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光線攝影學院

    好吧,兩者的價格幾乎差了一倍,具體該怎麼選,我來幫你分析一下:

    1,如果你需要背景虛化,也就是經常拍攝人像,環境人像,新聞採訪,那麼,F2.8肯定比F4.0的效果要好。 因此,這種情況下,你應該選擇16-35mmF2.8。

    這是24-105mmF4.0在秋季拍攝的星空,說實在確實有點勉強了,F4.0的光圈確實不如F2.8,更不要說適馬的F1.4星空神鏡啦!

    2,如果你需要拍攝星空,羨慕別人拍攝的銀河,那麼,必須選擇16-35mmF2.8。對於星空攝影來說,F2.8比F4.0真的具有明顯的優勢。 同時,由於星空攝影,必須使用三腳架,此時,即便鏡頭有光學防抖,也要關閉光學防抖,所以光學防抖沒有意義了。

    3,如果你很少拍攝人像,也不是熱衷於喜歡拍攝星軌,也就是說人像和星軌,你都不感冒,你就是主要以旅行和風景攝影為主。尤其是經常長途旅行,F2.8的光圈就不是剛性需求了,此時,輕便才是剛性需要。 輕量化的16-35mmF4.0才是王道。

    4,單純從光學成像質量來說,其實,比較這個的意義真的不大,拍攝風景,反正都是用F8,F11甚至F22這樣的小光圈,在F8,F11的時候,兩者都擁有非常高的成像質量,即便是銳度存在輕微差異,現在拍攝raw格式做個後期,反正風景攝影都必須做後期,鏡頭本身的細微差別真的沒有什麼影響。

    在選購這兩支鏡頭的時候,幾乎不用考慮什麼光學質量的問題,用不著去看什麼技術引數評測,壓根不用看什麼mtf這些唬人的東西。

    5,同樣的道理,佳能的紅圈70-200和紅圈70-300,如果真心不喜歡拍攝人像,或者很少拍攝人像,真心不建議購買紅圈70-200。紅圈70-300和紅圈100-400的實用性其實很強,無論是風景攝影,還是花卉攝影,都會更好。

    尤其是夏天,到了荷花池邊,你會發現70-200好像沒有什麼用。春天,到了櫻花樹下,也是如此,等等,到了稻城亞丁,到了貢嘎山,日落金山,你的70-200mm夠得著嗎?

    6,輕便,輕便,輕便,實用,實用,這應該是大多數攝影玩家應該考慮的問題。不同於職業攝影師以拍攝人像為飯碗,攝影愛好者主要以風光啊,花卉為主,即便是拍攝人像,準備一個50mmF1.8F1.4.F1.2或者85mmF1.8.F1.4F1.2也足夠了。

    因此,對於大多數正常的攝影愛好者來說,我現在主要推薦小光圈的紅圈鏡頭,而不再是盲目推薦他們購買F2.8的大三元了。

    好吧,如果你說你就是喜歡拍攝星空,請問,一年中有哪幾個時間段最適合拍攝星空呢?一年中你有多少次最佳拍攝銀河的機會呢?

    如果你真的需要拍攝銀河,網路上有許多的攝影器材租賃公司,大可以立即去租借一個,價格也不貴,所以,真心不推薦普通的正常的攝影愛好者購買16-35mmF2.8啦!

  • 2 # 同舟共濟32735111

    先說兩者之間的相同點:兩者都是16~35mm焦段的廣角風光好頭,都是拍攝風光攝影的利器,畫質表現都很出色。

    再說說兩者之間的不同點:

    (1)最大光圈不同。一個是F2.8,一個是F4。鏡頭的光圈越大,越難做,因此(2)價格相差接近一倍。(3)光圈越大,鏡頭可以拍攝的用途和範圍越廣,比如光線不好的背景下拍人像,星軌,或需要主題之外虛化背景和前景時,大光圈就具有它的優勢。(4)鏡頭濾鏡F4是77mm;鏡頭濾鏡F2.8是82mm。(5)攝影器材,一分價錢一分貨,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比如你是風光,人像,新聞,人文攝影發燒友,又不差錢,應該選擇F2.8的。但如果對於中老年攝友而言,F4鏡頭具有防抖功能,手持拍攝就是必須的,同樣道理,拍攝風光攝影照片,特別是夜景照片,反正是架在三腳架上進行拍攝的,即使有防抖功能也得關閉,大多數風光攝影為了景深,光圈都選在F8到F11之間(有時為了夜間拍車軌也選F16)因此一般的風光攝影F4和F2.8鏡頭的區別不大。都能拍出畫質令人滿意的好片。如何選擇關鍵要看你的用途而定。一般攝友,建議選擇F4價格實惠親民。特別是中老年攝友,手持拍攝,防抖功能還是挺重要的。

    16~35mm F4鏡頭,2017年國慶節拍攝於上海星外灘。

    車軌攝影,拍攝於上海外白渡橋。也是用16~35mm F4鏡頭拍攝的。

  • 3 # MRYOUNGPHOTO

    這個問題很簡單,如果需要背景虛化、更大的通光量,就選1635F2.8;如果沒錢就選F4,在這個焦距上,防抖有用,但是不大

  • 4 # 195385161

    廣角沒有防抖也沒關係,廣角就是拍風景居多,焦距短,安全快門也不用太快,要是天黑了有沒有防抖你都得上架子,上了架子你還得關防抖功能。so。。。。

  • 5 # 佳圖視覺

    16-35兩款鏡頭2.8和f4如何選?很簡單,從你自己對攝影需求來考慮。首先先確定的是這兩支鏡頭都是好鏡頭,所謂畫質,如今已經快成玄學了,其實也不用過於糾結,既然都是紅圈,畫質不會差多少,當然,越貴的鏡頭畫質會越好,但是,對於絕大多數拍攝需求來說它們都遠遠的夠用,遠不如引數使用不當帶來的影響大,所以不用太糾結畫質的問題。

    對於這兩支鏡頭,主體要體現在光圈大小與體積重量上的考量。F2.8在暗環境拍攝和需要淺景深上有宜處,對於拍攝星空來說,F2.8可以大大提高星賓拍攝的畫面質量。使用F4時,相對這點就要弱勢一些。但是F4的鏡頭輕便,對於需要揹負拍攝器材穿山越嶺的攝影者來說,F4的輕便才是首選。因為畫質好,不如背的動拍的到好。

    對於防抖來說,在16-35毫米整個焦段中,快門只要保持在快於40分之一秒就可以不受手振影響拍攝清晰照片了。對於廣角,其實這個防抖並沒有像長焦那樣是個必須的東西。

    所以這兩支鏡頭在選擇時,其實很容易決定的。

  • 6 # 色影無忌

    首先,16-35mmF4是 17-40mm f/4L USM的接班人並不對標F2.8這隻鏡頭。但不論是從畫質表現,還是功能性上,佳能最其也進行了大幅度的改進。整體塗層的反光效果更弱了,雖然16-35/4的光圈僅為F4,但是新鏡頭加入了IS防抖單元以及眾多鏡片,因此鏡頭體積相對17-40/4有所增大。

    而題主關心的防抖作用大不大呢?看你的使用場景了

    1如果你是風光黨需要經常使用三腳架,那麼這個防抖就和沒有一樣,上腳架,防抖應該關閉,否則還會影響成像質量,所以在這個使用場景下,有沒有防抖沒差別。

    2手持,防抖有用,但是對於一隻F4光圈的鏡頭,你是拿來拍人呢?還是拿來街拍呢?可能都沒有F2.8這支鏡頭來的方便吧。

    EF 16-35/4L IS USM六千餘元的售價、出色的成像表現再加上光學防抖加持,對於普通攝影愛好者吸引力頗大,而EF 16-35mm f/2.8L III USM高達1.3萬的售價可以換來更好的邊緣成像、更大光圈,這兩款鏡頭的選擇其實是預算、便攜、大光圈、防抖幾個因素的權衡,對於有星野攝影需求的風光攝影者來說,如果選擇一款靈活的廣角變焦鏡頭,EF 16-35mm f/2.8L III USM是不二之選。

    兩隻鏡頭的價格差別才是你選擇的關鍵,如果不差錢,入手F2.8這支鏡頭,如果對於價格比較敏感那麼F4光圈的鏡頭就是個好選擇,畢竟在成畫素質上還是挺好的。

  • 7 # 南方之南

    有的相機就有防抖,何況拍照時,也不能指望著防抖,還是得靠基本功,所有防抖不是可選項,何況是2.8的大光圈,不用糾結,肯定是16-35F2.8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父母永遠沒法理解你是什麼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