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不一定是媒體的,也許是一個個人。
9
回覆列表
  • 1 # 美感思維

    【服飾美育家駱雪2018新年獻詞:你的堅持,是美好生活的最好致敬】

    一年365天

    每天都是生活

    回顧即將遠去的2017

    你有哪些收穫?

    你又有何懂得?

    日新月異

    天道酬勤

    這一年

    我們拾級而上

    小小魔法帽飾

    帶來時尚文化盛宴

    少兒服飾美育

    不僅開啟

    優雅的美育新時代

    更讓孩子大人

    懂得美好生活的內在

    我們既要美得真

    我們也要活得真

    兩者並駕齊驅

    不可或缺

    真實,絢爛如秋葉

    真實,美好如彩虹

    真實,脆弱如青瓷

    真實易逝,唯有追求

    所以,你的堅持

    是美好生活的最好致敬

    沒有比人更高的山

    沒有比腳更長的路

    新時代

    節奏可以舒緩

    嚮往可以多彩

    卻總會抵達同一個遠方

    追求美好生活

    奔跑腳步永不停歇

    又一年365天

    又一段新徵程

    賦予生活之

    生活饋贈你

    你好,美好生活!

    奔跑吧,2018!

  • 2 # 一簾幽夢99512

    2018新年快樂。人生難得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希望你微笑著對待每一天。微笑,你的微笑像春天的太陽。那樣燦爛。你的微笑,像夏天的大樹,那樣涼爽。你得微笑像秋天的落葉,那樣美麗。您的微笑像冬天的Sunny,那樣溫暖。請把我的歌帶回你的家,請把你的微笑留下。2018,你笑口常開,好運連連。春光滿面。好事多多。

  • 3 # 普朗涵

    堅持是這個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在奮鬥中度過,在勤勞中享受,在喜悅中收穫。真心的希望在新的一年中大家都能夠昂首闊步向前衝!達成自己美好的願望!

  • 4 # 潮鞋傳

    看到這麼些獻詞,好像寫的很不錯的樣子

    如果只看獻詞本身,各種情懷、溫暖、詩意、文藝、遠方、激揚、奮鬥,似乎媒體境遇如火如荼,一切安好如常。然而聯絡到這個媒體紛紛休刊、辭舊並未迎新的交接時刻,就難免會有一些唏噓和異樣。

    箇中滋味究竟如何,還是自己品讀吧。

    (以下排版不分先後)

    澎湃新聞新年獻詞:你好 新時代

    在2018即將到來的時候,王開學有一個小目標,等到55歲一定要把250畝的地全部排完,然後去種莊稼,給孩子們留點地。

    “這是真實的掃雷,不是遊戲”。

    這是2017年的年末,王開學忙著在死亡地帶播種生的希望,一往無前。

    在眾聲喧譁的江歌案落幕之際,作為最早關注此案的媒體之一,澎湃在案件宣判後刊發了一篇萬字特稿《致命的邂逅》。參與江歌案報道的90後記者張小蓮,去年剛從學校畢業,她說想不出哪一種職業比記者更值得她投入。在茫茫人海中,得以觸碰一個又一個靈魂,她越來越堅信“世上並無一人值得嘲諷”。新聞最珍貴的品質是真實,一些謎團揭開了,另一些也許永遠不能。有的真相關乎人性,而人性深不見底,這是再先進的人工智慧也無法替代的。

    一隻手揭秘魔法般的未來,一隻手與古老的貧困作戰,這是時代賦予我們的雙重使命,既灌滿了蹣跚角力的滄桑,又充盈著擺脫貧困的喜悅,列車前行,速度和承載不是目的,不讓一個乘客掉隊才有意義。

    “那些不該被遺忘的,依舊會鐫刻在我腦海中;那些需要被質問的,依舊會激勵我去追問;那些暫時得不到答案的,只要依舊在世,總還要繼續思考和探尋。”

    在盤點年終報道的時候,一位80後作者給澎湃寫來這樣一段話:這一年的寫作對我來說既是一場實踐又是一場實驗,我不想做退場的知識生產,但也不想做與知識生產分離的意見表達。在新媒體高度形塑社會認知、社會行動的今天,知識分子有責任“返場”。所以,我終究相信文字的力量,它不僅是表達,也是介入。

    而一位90後則告訴我們,2017之於她,就是和一群人一起圍觀爆款。有太多的更新等待上場,在每個人都有十五分鐘出名時間的年代裡,沒有什麼不朽,唯有變化永恆,誰說得準最先被人工智慧搞失業的是誰呢?

    這是2017年的年末,有人忙著告別,有人卻嗅到了未來的氣息。

    這些是澎湃編輯後臺的五個短章,與親愛的讀者朋友分享,因為相信,你們一定和許多年前一樣,對嚴肅新聞的生產充滿期待。

    明天,2018。改革開放,即將邁過四十。

    請對篳路藍縷的探路者心存敬畏。因為,只要走錯一步,命運軌跡就會改寫。歷史不會自動發生,在正確的時刻做正確的選擇,從來不會像事後總結那麼輕鬆。

    把責任扛上肩的80後,為爆款焦慮的90後,以及那些不知不覺邁過四十的70後,歷史終究會記得,正是誕生在改革開放偉大時代的這一群人,或沉默,或激情,或憂慮,在理想從不磨滅的世界裡,在各個崗位上無聲地凝聚起一支堅韌的力量,構築了這個國家的力量源泉,鑄就了這個社會的精魂。

    功崇惟志,業廣惟勤。唯以改革紀念改革,以開放接力開放。

    人民日報客戶端獻詞:你的努力是新時代的最好註腳

    2017年的日曆翻到最後一頁,回顧過往這不平凡一年,你收穫了什麼,又失去了什麼?你見證了什麼,又懂得了什麼?

    這一年,我們感受著國家富強帶來的充沛自信。十九大勝利召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新四大發明”改變了我們的生活,“中國智造”在全球掀起“中國浪潮”;一場規模空前沙場大閱兵、中國產航母下水,讓我們更有底氣喊出“中國一點也不能少”……

    這一年,我們依然心懷夢想,砥礪前行,珍惜眼前,向著未來全力以赴,在平凡之中創造不凡。我們扛起肩頭的責任,為了愛我和我愛之人們。我們釋放心底的善意,用每一個微小的善舉匯聚起溫暖整個社會的巨大能量。

    這一年,我們也曾彷徨無助,身陷忙碌與焦慮,甚至開始懷疑堅持的意義是什麼,努力的方向在何處。當那些觸及內心最柔軟之處的人和事,刷爆網路引發爭議,我們也會落淚也會嗟嘆,問一句:世界怎麼了?明天會好嗎?

    但好在,這還是一個會繼續“相信”的時代!我們相信堅持始終美好,相信黑暗永遠不會戰勝光明,相信努力不會被辜負,相信付出不會白費,相信成功總會到來。

    這終是一個相信善良的時代!相信生活雖有艱辛坎坷,但總有人默默愛你。相信社會雖矛盾交織,但我們總能彼此關懷。

    這也終是一個相信正義的時代!相信國家、社會、你我不會放棄對公正的信仰。相信正義也許會遲到,但總會到來。

    新時代已來,我們每個人都是見證者、參與者、建設者。

    新的一年,改革開放的征程將步入第四十個年頭,我們仍要攻堅克難、穩中求進。在依舊複雜多變的國際局勢中,我們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大國擔當依然任重道遠。

    沒有比人更高的山,沒有比腳更長的路。新時代裡,唯努力者進,唯奮鬥者強。我們的每一份努力,是為自己拼出一個美好未來,更為推動這個國家不斷前行。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新的一年,讓我們用腳下踏實走過的每一步路,去開啟一段全新的人生旅程,去開拓一個更加美好的時代。我們的努力,終將成就更好的自己,也將成為這個新時代的最好註腳。

    你好,新時代!出發,2018!

    南方週末新年獻詞:把孤島連成大陸

    始終有兩種力量,在我們一生中激盪。一種推著我們向外走,一種拉著我們向內收。一種力量去遠方,一種力量回原鄉。

    這一年,我們依然在工地上揮汗如雨,依然進出寫字樓風風火火,或者像候鳥一樣滿世界飛翔……無論我們有多忙,走得有多遠,卻始終被一種力量牽絆,被一種惦記溫暖,被一種責任召喚。於是,我們看到阿拉善沙漠的沙生植物在公益人腳下不斷綿延,看到山間角落裡的塵肺病人被一個個找到送醫,看到涼山格鬥孤兒們被“遣送”後重新回來學習與訓練。高速運轉的時代陀螺,將社會切割成一個個網格,將人們隔離成一個個原子。但生命意志頑強地向外向上生長,激勵我們從一個個原點走出,又將一個個原子彼此相連,讓吾國斯民,遙相守望。

    曾經,我們以為只要努力工作、播灑汗水,就可以自然獲得更多的收入,站上更高的平臺,讓孩子得到更優的教育,使家人過上更好的生活。但總有一些意外,可能先於明天到達;總有一些事情,超出個人能力之外。交了昂貴學費,幼兒園不一定就能安全放心;住了高檔小區,空氣不一定就比別處清新;攢了一輩子錢,銀行卡收得再緊也不一定躲得過詐騙的厄運。

    在萬物互聯的時代,獨善其身越來越不可能。我們為自己奔忙,也給他人幸福。我們撿起一片廢紙,也是在為自己清潔環境。你我都是社會生態鏈的一環,是休慼相依的命運共同體。美好生活需要你我發自內心的善意,也需要更溫暖的公共產品和制度供給。政府放開生育政策,讓信奉家庭價值的華人更好地親其親、子其子,不僅滋養著個體的終極幸福,也涵育著中華民族的繁榮之源。

    曾經,我們以為人類進入新世紀第二個十年,歷史早已教會人們珍惜和平與發展,但大變革大調整的時代版圖,一直波譎雲詭。有的國家將國門開啟,有的卻關門“退群”;有的經濟體高歌猛進,有的增長缺乏後勁;有的可能遍地黃金,有的滿目戰亂貧病……

    世界不穩定性不確定性的警報一直在為你我鳴響。氣候變化利劍高懸,核爆危機陰魂不散,霸權與恐怖主義的雙頭怪胎競相瘋長,基因技術與人工智慧將給人類帶來怎樣的倫理與法律挑戰?沒有一個國家能退回孤島,自理人類的這些困難。只有深悟命運共同體的真義,穿過看似冰冷的商業與國家競爭,將一個個漂流的孤島連成共享繁榮的大陸,我們才可能在“天下為公”中牽手大同,這個日夜旋轉的星球,才不會在浩渺宇宙中顯得寒冷寂寥。

    時空座標中,個體侷限性總是影響對歷史大轉折的感知,即使親歷者,也往往在事後才突然醒悟。40年前,改革開放春雷炸響,父輩們篳路藍縷,用一代人的時間,改變了自身的命運,也讓百年中國告別積弱積貧,重拾偉大復興的民族自信。今天,“八十年代的新一輩”已過中年,但新時期勇猛精進的圖景,依然讓人怦然心動。曾經念茲在茲近40年的“下個世紀中葉目標”,終於在2017年秋天正式由“基本實現現代化”變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歷史的接力棒,由“新時期的新一輩”交給了“新時代的這幾輩”。

    拉開新時代的大幕,讓現代化的列車帶上每一個人。我們重申古老的中華文明,只因它既凝聚於內在的德性,又延伸到無限的遠方。仁不在別處,就在你光明的初心;義不在別處,就在你該走的大道;文明不在別處,就在每一個居仁由義的現代華人。在忙碌中懂得相互關愛,在逆境中記得堅守良知。無論何時都珍惜自己的選擇,珍惜你我站立的中國。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沐浴新年的Sunny,一些朝向內心的期許會在瑣碎的生活中誕生,一些面向世界的夢想會從平淡的日子裡升起。我們祝福你,祝福你的期許和夢想,在溫暖的大陸棲息生長。

    祝福新時代,祝你新年好!

    鳳凰網新年獻詞:讀懂生活,讀懂民心

    萬物生長,世界前行。

    揮手作別舊年,敬意獻給生活。

    以生活之名,嚮往美好未來。讓生活更美好,是個體的追求,每個個體都渴望更安全,更舒適,更自由。生活是你的目標,生活是你的底線,生活是你不可剝奪的權利。

    以生活之名,重新定義矛盾。“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兩種描述之間的差異與距離,是民眾內心深處的焦慮,亦是政府行動的發力點。

    以生活之名,鄭重作出承諾。讓生活更美好,是國家的責任,更富強,更民主,更文明,是保障生活的河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2012年以來,鳳凰網一直將這句話銘之座右,並呈現於歷年宣傳片。

    美好生活,從五年前“奮鬥目標”的承諾,到今天“主要矛盾”寫入政黨章程,既是一脈相承,更是不忘初心。

    所謂“塔西陀陷阱”,不外乎官民關係中的人心向背。政治與生活的邊界在合攏,生活是最大的民心,民心是最大的政治。真正懂生活的執政者,才是真正的尊重政治。因為,讀懂生活,才能真正讀懂美好,讀懂人性,讀懂民心。

    生活鐫刻於每一座座標。中共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以“美好生活”的名義重新詮釋新時代;“一帶一路”高峰論壇,被媒體普遍從生活福利的角度進行盤點和打分;特朗普訪華時,外孫女阿拉貝拉透過影片的中文秀《我的好媽媽》,讓政治多了一份生活的柔性;而自上而下的扶貧行動,浸入生活的每一個空間。

    生活浮現於每一幕場景。共享經濟,像一陣不疾不徐的暖風,撫過2017年,生活中的“最後一公里”,就這樣化解在輕輕地掃一掃之中;特色小鎮,像一陣吹面不寒的楊柳風,城市化程序的一次轉型與迴歸,讓都市中人們有機會告別千城一面;人工智慧,則像是一股勁吹勁舞的狂風,亂花漸欲迷人眼。

    生活對映於每一幀畫面。《人民的名義》熱播,人們看到了久違的熟悉感,也彷彿和北京街頭的哥侃了一次反腐諜戰大戲;《戰狼2》的火爆,更像一面鏡子,映照出走向世界舞臺中央的國民自信與豪邁;《芳華》則開啟無數個小窗,在昭示一個時代的鉅變與殘酷中,讓每個親歷者、溫故者都被觸控,而產生意見截然迥異的感悟。

    生活活躍於每一個標籤。雄安新區、首都副中心邁向新的征程,“北京人的新生活”,和“中國相親鄙視鏈”有著異曲同工的相似,你無法理解在日光和夜色中摺疊的城市,也無法理解身邊鄙視鏈條上來來往往的人群;“我是範雨素”,也自然成了這個時代的底層印記。

    生活隱藏於每一則悲劇。生活的隱秘,往往隱藏在新聞中。看到山東“辱母殺人案”,你會為於歡悲憤;天津“靜海傳銷案”中,你會為李文星遺憾;四川“格鬥孤兒案”中,你會為大涼山孤兒的童年糾結牽掛。

    京滬“幼兒園虐童案”,讓你猛然發現,原來傷害從無南北之分,東西之別,城鄉之差。一個保姆的縱火,導致一個家庭的破滅;一場意外的大火,引發更多的家庭再次邁向漂泊之路,黯然返鄉。

    新聞撥弄著人們心頭的琴絃,時而嘈嘈如急雨,時而切切如私語。讀懂生活,就要讀懂生活的剛需與焦慮,就要讀懂生活的尊嚴與無奈,就要讀懂生活的詩意與缺憾,就要讀懂生活的荊棘與廢墟。

    輿論場喧囂依舊,不管多喧囂,都無法還原事實細節與新聞現場。

    輿論場詭譎依舊,正因其詭譎,才更呼喚新聞專業主義的迴歸與堅守。

    輿論場低俗依舊,“不因其低俗,而放逐對內容價值的信仰,放逐對媒體理想的擁抱,放逐對文明世界的追求”,這是鳳凰網始終如一的堅守與呼喊。假新聞和後真相的共舞,更加反襯媒體專業定位的至關重要。

    人工智慧可以讓機器代替人寫作,可以讓機器像人一樣思考,可以成為人的延伸。

    但,人不能像機器一樣思考,不能像機器一樣沒有情感,沒有判斷,沒有價值觀。

    生活在這個世界,依然擁有美好記憶。

    每時每刻,在這個世界的某個角落,總有笑容與歡歌。香港迴歸二十週年、南京大屠殺八十週年祭、華人民解放軍建軍九十週年……重大歷史節點,像鐘聲一樣,敲響著記憶之門。

    生活在這個世界,總有悲傷無法告別。

    北京大興的意外大火,四川茂縣的山體垮塌,美國曆史上最大槍擊案,英國多次受到恐襲……各種事故更是從來沒有在新聞上消失過。

    生活在這個世界,總有現象無法理解。

    奉行“美國優先”的特朗普,先後宣佈退出TPP,退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巴黎協定》,退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雖轟動一時,然而,不過是歷史洪流中的一個小小漣漪。文明之間不應該修牆,而應該溝通;不應該歧視,而應該包容;不應該逃避國際責任,而應該體現應有擔當。

    生活在這個世界,總有問題值得深思。

    生活很大,你卻脆弱似蘆葦,一陣雷火,灰飛湮滅。

    生活很小,你則倔強如野草,孜孜匍匐,野蠻成長。

    富貴貧賤之分,高階低端之別,你不在意這些標籤,只是想生活下去,生得有聲有色,活得有滋有味。

    唯有生活,才是Sunny遍地,才是星辰大海,才是歲月靜好,才是命運征程。

    唯有生活,才為民眾所焦慮,焦慮於生活中每一片陰影下的迷茫與苦痛。

    唯有生活,才該為執政者所繫念,觸達人心深處的焦慮,解決社會深層的問題。

    讀懂生活,讀懂民心。

    讀懂生活,毋忘初心。

    新週刊新年獻詞:和更好的人,相逢在一個流動的新大海里

    你好,在2017年的第一天開啟這篇新年獻詞的讀者。

    我認識你,知道你,你和我們一起走過了2016年,空氣中懸浮著騷動和不安的366天。

    你極度缺乏安全感,需要擔心的東西越來越多:空氣、食物、交通、治安、鄰里甚至路上的陌生人。

    你不時會接到冒充熟人、領導、電商和航空公司客服、公檢法的詐騙電話。

    你生活在一下雨就看海、一上路就路怒、一入冬就霾沒、一言不合就大拆大建的城市。

    你不再說什麼逃離北上廣深,因為每個人的故鄉無一例外淪陷在時代的宏大敘事中。

    你擔心英國“脫歐”、川普當選帶來的蝴蝶效應,操心近鄰南韓的下一步劇情,擔憂南海的波濤是否平靜,就連歲末這些天也在關注美俄兩國的外交大戰,害怕它們進一步衝擊腳步虛浮的匯率。因為你真正焦慮的是手裡的人民幣,是房價高、收入低、物價貴、就業難。年輕人尚未婚嫁,就要憂慮孩子上學、家人醫療和父母養老的問題。

    你越來越沒有耐心進行嚴肅閱讀,從前“三日不讀書,便覺面目可憎”,如今“三日不刷屏,便覺渾身難受”。你熟知最新的熱詞和段子,討論熱點事件的是非,追問突發新聞的真相,但這些熱詞和熱點往往轉瞬即逝,不久後新的熱詞和熱點再次重複上一個過程。你得不了真正的知識,問不到永恆的真理。

    你開始去旅行,想去體驗他者的世界,體驗不止一種的人生。從港澳臺到日韓,從新馬泰到澳洲,從北美洲到南美洲,從歐洲大陸到英倫三島,你去過的國家和地區越來越多,也遭遇過不少文化衝突,迫使你思考自己的身份認同和價值觀。你去不同的國家跨年,作為世界公民的一員,與所有人一起迎來新的一年。

    2017的願望,多來自不完美的2016。

    走出常駐的生活,走出狹隘的偏見,走出陳舊的歲月,才看到新的希望。

    我們希望,世界會冷暖有度,四季如約而至,不共塵沙一併來。

    我們希望,生病的人有對症的治療,醫生的腳步能平穩安心,幫助到那些最需要幫助的人。

    我們希望,行夜路的人前路有燈,出門遠行的家人能平安歸來,不再讓親人在憤怒惶惑中苦苦地等。

    我們希望,華人能體面地生活在這個國家,也能自由地到達世界各地,在每個城市融入悅目的風景。

    我們希望,老人仍有年輕時的朝氣,年輕人不要有未老先衰的暮氣,讓每個人遠離刻板生活,找到生活與工作的意義。

    我們希望,孩子們能遠離毒跑道和校園霸凌,讓他們健康快樂地度過校園時代,濟貧和教育會真正地普及到偏遠山區,讓那裡的孩子吃上一口熱飯,穿上乾淨的衣服,在安全的教室裡唸書。

    我們希望,未來不再有白銀案和聶樹斌案,讓每個公民都能近距離感受正義與公平。我們會大聲讚美,也要自由地批評,無所懼地打一星、給零分。讓翫忽職守、漠視生命者必被嚴懲,讓公道人心留有尊嚴,讓法治中國刻在每個人的內心。

    我們希望,新年的每一個期望,年末都會有迴響。

    在大時代裡,我們想過的是一些小日子。只要世上還有一個正直的男人,還有一個有同情心的女人,就一定會感染更多的人來保衛我們的生活。

    2017年的第一天已經睜開眼睛,讓我們繼續一起前行,和更好的人、更美的事、更靚的風景、更新鮮的生活方式,相逢在一個流動的新大海里。

  • 5 # 慧讀慧寫

      "我們要從絕望的大山裡,砍出一塊希望的石頭!"

      說到自我奮鬥,我們必須回答一個問題:"怎樣奮鬥,才能創造美好的生活"?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取法乎上,得乎其中!

      遙望全球,歐美通識教育引得各國精英階層爭相留學移民,中國大陸留學孩子每年更是以數十萬計,年齡越來越小。"通識教育"的英文,是liberaleducation,其核心是人文教育--自由的精神、生命的情懷、公民的責任、遠大的志向!語文教育,尤其是兒童閱讀和寫作教育,是人文教育最主要的途徑!環視國內,數十年畸形發展的應試教育殘酷摧殘兒童身心,其惡果開始喚醒億萬家長。2017教育改革的最大亮點,也是突出對語文教育的重視。這些,直接或者間接地,為人文教育在中國大陸生根發芽提供了土壤!

      方向雖然對了,道路依然漫長!

      當前,我們正處在機遇與挑戰並存的時代,一方面是物慾橫流、個人權利意識高漲、責任意識奇缺,一方面社會與人類發展進步的需求急切地呼喚新思想、新理念和新方法。因此,把個人的利益訴求與機構的整體利益高度融合,以期上下同欲、同甘共苦、發展共贏,遂成為國內企業的管理共識。大名鼎鼎的華為,正是踐行這一理念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教育創業的道路已經選定,教育報國的號角已經吹響!

      萬千的孩子,在等著我們!萬千的家庭,在召喚我們!

      實幹興邦!光榮與夢想,就在我們溫暖的教育情懷之中,就在我們腳踏實地的汗水之中!

      讓我們懷揣人文教育的理想,從2018年乍暖還寒的初春,從成都這個具有深厚教育傳統的大都市,滿懷激情地邁出堅定的步伐--

      向著敞亮的人生,向著美好的未來,出發!

      出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深夜火車上一個小孩一直在哭,大概1—2歲,影響了很多人休息,怎麼哄小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