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樹懶的心理樹洞
-
2 # 老宋格物
心理學是應用領域非常廣的一門學科。你可能聽說過管理心理學、教育心理學、犯罪心理學、投資心理學、設計心理學這類名詞,幾乎所有跟人打交道的領域都有心理學的影子。所以不管你是做什麼的,學點心理學都會對你的工作產生幫助。不過我想題主想知道的應該是學習心理學對個體發展的意義,下面我就從這個方面說說。
提升認知我們大部分行為都在潛意識的控制之下,如果不是刻意練習和思考,有的時候我們甚至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憤怒,為什麼會難過。先知先覺、後知後覺、不知不覺,這樣的認知差距有多大,我想大家都很清楚。而學習心理學讓我們能理解自己的情感需要、知覺感受,可以同理他人,消除認知偏誤,可以從多角度去認知社會。
自我意識
管理情緒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聽起來很美,但是生活中遇到喜怒無常、暴躁抑鬱的人是極難相處的。情緒是一種能量,是一把雙刃劍。它需要被看見、被接納、被管理。
健全人格人格表現為表現為能力、氣質、性格、需要、動機、興趣、理想、價值觀和體質等方面的整合。學習心理學可以讓你成為一個有趣的人,有價值的人,被自己和他人認同的人。
人際關係如何讓家庭成員擁有正確的位序,如何處理親密關係、親子關係,如何建立社會支援系統,如何處理和集體之間的關係,這些都屬於人際關係的範疇。人生大多數煩惱都來自人際關係,學習心理學可以讓人際關係更加和諧。
-
3 # w心靈自由w
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首先我們來普及一下什麼是心理學?心理學其實就是研究人類行為和心理過程的一門科學。透過心理學,我們可以瞭解人的各種思想,情緒,情感,意志等是如何產生的?
在我們的生活中,為什麼有的人說話中聽,有的人說話不中聽。在職業生涯中,為什麼有的人業績非常好,有的人業績不好。不管跟任何人打交道,其實心理學都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一個作用。
心理學就是讓人有一個換位思考的一個能力。站在對方的一個角度去思考。 比如在銷售心理學中,如果能站到客戶的角度,那客戶都有哪些問題呢?你可以提前都想到這些問題,並提前準備好答案。客戶一般都有以下幾個疑問。第一你是誰?
第二你要跟我介紹什麼?
第三你介紹產品和服務對我有什麼好處?
第四,如何證明你所介紹的都是真實的,有效的。
第五,為什麼我非要給你買呢。第六,為什麼我現在就要買呢。
其實在生活中,我們每一個人都是一個消費者,我們無時無刻都在銷售自己嗎?我們也無時無刻不在被別人銷售嘛,對不對。所以上面這五個問題,當我們作為消費者的時候我們也會心裡會想到這幾個問題對不對?如果這幾個問題都給我們打消掉了解除掉了,那我們是否就會與他們成交呢?對吧!
生活中其實也是一樣的。在我們把話說出去之前,我們是否也能想到站的對方的角度去考慮問題。我們說的這句話,他能接受嗎?他喜歡聽嗎?所以我們心裡就有一個數就可以判斷哪些話該說那些話不該說。
所以說,學習心理學是非常有必要的,不管是在生活中還是在工作中。
-
4 # 心夥伴
心理學可以說是最接近我們生活的一門學科了,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的作用。影響著我們許多行為和語言。心理學是以人們的知覺、認知、情緒、人格、人際關係和社會關係等諸多領域為研究物件,解釋個體心理活動在社會行為和社會動力中的意義與角色的科學。
心理學主要是對自己有正確的認知,掌握人際溝通技巧,糾正自己不良的情緒, 正確面對自己所遇到的問題及困惑,可以每天開開心心的學習工作生活,有利益身體健康,減少疾病,當有了疾病後可以正確面對。在別人有困惑或有心理問題時,可以運用心理學的知識,及時發現及時提供幫助,在勸導別人時,能掌握他真實的想法。
因此,學習過心理學之後,我們會成為一個更好的傾聽者,即使不做專業的諮詢,能夠為身邊的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兒,能夠讓她們在傷心時想到我們、向我們傾訴,能夠做她們專業的聽眾,就足夠好了。因為在這個過程中,對於我們而言,我們找到了自己的價值所在。
這一些事情,關於自我,關於他人,就像很多到門和窗,我們試著去開啟,但卻找不到鑰匙。而心理學,剛好是這把我們多年尋找未果的鑰匙,每開一道門,一道窗,都能發現不一樣的新奇,從而更好的認識自我併成長。心理學,應該作為一門基礎學科,幫助我們更好的認清自我,並理解他人。
-
5 # 水說心理話
為什麼要學習心理學,我想這個問題不學之前是很難去體會的。目前,幾乎所有的大學都會有心理學的公開課和普通心理學的必修課,心理學的重要性在於助人助己,其根本就在於助己。
對於自我的意識和潛意識,我們大多數了解到的自己並不是真實的自己,例如:我們能夠感受到對他人的憤怒、嫉妒等心理狀態,但是,這些心理狀態產生的根本原因又是什麼?我們怎樣才能克服和緩解這種負面的心理狀態呢?想要達到這個目標,那麼就需要我們對自身有著客觀、深刻、全面的一個自我認知了,如此,才能更好的走向內心的自由。
同時,每一個人都不是完美的,我們有優缺點,性格有優劣勢,清晰的自我瞭解是十分重要的,這樣才能更好地發揮我們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主觀能動性,提高自我覺察的能力,讓我們自身走向更加主動、平和的狀態。
而情緒、思維過程這樣的心理狀態,如果一個人總是處於對自我難以覺察的混沌狀態,就意味著,我們的心理過程是“瞎子”一般,我們就難以做到自我感知和自我控制,情緒就會經常受到波動,生活和工作越來越窘困我們都無法意識到問題以及如何改變,這不是很痛苦的一件事情嗎?
心理學是學啥的?從定義上來說,心理學是研究人的心理現象發生發展的科學。它並不是看透人的心理,也不是研究個體心理過程的,更多的是從多維度去了解人類各種心理發生的根源、過程,它具有更多的社會性,規律性以及本質性。
學習心理學之後就會發現,以前我們無法理解的他人或者社會外界的種種想法、行為和動機,我們會逐漸開始站在客觀角度進行分析和理解,這會是我們的思維逐漸脫離非黑即白、偏激等多種負面思維,讓我們自身變得更加平和、更懂得原諒、看問題也會更加的通透。
當然,我們也可以利用心理學去幫助我們身邊的人,並不是賣弄知識,而是用我們自身去影響他人而不是改變他人,這是需要正確認識的一點。
-
6 # 暖心理
我們之所以要學習心理學,是因為學習心理學的益處是非常多的。心理學有許多領域,比如,社會心理學,生理心理學,發展心理學,愛情心理學,犯罪心理學,變態心理學,諮詢心理學等。深入研究其中一個領域,就可以在該領域取得一定成就,甚至專門以此為生計。比如深入研究諮詢心理學的人就有機會成為心理諮詢師,掌握心理諮詢技能,從此為心理有困惑的來訪服務,造福他人。就算不專門深入學習一個領域,單單在某一領域涉獵一些基礎知識,也是會開卷有益的。比如親密關係是人類普遍需要的的一種人際關係,而親密關係有恰恰是最難相處的關係,所以,越是進入親密關係,就越有可能發生矛盾衝突,所以,才會出現一個人在大庭廣眾之下是文質彬彬的,但回到家裡,在家裡的表現卻是性格變化比較大的。因為在外面的人際關係相對比較遠,而在家裡,關係近了,更為真實的自己就出來了。而如果我們能學習一些愛情心理學中親密關係的相處技巧。就能在親密關係中更融洽地與愛人相處,而不會過度的壓迫對方,或者過度迴避對方。總的來說,心理學其實就是研究人心的學問,是研究我們人類自己的學問。我們對自己越瞭解,對我們的同類越瞭解,就越能夠做出一些有益於我們持續生存發展的行為。這是意義重大的。
-
7 # 渡仁心理諮詢師團隊
我是小渡君,又跟大家見面了~ ,我們先來看看這個故事:
一位放射科A醫師在例行性醫療檢查時,檢驗P患者胸部的X光片。很不幸,P先生的胸部有個小癌腫瘤沒被A醫師察覺出,三年後,該腫瘤脹大導致P先生病故,P先生家屬提出對A醫師的醫療訴訟,宣稱腫瘤早在當初的X光片中即可偵測,而A醫師應該覺察到。在審訊期間,B醫師先觀看在P先生死前不久拍的最近X光片,腫瘤大得顯而易見;B醫師接著看A醫師原先看的X光片,腫瘤雖小,但還是很容易“察覺到”,而A醫師卻忽略了。
B醫師的結論為:因為他(B醫師)在原X光片能察覺到腫瘤,A醫師也應該可以,既然A醫師沒能察覺,那就是他本人的疏忽。這樣看來A醫師的確應該受到譴責,如同現在屢見不鮮的醫療糾紛,在這裡我們從訊號檢測論的角度來看這一事件。
訊號檢測論是瞭解在許多情形下形成錯誤的標準方法。與檢測極小的腫瘤塊類似的,你需要在隨機的噪音中察覺到特定的訊號,實驗設定了三種裝置,第一種只有噪音,沒有訊號;第二種訊號小而微弱;第三種訊號容易察覺。在這樣的場景設定中,有極少數的人能準確的找到第二種設定中的訊號,我們稱這一類為敏感性高的人,對於第一種和第二種訊號,有人會報告都沒有訊號出現,有人會報告都有訊號出現,於是出現了偏差傾向。
回到我們的案例,可以說B醫師比A醫師敏感性高,因此他發現了腫瘤,也可以說是B醫師更傾向於報告“是的,有腫瘤”,這樣看來A醫師似乎也沒有什麼過錯。
我想基於上述的案例來談談我們為什麼要學習心理學。
心理學是研究人的科學,我們的一生無時無刻不在與外界(主要是人)打交道,在相處的過程中有快樂有悲傷,有愉悅有憤怒,這樣的喜怒哀懼影響著我們的生活。情緒的功能性水平可以很好的保證我們的生活,但是如果他的波動太大便會影響我們的生活,即我們所說的“心理問題”。
大多的時候,情緒的失調來源於我們看待事情的方式,如同開始時我們對A醫師的譴責到到了解原因之後譴責的下降或是消失。心理學在他的成長曆史中,經過不斷的積累和檢驗給我們提供了多維度瞭解感知這個世界的通道,當你瞭解的越多的時候,你的恐懼在減少,你的寬容在增加。
你會學著去了解外界行為背後的原因而不是一味的苛責,你會找到行為背後存在的心理機制並去包容他,這使你面對世界時的負性情緒得到極大的緩解,積極情緒極大的提高,對我們的意義不言而喻。
我們學習心理學並不是為了回答“你猜我現在在想什麼”而是更好的理解和接納他人。心理學正是為我們提供了一種工具,一種方法,一種途徑去詮釋,找到一個突破口,一個瞭解他人和自己行為背後意圖的通道。也是這樣去理解和接納了周圍和他人之後,才能更好的去接納自己,而接納自己,是人生中最難的一部分。
最後,願你可以自我覺察,可以接納自己。
-
8 # —LY
心理學分為基礎心理學和應用心理學,前者是心理學的基礎學科,它研究心理學的基本原理和心理活動現象的一般規律,研究和提供實驗測量、設計的基本研究方法。
後者,應用心理學作為心理學中迅猛發展的一個重要分支。它是為了人們在工作及生活方面的需要,多種主題的相關研究領域形成心理學學科,也就是我們日常生活工作中常接觸和所用到的。
為什麼要學心理學?心理學的最初目的,是為了用科學的方法給人在生理、心理、環境社會中所表現出不同的現象反應提供出一個有規律的解釋。
我們每個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或多或少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而這一切問題都離不開人。
瞭解人本身、以及在不同環境社會文化背景下所表現出的現象和心理活動規律。是為了能讓我們更好的去了解自己、與別人相處、幸福的生活提供科學的指導和方法。為其所遇到的問題提供一種解釋解決的工具。
-
9 # 陽臺下的羅密歐
學心理學的好處。提到心理學,很多人可能第一印象就是弗洛伊德的三大心理學理論,而事實上如今的心理學早就與現代科學技術手段和研究方法連為一體。比如,心理學與經濟學的交叉發展,讓人們學會突破固有思維,創造性地製造新的經濟規則,從而讓經濟為大眾幸福謀得更多福利。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理查德 泰勒 設計了一項名為“明天儲蓄更多”的養老金保障計劃,透過每一次工資上漲、養老金也隨之提高繳存比例的方式,使得養老金在大家心甘情願的情況下不斷提升。於是,“明天儲蓄更多”計劃就成功地促使大量沒有儲蓄習慣的美華人開始儲蓄更多。
此外,心理學極大地提升了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的決斷力。哲學大師波普爾曾經說過:人生不過是解決問題。比如,懂得心理學的人都知道,與其花費大量時間在報紙上剪優惠券,不如關注房價的1%優惠;與其眼看著手中的股票不可逆轉地跌向深淵,不如迅速撤出而非垂頭喪氣。
所以,懂點心理學,能夠從思維源頭上指導我們少走彎路。 -
10 # 心理破密社
心理學因為研究難度高,所以一直沒有得到公正的對待。
其實,一切學術的的底層都是心理學!
心理理論指的就是人天生想要探究他人的想法,並實現這種想法的能力。
在人類形成文明初期,我們假設只有兩個人,一個知道另一個人想吃蘋果,那麼他就為這個人提供蘋果,但要求想吃蘋果的這個人必須用他擁有的東西交換。於是,商品就產生了。
事實上,人比動物高明就高明在這裡。其他動物不管有多聰明,都不具備推斷他人想法並實現這種想法的能力,所以他們不會支個攤位售賣蘋果。
交換產生了,商品產生了。為了更加全面地、快速地、高效地進行交換,各種科技、文化、藝術就產生了,於是,世界就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所以,人類的本質就是心理理論,而其他的一切,都是心理理論的副產品。
其次,任何學術的發現、發展、傳承都離不開心理學。
學術的發現和發展,其實就是一個意思,只不過基礎不同。
發現之前什麼都沒有,是在零的基礎上研究出的新東西,發展也是補充新東西,只不過它是從一的基礎上補充。
不管是發現還是發展,都必需要推理。推理就要具備兩個工具——記憶、想象,記憶和想象就是心理學研究的重要領域。
學術的傳承,除了需要記憶外,還需要語言和文字。
文字,說白了也就是記憶的拓展和外化。
至於語言,本質上就是一些有一定規律的響聲。我們之所以能夠輕鬆地知道這些響聲的意義,完全是因為得益於自己強大的潛意識。潛意識的研究也在心理學範疇。
再次,我們從事任何活動都需要透過情緒釋放能力。
內心不同的體驗,就是不同的情緒。消極情緒(愧疚、悲傷等)消耗能量,積極情緒(興奮、開心等)釋放能量。
從事活動的結果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能量的釋放狀況。不開心時,總是有無力感,做事事倍功半;愉悅時,充滿鬥志,做事事半功倍。
而不同的情緒也是心理學研究的重要理論。
綜上所述,學習心理學,是我們取得一個幸福、成功的人生的有效捷徑!
-
11 # 墨斗魚愛心理
動物一出生,打孃胎裡帶著一些天生的技能,比如小牛小馬可以立馬站立奔跑,小海龜破殼而出後會立馬跑向海水的位置。而後續的一些生存技能,比如獅子怎麼捕獵,猴子怎麼爭奪領地,都是在長輩族群中傳授、學習、觀察而來。
對於人也是一樣,除了在家裡與父母學習,要在學校接受各種知識、技能、人際學習,為方便傳授及考核,分成了各種分類學科,最基本的是高中的文科、理科,之後是大學裡的各種專業,文史哲理工農醫商等等不一而足。
每一個專業其實只是人類在社會上所需技能的一部分,畢業到了大學,要重新學習新的知識技能,比如人際交往能力、管理能力、家庭相處能力等。
有一些硬技能,比如數學裡起級難的複變函式這些,如果不是專門從事這行當的,一輩子都不會用到。
而有一些軟技能,學過與沒學過的區別就非常大。比如理財能力、情緒感知能力、溝通能力等。
心理學就是一種軟技能工具,透過這個工具,去了解人的情緒、身體與周圍人事物的互動,並幫助人在人世間過的幸福快樂,獲得心理上的成長與滿足。
我們受了太多唯物主義的科學教育,介於科學與社會學之間的心理學,能讓唯心主義去解決一些由思維認知帶來的困擾。
-
12 # 心理諮詢師報考Mr李
為什麼要學心理學?
前幾天和朋友聊天的時候,偶然間聊到一個同學,是個姑娘。驚覺她竟然已經領證了。
其實到這個年紀,結婚並不是什麼值得驚訝的事情,之所以我有這個反應,是因為這姑娘的速度有些快,而且男方還是一個網友,見面次數並不是很多,並沒有我們常見的先見雙方父母,也並沒有足夠長的時間相處,屬於偷偷拿戶口本領證,父母並不知道。
當然,這種事情也並不少見。然而,半年不到,這個姑娘就離婚了。
酒席未擺,父母未見,就已經第二次進民政局。
我和朋友在嘆息這位姑娘的經歷,這段短暫的婚姻勢必對她以後的婚姻產生巨大影響,即使這樣看起來有點兒戲的經歷,可能親密程度還比不上現在很多人的同居。然而,畢竟是離過婚了。
說起來,這位姑娘發生這樣的事情,我並不覺得有什麼魔幻。因為這位姑娘在我看來,是屬於典型的邊緣性人格障礙——缺愛。
什麼是邊緣性人格障礙?根據最新版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可以從下面的標準來診斷,符合5項就屬於邊緣性人格障礙。
1、極力避免真正的或想象出來的被遺棄。(注:不包括診斷標準第5項中的自殺或自殘行為)
2. 一種不穩定的緊張的人際關係模式,以極端理想化和極端貶低之間交替變動為特徵。
3. 身份紊亂:顯著的持續而不穩定的自我形象或自我感覺。
4. 至少在2個方面有潛在的自我損傷的衝動性(例如,消費、性行為、物質濫用、魯莽駕駛、暴食)(注:不包括診斷標準第5項中的自殺或自殘行為)。
5. 反覆發生自殺行為、自殺姿態或威脅或自殘行為 。
6. 由於顯著的心境反應所致的情感不穩定(例如,親密感突然缺失,控制感喪失引起的惶恐繼續轉化為憤怒)。
7. 慢性的空虛感。
8. 不恰當的強烈憤怒或難以控制發怒(例如,經常發脾氣,持續發怒,重複性鬥毆)。
9. 短暫的與應激有關的偏執觀念7或嚴重的分離症狀。
她是家裡面的第二個孩子,有一個哥哥和一個妹妹,她父母很早之前就離婚了,從小時候開始,大多數都在外婆家裡過。上一輩的人其實還是有重男輕女的觀念的,所以從小時候開始,哥哥就得到了大部分寵愛,而妹妹很早就因為家裡經濟問題,出來工作了,全家一起供她和哥哥兩個人一起讀書。可能是家裡覺得對妹妹有所虧欠,所以也很疼愛妹妹。她反而成了家裡最不受重視的那個,而且家裡對她的學習成績也有很大期望,對她頗為嚴厲。覺得妹妹都出來工作供你讀書了,更加應該努力。
這其實是典型的中間兒情況和原生家庭缺失,一方面,處在三個孩子中間的她,從小就是被忽視的那個。加之離異家庭,母親要養家餬口,把她放在外婆家裡成長,父親對她的關注更加少。可以說,她從小就是缺愛的。
這樣的家庭環境下,她本身其實還是很樂觀的,在學校的時候不管和女同學還是男同學,都相處得不錯。
然而大學不止有學習,還有戀愛。
眼看著身邊的女同學都有了男朋友,宿舍只有她一個人還是單身,她並不是不想談戀愛,但是並沒有男生喜歡她,讓她也知道了她外貌方面也是有所缺失的。
自己求而不得,朋友卻不求就得,是很傷人的。
返回來看,她確實符合診斷標準的1、2、3、6、7專案。當然有些比較私密的特徵,我不得而知,但是已經符合5條了。
----------------
有一部電影,刻畫的就是這種邊緣型人格障礙——《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
松子很小的時候就受盡忽略,家裡有個臥病在床的妹妹,父親幾乎把所有的關愛都傾注在妹妹身上。
父親買回禮物,松子以為是給自己的,其實是給妹妹的。
偶然的一次,在遊樂場的時候,松子發現做鬼臉可以逗笑父親。於是從此養成了一種習慣,只要緊張或者想要父親開心的時候,就會肌肉反應一樣做出鬼臉。這是受了多少忽視,才會養成這樣一個伴隨了她一生的習慣?
長大之後,她本是一位快樂的音樂老師。卻因為一件小事人生大變。她的班級有個學生偷了小賣部老闆的錢,她為了儘快了事,把錢說成自己偷的,學生不但沒有買賬,學校也開除了她。
後來她和一個落魄作家同居,天天被家暴,甚至被要求去當舞女,因為松子覺得作家確實是愛自己的,只是懷才不遇情緒爆發,她默默忍受這一切。
後來作家留下了一句“生而為人,我很抱歉”在松子面前自殺。
半年後,她交了第二任男友,是作家男友的對手,他對松子很好,松子很想嫁給他,儘管他已婚了。但這個作家對手根本沒有愛過他,僅僅是為了滿足自己才華不如對手,就要擁有對手的女人這樣的變態心理而已。
後來松子又和一個小混混在一起,這個小混混對她更加不好,忍無可忍的松子刺死了他。
本想一死了之,生命的本能卻讓松子活了下來。她遇到了一個很平凡的理髮師,本想好好生活的她,等來的卻是一紙宣判。8年的時間,在監獄裡她努力學習理髮技術,想著出獄後能夠和理髮師好好過一輩子。然而8年實在是太久了,理髮師早已結婚生子。
最後,松子遇到了以前偷錢的壞學生阿龍,原來阿龍從學生時期就喜歡松子,只是叛逆期的男生會有一種奇怪的心理,對越是喜歡的人,越會表現出敵意和排斥,松子和阿龍在一起了。剛開始的甜蜜並沒有持續多久,阿龍是混社團的,暴力是他的常態,松子太害怕孤獨了,她都默默忍受了下來。
阿龍入獄後反思了自己,覺得自己配不上松子這樣純粹的愛,他害怕這樣的愛。
松子最後還是孤苦伶仃的一個人離開了這個世界,她有錯嗎?她只是害怕孤獨,只要有人對她好,她就會毫無顧忌的付出自己的愛,從小開始,她就是最被忽略的那孩子,長大後一切美好的東西她都想抓住,不論付出什麼樣的代價。
學生偷錢,她覺得是自己沒有教好,主動頂罪。
作家家暴她,甚至逼迫她做舞女,她默默忍受,因為作家確實是愛她的。
作家的對手只要對松子溫柔一點,體貼一點,松子就想要嫁給他。
最落魄的時候,即使是一個小混混對他稍微好一點,她也願意和他在一起。
刺死混混後,她也想過自殺,卻在掉下去的一瞬間抓住了欄杆。生的本能,愛的缺失,讓她備受煎熬。
在監獄裡,她一直在思考,活著到底是為了什麼。答案是:為了愛。
她也曾把這一切怪罪給原生家庭,她離家出走,不顧她其實也疼愛的妹妹苦苦哀求,甚至激動的想掐死妹妹,只為了逃離這個家庭。
松子的一生確實是原生家庭引起的,邊緣性人格障礙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原生家庭缺失!
生活中可能還會有松子,或者有些正在成為松子。松子並沒有什麼不好,甚至只要遇到對的人,松子會是一個值得愛一輩子的好女人。但是怎麼避免松子的結局?
如果你身邊也有松子,或者你自己正走在松子的路上,怎麼辦?
學心理學。
----------
不要低估學心理學的好處。
華人講究謙遜內斂,即使從90後開始就已經講究宣揚個性,到現在,依舊沒有多少個人能對自己的父母大大方方說一句我愛你們。
在我們生活中,心裡有事,總是習慣於藏著,總覺得說出來會被取笑,被別人看不起。
所以外國的“有事就去看心理醫生”,並不一定完全適合我們。
我們華人自古就有自強不息的傳統,遇到問題,首先想到是自己解決。有心理問題,如果自己能夠排解,能夠科學得看待,其實是最好的方法。
這也是為什麼各種政策裡面,都有“提高國民心理健康素質”的原因。
作為松子的父親,如果平時能夠多重視一點松子,甚至不需要出差回來多給松子帶一份禮物,只是和松子多聊幾次天,也許松子就不會形成這種缺愛的性格障礙。
作為松子,如果她能正確看待自己的原生家庭缺失,清楚看到自己的魅力,就不會“遇到一個愛上一個”。
原生家庭缺失形成的結果並不是無法改變的。心理學中,很多方法來糾正原生家庭缺失形成的錯誤認識。有很多方法教你正確看待自我、本我、超我,發現自己的優點,正確對待愛情、友情。
邊緣性人格障礙也不是沒法治癒。心理學中有辯證行為療法、心智化基礎療法、移情焦點療法等很多方法。普通人不需要懂這些專業療法,只需正確看待這些問題,利用一些簡單方法去預防,或者幫助身邊的人,就可以避免很多悲劇。
那麼心理學到底怎麼影響我們的生活呢?
很多人覺得智商應該是天生的,後天沒辦法改變,其實不然。
心理學做過一個著名的猴子實驗,把懷孕的母猴子分成兩組,實驗組母猴子從懷孕5周開始,就處於無規律的噪音中。結果生出來的小猴子相比對照組會有明顯的行為區別。它們會常常啃手指,扭動身體。而且它們不太原因親近母猴子。面對陌生夥伴時,更傾向於躲在母猴子背後。
對照組的小猴子是怎麼樣的呢?它們更傾向於探索四周的環境,面對陌生猴子躲在母猴子背後的機率也更低。
你以為社會環境只會影響後天性格養成,其實你在母胎中,就已經受到環境影響了。這就是社會心理學。
還是一個猴子實驗。
心理學家把剛剛出生的猴子從母親身邊奪走,給他們設定了兩個“新母親”。一個用鐵絲做成,但是有奶瓶。一個用絨布做成,沒有奶瓶。
按照本能,小猴子們總要吃奶的,是不是應該更親近鐵絲母親?
結果完全相反。
小猴子們如果不是因為餓了,他們寧願一整天都待在絨布媽媽的懷裡!
你以為養育孩子就是給他們吃,給他們穿。讓他們有充分的物質條件?錯了!
為什麼很多嬰兒都喜歡毛茸茸的玩具或者毯子?
為什麼很多小孩子和奶奶很好,卻不怎麼親近父母?
為什麼很多留守兒童都很叛逆?
“有奶便是娘”並沒有科學依據,養育孩子,對孩子進行聽覺、視覺、觸覺的多方位刺激,才能形成依戀。健康的依戀才能讓孩子養成健康的性格。
所以你知道為什麼阿祖會成長為十惡不赦的壞人了嗎?
我沒有多宏大的願望,也沒有指望學心理學能發達。
只是自己難受的時候,我能知道是什麼原因,怎麼排解。
家人朋友難受的時候,我能知道怎麼去開導。
國家再有疫情這樣的事情的時候,我也可以去幫幫忙,不用害怕承受不住那種心理壓力。
回覆列表
雖然很多人都認為心理學是一個非常玄乎的東西,這多半是基於他是研究人內心想法的一個學科,但人的內心卻是沒有辦法用具體的一起去進行測量的,所以很多人怎麼總程度上都不相信心理學。但實際上,心理學研究的就是人在五種情況下出現行為的一般性規律,當個體瞭解了這些人一般擁有的心理活動的規律性時,就會發現,生活會變得非常的輕鬆,也不會出現那麼多人際關係惡化的問題。我們倆戀愛來舉個例子,在戀愛的過程當中,會有一些規律性的形象。例如如果雙方之間的關係越是不穩定,雙方彼此就會越想遠離對方,最後導致分手的結局。其實喜歡上另外一個人試衣間非常正常、而且試衣間非常美好的事情,如果最後能夠和對方在一起生活,那個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事情。但是,心理學的研究表明,世界上沒有任何兩個人是可以每時每刻、每秒每分都希望會對方面在一起的。雖然很多人在熱戀的時候並不接受這一觀點,但是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心理學家認為,每個人都需要有社會性和獨立性的生存模式,簡單來說,社會性就是與他人進行接觸,而獨立性就是在某些時候需要一個人獨處的模式。中國有句老話叫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放到情侶的關係當中,我們也可以認為只要是該在一起的兩個人,既使是一個在東邊一個在西邊,總有一天他們都會在一起的。但是如果他們總是黏在一起的話,總有一天他們也會分開的。所以,當我們瞭解了這些普遍的戀愛心理規律的時候,我們就可以更好的把握雙方彼此之間的關係,最終得以長久的發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