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是不是哪裡出問題了,怎麼關注輔導孩子學習,反倒成績還下滑了呢?
6
回覆列表
  • 1 # 郭老師說語文

    出現這種問題,可能是家長和孩子都有問題。

    一、可能是家長的問題。

    現在,家裡有個學生,尤其是有個小學生,對家長而言,絕對是個不大不小的挑戰,在小學,與其說是培養學生,不如說是錘鍊家長,光是每天的作業檢查、簽字,就夠家長忙上一陣子的了,但同時,部分家長檢查作業相當及時,但效果卻不怎樣,這極可能是家長出問題,幫助檢查作業,絕不是看學生做完作業一簽字就萬事大吉,而應該檢查檢查學生作業有沒有做錯的,做錯的,一定要檢查出錯在哪兒,是做題步驟的錯誤,還是知識點運用的錯誤,錯誤的地方一定要找出來,給孩子指出來,或讓學生自己找,總之,有錯的地方一定要及時解決掉,不能拖而不決,同時,根據學生錯的情況,再找一些類似的題目讓學生及時做,直到準確理解為止,天天如此,不可中斷。

    二、可能是學生有問題。

    家長天天檢查作業,而學生成績越來越差,很有可能是學生的問題,例如上課不注意聽講,不認真辦理作業;學生理解能力有限,隨著知識的加深,智力攆不上;學生心思不在學習上,喜歡玩遊戲,玩手機,談朋友等等,這些都是造成學生成績跟不上的具體普遍原因,鑑於此,建議家長多觀察,多與學生溝通,多與班主任溝通,掌握學生成績越來越差的第一手資料,以便對症下藥,讓學生迴歸正途。

    為了孩子,家長多動點心思,相信會有改觀。

  • 2 # 財迷悠媽聊教育

    關於幫助孩子檢查作業這件事情,首先要判斷是孩子的需要還只是父母的需要。如果是孩子的需要那麼這樣做可以幫助孩子發現問題。如果是父母的需要,這麼做就會降低孩子學習的動機。讓孩子發現學習是父母的事情,而不是自己的事情的時候,孩子就不會主動認真的學習了。

  • 3 # 桐仔寶媽

    不是天天幫孩子檢查作業業,孩子的學習成績就會越來越好。很多家長每天晚上都輔導孩子做作業、為孩子檢查作業,個人認為這種陪讀現象不太好,直接抹殺了孩子學習的興趣,剝奪了孩子們承受後果的權利。家長在為孩子檢查作業時,把他們的錯誤都指出來了,孩子就懶得去思考了。有時孩子都不知道錯誤在哪裡,就照著家長說的答案寫上,哪裡會想到要去改正。孩子慢慢有了這種陪讀的依懶,學習的興趣和信心就會明顯的降低。

    孩子在寫作業的時候,都是想快點寫完,寫完了作業就可以玩了。寫錯了也沒關係,爸媽每天都要檢查作業,有錯誤的地方,都會發現,也會指出來。遇到不會做的題,都不用去想,告訴父母,父母就會講解。下次再遇到這類似的題目,父母提醒就會做,不提醒就不知道用哪種方法了。 成績不好的時候,也不要打罵,要多鼓勵孩子,幫他們分析原因。

    我家孩子上五年級,學習上的事情,我基本上不管,作業從來都不檢查,有寫錯的地方,老師指出來,再講解,孩子的記憶更深刻,當然也會受到批評,還有懲罰。有的時候,課書沒有帶回來,作業登記本漏抄的現象,都是自己去同學家借。遇到不會的題目,有的時候和同學一起思考,也有的時候,會找老師。把自己的解法,想法,發給老師,老師說不對的時候,也會問老師,為什麼不對,哪裡出了錯誤,老師引導一下,基本上都會了,在課堂上,老師也會詳細講解。

  • 4 # 胖兔媽的育兒魔法書

    胖兔媽認為:檢查作業應由孩子自己動手,家長不應該代勞。

    試想,孩子做完作業後,如果習慣於讓家長檢查作業,他在心理上就認為自己已經完成了自己的事情,對後續改正錯誤的動作就成了機械反應,沒有經過他自己的思考,自然不會記在心上,下次還有可能在同樣的錯誤上栽跟頭。

    在大胖剛上一年級的時候,胖兔媽就曾做過這樣吃力不討好的事。當時大胖的拼音學得不紮實,總是前後鼻音不分,平翹舌不分。每次給他聽寫完,我都給他檢查,用紅筆圈出錯處,讓他改正。幾次以後,我發現大胖每次改正都能改對,但一直還是錯在同樣的地方。原來,他特別“精明”,只要我圈出的是前鼻音,他就改成後鼻音,圈出的是平舌,他就改成翹舌,反之亦然。

    可見,不是孩子自己檢查出來的錯誤,對於為什麼錯他是完全不明白的,改錯也就成了孩子的敷衍。所以,由家長檢查作業,起不到讓孩子提高成績的作用。

    感謝閱讀!

  • 5 # jason媽咪有辦法

    首先請問:

    你會檢查作業嗎?

    你都是怎麼檢查作業的?

    在孩子寫作業時你再做什麼?

    在檢查作業時你的情緒是平和的嗎?

    鑑於關注輔導孩子作業後,成績越來越差,雖然提問者並沒有具體說出怎麼檢查作業?jason媽咪想說你的方法應該是錯誤的。

    其他的觀點,大家都已經說得差不多了。jason媽咪只就其中的一點來談談自己的想法。就是你是批評型人格的父母嗎?

    “你怎麼這麼笨?不是告訴你好幾次了嗎?”

    “閉嘴!一天到晚都不聽話。”

    “我說不行就不行,哪有那麼多廢話?”

    “整天做這麼沒用的,將來準備撿破爛嗎?”

    “都是一樣的孩子,你怎麼就不像某某某呢?”

    “玩就那麼精神,一提學習就沒精力了”

    “你就不會快點嗎?慢悠悠地沒出息。”

    ......

    在關注輔導孩子的過程中,不知道這些話你有沒有對孩子說過?

    父母無疑是世界上最愛孩子的,卻也可能是最能傷害孩子的。

    所謂愛之深責之切,就是這種愛的名義和為你好的心理,讓父母不允許孩子有一點點犯錯的可能。他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走的路是康莊大道,即便是一個小土坑,也希望填平他。所以對孩子身上的錯誤會看得仔細又認真,不允許孩子犯錯,這本身就是一個錯誤的想法和不現實的做法。

    而一個長期被批評的孩子,是很難變得自信快樂的。

    恰逢總複習階段,jason每日的作業量開始加大。之前一貫清閒的他,有點不太適應,有時候寫著寫著就會陷入焦急的狀態。之前,我會對他這樣狀態持批評態度,認為他在偷懶,不認真,學習態度不端正。jason被批評之後也是氣鼓鼓的表示不服氣,甚至開始對批評採取對抗的態勢。

    後來我從書籍上學習得知:兒童注意力的穩定性時間為:5--6歲時,集中時間約為10-15分鐘;7-10歲時,注意力集中時間為15-20分鐘;10-12歲時,兒童注意力時間為25-30分鐘;12歲以上能超過30分鐘。

    從這種角度看,孩子學習了一段時間之後,中間是需要休息,需要適當的放鬆,需要補充相應的能量,而不是成人腦袋裡的思維定勢:他,又偷懶了。

    知道了這些特點後,我開始注意自己的態度。就在上週,jason寫了一段時間作業後又開始注意力不集中,想去洗手間,想摸摸轉筆刀,想看看他心愛的書籍時,我沒有生氣。

    他去了一次洗手間後,慢悠悠地轉到我身邊,我說:“來,兒子,我給你一個魔法親親吧,裡面帶有力量哦。”說著我在他額頭輕輕的吻了一下,之後我問他:“現在感覺怎麼樣?”jason非常意外地看著我,嘴角露出了微笑,舉著小拳頭說:“媽媽,我突然好像有力量了。”說完他就坐在座位上,把剩餘的作業一口氣都做完了。

    居然這麼神奇!這一次,我真實地感受到了:原來,批評只會讓jason更加逆反,而鼓勵卻讓他不再對抗,挖掘了他內心的驅動力。

    有批評型人格,就有鼓勵型人格,教育孩子的過程也是教育自己,完善自己的過程。我希望自己也在不斷地進步,改掉原生態家庭帶來的習慣性的批評態度,變成滿滿的鼓勵型人格!

  • 6 # 貼心媽媽

    家長每天幫孩子檢查作業,久而久之就會形成孩子錯了也沒高興,有爸爸媽媽檢查呢的習慣。每天的作業包含了孩子對當天知識的掌握程度,含糊不清的知識點都包括在錯題裡面,家長代勞無形中削弱了孩子洞察錯題的能力,為今後自主學習埋下隱患。

  • 7 # 神奇麻麻木小暖

    幫助檢查作業也是有技巧的

    1、孩子寫完作業,要求孩子先自己檢查一遍。確認無誤了再給你。不能讓孩子認為作業就該是家長幫助檢查的。首先要自己負責。

    2、如果發現有錯題,不要給孩子指出具體是那道題,給出一個大概的範圍之後讓他自己重新檢查。

    3、讓孩子先自己更正錯題,然後要求他給你講解,說明為什麼會做錯,為什麼這麼更改。

    4、針對孩子不懂的地方,講解的同時,和孩子找出是因為今天學的知識點沒有弄清楚,還是對題面的理解錯誤。

    5、準備一個錯題本,把做錯的題抄上,寫上錯誤原因。隔段時間可以拿出重新做看是否理解。

    我認為檢查作業這個過程只應該發生在孩子上學的初期階段,即一、二年級。隨著年級的升高,孩子的作業要自己負責,家長應該適當的退出檢查作業的任務中。

  • 8 # 上淺帶男雙胞

    父母無疑是世界上最愛孩子的,卻也可能是最能傷害孩子的。

    華人“愛之深責之切,這種愛的名義和為你好的心理,讓父母不允許孩子有一點點犯錯的可能。我覺得作業應該讓孩子獨立自主完成,比如有疑問,難點的地方,可以一起討論學習,探究,每週檢查一下,學習還是需要孩子去面對。而父母每天晚上都輔導孩子做作業、為孩子檢查作業,這種陪讀現象不太好,直接抹殺了孩子學習的興趣,積極主動性,剝奪了孩子們承受後果的權利(依賴父母,無責任感)。為孩子檢查作業時,把錯誤都指出來了,孩子就懶得去思考了。父母說那錯了,就該那,讓怎麼改怎麼改,和機器人無區別。一個長期被批評的孩子,是很難變得自信快樂的。

  • 9 # 老師媽媽的筆記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想先問一句:作業究竟是誰的任務呢?

    答案其實很簡單,大家都知道,作業是老師為了鞏固白天的教學內容佈置給孩子完成的內容。

    那麼老師佈置這個任務的目的是什麼?我作為一個教師,我認為我非常清楚這個問題的答案:1、想知道哪些內容學生已經掌握,哪些內容還需要練習;2、透過學生對一個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反思教學方法和步驟;3、用來了解一個學生的學習情況,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態度不同,必然會造成不一樣的結果;4、根據學生的結果,預判學生的發展狀況,例如,論述問題思想比較獨到深刻的學生,老師更期待他們每一次完成作業都有更深刻的見解,而思考問題比較淺一點的學生,老師們會更示意他多尋找一些資料,爭取更加深刻一些,老師能夠根據學生的作業和他本身的能力來判斷他是否有努力。這是針對中學及以上的學生,這些學生基本脫離了父母的無時不刻的監管,他們的作業基本上能反應出以上問題。

    但小學生,尤其低年級的學生家長非常願意給孩子檢查作業,作為家長,我很少這樣做,但我很理解為什麼想這樣,家長們一來想讓孩子交一份好作業得一個好分數來提升孩子的信心,另一方面也想讓老師對孩子有良好的印象。可謂用心良苦啊!

    但是這樣做帶來什麼樣的結果呢?

    第一,減弱了孩子對自己任務的責任心。

    孩子的作業完成了,由家長來檢查,家長指出錯誤,孩子馬上改正,得個好分數,孩子嚐到甜頭,必然會依賴家長的檢查。這依賴會造成寫的時候就不用心,反正有檢查,或者犯錯了也漫不經心,改了就完了。其實,孩子寫完作業,家長可以透過孩子的作業來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像老師一樣做到心中有數,但是沒有必要去指出並要求改正。糾錯與改錯如同寫作業一樣,都是孩子的任務,他們應該對自己的作業負起責來。

    第二,這算是一個“弄虛作假”的示範。

    這個過程其實是一個“弄虛作假”的示範。正如曾經在尹建莉的《最美的教育最簡單》一書中所指出的“實事求是”是家長最應該有的態度,家長將孩子作業中的錯誤擦去,提交一份由父母幫助定正過的內容以獲得好的分數就沒有做到“實事求是”。

    第三,矇蔽了老師。

    當我做小學教師的時候,我其實經常觀察孩子擦去的答案是什麼,並分析她是否確實已經懂得這一點,如果必要,我會在遇到學生家長的時候去問問他們或直接問問孩子。就我個人來說,我並不怕學生犯錯誤,犯錯誤了重新學習並改正是非常正確的態度。有時候我們還得感謝錯誤暴露了問題。

    所以,放手讓孩子去完成作業吧,但是做個有心的家長,去觀察她知識點掌握的情況,去規範她的學習習慣,去與老師多溝通併為孩子做出良好的示範作用,這比幫他檢查作業抹去他當前的錯誤要有用多啦!

  • 10 # 諾言的微笑

    這就是孩子養成了依賴的思想導致的結果。孩子進入一年級後,首先是老師讓家長給孩子檢查作業,慢慢的家長養成了檢查作業的習慣,而孩子完成作業後就順手拿給家長檢查,錯了反正家長會讓改的,完全沒有作業是自己的意識。

    所以,作為家長,當孩子進入二年級以後,就是學會慢慢放手,讓孩子先自己檢查一遍,家長再檢查,如果孩子沒檢查出錯誤,第一次原諒,第二次、第三次該怎麼辦?自己跟孩子制定規則,逐漸讓孩子養成自己檢查作業的習慣,孩子的學習才能有所提升。

  • 11 # 吱吱154067746

    相信很多人一看到這個問題,就開始忙著想怎麼解決,但是大家想過沒有,幫孩子檢查作業真的會直接導致成績變差嗎?

    那是不是家長們就不該給孩子檢查作業呢?很多人會採取另外一個極端去解決孩子成績問題,比如孩子就是要放羊,放羊孩子的成績就好了,這種極端看問題是很分裂的思維方式。

    家長的確是可以檢查作業的,但是家長們要想想檢查作業的目的到底是什麼呢?其實對孩子單純的檢查作業並不能提高孩子的成績,應該是要由家長檢查作業到孩子學會自己檢查作業。以前我也和你有一樣的困擾,每天花很多的時間給孩子檢查作業,孩子成績一直沒有提高,之後我就開始反思,偶然在微信搜小程式的時候看到了個“作業批改”的小程式,就本著試試看的心態試用了,沒想到裡面的老師講的很好也很用心,針對孩子的作業還制定了系統的輔導方案,現在我都不檢查作業了,直接交給了這個小程式的老師,其實檢查作業最終的目的就是為了培養孩子的能力。

    解決所有的問題的時候,要考慮多種因素,因為很多問題都是多因多果的複雜關係。孩子的學習成績變差,如果只找一個原因,代替所有的原因,很有可能就會把孩子教育的方向引向歧途。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不萊梅主席:張玉寧轉會費可達1.2億,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