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本問題是悟空問答知識分享節的紅包問題,答題有機會得現金紅包。截止 2017 年 11 月 08 日,根據回答的質量評定,back36 的回答一共分享了 10.0 元紅包。
12
回覆列表
  • 1 # 路人129870773

    最經典的應該就是88炮了,既能做反坦克炮又能做放空炮,同時也被用做坦克炮,讓盟軍吃不少虧。再就是MG3機槍,採用當時最先進的技術,工藝簡單且節省材料,用途上既能做輕機槍又能做重機槍,射速快穩定性高,被稱為希特勒的“電鋸”(因機槍工作時發出如電鋸一般的聲音而得名)。坦克的話應該數豹式坦克聞名於世,機動性好,火力猛,德軍大量裝備的重武器!

  • 2 # back36

    當然是歐根親王號重巡洋艦(德語:Schwere Kreuzer Prinz Eugen),德國二戰大型水面作戰艦艇之一,是納粹海軍希佩爾海軍上將級(Admiral-Hipper-Klasse)重巡洋艦的3號艦,名字來源於奧地利歷史其一偉大的陸軍元帥歐根親王(29歲晉升奧地利帝國元帥的傳奇人物,拿皇的偶像,按血統是義大利人,按出生地和文化認同是法華人,而成名一戰是領著奧地利廣義上也算德意志兵把奧斯曼帝國大維齊爾暴打了一頓)。

    希佩爾海軍上將級重巡洋艦與俾斯麥級戰列艦有些相似,設計有大量一戰的影子,紙面資料上裝甲防護面積大,但是因為佈局落後實際防護水準不佳。主裝+穹甲的設計在中距離的炮戰上對203mm級別主炮有一定的防禦能力,同時水下的30mm防雷裝甲也讓本艦的水下彈防禦較之水下完全裸奔的美國重巡洋艦相對可靠;但僅僅70-80mm的側舷裝甲帶使本艦主裝甲帶的防禦並不盡如人意(擊穿主裝後沒有擊穿穹甲爆炸衝擊波和彈片也會對水線附近造成損傷),水平裝甲與主裝下段相連導致水平裝甲加上沒有上部裝甲帶上得不到保護,無法佈置重要裝置,不得不將重要裝置放到水平裝甲下方,導致水平裝甲到主裝上端之間的空間得不到合理利用,間接的拉大了核心區長度,進一步導致了噸位的增加與防護水準下降,炮彈落入水平裝甲上方即使不擊穿水平裝甲也可以對水線附近造成破壞,水平裝甲很薄只有30mm,導致總體防護效能並不夠可靠。

    希佩爾級採用了瓦格納式高壓重油鍋爐和新式蒸汽輪機,輸出功率達到了132000馬力,推動14000噸的艦體達到了32節的高速,但因為鍋爐的技術性問題,其可靠性不夠,事故頻發。此外,因為技術原因油耗率高,續航力較差。

    但是希佩爾級絕非像

    一樣被二戰主流重巡碾壓——其

    主炮

    採取長身管倍徑設計,炮彈初速高,擁有非常高的垂直穿深,同時射程也較長。美國超級重巡巴爾的摩(15號炮)、得梅因(16號炮)彈重更重,遠距離交戰時存速和水平穿深更高,但是因為重巡交戰距離通常比戰列艦近的多,因此希佩爾的主炮有更好表現。如果不算上沒有實際裝備軍隊的

    日本三號炮

    、英國九號炮和戰後才服役的美國16號炮的話誰跟我提皂爹莫爺我跟誰急說是二戰期間實際服役的8寸主炮裡效能最好的也不為過。

    1936年4月23日在基爾市克虜伯日耳曼尼亞船廠開工,1938年8月22日下水,1940年8月1日完工服役。1941年4月參加“萊茵演習”行動,5月24日與“俾斯麥”號(Bismarck)戰列艦一起參加了著名的丹麥海峽海戰,先後擊中英國皇家海軍“胡德”號(HMS Hood)戰列巡洋艦和“威爾士親王”號(HMS Prince of Wales)戰列艦。其後因為俾斯麥的受損而必須跟俾斯麥分開行動,躲過了被英國皇家海軍圍爐的命運。

    作為被德國海軍寄予厚望的重巡洋艦,歐根親王號終其一生未能獨立擊沉任何敵方軍艦,但卻奇蹟般地從每一次惡戰當中得以生還,堪稱是德國海軍的傳奇。然後每次脫離護航隊伍之後不久被她護航的主力艦都非沉即大破,元首の

    雪風

    祥瑞後來在42年初撤回德國本土的地獄犬-雷霆行動中,歐根親王毫髮無傷,而沙恩霍斯特與格奈森瑙都有觸雷受創。祥瑞身份立場再次確認。剩下的數年間,在支援東線岸轟以及戰爭末期的東普魯士大撤退,之後迎來終戰,是德國終戰時唯一的大型水面戰鬥艦艇。它親歷了整個第三帝國由盛轉衰的歷史,戰後被賠償給美國。

    1946年7月,參加了美國在比基尼環礁舉行的核試驗,與

    長門

    酒匂

    等船一起充當原子彈的靶艦。在歷經兩次核爆觀賞人工太陽以後,雖仍然未沉沒,但受到嚴重的放射性汙染已成廢艦,被拖往誇賈林環礁棄置。由於船體帶有放射性無法修理,12月22日在誇賈林環礁進水沉沒。

    沉沒的位置位於8°45′9.49″N 167°40′59.60″E在GoogleEarth上可以看到傾覆沉沒的船體,左側推進螺旋槳被打撈上來,並且存放在了德國基爾的萊博海軍紀念館,以作紀念。

    當然

  • 3 # 淘淘快樂

    我個人認為應該是MG42通用機槍該武器比M34機構更加簡單,它使用了大量的金屬衝壓件,使得生產時間大大的縮短,而且成本還降低了很多,雖然看起來有些簡陋,可以說是“用鐵片堆積”成的,但是在戰場上MG42盟軍和敵軍都“刻骨銘心”,MG42機槍射速每分鐘最低1200發,對稿可達1500發,在戰場上有“撕布機”的美稱。

    它的拆裝也很簡單,只要搬動一根槓桿,傾斜槍身,槍管就會自動跳出來,更換一隻槍管只需要幾秒鐘的時間。

    MG42的技術理念戰爭以後受到了很多國家的追捧,美軍的M60,蘇聯的PKM都有MG42的影子,而德國透過改進創造出來了口徑為7.62mm的MG3。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看待那英在節目中說周杰倫的歌“沒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