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0
回覆列表
  • 1 # 二兩油
    這個世界上沒有人嫌錢多,所謂“不打送禮的人”就是這個意思,但要掌握以下幾種技巧:

    1、能送錢就不要送禮券和東西

    2、能送到家就不要送到辦公室

    3、能晚上送就不要白天送

    4、能送老婆就不要送本人

    5、能心甘送禮就不要到處張揚

    6、能一個人就不要多個人

    7、能送禮就要學會送禮技巧

    送禮之所以稱為藝術,關鍵是一個“送”字。這是整個禮物饋贈的最後一環,送得好,方法得當,會皆大歡喜,境界全出。送得不好,受禮者不願接受,或嚴詞拒絕,或婉言推與卻,或事後退回,都只會令送禮者十分尷尬。弄得個錢已花,情未結,當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所以,只有巧妙掌握送禮的技巧,才能把整個送禮的過程畫上一個漂亮的句號。

    下面是一些常見的,也是比較有效的送禮的技巧:

    借花獻佛

    如果你送的是土特產,你可說是老家來人捎來的,分給朋友嚐嚐鮮,東西不多,又沒花錢,不是特地給他買的,請他收下。一般來說受禮者這種盛情無法回報的拒禮心態會大為緩和,最後多會收下你的禮物。

    暗度陳倉

    如果你送給朋友的是酒一類的東西,不防免談“送”字,假借說是別人送你兩瓶酒,來和朋友對飲共酌,請他準備點菜。這樣喝一瓶送一瓶,關係也近了,禮也送了,還不露痕跡,豈不妙哉。當然,這是針對比較要好的朋友,一般人興許認為你為了吃一頓,吃小虧佔大便宜。

    烘雲托月

    有時你想送禮給人,而受禮者又跟你有些過節兒,不便直接去送。你不妨選受禮者的誕辰婚日,邀上幾位熟人一同去送禮祝賀,那樣受禮者就不會拒絕了。當事後知道這個主意是你出的時,必將改變對你的看法,使關係和好如初。藉助大家的力量達到送禮聯宜的目的,實為上策。

    移花接木

    老張有事要託小劉辦,想送點禮物疏通一下,可是又怕小劉拒絕。老張的妻子跟小劉的太太很熟。老張搞起了夫人外交,讓妻子帶著禮物去拜訪,一舉成功——事也辦了,禮也收了,兩全齊美。看來,有事直接出擊不如迂迴運動能收奇效。

    醉翁之意

    假如你是給家庭困難者送些錢物,有時他自尊心很強,輕易不肯接受。你若送的是物,不妨說,這東西我家放著也是閒著,讓他拿去先用,日後買了再還。受禮者會覺得你不是在施捨,日後又還,會樂意接受的。這樣你送禮的目的也達到了。

    錦上添花

    一位學生受老師恩惠頗多,一直想回報若無機會。一天,他偶然發現老師紅木鏡框裡的字畫竟是拓片,跟室內雅緻的陳設不太協調。正好,他的叔父是位小有名氣的書法家,手頭正有叔父贈他的字畫。這位學生馬上把字畫拿來,主動放在鏡框裡,老師不但不反對,而且喜愛非常。學生送禮回報的目的終於達到了。如不能“雪中送炭”,“錦上添花”也是良策。

    異曲同工

    有時送禮不一定自己掏錢去買。在某些情況下,人情也是一種禮物。比如,你能同過某些關係買到廠價、批發價、優惠價的東西,當你為朋友、同事買了這些東西后,他們在拿到東西的同時,已將你的那份情當做禮物收下了。你未花分文,只不過搭上一點人情和工夫,而收到的效果與送禮一般無二。受禮者因交了錢,收東西時心安理得,毫無顧慮;送“情”者無本萬利,自得其樂。這種避嫌、實惠的送禮方法,只要不損害別人的利益,也不失為一種送禮的妙招,是一顆慧心。

    中國的贈禮秘訣

    1. 禮輕情義重——贈送禮品應考慮具體情況和場合。一般在赴私人家宴時,應為女主人帶些小禮品,如花束、水果、土特產等。有小孩的,可送玩具、糖果。應邀參加婚禮,除藝術裝飾品外,還可贈送花束及實用物品,新年、聖誕節時,一般可送日曆、酒、茶、糖果、煙等。  

    2. 把握送禮的時機與方式———禮物一般應當面贈送。但有時參加婚禮,也可事先送去。禮賀節日、贈送年禮,可派人送上門或郵寄。這時應隨禮品附上送禮人的名片,也可手寫賀詞,裝在大小相當的信封中,信封上註明受禮人的姓名,貼在禮品包裝皮的上方。通常情況下,當眾只給一群人中的某一個人贈禮是不合適的。因為受禮人會有受賄和受愚弄之感,而且會使沒有受禮的人有受冷落和受輕視之感。給關係密切的人送禮也不宜在公開場合進行,以避免給公眾留下你們關係密切完全是靠物質的東西支撐的感覺。只有禮輕情義重的特殊禮物,表達特殊情感的禮物,才適宜在大庭廣眾面前贈送。因為這時公眾已變成你們真摯友情的見證人。如一份特別的紀念品等。 

    3. 態度友善,言辭勿失——送禮時要注意態度、動作和語言表達。平和友善、落落大方的動作並伴有禮節性的語言表達,才是受禮方樂於接受的。那種做賊式的悄悄地將禮品置於桌下或房某個角落的做法,不僅達不到饋贈的目的,甚至會恰得其反。在中國一般習慣上,送禮時自己總會過分謙虛地說:"薄禮!薄禮!" "只有一點小意思"或"很對不起……"這種做法最好避免。當然,如果在贈送時一種近乎驕傲的口吻說:"這是很貴重的東西!"也不合適。在對所贈送的禮品進行介紹時,應該強調的是自己對受贈一方所懷有的好感與情義,而不是強調禮物的實際價值,否則,就落入了重禮而輕義的地步,甚至會使對方有一種接受賄賂的感覺。 

    4. 顧及習俗禮俗——因人因事因地施禮,是社交禮儀的規範之一,對於禮品的選擇,也應符合這一規範要求。禮品的選擇,要針對不同的受禮物件區別對待。一般說來,對家貧者,以實惠為佳;對富裕者,以精巧為佳;對戀人、愛人、情人、以紀念性為佳;對朋友,以趣味性為佳;對老人,以實用為佳;對孩子,以啟智新穎為佳;對外賓,以特色為佳。 

    5. 送禮一定要掌握避免禁忌的原則——例如,中國普遍有"好事成雙"的說法,因而凡是大賀大喜之事,所送之禮,均好雙忌單,但廣東人則忌諱:"4"這個偶數,因為在廣東話中,"4"聽起來就像是"死",是不吉利的。再好,白色雖有純潔無瑕之意,但華人比較忌諱,因為在中國,白色常是大悲之色和貧窮之色。同樣,黑色也被視為不吉利、是兇災之色,哀喪之色。而紅色,則是喜慶、祥和、歡慶的象徵,受到人們的普遍喜愛。另外,中國人民還常常講究給老人不能送鐘錶,給夫妻或情人不能送梨,因為"送鍾"與"送終","梨"與"離"諧音,是不吉利的。還有,如不能為健康人送藥品,不能為異性朋友送貼身的用品等。

    送禮有什麼忌諱和訣竅

    互送禮物是中國的傳統習慣,但如果年復一年都送一樣的就太沒有新意了,送者難免了無情趣,收者也會毫不感動。這樣的送禮有什麼意思呢?我認為,送禮最重要的原則就是別出心裁、異於傳統。當然,別出心裁的禮物絕不是短時間內可以置辦的,而必須在平時旅遊、逛街購物時注意收集。應急的辦法也是有的,那就是自己親手製作禮物。此外,禮物應儘可能適合接受禮物者的需要。我認為,接受禮物者可分為三類:

    一是“高枕無憂型”。這種人財力雄厚,送給他們的禮物最好是具有收藏價值的,如名家字畫、古董等藝術品。

    二是“錦上添花型”。這種人物質條件比較好,送給他們的禮物最好是具有生活情趣的,如花籃、葡萄酒等既可觀賞擺設又有實用價值的生活用品。

    三是“雪中送炭型”。這種人物質條件不很豐厚,送給他們的禮物就應該是實用的,如衣物、燈具等家庭生活必需品。

    1.擺設類。如果造型特別的水晶、瓷器等。

    2.情趣類。如水果籃、花籃、巧克力、葡萄酒等。

    3.藝術類。如名家字畫、古董等。

    4.個人用品類。如化妝品、香水、香薰油、衣服、配飾等。

    5.家庭用品類。如造型別致的茶杯、烹飪用具等。

    6.文化用品類。如書、唱片、文具等。

    送禮的忌諱

    1.送諧音晦氣十足的物品。例如送鍾(諧音“送終”)。

    2.送的禮物不符合接受禮物者的身份。例如,對方是雜工,若送一大套現代文具用品給他,他就有可能產生被諷刺的感覺;送大減價的東西給講究品位的人,無疑會傷害對方的自尊心。

    3.送的禮物不符合場合。例如,若給辦喪事者送快樂的唱片,即使這唱片十分名貴,也是非常不得體的。

    包裝禮物

    經過包裝的禮物會顯得更漂亮、更貴重。人們可以享受商店的包裝服務,也可以親自動手包裝。下面介紹兩款禮物的包裝。

    水果籃

    1.在水果籃的下面鋪彩色紙。

    2.把水果放進果籃,然後用透明紙把整個果籃包好。

    3.在水果籃的兩邊繫上蝴蝶結。

    糖果袋

    1.裁一張長方形的彩紙,在上下邊緣剪花邊。

    2.上下對摺,兩邊黏上,成袋狀。

    3.放進糖果,繫上蝴蝶結。

  • 2 # 雞毛妹的蒜皮日常

    能送禮物給朋友的父親,一般不是普通朋友,而是有交情的朋友。可以按照平日裡對朋友父親的喜好的瞭解來挑選禮物。這是最簡單的方法。

    現下推薦幾個可送的禮物:

    禮物一:茶葉

    上了點年紀的老男人,一般對於茶葉都不會抗拒。茶道自古以來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以茶為禮,在顯示禮貌的同時也更顯身份。

    禮物二:煙和酒

    這兩樣物品,要根據朋友的父親能不能用來送。有的老人不喜歡抽菸,也不喜歡喝酒,這就不能送了。最好在送之前,問清楚朋友。

    禮物三:點心和營養品

    吃可口美味的點心能讓人心情愉悅,老人也不例外。營養品,也能讓老人感受到年輕人的關懷。

    禮物四:手錶

    可以挑個價格適合,風格適合的手錶作為禮物。

    ……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雪花酥的製作真的像看起來那麼簡單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