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老樹繁花商業簡評
-
2 # Petersi1122
細看網際網路商業模式,從最初阿里京東崛起到收穫成功,期間經歷了巨大的波折,甚至面臨失敗的風險。但在成功登上資本市場舞臺後一飛沖天,無論是股價還是業績均得到了穩定的增長。之後,迎合資本玩家的喜好,各種各樣的網際網路商業模式被吹上了天。中國目前是全世界玩網際網路商業模式的最熱的區域,可以說已遙遙領先於其他國家,包括網際網路的發源地-美國。
全世界對於網際網路商業時代來說都是既愛又怕,一方面網際網路商業時代改變了企業的傳統商業模式和使用者價值觀;另一方面網際網路巨頭透過大資料分析及精準定位,找出最有價值的客戶,實施精準營銷。其商業模式和定位,與傳統商業模式相比具有侵略性和實用性。這一點顯然是其他商業模式所欠缺的和失敗的。
但傾巢之下焉有完卵!實際上國外並非沒有發展網際網路商業模式的能力,很多華人感覺國外就是沒有中國在網際網路商業應用的便利,其實這個觀點是有待商榷的,甚至可能是錯誤的。因為網際網路商業模式的極具侵略性及資料壟斷性,它對於普通的商業模式是具有破壞力的,不誇張地說,會因為高度壟斷性質使得商業生態環境發生劇烈波動並造成對經濟的損害性,比如大量城市商業體倒閉,從業人員失業、小商販退出舞臺等後果。
因此,我們在承認網際網路商業模式的先進性和實用性的同時,我們也要謹防一股腦的盲目炒作形成一個巨大的網際網路商業泡沫,特別是對於具有資料壟斷性的網際網路公司應保持高度警惕。美國已經開始對Google這樣的網際網路大鱷進行拆分的研究,以防其佔據壟斷地位而損害其他中小業主利益;歐洲也開始對網際網路巨頭展開大規模調查,並明確針對網際網路企業徵收高額的稅收,防止其一家獨大。
-
3 # 好逑君Q
大資料技術加持的網際網路商業和壟斷本質上沒有區別,網際網路商業的最終目的就是壟斷。
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會不斷湧現出各種大型的高效率的機器裝置。在這個問題中,毫無疑問,大資料就是網際網路技術中的代表。先進的科技既為大生產提供了可能,也對大生產提出了要求,因為這些先進的技術裝置只有在實力雄厚的大企業中才能加以推廣和利用。對應過來,也就是說,能玩得轉大資料的公司,都是網際網路中的頭部公司,是擁有使用者量最多的巨無霸。資訊大資料只是這些巨無霸公司用以進一步鞏固自己地位的手段。可以說,大資料下的網際網路商業模式最終的目的就是壟斷。
1.網際網路商業的“雙刃”效應
網際網路商業改變了企業的傳統商業模式和使用者價值觀。比如,現在遠在大山裡的農產品種植戶,可以用過電商把自己的產品賣往全世界;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時也不必侷限於地域限制,只要快遞送得到,你就可以買。這些在網際網路商業發展前,根本是不可能實現的事。另一方面,網際網路巨頭透過大資料分析及精準定位,找出最有價值的客戶,實施精準營銷。它的商業模式和定位,與傳統商業模式相比具有更好的實用性。現在你只要在某個電商平臺上搜索過某個商品,你後面再繼續用瀏覽器看新聞或者影片時,總是會有相關方面的商品推薦廣告出現。不要驚訝,這就是大資料技術的具體應用體現。
但是在另一個“刃”上,網際網路商業對於普通的商業模式是具有破壞性的。相信大家都有所耳聞,網際網路商業快速發展的這些年,一直有聲音說實體門店一天比一天難,大量城市商業體倒閉,從業人員失業,甚至連很多做不起眼小生意的小商販都退出了舞臺。不誇張地說,這正是因為網際網路商業的高度壟斷性質使得商業生態環境發生劇烈波動,一定程度的造成對實體經濟的損害。
2.網際網路寡頭初現
經濟競爭的一般趨勢總是大企業戰勝小企業,大資本吞併小資本。網際網路雖然是科技浪潮中的新興產業,但它依然屬於資本主義經濟體系下的範疇,那麼它也不會跳出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經濟學中早就指出,生產擴大的過程,同時也就是生產不斷集中的過程;而當生產和資本集中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自然而然地走向壟斷。
早在幾年前,網際網路創業圈中就有一種說法:“現在已經不是BAT抄你怎麼辦的時代了,而是如果BAT不投你怎麼辦了。”換句話說,BAT等網際網路巨頭掌握了幾乎所有的上游資源和下游渠道,這對於一些網際網路創業公司或小型企業來說就如同被人掐住了命門。如果BAT對它們不看好,它們就註定無法在這個行業立足。
3.壟斷的“苗頭”已現
這些巨頭公司已經坐擁這個地位,它們難道就滿足在原地沾沾自喜了嗎?肯定不是。為了追求商業利益的最大化,這些巨頭一定會利用已有的地位做出一些“動作”。
就拿最近有關我們具體生活百度網盤的使用者激勵計劃事件來說一說。
2020年4月份,百度推出了所謂的“使用者激勵計劃”,它的本質就是利用使用者的本地硬體資源,緩解百度的伺服器的壓力。明面上,這是對使用者提出了一個積分兌獎品的活動,但是你仔細的算一下賬就會發現,這哪是什麼獎勵,明明就是把使用者的電腦當做“肉雞”!並且更過分的是,即使你取消了激勵計劃的選項,它在後臺依然會悄悄執行。百度這個做法被曝光後,遭到廣大網友的一致批評和抵制,但是到現在收效甚微。
究竟是什麼給了百度這樣的勇氣?我們來看一下百度網盤在國內的份額。
百度網盤在國內個人網盤的份額超過8成,這事實上已經形成了一家獨大的壟斷局面,這下大家應該明白為什麼百度有這樣的勇氣了吧。
在巨頭壟斷的商業局面下,百度的“動作”已經不是第一個,但是也絕不會是最後一個。
回覆列表
能做大資料的公司,都是頭部企業和巨無霸,小微企業不可能有全面的大資料;網際網路商業巨頭,已經積累大資料多年,具備壟斷資料的能力,因此也具備商業壟斷能力,在這一意義上,本命題邏輯成立,也很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