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漫威的世界觀越來越大,時間線上我都沒弄清楚。觀看漫威電影的時候,身為觀眾需要有哪些知識儲備才可以看懂當中的細節和彩蛋?
8
回覆列表
  • 1 # 異影

    漫威漫畫公司

    漫威漫畫公司(Marvel Comics),舊譯為“驚奇漫畫”,曾用名“時代漫畫”(Timely Comics)、亞特拉斯漫畫(Atlas Comics),

    是美國與DC漫畫公司(Detective Comics)齊名的漫畫巨頭

    。它創建於1939年,於1961年正式定名為Marvel,旗下擁有蜘蛛俠、鋼鐵俠、美國隊長、雷神托爾、綠巨人、黑寡婦、金剛狼、超膽俠、蟻人、黑豹、奇異博士、惡靈騎士等超級英雄和復仇者聯盟、光照會、神奇四俠、X戰警、銀河護衛隊等超級英雄團隊。

    2009年底,華特迪士尼公司以42.4億美元收購Marvel Entertainment Inc.,獲得了絕大部分漫畫角色的所有權。2010年9月,Marvel宣佈其正式中文名稱為“漫威”。

    漫威大事件

    (字好多,放個圖)

    漫威電影宇宙

    2000年之前,漫威漫畫中超級英雄都是隻存在於一個世界,這個世界被編號為 Earth-616(意為1961年6月建立);2000年,漫威推出了平行於 Earth-616的終極宇宙,編號為Earth-1610。

    漫威電影宇宙(縮寫為MCU)是漫威影業基於漫威角色創作的一系列電影構成的另一個平行世界,編號為Earth-199999。因此,電影角色雖然都出自漫畫,但是電影中的故事情節、人物結局卻不一定和漫畫相同,這一點很重要!

    觀影順序

    曾經儲存的大佬截圖

  • 2 # 莫雷爾的佈道壇

    其實這一類問題是想多了。舉個例子吧,最近剛剛上映的《銀河守護者2》,它的漫畫原著《銀河守護者》第四卷通常每期能賣4萬本左右,也就是說原著的穩定讀者群大概在4萬人(還沒考慮這4萬本有部分是被美國之外的讀者買去),而電影在美國市場一個週末就賣出了超過1.4億美元票房,按2016年的資料,北美電影票價平均不到9美元,也就是說有三天就有1500萬人次觀影,在整個上映週期,總的觀影人數可能會達到漫畫讀者的一千倍以上。在這種情況下,腦子正常的電影製片方都不會把電影拍成“必須要掌握一些背景知識才能看懂”的狀態。如果真的有誰那麼做,那部電影估計也就拍不了續集了。

    可以打個簡單的比喻:電影裡埋的一些和原著有關的細節和彩蛋,就好比數學考試時的附加題,不做附加題你也可以拿到滿分。但如果你會做附加題,可以獲得額外的成就感和樂趣。不過,拿附加題的分需要付出額外的努力,如果你本身不是一個漫畫愛好者,這些附加樂趣能否彌補你為之付出的努力,還真的很難說。

    下面是給漫畫改編電影初階愛好者的一些建議。

    1. 如果我們看的是一部續集電影,那麼最好對它的前作有點了解,例如看《速度與激情8》最好先看《速度與激情7》,看《變形金剛5》最好先看《變形金剛4》。不過漫威在電影界首創了“跨系列連載”,這稍微增加了難度——按照過去的觀念,恐怕很難想象《美國隊長》和《鋼鐵俠》之間存在劇情上的關聯。而且,漫威早年間還出售了很多影視改編權,所以還存在一些同樣打著漫威的標誌,但跟漫威自家產的電影劇情上無關的作品。

    由漫威影業自制的“漫威電影宇宙”的電影,截至2017年5月的已上映部分,按上映時序如下:

    《鋼鐵俠》《無敵綠巨人》《鋼鐵俠2》《雷神托爾》《美國隊長:復仇者先鋒》《復仇者》《鋼鐵俠3:絕境》《雷神托爾2:黑暗世界》《美國隊長2:冬兵》《銀河守護者》《復仇者2:奧創紀元》《蟻人》《美國隊長3:內戰》《奇異博士》《銀河守護者2》

    (這張列表基本準確,但是針對未來即將上映的電影計劃略有改變。)

    提示兩點:第一,上映順序就是最佳觀看順序,用片中的事情發生的順序來看是很愚蠢的。第二,如果只是普通影迷,也不太用考慮相關的電視劇,因為電視劇的劇情會受到電影影響,反過來卻不能影響電影劇情,兩者之間還是有比較強的獨立性。

    如果時間充裕可以把這些電影全看了,如果沒那麼多時間,那麼在看某一部電影前,把和它同名的前作看了就可以。

    原著版權屬於漫威但由其他公司製作的電影主要包括索尼影業的託比·馬奎爾版《蜘蛛俠》三部曲、安德魯·加菲爾德版的《超凡蜘蛛俠》兩部曲;以及FOCUS的《X戰警》系列和《神奇四俠》系列。這些電影中的角色,在漫畫原著裡跟前面提到的漫威影業角色們同處於一個世界,但是電影版不是,他們各有獨立的故事。不要搞錯就行了。

    2. 在瞭解了這些電影之外,下一步可以怎麼做?

    漫威有一個套路叫“前奏漫畫(Prelude)”,在改編電影上映前,他們一般會出版一些名為“某某前奏”的漫畫,和電影共享人物設定和故事連貫性,劇情通常是介紹即將上映的電影故事開始前,角色們都在做什麼。這些漫畫都很短,而且結束的位置剛好都是電影開始的位置,瞭解這些對理解電影略有幫助。

    (這就是《奇異博士》的前奏漫畫中的一頁,講了魔法師圈子在電影劇情開始前的一些故事。)

    3. 超級英雄電影的文化土壤在美國,其中的段子也有相當比例不是來自漫畫,而是別的領域的美國流行文化。舉個例子,《銀河守護者2》裡星爵說自己小時候沒有父親,就說大衛·哈塞爾霍夫是自己的父親。這位哈塞爾霍夫是電視劇《霹靂遊俠》的主演,不理解這一點,就不能理解後文提到的“去德國”和“會說話的汽車”這些段子。

    對於這類東西,我的觀點是如果不瞭解,其實也不用去專門瞭解,畢竟流行文化範圍那麼廣,誰也不知道編劇會玩到哪一個梗。

    4. 最後要說到漫畫原著的問題。一般漫畫改編電影的第一部是講述這個英雄是如何成為英雄的,這一部會比較接近原著的起源故事,而後面的續集裡面電影導演自由發揮空間極大,他們甚至為了避免劇情被原著讀者猜到而進行大幅度的改編。好比說《鋼鐵俠3:絕境》除了從漫畫《絕境》裡借用了幾個角色姓名之外,跟原著幾乎毫無關係。而《復仇者2:奧創紀元》雖然有奧創,但是奧創的來歷、故事的走向都在原作基礎上做了大幅度的修改。還有本次的《銀河守護者2》,星爵的身世跟原作全然不同,如果看過原作,恐怕反而會影響體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語文作文的結構都有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