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中公衛生人才網
-
2 # 營養師程咬金
這個還是根據腫瘤位置大小是否轉移等等情況來判斷!
胃癌根治手術是唯一可能治癒胃癌的方法。現在最常用的手術方式是D2手術,不僅會切掉胃上的腫瘤,還會把胃周圍的淋巴結和網膜等一起切乾淨,儘可能達到根治胃癌的效果。
胃癌根治術必須把整個胃都切掉嗎?
需不需要切掉整個胃,可以根據患者腫瘤的部位來選擇。如果腫瘤長在胃的下半部分,就可以只切一部分胃,再把小腸和胃縫合在一起,這種叫根治性胃大部切除,既能保留部分胃的功能,也可以保證消化道的通暢,患者術後可以正常吃飯。如果腫瘤在靠近食道的位置,就應該做根治性全胃切除,需要把整個胃都切掉。
整個胃切掉後,吃飯怎麼辦呢?全胃切除雖然會對消化功能產生影響,但是手術會把小腸跟食道縫合在一起,只能用小腸來代替胃的功能,影響患者正常生活!
胃癌根治術只能“開大刀”嗎?
胃癌根治術常用的方式有開腹手術和微創手術,微創手術又可以分為腹腔鏡手術和機器人手術。選擇手術方式的依據主要是胃癌分期,也就是會根據腫瘤的侵犯深度、有無淋巴結轉移等來進行判斷。人的胃分黏膜層、肌層、漿膜層,腫瘤最開始長在黏膜層,繼續長就會侵犯到肌層和漿膜層,侵犯的越深,分期越晚。所有的胃癌都可以選擇開腹手術。如果患者的胃腫瘤比較早期,腫瘤還沒有侵犯到漿膜層,也可以考慮選擇腹腔鏡手術。
胃癌浸潤深度和分期
“開大刀”和微創到底哪個好?
開腹手術是最能把腫瘤切得乾淨的手術方式,可以說是手術治療效果的金標準。特別是腫瘤比較大、侵犯了別的器官、淋巴結轉移比較多不容易清除的患者,選擇開腹手術更有優勢。 比較早期的胃癌,腫瘤還沒有侵犯到漿膜層,腹腔鏡手術能切得跟開腹手術一樣乾淨,且手術切口比開腹手術小一些,恢復也更快一些。而對於比較偏晚期的胃癌,腫瘤已經長到漿膜層外或有多個淋巴結轉移,微創手術能不能完全切乾淨,還有待研究。
微創手術是不是比“開大刀”更安全?
兩種手術方式,只要選擇了合適的適應證,都是安全的。兩種手術都可能會出現了一些合併症,只要儘早發現儘早處理,也都沒有什麼問題。常見的術後合併症有以下幾種:
因為胃癌手術涉及到的血管非常多,所以最常見的問題就是出血,包括術中和術後出血。但隨著醫療器械的發展,即使是開腹手術,手術中出血的風險也小了一些。20年前做胃癌根治術,需要輸血400~800毫升,而現在的手術過程中,幾乎不需要任何輸血了。術後出血主要是小腸與胃或食管縫合的地方滲血,可以透過觀察患者的血壓、脈搏,或者留置的胃管來觀測有無出血跡象,以便醫生及時處理。
胃癌根治術還有可能出現術後梗阻的問題,也就是老百姓經常講的,做完手術就吃不了飯。為什麼會出現術後梗阻?一種情況是因為胃切除以後,胃或食道要跟小腸縫合在一起,縫合的地方長了瘢痕,就會讓消化道變得狹窄,食物就不能通過了,造成了梗阻。可以先用藥物等保守治療2~3周,看能不能緩解梗阻。如果治療後還是不通,就可能需要再次手術。還有一種情況是胃腸動力不足,大多數患者因為手術造成的消化道水腫、發炎或者損傷了某些神經,會出現功能性胃腸動力障礙,也叫胃癱。但這些患者的消化道是通暢的,只是消化功能很弱。
胃癌根治術後比較嚴重的合併症就是吻合口瘻。切掉胃後,胃或食道和小腸縫合的地方就叫吻合口。這些吻合口如果受感染、出血、營養不足等因素的影響,就可能癒合不好,消化液就會從吻合口的裂隙流到腹腔裡,造成腹腔的感染。如果腹腔感染引起敗血症,還會危及患者的生命。但醫生在手術時,通常會在患者的腹腔裡面放置引流管,透過觀察引流出來的液體,來判斷腹腔有沒有消化液的滲漏。即使出現了吻合口瘻,及時進行抗感染治療就可以讓吻合口癒合。
胃部解剖圖
兩種手術方式,哪個恢復得快?
實際上微創手術切口癒合需要的時間和開腹手術是一樣的,只是因為切口比較小,患者感覺到的疼痛稍輕,恢復會比較快一些。微創手術後7天左右可以出院,而開腹手術則需要10天左右。
微創是不是更貴?
胃癌根治術大概需要花費6~8萬元。因為腹腔鏡手術要用到一些特殊的器械,會比開腹手術貴1萬元左右。
如果胃上的腫瘤特別大,甚至已經侵犯到別的臟器了,微創還能切乾淨嗎?
其實腫瘤的大小並不會影響手術的效果。但胃緊挨著人體幾個非常重要的器 官,比如肝臟、脾臟、胰腺、膽囊,如果胃上的腫瘤偏大,很可能累及到了周圍的器官。這種情況下,手術不僅要切掉胃上的腫瘤,還需要把受到腫瘤侵犯的其他器官也一起切掉,才能夠達到根治的效果。由於開腹手術時,醫生可以對腫瘤進行直接的觀察,對腫瘤的情況判斷得更準確,也就更容易切得乾淨。而微創手術,除非做手術的醫生有特別高超的手術技巧,否則很難切得跟開腹手術一樣乾淨。
發現淋巴結腫大或淋巴融合後,就是有淋巴結轉移了嗎?出現淋巴結轉移後,開腹和微創,選哪個好?
如果患者做CT、超聲等檢查時發現了淋巴結腫大,就要懷疑有淋巴結轉移,但是隻有把手術切下來的淋巴結送病理檢查,才能確定到底有沒有淋巴結轉移。如果檢查發現了淋巴結融合,多半都是淋巴結轉移。
淋巴結一般長在胃的周圍,如果出現了淋巴結轉移,這些淋巴結會長大、融合在一起,把周圍的器官和血管都包裹起來,甚至像腫瘤一樣,對器官和血管造成壓迫和侵犯。手術必須把轉移的淋巴結也切除得乾乾淨淨,才能有比較好的治療效果。因為腫瘤、受侵犯器官和血管都被淋巴結包裹在裡面,微創手術很難觀察到腫瘤的具體情況,選擇做開腹手術更有優勢。
如果患者年齡比較大,或者心肺有問題,筆者是不建議手術的,凡事看淡點吧!何必受這個苦!
對胃癌患者,您有什麼想說的嗎?
與其他胃腸道腫瘤相比,胃癌算是比較棘手的疾病,但經過以手術為主,因此筆者認為只要符合手術的條件,還是建議大家及早手術。看完之後很多人估計不想說話了,與其這麼痛苦為什麼不做好提前預防,為什麼非要等有病了在想著去治療去做手術!預防勝於任何治療,請大家珍愛身體健康!
-
3 # 龍捲風7999
腹腔鏡手術和開腹手術的區別在於手術的“入路”不一樣,可以通俗地理解為,手術器械是怎麼進入患者身體的;但兩種手術遵循的治療原則是一樣的,腫瘤切除的範圍、淋巴結清掃的範圍都是一樣的,也就是手術器械進入人體後,做的事是一樣的。
腹腔鏡手術,會切的少一點嗎?
很多患者甚至有些醫生都對腹腔鏡手術有這樣的誤解,以為腹腔鏡手術會切的更少一點。事實上,手術切掉多少胃,主要取決於腫瘤的位置和大小,與開腹手術還是腹腔鏡手術沒有關係。
一般來講:早期胃上部癌,做近端胃切除,一般切除1/3左右的胃;遠端胃癌,需要切除遠端2/3到4/5的胃;非早期的胃上部癌和胃體部癌,需全胃切除。
胃被切了,飲食受影響嗎?
胃癌手術對患者的生活質量不會有太大影響。胃是人體的初步消化器官,它是一個容器,很少吸收營養物質。人體所需營養物質的吸收主要靠小腸,所以即使全胃切除的患者,營養吸收也不受影響。
但是胃癌手術後患者的飲食需要有個過渡期。術後3個月內,進食要少、以軟質、易消化的食物為主。重點是量一定要少(尤其是術後1個月),種類不受限制。胃部分切除的患者三個月後、全胃切除的患者半年後,可以恢復到正常的三餐。
胃癌手術後,部分患者會出現貧血、反酸
一小部分患者手術後會出現貧血,這種情況發生的比例並不高。人從食物中攝取的鐵元素為三價鐵,需要經過胃酸的中和變成二價鐵,才可以作為血紅蛋白的原料,供人體造血使用。
如果胃大部分切除或者全胃切除,食物中的鐵不能直接被人體利用,就會造成貧血,患者需要補充鐵劑。
全胃切除的患者術後可能會出現反流、燒心等反流性食管炎的症狀。因為人的食管和胃之間有一個賁門口,這裡的賁門括約肌控制著胃裡東西不能向上反流,賁門相當於閥門。
手術後閥門被切掉了,胃酸和胃裡的東西就容易反流上來,導致燒心的症狀。出現這種情況時,患者可以透過改善飲食習慣、同時應用藥物來緩解症狀。通常術後1年左右,症狀會逐漸緩解甚至消失。
腹腔鏡手術有哪些優點?
總體來講,腹腔鏡手術有創傷小、切口小、出血少、對身體免疫力影響小、術後恢復快、住院時間短、花費少等優點。
療效:從療效來看,腹腔鏡手術與開腹手術的長期療效無明顯差異。由於腹腔鏡的攝像頭有放大作用,手術過程中,醫生對淋巴結、血管可以看得更仔細,清掃得更徹底,所以腹腔鏡的遠期療效可能會優於開腹手術。
手術切口:腹腔鏡手術比開腹手術的切口小很多,開腹手術的切口通常是20~25釐米。腹腔鏡胃癌手術會打5個孔,5個孔的位置分別是:肚臍下1釐米左右(放置腹腔鏡鏡頭)、左右肋緣下各一個1釐米的孔、肚臍左右4~5釐米處各一個5毫米的孔。這麼小的孔,切下來的胃怎麼拿出來呢?
當手術完成後,醫生會在上腹部正中切5~8釐米的小口,將切下來的胃和淋巴結取出來,同時透過這個輔助切口進行消化道重建。(消化道重建是指:胃被切了,要把食管或剩下的胃和腸道連線起來)。
開腹手術的大切口使得腹腔內的臟器直接與空氣和醫生的手接觸,這樣會對患者的免疫力有影響,甚至增加腸粘連的發生率。
術中出血:隨著技術的進步,開腹手術和腹腔鏡手術的出血量都很少。腹腔鏡胃癌手術的出血量通常是50毫升,少的可能只有10~20毫升。
術後恢復時間:開腹手術後患者需要長時間臥床(1周到1個月),腹腔鏡手術後患者第一天就可以下床,術後4~5天就可以飲水吃流食,術後一週可以吃半流食,之後就可以出院回家。恢復順利的患者,術後1個月可以進行輕體力工作。
手術費用:腹腔鏡手術並不比開腹手術費用高,甚至會減少。因為腹腔鏡手術住院時間短、恢復比較快、經口進食早,會減少靜脈營養的使用,總體的住院費反而會降低。
-
4 # 北大腫瘤張成海醫生
對於胃癌的治療,手術是唯一可能的治癒手段,但手術不是唯一的治療手段。目前胃癌的治療是以手術為主的綜合治療,除了手術外,患者還需要進行化療、放療、中醫藥治療等。除了部分早期胃癌可以做內鏡下切除的患者,剩餘的沒有擴散轉移的胃癌患者,只要身體允許,都可以做腹腔鏡手術或者開腹手術。
開腹手術or腹腔鏡手術,該怎麼選?
對於選擇開腹手術還是腹腔鏡手術,主要取決於疾病進展情況,也就是胃癌腹腔鏡手術的適應證。(符合腹腔鏡手術適應證則進行腹腔鏡手術,反之則進行開腹手術)。腹腔鏡手術比開腹手術的切口小很多,開腹手術的切口通常是15-20釐米。腹腔鏡胃癌手術會打5個孔,5個孔的位置分別是:肚臍下1釐米左右(放置腹腔鏡鏡頭)、左右肋緣下各一個1釐米的孔、肚臍左右4~5釐米處各一個5毫米的孔。這麼小的孔,切下來的胃怎麼拿出來呢?當手術完成後,醫生會在上腹部正中切5~8釐米的小口,將切下來的胃和淋巴結取出來,同時透過這個輔助切口進行消化道重建,現在也可以完全腹腔鏡手術,消化道重建也在腹腔鏡下完成。(消化道重建是指:胃被切了,要把食管或剩下的胃和腸道連線起來)。
發生這些情況,更適合開腹手術:
①腫瘤特別巨大,直徑大於10釐米。
②腫瘤周圍的淋巴結廣泛融合(通俗來講就是淋巴結粘在一起了),或者腫瘤包繞了血管。
年齡較大、合併慢性病也可以做腹腔鏡手術
當患者年齡較大,70歲、80歲,甚至接近90歲時,只要患者可以耐受手術,也可以做腹腔鏡手術。腹腔鏡手術最大的優點是微創,手術對患者的心肺功能影響較小,身體對手術的應激反應也較小。
此外,中國已進入了老齡化社會,很多患者合併有心血管疾病或肺部疾病,甚至部分患者做過冠脈支架手術,有這些情況的患者,外科醫生會請麻醉科、內科醫生綜合評估,對患者進行詳細的檢查,手術前做相應的處理,來降低手術風險,然後再進行手術。這些患者優先選擇腹腔鏡手術,這樣對患者創傷小,術後恢復快,也減少了相應的併發症。
肺功能不好,是否會影響腹腔鏡手術?
腹腔鏡手術時會向肚子裡充二氧化碳氣體,為手術撐起一個操作的空間。很多患者會擔心,我本身肺就不好,打了氣會不會更不好呢?從醫生的角度看,如果患者不能耐受腹腔鏡手術製造的氣腹,在開腹手術時也會面臨相應的風險。所以對於這類患者,手術前醫生會對其進行肺功能檢測,如果肺功能確實有問題,術前會做相應的處理,也會請麻醉科醫生甚至ICU醫生幫助患者進行肺功能鍛鍊,必要時可以應用藥物改善肺功能,然後再進行手術!
兩種手術方式都可以,優先選擇腹腔鏡手術!
從手術後的短期療效、術後胃腸道恢復時間、進食時間、下床活動的早晚來看,腹腔鏡手術均優於開腹手術。從術後的長期療效來看,腹腔鏡手術與開腹手術的五年生存率沒有明顯區別。相同的治療效果,為何不優先考慮腹腔鏡手術呢?
哪些條件下,絕對不能進行腹腔鏡手術呢?
如果術前檢查發現腫瘤侵犯了周圍臟器、周圍血管,或者腫瘤大於10釐米,則不可以做腹腔鏡手術。此外,如果胃癌導致胃穿孔或者胃出血(發生胃出血需要急診手術),也同樣要放棄腹腔鏡手術。
為什麼有的腹腔鏡手術中途會改成開腹手術?
部分腹腔鏡手術在操作過程中,可能臨時改成開腹手術,我們稱為中轉開腹,這是個不可迴避的問題。中轉開腹有兩個原因,第一、可能是病情所致,如果醫生在用腹腔鏡探查腹腔時,發現疾病比術前評估的要嚴重,比如發生了淋巴融合包繞血管、腫瘤侵犯周圍臟器需要聯合切除等,就會選擇中轉開腹;第二個原因可能是技術問題,比如醫生的腹腔鏡手術經驗少,手術中遇到一些可能傷及主要血管或臟器的操作等。
中轉開腹對患者的影響不大,它並不是給患者做兩次手術,只是將腹腔鏡的手術切口延長。所以需要中轉開腹時,一定要及時中轉開腹,保證手術療效。
腹腔鏡微創手術與開腹手術,在腫瘤治療原則,比如手術切除範圍、淋巴結清掃範圍,無瘤原則等方面完全一樣,只是整個手術過程中,患者腹壁相對完整,內臟與外界隔絕,術中創傷小,同時,腹腔鏡的放大作用,更適合外科醫生的精細化操作,無視野死角,做到解剖型手術。
同時,也要明白,開腹手術和腹腔鏡微創手術,不是對立的,只是不同的手術選擇,相互配合。醫學在不斷進步,手術方式也在不斷的最佳化。不管微創手術還是開腹手術,只要是對具體患者來說是最佳選擇的手術,就是最好的手術方式。
(圖片僅供參考)
回覆列表
一.胃癌的病因:
1)地域環境及飲食生活因素
2)幽門螺桿菌感染
3)癌前病變
4)遺傳和基因
二.胃癌的臨床表現:
1)早期胃癌多數病人無明顯症狀,少數人有噁心、嘔吐或是類似潰瘍病的上消化道症狀。
2)疼痛與體重減輕是進展期胃癌最常見的臨床症狀。
3)晚期胃癌病人常可出現貧血、消瘦、營養不良甚至惡病質等表現。
三.胃癌的常見轉移途徑:
①直接浸潤
②血行轉移
④淋巴轉移。
四.胃癌的檢查
1)X線鋇餐檢查
2)纖維胃鏡檢查
3)腹部超聲
4)螺旋CT與正電子發射成像檢查
五.胃癌根治術和擴大根治術:
胃癌根治術:包括周圍正常組織的胃部分或全部切除、第二站淋巴結完全清除者。
擴大根治術:在根治術的基礎上,附有周圍臟器的切除、淋巴結的進一步清掃。
六.胃癌的根治程度分級:
A級:D>N,切緣1cm無癌細胞浸潤。
B級:D=N或切緣1cm內有癌細胞累及。
C級:僅切除原發灶和部分轉移灶,有腫瘤殘餘。
手術根治切除範圍遵循開腹手術的原則:
無淋巴結轉移的早期胃癌行D1或D1+胃切除術;早期胃癌伴區域淋巴結轉移或區域性進展期胃癌手術範圍應包括切除≥2/3胃和D2淋巴結清掃。胃切除範圍:侷限型胃癌胃切緣距腫瘤應>3cm,浸潤型胃癌胃切緣距腫瘤應>5cm。食管胃結合部癌食管切緣距腫瘤應>3cm,切緣可疑時應行術中快速冷凍切片病理學檢查。侵犯幽門管的腫瘤,十二指腸切緣距腫瘤應>3cm。早期胃癌患者具備條件時,可考慮行保留迷走神經或保留幽門等保留功能手術。
胃周淋巴結清掃範圍:應按胃癌分期方法的規定,清掃足夠範圍的淋巴結。
(1)腹腔鏡胃癌D0淋巴結清掃術。
(2)腹腔鏡胃癌D1淋巴結清掃術。
(3)腹腔鏡胃癌D1+淋巴結清掃術。
(4)腹腔鏡胃癌D2根治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