,卻有丞相之實。時人以“宰相”稱之。

    “宰”古時殺牛之人也,相,古時祭祀之時司禮之人,宰相可以引申為輔佐皇帝,治理天下處理政務之人,但幫助皇帝自立天下處理政務的人不一定是丞相,也可以是其他官員比如待中,侍郎,僕射等人就不是丞相。但卻可以稱為宰相。

    “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陰陽,順四時,下遂萬物之宜,外鎮撫四夷諸侯,內親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職也。”

    唐朝之時設立三省六部,法律規定三省長官同為宰相,以中書省長官中書令為首席宰相即丞相。宋朝設立中書省和樞密院,中書省以中書門下平章事為正宰相即丞相,以參知政事,樞密使,樞密副使為副相。

    到了明太祖朱元璋裁撤中書省,廢掉丞相制之後。中國便沒有了實際意義上的丞相,但卻有很多宰相 最著名的莫過於張居正。“雖無相名,卻有相權。”

    綜上所述,可以知道丞相是一種固定的官職稱號,一般只有一人是真正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而宰相卻是對一般高階官員,或者與丞相權力差不多官員的通稱。所以說宰相就不一定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了。

  • 9 # 宣紙講歷史

    形容一個人大度,寬容大量,我們常說:“宰相肚裡能撐船”。

    天子腳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百官之長通稱為“宰相”。《韓非子·顯學》:“明主之吏,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將必起於卒伍。”“宰相”本為掌握政權的大官的泛稱,後來用以指歷代輔助皇帝、統領群僚、總攬政務的最高行政長官。

    “宰相”的意思通俗的說就是主宰百官,幫助皇帝。但是,這個官職各朝代有不同的名稱,沒有一個朝代是叫“宰相”。

    秦朝叫丞相;漢朝叫司徒;隋唐的三省六部制,三省的長官都叫丞相 ,中書省叫中書令,負責起草政令,門下省,叫門下侍中,負責稽核,尚書省稱尚書令,和尚書左右僕射,負責執行; 宋朝叫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元朝叫中書令;明朝,朱元璋廢除宰相制度,權分六部,明清沒有宰相這個職務。

    在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皇帝不斷加強君主專制,從秦朝到明朝充滿著皇權與相權的鬥爭。例如,宋太祖趙匡胤分割相權,宋朝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沒有實權。實權掌握在副宰相手裡,副宰相稱“參知政事”,范仲淹,王安石都曾做過參知政事,副宰相分割了宰相的行政權。設“三司使”管中央財政,又分了宰相的財政權。設立“樞密使”來管中央的軍事,這樣又分了宰相的軍事權。到明太祖朱元璋乾脆廢除宰相制度,君主專制空前加強了。

  • 10 # 飛哥講歷史

    宰相,是一種制度

    “宰”的意思是主宰,“相”,本為相禮之人,有輔佐之意

    宰相地位的具體名稱多達幾十種,歷代不同:太宰、相、相邦、相國、丞相、大司徒(東漢)、尚書令、中書令、侍中、中書舍人、尚書左僕射、尚書右僕射、同平章事、內閣大學士(明朝)、軍機大臣、總理(清朝末期)等等

    始創於隋朝一直延續到清末的“三省六部”制度(三省: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六部: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

    三省的最高長官,侍中、中書令、尚書令,集權利於一身,可以稱呼為“宰相”,後來“六部”逐漸凸顯,成為國家主要部門,每部的最高長官“尚書”,也可稱為“宰相”

    也就是說,“宰相”是對輔佐君主,且權利極大的一批官員的稱呼

    例如“青詞宰相”(官員的文章用硃筆寫在青藤紙上,寫的好的人,官職得到提升),差不多年代的嚴嵩、李春芳、嚴訥、郭樸、袁煒,等人均被稱為“青詞宰相”

    丞相是具體的官職

    其官職始於秦武王時期,設左右丞相,以輔助相邦(相國),到東漢末年,董卓任相國之後,相國這個職位開始成為權臣的稱呼,且權利開始混淆,丞相官職逐漸成為一把手。到明初,朱元璋因為胡惟庸案,廢除了丞相這一官職

    歷史上有名的丞相,有甘茂、諸葛亮、曹操等,都是在丞相職位上任職過

    也就是說,“丞相”是君主或自己封的,有具體的任務分配

    總結一下:

    兩者都是權利極大的人,宰相是一種制度,同一時代,很多人都可以稱呼為宰相,丞相是具體官職,最多的時候是秦二世時,設定了左丞相、右丞相、中丞相三人,宰相制度包括丞相,三國之後,丞相成為宰相制度中的老大

  • 11 # 盛唐先生

    宰相的權力更大一些,宰者,主宰、宰執的意思,而且一個朝廷,宰相只會有一個(名稱上明確為某某某的宰相)。丞相相對於宰相來說,權力有所分散:一個朝廷設立丞相的時候,多會設左、右丞相。所以這就是宰相與丞相的區別,個人觀點。希望對樓主有所幫助。

  • 12 # 黃沙渡

    導語

    中國古代歷史上,丞相是重要的官職,可謂 “一人之下,萬人之下”,比如在三國這一歷史階段,諸葛亮、曹操都兩位丞相都掌握各自朝廷的大權。正是因為丞相的權力過大,朱元璋在建立明朝後,正式廢除了丞相這一官職。不過,對於明朝、清朝時期的重要文臣,很多人以“宰相”來稱呼,比如明朝大臣張居正,就被後世譽為“明朝第一宰相”。

    那麼,問題來了,在歷史上,“丞相”和“宰相”是一回事嗎?有什麼區別嗎?

    一、在中國古代歷史上,“丞相”和“宰相”不是一回事,二者存在比較明顯的區別。對於丞相來說,是封建王朝下具體的官名,而就宰相來說,是中國古代對於輔佐君主並掌握大權的官員的一種俗稱,不是具體的官名。由此,非常明顯的是,丞相一般都可以稱之為宰相,但是宰相不一定是丞相,宰相在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官職對應。具體來說,早在春秋戰國時期,秦國的相國與丞相是兩種完全不同的官職,而且是同時並存的,而且相國地位高於丞相。

    二、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剪滅六國,建立秦朝。彼時,李斯被秦始皇任命為丞相。對於秦國和秦朝來說,相國、丞相都可以稱之為“宰相”。劉邦建立西漢後,漢承秦制,依然設立相國,同時設立丞相作為相國的副手。在這一歷史階段,丞相的地位是低於相國的。不過,自公元前1年,漢哀帝改丞相為大司徒,到東漢建安十三年(208年)這兩百多年的時間裡,漢朝沒有設立丞相這一官職,這個時候的宰相主要就是指“大司徒”、“尚書令”等官職了。

    三、東漢末年,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掌握了東漢朝廷的大權。公元208年,曹操正式擔任東漢朝廷的丞相。與此相對應的是,就劉備建立的蜀漢,也設立了丞相一職,由諸葛亮擔任。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就魏晉南北朝這一歷史階段,大部分朝代是沒有設立丞相這一官職的。比如在諸葛亮去世後,蜀漢就沒有丞相這一官職,而費禕、蔣琬等人,因為擔任尚書令等官職,所以也被後世稱之為“宰相”,比如諸葛亮、費禕、蔣琬、董允就被後人稱之為“蜀漢四相”。

    四、唐朝時期,尚書左、右僕射等擔負著宰相的職責,唐玄宗開元元年(713),改尚書左右僕射為左右丞相,南宋乾道8年(1172)亦改尚書左右僕射為左右丞相。元朝時期,丞相權力過大,對於皇帝的權力形成了不小地的限制。等到朱元璋建立明朝後,正式廢除了丞相一職。不過,在明朝時期,內閣大學士一般被稱為宰相,清朝只有內閣大學士兼軍機大臣才稱的上是真正宰相,比如和珅等人。

    結語:在中國古代歷史上,丞相這一官職並非一直存在的,對於部分朝代來說,往往沒有丞相官職。但是,對於任何朝代來說,總有人因為承擔著類似丞相的工作,所以被稱之為“宰相”。

  • 13 # 野草的沉思

    我個人以為,宰相與丞相沒有本質的不同,只是稱謂不同。

    宰相和丞相都是僅低於皇帝的朝中第一大臣,相當於現在的國務院總理。

    秦朝時,呂不韋和李斯先後為丞相,主宰秦朝軍政大權。

    漢朝時,蕭何,陳平,曹參相繼為丞相,主宰漢朝軍政大權。

    唐朝和宋朝改丞相為宰相,依舊是主宰軍政大權。

    明朝朱元璋廢丞相制,令六部直屬中央,加強了皇權。

    清朝也還有宰相一說,如宰相劉羅鍋。但清朝一般以首席軍機大臣為實際宰相。

    關於丞相或宰相在不同朝代還有不同稱謂,如中書、門下、尚書三省,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內閣大學士,等等。稱謂不同,本質同一。

  • 14 # 本昌談歷史

    2004年,我曾參與"中國宰相館”的文字撰寫工作,對宰相和丞相的區別略知一二,以下與大家分享。

    一,宰相的起源

    “宰”的意思是主宰,"宰"最早起源於商朝,是管理家務的官。周朝有執掌國政的"宰”,稱"太宰”,也有掌貴族家務的"宰”,稱"家宰”,還有掌管一邑的宰,為"邑宰”,總之,"宰”為官員的通稱。

    相,有輔佐之意。宰相聯稱,始見於《韓非子·顯學》。《史記·陳丞相世家》:“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陰陽,順四時,下遂萬物之宜,外填撫四夷諸侯,內親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職也。”意思是說,宰相上對天子負責,下對百姓負責,政治丶經濟丶軍事丶外交攬於一身。統領百官各斯其職。

    宰相起源春秋,是齊國的管仲創立了宰相制度,所以,管仲被稱為中國第一相。

    二,丞相的由來

    丞相,指皇帝下面的最高行政官,輔佐皇帝總理百政的官員即百官之長。“丞相”官名自秦朝始,分左右丞相,後來還出現了中丞相。至明朝,丞相取消,皇帝親政。

    三,宰相和丞相的區別

    兩者最大的區別是:

    宰相是一種制度,是古代行政長官的統稱,不是一個官方使用的官名。只要他具備了宰相的權力,就是所謂的"宰相”,比如"丞相”,不管左丞丶右丞丶中丞,都可稱為宰相。比如,清朝的時候,出現了內閣,軍機大臣等等,其實從權利上來看,這人就是所謂的宰相了。而丞相是一個具體的官名,官職的稱謂。

  • 15 # 老貓談史

    這個問題我來簡單跟大家說一下吧,我們在歷史電視劇或者書籍中經常會看到丞相或者宰相二字,雖然我們都知道這2個詞都差不多,都是萬人之上,一人之下的百官首領,但他們兩者究竟有和區別呢?

    總體來說,二者差別不算大

    丞相宰相其實是一個概念,如果嚴格意義說宰相的權利應該比丞相大一些。在春秋時期中國開始出現宰相一職,其中以齊國的管仲最為出名。宰相的宰是指主宰的意思,春秋戰國時期的宰相權利僅次於君主,總管國家的行政服務。

    秦始皇統一六國以後,他創造性的把最高統治者的名稱由天子改為皇帝,同時也把宰相改成了丞相,這是中國封建歷史上第一次從法律的角度明確了丞相的官名。漢朝的時候基本沿用了秦朝的丞相制度,不過為了防止丞相權利過大,有時候會設定左右丞相相互牽制。到了唐太宗時期丞相的權利進一步被削弱,丞相一職滿地都是,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幾乎各個地方的首腦都是丞相。

    透過以上我們可以看出,中國歷史上的丞相和宰相基本沒有什麼區別,但是從權利範圍來看,春秋戰國時期的宰相權利更大。而秦朝以後的丞相雖然和宰相的職能一樣,但是他把一個宰相分成了多個丞相,以此來限制相權威脅皇權。

  • 16 # King套猴子

    一、宰相是對中國古代君主之下的最高行政長官的通稱或俗稱,並非具體的官名。“宰”的意思是主宰,“相”,本為相禮之人,字義有輔佐之意。太宰與相合稱為宰相,宰相聯稱始見於《韓非子·顯學》。宰相地位的具體名稱多達幾十種,歷代不同:太宰、相、相邦、相國、丞相、大司徒(東漢)、尚書令、中書令、侍中、尚書左僕射、尚書右僕射、同平章事、內閣大學士(明朝)、軍機大臣、總理(清朝末期)等等。宰相不一定是丞相,宰相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官職對應。

    二、丞相:中國古代官名,三國以後一般指皇帝下面的最高行政官,輔佐皇帝總理百政的官員即百官之長。西漢廢除相國官職以後,丞相的職責,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協助皇帝管理一切軍國大事,即所謂的“掌丞天子,助理萬機。”

    1、制度的差異:宰相沿襲的是一種制度,而丞相才是真正的官名,所以說,兩者之間的關係是千差萬別的,宰相的制度最早來自春秋時期,不過在明朝的時候消失了,變成了內閣制度。

    2、宰相不是具體的官名,是中國古代對於輔佐君主並掌握國家最高行政權力的官員的一種通稱或俗稱。宰相可以是一個人,也可以是一群人。例如漢代的丞相可以稱之為宰相,很長時間就是一個人,魏晉南北朝的錄尚書事可以算宰相,唐代的三省長官,甚至參加政事堂會議的官員都算宰相,宰相就是一群人。

    3、權力的差異:丞相是官職和敬稱,宰相僅是敬稱,沒有實權。

  • 17 # 書中的戰鬥機

    中國有兩千年封建歷史,就有兩千年君權與相權之爭。直到明太祖朱元璋廢除丞相制,建立了錦衣衛等特務組織,即宣告了君權的勝利,相權的完敗。但滑稽的是,明成祖而後實行內閣制,明朝卻出了很多比丞相權力還大的內閣首輔,比如楊廷和、張居正等等。張居正甚至說:“我非相,乃攝政也。”

    由此可見,朱元璋只是廢了丞相之名,卻廢不了宰相之實。因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朝廷中樞,百官之首,即為宰相。這是政治規律,這是誰也廢不了的。“宰相”一詞向來都是個統稱,並不是指具體的官職,而是一種權力的象徵。就像現在的“公務員”一詞,不是官職名稱,只是一種身份的代表。

    那麼歷史上都有哪些官職可以稱為宰相呢?秦朝是丞相制,漢朝怕丞相一人獨大,於是將丞相權力一分為三,在秦朝的基礎上強化了三公九卿制,“三公”既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相當於現在的國務院總理、軍委副主席、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書記。這三人都是百官之首,都可以稱為“宰相”。“三公”的謂稱在不同時期,有不同變化,但權力職務一直沒變。到了東漢光武帝劉秀時期,光武鑑於西漢前期三公權重,不好控制。於是雖設三公之位,但把一切行政大權歸之於設在由皇帝直接指揮的尚書檯,既皇帝的秘書處,“尚書令”就成為隱形的“宰相”。

    宰相宰相,宰為治政,相為輔佐。綜合來看中國的宰相制,在政治方面,宰相起到輔佐君王,統領百官的作用。在宣傳方便,君權與相權,一位嚴父,一位慈母,恩威並施,起到調和陰陽的作用。在權力方面,宰相起到了限制君權的作用,防止出現君權過於強大,抵制緩解了一人專斷獨裁的局面。所以幾千年來,君權對相權一直施行打壓與分化。以宏觀的角度去看宰相這個稱謂,李鴻章曾說:“享清福不在為官,只要囊有錢,倉有米,腹有詩書,便是山中宰相。”由此可見,不管身份大小,權利高低,只要腹有詩書,心懷天下,人人即可為“真宰相”。

  • 18 # 讀史自省

    宰相是中國古代對於輔佐君主並掌握國家最高權力的官員的一種俗稱,不是具體的官名

    需要注意的是:宰相不一定是丞相,宰相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官職對應。

    丞相:中國古代官名,三國以後一般指皇帝下面的最高行政官,輔佐皇帝總理百政的官員即百官之長。

    區別:宰相

    宰相是中國古代對於輔佐君主並掌握國家最高權力的官員的一種俗稱,不是具體的官名。史傳商代有伊尹為相,周代周公為太宰,皆為輔佐君主並掌握國家最高權力的官員,太宰與相就合稱為宰相。宰相可以是一個人,也可以是一群人,例如漢代的丞相可以稱之為宰相,很長時間就是一個人,魏晉南北朝的錄尚書事可以算宰相,唐代的三省長官,甚至參加政事堂會議的官員都算宰相,宰相就是一群人。遼朝早期設北面官、南面官,有所謂北宰相、南宰相,有學者認為是可汗之下統帥部族的首領,非宰輔性質,存疑 。

    丞相

    丞相與相國不同,丞相是相國的副手,相國在先秦時期有相、相邦等之名,秦國秦惠王在公元前334年設定相邦。呂不韋免職後,沒有人擔任相邦,但丞相一職得到保留。秦統一以後繼續保留左、右丞相,秦二世又增設中丞相。漢承秦制,依然設定相國,同時設定丞相作為相國的副手,西漢第1任相國是韓信。然後是曹參第1次任相國、傅寬、蕭何第1次任相國、樊噲、周勃、蕭何擔任,蕭何第2次任相國死後,曹參繼任相國。曹參第2次任相國之後,暫時不設相國,直到呂產擔任相國,在這期間,丞相一直作為相國的副手協助相國,呂產之後,西漢無人擔任相國一職,但繼續保留丞相,至漢哀帝元壽二年(公元前1年)改丞相為大司徒,這段時間有300多年,是歷史上丞相這一官職設定最久的時期。自哀帝至東漢建安十三年(208)這200餘年間不設丞相,建安十三年曹操復設並任丞相,但時間很短。三國和晉南北朝370年間,除蜀和東晉初年、北朝較短時間外,不設丞相,隋朝不置丞相,唐宋時期也基本不置丞相,唐玄宗開元元年(713),改尚書左僕射、右僕射為左、右丞相,南宋乾道8年(1172)亦改尚書左右僕射為左右丞相,元朝於中書省置丞相,自秦至明朝初年朱元璋廢丞相的1600年間,丞相的設定斷斷續續,作為官名的丞相在歷史上存在時間並不長。

    秦漢時期尚無官品制度,因此秦漢的相國及其副手丞相都沒有官品,但在西漢撤銷相國官職之後,丞相是百官之長,其官階是最高的,當時的官階是用秩俸來顯示的,丞相的秩俸號稱萬石。魏晉南北朝時期,九品官人法制度為每個官職設計了任用的資品要求,任官所需要的資品被人們稱之為官品,丞相官品為一品,它的意思是丞相需要由最優秀的人來擔任。梁武帝改革,為官品加註,"帝於品下注一品秩為萬石"。這樣官品就有了官階的含義,一品官,就是國家組織中最高的官。唐代的左、右丞相是由尚書左、右僕射改置的,所以其官品從原來的官品。唐代的左、右僕射官品為從二品,左、右丞相的官品也就是從二品。宋代的左、右丞相也是由尚書左、右僕射改置的。南宋乾道8年之前,尚書左、右僕射官品為從一品,改為左、右丞相之後,代替了原來三省長官的地位,官品上升到正一品。元代的丞相官品亦為一品 。

  • 19 # 尋根拜祖

    宰相與丞相猛一看是一回事,其實差別很大,兩個稱謂產生的時期,及內涵完全不一樣。簡單來說,宰相只是一個籠統的稱呼,並不是具體官職;丞相則是指具體官職,流行於秦漢,廢止於明初。

    宰相的歷史沿革

    宰相一詞出現較早,宰即主宰,原指負責屠宰的人,相及相禮,指負責禮教的人。古代最重要的一項活動就是祭祀,負責祭祀的犧牲屠宰事宜,及祭祀流程事宜的官員地位很重要,分別稱為宰和相。所以,宰相最早僅僅是指代,朝中地位最重要的一類官員,而不是某個具體的官職。

    宰相的稱謂,後期還有多種不同稱呼,如宰執、宰輔等,在春秋戰國,不同的諸侯國,對宰相的稱呼差異很大,比如,吳國稱太宰、楚國稱尹、秦國稱相邦、兩漢稱相國、丞相。

    到了南北朝以後,隨著丞相制度的消亡,帝國由“單相制”,轉變成“多相制”,一般,尚書令、尚書僕射、中書令、同平章事、參知政事、內閣大學士、軍機大臣等,都稱為宰相。

    所以,宰相只是一種泛稱呼,而不是具體的官職,丞相是宰相的一種表現形式。

    丞相的歷史沿革

    丞相一詞在戰國後期就出現了,成型於秦朝末年,期間也出現過相國稱謂。相國原稱相邦,為避諱劉邦,改稱相國。相國是指協助帝王,處理一切軍政事務的最高長官,而丞相的許可權一般僅負責政務,不涉及軍事,因而相國的許可權要大於丞相。

    自蕭何、曹參之後,相國一詞正式退出歷史舞臺。丞相制與三公九卿制的官僚機構設定相輔相成,一直流行到南北朝。元朝和明初曾短暫“復辟”,後被朱元璋廢除,從此丞相制完全退出歷史舞臺。

    丞相也稱大司徒、司徒,與太尉(也稱大司馬、司馬)、御史大夫(也稱大司空、司空)合稱三公,是朝廷地位最重要的官員。一般丞相(大司徒)負責行政,太尉(大司馬)負責軍事,御史大夫(大司空)負責司法監察。

    三公以下,設九卿,九卿以下各設司監。三公九卿的設定模式,其實就是一種按職能條塊分割的機構設定,最大的弊病就是職能割裂,相互協調困難,同時皇帝家事與國事混雜,家國不分。它帶來的後果就是丞相的權力過大,對皇權限制嚴重,這就是漢武帝發明內朝官的出發點。

    從丞相制到宰相制的演變

    宰相最早只是泛稱呼,它變成一種制度,開啟於南北朝,隨著臺閣制逐漸取代九卿設定模式,丞相從“單相制”,慢慢演變成“多相制”,所有的“相”,一律被稱為宰相。

    所以,宰相制,其實就是皇權與相權的矛盾,導致相權受到皇權制約,由單一的丞相獨掌朝政,變成由多名丞相共掌朝政的模式,極大地打擊了相權對皇權的威脅。

    這個制度最早的雛形,脫胎於漢武帝發明的內朝官制。

    漢武帝為了削弱丞相的權力,發明了內朝官,讓一群資歷很淺,有學問的青年學者,組成他的決策顧問團,將丞相的決策權收歸內朝官。如此一來,他的秘書團——尚書檯的地位就凸現出來。尚書檯的長官,尚書令、中書令(原指由宦官出任的尚書令)、尚書僕射是當然的內朝官,並負責內外朝之間的聯絡。

    尚書檯即後來的尚書省,到三國時期,尚書檯由內朝官外移,變成正式的外朝機構,即尚書省。到了曹魏時期,發現尚書省權力太大,就又發明了中書省,以對抗尚書省。南北朝時期,中書省又發展成為威脅皇權的機構,於是又誕生了門下省,以制約中書省。

    隨著三省制的創立,丞相制度也逐漸消亡,三省長官都稱為宰相,決策模式也從丞相府,轉變到政事堂,決策人從丞相一人,變成三省長官。

    丞相制消亡的根源

    從單相制的丞相,到多相制的宰相,這個結構的變化玄機在哪裡?沒錯,是皇權走向獨裁的需要!

    皇(王)權的發展是有個過程的,就像一個人的成長,未成年之前離不開監護人的保護和制約,成年後逐步走向獨立。皇權也一樣,在隋唐之前,一直受到宗室勢力、外戚勢力、門閥勢力的護佑和制約。

    請注意,我用的是“護佑”和“制約”,也就是說,政治勢力對皇權存在兩面性,既是擁護勢力,也是為害勢力。這就是長期以來,皇權與相權矛盾的根本,丞相一般都是政治勢力的代表人物!

    隨著皇權的不斷成熟,相權受到打壓,皇權逐步走向獨裁,其實就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隋唐之後,多相制已經完全取代丞相制,到明清,所謂宰相,基本就淪為榮譽稱呼,皇權已經走向極端獨裁!

  • 20 # 水墨鄂州

    古代“丞相”和“宰相”有何區別?說了你也許都不信

    大家都上過歷史課學過古代的一些事情。古代離我們很遙遠,它的真實性,我們也沒有辦法去考證。但是我們人們總是懷揣著好奇心,去想象去推測一些事情。但是你們知道嗎?小編最近發現了一個重要的事情,就是“宰相”和“丞相”居然不是一個職位。小編一直認為“宰相”和“丞相”他們的只是在每個朝代的稱呼不同,其實他們的職責是一樣的,跟小編來了解下古代“丞相”和“宰相”究竟有何區別,說了你都不一定信!

    相比較“宰相”來說,“丞相”這個職位出現了更早,當時設立“丞相”還是想著讓為皇帝分憂,排解皇帝的煩惱。而且皇帝還害怕他的權力被“丞相”所瓜分,害怕權力讓“丞相”起了謀權篡位的心思。其實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早在三國的時候,“丞相”就有了分別。把他們分為左派和右派,讓他們兩個之間相互牽制,這樣他們就會為左派和右派之間的權利鬥爭,從而就算手中有了權利還不會去想著爭奪皇位,甚至他們還會主動討好皇帝,這也是皇帝的精明之處。但是大家也都知道每朝每代的皇帝都是多疑的人。所以就算把“丞相”分為兩派,還是有皇帝不放心,擔心他的權利被底下的人所分割,所以這位皇帝就乾脆直接廢除了“丞相”這個職位。

    所有的權利都被皇帝把握在手裡。但是也有一句話就是權力越大,責任越大。皇帝的事情就變得更加繁重,所有的事情都需要皇帝親自過問,但是皇帝也是人,也會累,那怎麼辦呢?這時候,“宰相”就應時而出了。“宰相”其實並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制度。“宰相”它的目的就是輔佐皇帝處理政務,為皇帝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而且它的範圍比較大。老實說:“宰相”這個制度的劃分並不是很清楚。可以這樣說:皇帝要管什麼事,它就要過問什麼事?就像軍機處、內閣等地方官職,這些他們都是為皇帝服務的官職,他們都可以成為是“宰相”的一個部下,他們共同維持了“宰相”這個制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孩子特別調皮,該怎麼教育才能既有效又能改掉孩子壞習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