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笑多段子君
-
2 # 新銳觀察影片
手榴彈是用手投擲的爆炸彈藥,是單兵近距離作戰的重要武器。它具有體積小、重量輕、威力大、結構簡單、效能可靠、操作使用方便等優點。歷史上缺乏重火力的中國軍隊更是對手榴彈十分依賴,發生在1950年11月北韓長津湖之戰中,志願軍火力嚴重不足,志願軍只能靠豐富的戰鬥經驗和頑強的戰鬥意志,選派出投彈能手,攜帶儘量多的手榴彈,編成突擊隊,利用夜色儘可能隱蔽接近到手榴彈投擲距離,然後突然投出大量手榴彈,炸得敵人鬼哭狼嚎。長津湖一役除讓所謂“聯合國軍”見識了游擊戰起家的志願軍的作戰戰術,更讓敵人懼怕志願軍的手榴彈戰爭。
雖說現代戰爭是高技術武器裝備的戰爭,但只要有士兵參加的地面作戰,手榴彈就能發揮重要的作用。在當前世界各國軍事行動中,特別在反恐、防爆、處突行動中,手榴彈仍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不過在投擲手榴彈時,為什麼有的人力氣很大,但投不遠;有的人投擲距離老是停止在原來較低的水平上,甚至還會下降?這些都是因為投彈時動作不對,需要糾正。投擲手榴彈時彈道過高或過低,對投擲距離有很大關係。過高或過低的主要原因是手榴彈出手過早或過晚。手榴彈出手過早,容易投高、投近,出手過晚,彈道低,手榴彈剛飛出就著地,當然也投不遠。還要人在投彈時,將彈從體側撇出,這就是撇彈。這樣不但影響投遠和投準,還容易引起骨折和脫臼。糾正的方法: 應強調挺胸, 肘關節往上翻,掌心向上。揮臂時,大臂帶動小臂,使肘關節高於肩,將彈從肩右上稍前投出,彈投出時,掌心向前下。
有的手榴彈投出後,在空中搖搖擺擺很沒有勁,這是因為投彈時揮臂扣腕不猛。要使手榴彈出手後飛速前進,就要做到:握彈不要過緊,引彈要自然,揮臂時要大臂帶動小臂,猛力向前甩。練習時,可在原地多練轉體、揮臂等動作,由空手到拿彈,由慢到快反覆練習。
投擲過程中,手榴彈握得過緊,出手就晚,容易投低或偏左;握得過鬆,容易投高和偏右。要使彈道不高、不低、不偏,就要握彈自然,使彈從肩前方(約成42°)投出。手榴彈的投擲不準,偏左或偏右的原因除了與握彈鬆緊有關係外,主要是轉體不對;因此投擲時,要使胸部轉向目標,揮臂方向對正目標,看準目標投出。
在解放軍中所有的指戰員都必須進行手榴彈訓練,而且以投彈遠和準論英雄,由於手榴彈便於攜行很適應作戰中機動靈活的戰術行動,例如城市巷戰及房屋清繳作戰,攜帶手榴彈的戰士對固守在房屋內的敵人投擲手榴彈可瞬間使敵人失去戰鬥力,給己方提供有利戰機;特別是反恐、防爆、處突等小規模武裝衝突中,手榴彈仍將發揮重要的作用。
-
3 # 瓜瓜愛吃西瓜
淨提些沒意思的話題,例如,有些人力氣很大,卻打不過力氣小的人?身體魁梧的,卻打不過身材矮小的……有意思嗎?
-
4 # 冷箭無痕
投手榴彈,要想投的遠,力氣大是基礎,重要的是技巧,一般來說,同質量的木柄手榴彈和卵形手榴彈,木柄的要遠一些,木柄手榴彈投擲時扣腕與否,相差可能要有十米以上。
另外,有人提到防禦型手榴彈和進攻性手榴彈,說了好多,但沒說具體區別,這裡簡單說下,防禦性手榴彈,主要靠破片殺傷,無論是預製破片殺傷的,還是一般鑄鐵的,一般裝藥較多,破片爆裂後初速大,殺傷半徑大,大的破片在二十米以上也能有效殺傷,使用時投擲者可依託塹壕等掩蔽物掩護自身安全,通常在防禦戰鬥中使用,故稱防禦型手榴彈,進攻型手榴彈,一般靠火藥爆炸後的衝擊波殺傷敵人,也有使用破片的,但破片一般較小,爆裂後減速快,殺傷半徑較小,適合在衝擊過程中使用,投擲後可不隱蔽防護,現在的手榴彈多為攻防兩用,而且投擲距離多為30米以上或可有效防護的複雜地形,如建築群。不管怎麼講,手榴彈都是殺傷利器,投擲30-50米即可,再遠有榴彈發射器等,迫擊炮30米至5000米都能打。
-
5 # 享受歡樂每一天
拋物線的掌握會有助於投得更遠,還有投擲點與落點的高差、風速、風向、抓握姿勢、脫手角度。。。力氣只佔一部分因素
-
6 # Prussia
手榴彈(含木柄式和檸檬式)在具體使用中,往往可根據當時的具體情況來決定投擲的遠近:比如短兵相接與敵遭遇,或者巷戰血拼時。若作幾十米遠距離投擲時,必須講究技巧而不是使用蠻力,也就是右小臂與大臂形成一定的合適角度,然後身體右側向後作好發力投擲的準備。投擲時,由小臂驅動手腕將握在手掌中的手榴彈用力投出。如果是木柄手榴彈,只要拿捏得當發揮得好,再加上其長長的木柄所形成的物理作用力優勢往往可以投出去很遠。
-
7 # 老王簡單說
有趣的問題,這個問題,涉及到力學。不外乎就幾個原因。首先投擲的姿勢要對,姿勢對了,力半事倍。姿勢錯了,費勁又投擲不遠。第二,投擲的角度,拋物線才投擲遠,直直投擲是扔不遠的。
-
8 # 屎殼ka郎
大臂帶動小臂,出手瞬間扣腕,本人投的不遠,基本在58-62米之間,58米居多,親眼見過投92米的,反而個子不高,不壯
-
9 # 慕什塔戈
在我看來,手榴彈是一種軍用武器,同時也是一種體育運動器材。因為,它曾經給我的童年帶來了許多榮光。回想自己上小學的那個年代,投手榴彈是一項學校體育課必須開設的運動專案,這也許與老人家當年提出的“全民皆兵,備戰備荒”的指示有關。我當年身材瘦小,經常受到班裡同學的欺負。那時候男孩子在一起打架,總是以摔跤定勝負,在那些個子比我高、力氣比我大的男生面前,我吃盡了苦頭。但是每當學校舉行運動會,我就迎來揚眉吐氣的大好時光,手榴彈到了我手上,總能被輕描淡寫地投出幾十米開外。我上一年級時,就能投到20米的距離上,等到小學畢業上五年級的時候,我清楚記得自己當年投彈的運動會成績是53米。別看往日裡那些仗著自己身高體壯的男生,在班裡打架時稱王稱霸,可一到比試投手榴彈時,他們卻連我一半的距離都投不到。對此,我也曾經暗自稱奇,卻不知道其中原因。直到我參軍來到部隊,經受正規的軍事訓練之後,我才明白投手榴彈的正確動作要領是什麼,使自己在投彈方面的“特異功能”上升到理論層次。
圖示:投彈訓練,注意右腿的充分蹬地
要想把手榴彈投得遠,必須抓住“蹬、轉、揮扣”這四個環節。“蹬”,就是指握手榴彈這一側的腿要在撤步引彈時用力蹬地,使自己獲得足夠的勢能;“轉”,就是指在蹬地的同時,腰腹協同發力,轉髖擰腰帶動軀幹,使身體轉向投擲方向;“揮”,就是指沉肩墜肘以大臂帶動小臂,由後至前加速揮臂,使出手角度控制在42°~45°;“扣”,就是指手榴彈在出手一瞬間用力扣腕,使其獲得足夠的初速度。
圖示:立姿投彈訓練
經過自己多年從事手榴彈這項運動專案的經驗總結,我認為凡是那些“大塊頭”卻投不遠的人,他們都沒有同時做到這四個環節,要麼注意了蹬、轉,卻沒注意揮、扣;要麼注意了蹬、轉、揮,卻忽視了最後一個環節---扣。相反,那些在投手榴彈這個專案上摘金奪銀的運動員,都是絕對力量並不大、身材比較勻稱的人,他們的投擲動作也都是“蹬、轉、揮、扣”這四個環節一氣呵成的結果。
圖示:二戰德軍的臥姿投彈,注意其扣腕起始動作
回覆列表
投手榴彈要求的姿勢是固定的有些人掌握不好,感覺用不上勁所以投不出去. 練投手榴彈也要小心些有人就把胳膊投骨折
去年雲南蒙自軍分割槽一名女兵在練習投擲手榴彈時出現意外,拉火後的手榴彈落在了腳邊,多虧了現場指揮員,果斷將女兵推入壕溝避險。這種事在軍隊中屢見不現。大家投教練彈時都很正常。但一拿到實彈全尿了。畢竟上百克的炸藥要是在腳下........。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如何如何去安全的投出一枚手榴彈。不會炸到自己,也算為想當兵的哥們預習一下。
想要投手榴彈,我們就要了解手上這個可愛的小傢伙。他如果發怒能把你炸成一片一片的。手榴彈的歷史悠久,最先是華人發明的。15世紀歐洲出現了裝黑火藥的手榴彈,1904年日俄戰爭中,手榴彈又在戰場上發揮了作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由於塹戰壕的興起,手榴彈得到交戰國軍隊的廣泛應用。當時較為典型的手榴彈有德國的木柄手榴彈和英國的菠蘿形米爾斯式手榴彈等。這些手榴彈亦為後來手榴彈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如今的殺傷手榴彈分為進攻型手榴彈和防禦型手榴彈的兩種,防禦型手榴彈外殼一般都預製數量恐怖的破片。裝藥量一般是60克到130克高能炸藥。殺傷範圍6米以上。一般我們教官都會告訴你手上拿的手榴彈的型號 。延時時間 發火方式 藥量 和殺傷距離等資料。如果你的臂力不夠或者手太小 千萬別投俄國貨。就像上圖的這種黑市常見的蘇制F1手榴彈。二戰期間研發單體重達600克也就是1斤二兩 相當於普通手榴彈的兩倍。裝藥量雖然不大但是鑄鐵彈體分裂的破片個頭碩大。30米距離都有殺傷力。輕型防彈衣都沒用。。這樣霸道玩意。玩不好就得自己受傷。投入去後就得找個坑躲起來。被自己的手榴彈炸到是軍人最大的恥辱!如今的手榴彈一般都是卵形手榴彈。裝藥量也就是100G左右,鐵皮的彈體沒有什麼破片,純靠衝擊波殺人。也與今天多是城市戰有關。畢竟好攜帶隨身能掛幾十顆。大兵們都喜歡把小甜瓜送給對門的敵人當禮物。上圖的是美軍的M61式手榴彈和常見的M67差不多。不過這個彈體是橢圓的。
普通木柄手榴彈爆炸威力靠的是破片殺傷,說難聽點,大白天的丟一顆出去,“嘭”的一聲,冒點黑煙,炸起一點點土(如果是水泥地僅僅冒點黑煙),感覺聲音和大一點的炮仗差不多,衝擊波的話,人如果爬在5米開外根本就掀翻不了,一般手雷的安全距離為15米 但是破片在這距離上仍然能傷人。進攻型手榴彈應用的範例。一顆M67手榴彈丟進去 小屋裡的4個人就成這樣了...手榴彈的引信一般是有握片保險的這種。上圖是俄式手榴彈的引信,作用原理很清楚。拔掉保險銷投出去。彈體的握片保險脫落 ,釋放擊針點燃延時藥。3-4S後爆炸 。這種結構的手榴彈引信蘇聯二戰時期開發用了幾十年特點就是可靠。 下面我們以國外最常見的美式M67手榴彈和國內最常見的67/77木柄手榴彈講講怎麼安全的投小甜瓜。M67式手榴彈是美軍標準手榴彈之一 。由彈體和引信組成。球形彈體用鋼材製成,內裝180克B炸藥。引信為M213式延時4-5秒。引信上有一S形保險夾,可防止保險銷被意外拉出,使用時,卸掉保險夾後才能拔出保險銷。因其圓形的彈體被美國大兵暱稱為"蘋果"。投擲卵形手榴彈的基本姿勢和投鉛壘球差不多。 但是我覺得小甜瓜比壘球好投。有分量。我初中時能投20多米將將及格。投手榴彈應該沒問題。美國軍隊的教範裡喜歡像扔鉛球那麼扔手榴彈。但是看戰地紀錄片 美國兵扔手榴彈總是像投壘球那麼甩出去。也許這樣投的遠點。
美國陸軍的標準教材 ——立姿投彈美國陸軍的標準教材 ——跪姿投彈美國陸軍的標準教材 ——臥姿投彈投無柄手榴彈還有一種進階玩法就像"亮劍"裡面楚雲飛指揮人炸山本特工隊那集。拔保險銷後攥著釋放掉握片。默數2-3秒後再投出去。這樣可以防止敵人反投回去並造成空炸效果。前提是您的心理素質得夠硬。美軍手榴彈投擲多少米及格我不太清楚解放軍投82式好像和投67彈一樣是30米及格。M67彈有效殺傷距離是6米遠點應該就成了。美軍除了常規的立姿投彈 好像還訓練甩投的方式。解放軍好像不練習這樣玩手榴彈。投擲木柄手榴彈就容易多了。最早的手榴彈就有個木柄、有木柄的好處是藉助槓桿原理可以投擲的更遠。而且往高處扔不容易滑落 但是代價就是手榴彈變重了。二戰德軍手榴彈的投擲方法圖。高手能扔出去80多米。投這樣的手榴彈就像是幹農活收玉米。我見過溜得能輕鬆的把玉米棒子投進30多米外的揹簍裡。到軍隊裡都不用費心練習投彈了吧。我現在也能把棒子投出去兩塊地 40米左右的距離。傳統的德式手榴彈是摩擦發火引信。開啟彈底的保險蓋倒出一個拴著磁珠的小繩子。使勁拉開 。冒煙之後4-5秒爆炸。摩擦發火引信就像咱們小時候玩的拉炮。只不過比那個勁大。有時候也會出現早炸等情況這就看人品了!!中國軍隊中常用的是67式和77式短柄手榴彈。投法和德國貨差不多。但是有一點不一樣的,中國手榴彈的延時較短。引線末端拴著一個小鐵壞,投擲前把鐵環套在手指上。靠投擲的力量拉火。如果像投德國貨那樣先拉火再甩開膀子投。扔不了多遠就會爆炸。畢竟掄開胳膊也要1秒鐘時間。解放軍投手榴彈好像是30米及格,軍中有高手能把手榴彈投出102米好像精銳部隊都會要求你手榴彈投出50米才及格。但是這都是用的訓練彈。可以怎麼投的舒服怎麼玩。實彈你敢嗎?
幾種手榴彈的進階用法。如何把小甜瓜送給別人當禮物
幾種手榴彈的進階用法。如何把小甜瓜送給別人當禮物
幾種手榴彈的進階用法。如何把小甜瓜送給別人當禮物
幾種手榴彈的進階用法。如何把小甜瓜送給別人當禮物
其實訓練投手榴彈最重要的不是投擲距離。而是在於鍛鍊心理。不是所有人都能拿著三兩多炸藥耍著玩的,有的新兵剛拿到實彈彈嚇得手就哆嗦了。還想著能投出距離?不把手榴彈塞到班長的褲子裡就不錯了。中國軍隊其實更應該增加練膽子的專案。像美華人那樣投實彈之前多弄幾次爆炸訓練。讓新兵們多感受幾次就沒那麼膽小了.這個女兵仍手雷彈看起來就象是在仍垃圾一樣。我十七歲時也幹過一次,當時用的是煤礦裡放炮的那種炸藥,紙質包裝200g一包,電雷管起爆,之前見我叔叔炸過一次魚。叔叔是附近煤礦炮工。有一天我家附近大河漲水,上游下來好多魚,還能看到有些大魚躍出水面。我偷偷拿了我叔叔藏的兩包炸藥一個雷管,帶了一些破舊電線(這些電線差點要了我的命)和一個礦燈。我選了一個回水灣,在一棵大樹下,把包在一起的炸藥雷管接上電線扔到河中央,然後把電線的另一頭接在礦燈上,一擰開關,結果沒炸。我一想,可能是電線不行,我就把電線拉上來一截掐掉,再試,沒響,再掐一截再試,沒響,再掐,再試……嘭的一聲巨響,水柱沖天而起,大樹臨水一面的枝椏一大片被水打下來,我當時被衝到在地,腦袋一片空白,褲子兩條褲腿被撕開,左半邊身體完全麻木了,入過不是那棵大樹擋下了大部分衝擊波,我可能就掛了。魚也沒炸到幾個,回家就躺床上,一動也不想動。我老爸回來後把我一頓胖揍,我叔叔也被我大伯收拾的好慘。從那以後,我再也沒碰過雷管炸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