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曉言鋒語
-
2 # 使用者475028819254松子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所從事的職業。某一個職業從事時間久了,就會帶有這個職業的某些特徵。要改變這種特徵,就要不斷的學習。
-
3 # 無為5931487874
所謂的官腔,只是說些大話、套話、以及不結合實際的空話等腔調被說成是官腔。其實對官腔也沒一個正確的標準答案。
-
4 # 華陽史客
官腔,顧名思義,是指當官者說話時表現出來的腔調,用浮誇的語言向別人展示自己優越的身份或地位,反映了當官者的工作態度和工作能力。官腔,虛的多,實的少,為大多數人所厭惡。
-
5 # 老崧
從【中庸之道】的角度來解釋,
中官就是務實觀,就是【和光同塵】的不留痕跡的把事情辦好,是那種咬人的狗不叫型別,往往下層人民喜歡上層領導不喜歡。
庸官就是形式主義官,大局觀、整體觀、領導觀、人民觀、方法觀、價值觀、制度觀、程式觀,只要不是立即解決問題的所有相關先進理論與經驗,都經常出現在口頭上,特別符合領導心意,屬於那種不咬人的狗使勁叫,特擅長虛張聲勢,特別具有口實心非精神,上層領導特別喜歡,等著幹事的下層和等待解決問題的人民不喜歡。
所謂官腔,就是庸官之腔,不能解決問題的官方語言,是應該獨屬於哲學家型的最高發言務虛的內容用在了務實身上。
最好的官應該是【中庸】之官,先中,辦實事,後庸,總結匯報擴大宣傳。
對人民而言,有中務實的官就是好官。
對好面子宣傳的官場領導而言,有庸的官就是讓領導滿意的官。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
就是因為與人民隔了一層的官員是不能經常感受人民的麻煩與嘮叨的,也就是不接地氣。這現象自古就有,號稱【肉食者鄙】。
解決方案就是讓最底層最接地氣的優秀領導跨級上高位。
西方用選舉,中國用【提拔優秀的鄉鎮領導進省各部門主職】,機關單位的各級人員接受主職精神與要求去經辦。
相對來說,西方選擇了【中】,華人選擇了【中庸】。
選舉只能選一個人,有效範圍不大,比較適合歐洲各小不點國。
基層領匯入高職,選擇的是一批人,能夠負責起央央大國。
只是,改進空間還有百分之九十,可以繼續努力。
-
6 # 大江東去723
我以為官腔顯著特點就是,說說而已。和唱歌一樣一般人唱不到的高度,。做的時候讓別人做自己做不來,有領導的派頭,狐假虎威。
回覆列表
所謂官腔,百度是這樣解釋的:是為官者特有的一種腔調,大話、空話、套話,冠冕堂皇的話,模稜兩可的話,還有大義凜然的話……都是官腔特有的。對於這樣的解釋,持有異議。我以為,官腔不一定是為官者的腔調,普通民眾也在打,只不過為官者打得比較多而已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