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魏志勇
-
2 # 我愛暹羅貓
我曾經建議一位年輕顧客去看心理醫生,我的確是為了他好,他跟我訴苦,自己不到三十歲,是個交警,近來總是疑心病很重,跟朋友一起吃飯時,著急上廁所,但是又怕走開了他們會議論自己,車子借給別人開了,晚上睡不著,擔心被人配了鑰匙,離開家擔心沒有鎖門,會數次上樓檢查,等等吧,我直覺是他有點強迫症,就勸他去看心理醫生,後來他專門來感謝我,說確實是強迫症,也是精神疾病前期,經過治療已經好轉,說因為我們不熟,不擔心我會出賣他,才敢說實話,沒想到還幫了他!
-
3 # 輕絮繞桐影
看到這個問題我首先想到的是,在什麼樣的情景下他建議你去看心理醫生:
1. 出於對你真切的關心
可能你與他分享了最近的心理狀態和生活中遭遇的事情,又或者是你的一些行為舉止和心理狀態使得對方覺得你可能需要專業的諮詢。這是一種對你負責任的表現,可能對方覺得憑藉一己之力無法解決你的問題,而是需要專業的心理諮詢,這也能幫助你及時發現並治療隱患。
2. 惡意的玩笑
可能你與對方大吵了一架,對方不想與你繼續爭辯,而是轉而用這句話說明是你的問題,你應該去看心理醫生。遇到這種情況,你應該理智看待。首先分析在這場爭辯中,是否是你的問題,你的錯誤。如果是,那你就要勇於承認並反思錯誤。如果不是,對這句話一笑置之就好了,這並不是你的錯,對方正在氣頭上,是他控制情緒有問題。
不管怎麼樣,作為個人,應該隨時關注並調節自己的心理狀態,讓其處在一個正常的水平。如果發現有難言之隱,無法解決的心坎,一定要儘早諮詢心理醫師或相關專業人士。願大家都能精神健康與富足。
-
4 # cipherty
心理醫生解決不了一切問題,有很多電影和心理醫生有關。建議你看心理醫生,那麼這個人一定認為心理醫生和他是同一個立場。那麼你根本不需要看什麼心理醫生。
-
5 # 獨善其身曦
在國外看心理醫生是象徵著一個人內心是否健康的標誌,能看得起心理醫生的都是中產階級的家庭,普通老百姓是看不起的,透過心理醫生來調節內心的心理狀態,而不至於日積月累積鬱成疾,跟我們華人的觀念正好相反,其實華人內心大都不是很健康,只不過掩飾起來了而已,表面一派祥和實際上內在心理問題很嚴重。
-
6 # 天上的星星ABCD
既然有心裡醫生這個項業的人士都是非常合理的。因為有幫助有解決問題的都是一件好事。我認為是件非常健健康康的做事方式。
-
7 # 仲順
根本就不瞭解你,一個人的心理是一個很複雜的潛意識裡話題,現在的醫學有限,我們的行話,不是醫生把病人弄神經了,就是病人把醫生弄神經了
-
8 # 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婦
(姜瑩: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中級社工師、中科院心理所婚姻家庭專業研究生、INHMA國際認證催眠師、華人民大學社工系實習督導具有紮實的心理學功底和較豐富的心理諮詢經驗。整合精神分析、敘事、催眠、繪畫、沙盤等流派技術,諮詢範圍涉及青少年升學壓力管理、婚戀家庭、創傷療愈、職場人際關係、親子關係等領域,諮詢風格溫和抱持而有力量。多次自主開發課程,為學校、企事業單位、社群普及心理學知識和方法,被譽為震撼心靈的課程。)
心理醫生是老百姓的說法,專業的從事精神心理工作的人分為三類:
一類是醫院精神科醫生,他們的主要工作物件是精神疾病患者,包括精神分裂症,抑鬱症等,以藥物和物理治療等為主要醫療手段。
第二類是醫院心理治療師,他們也有處方權,針對精神心理疾病患者,結合醫療手段和心理治療,但目前數量比較少。
第三類是心理諮詢師,他們一般在社會上的心理機構工作,有專業的諮詢設定和倫理規範,工作物件是針對正常人群生活中遇到的心理問題。
如果有人建議我們去看心理醫生,可能是善意的,也許他們在和我們接觸中,發現我們有著一些影響我們社會生活,或者不符合我們個人利益的行為與情緒,而我們自己又難以逾越這些障礙,所以建議我們在心理專業人士的幫助下,走出困擾。
在美國,每一個成功人士背後都少不了兩位顧問的幫助,一位是律師,一位就是心理諮詢師。中國因為心理諮詢行業起步較晚,普通大眾對此需要一個瞭解過程,很多人對心理行業存在誤解,對精神心理類疾病有病恥感。其實,精神心理疾病與其他軀體疾病一樣,是正常發生並不以個人意志為轉移的,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是對自己和他人負責的行為表現。
一個人過完一生難免會遇到溝溝坎坎,有些心理問題可能會影響我們的一生,甚至我們的後代,因此,採取正視而不是逃避的態度,面對和解決心理困擾,會幫助我們更幸福地過好這一生。
回覆列表
這個問題問得好,建議你去看心理醫生的人有兩類。
一類是真正關心你的家人、愛人、親人。
一類就是心理醫生本人。
那麼這兩類人是什麼心理呢?
第一類人希望你“好”。他們看到你痛苦的時候,他們難受。他們希望你是開心的,在你無助的時候,他們也無法對你提供支援的時候,他們就希望由專業的人來幫助你解決問題。
第二類人也是希望你“好”。此“好”跟第一類人希望的不一樣。第一類人希望的更多的是一種狀態。而這裡的“好”是一種客觀的認知。心理醫生雖然不是救世主,但至少能夠很客觀的去看待有心理問題的人的行為和思維。專業的詞叫價值中立。
現在很多人對心理問題還是有認識上的偏差。要不然認為有心理問題就是嚴重的精神疾病,要不然就認為心理諮詢就是聊聊天而已。其實不然,心理問題每個人都有,有的人能夠自行化解,有的人化解不了。
自行化解的,就認為自己沒問題,其實也就是說你的自愈能力較好罷了。
不能自行化解的那就會演變成相對嚴重的心理問題。就需要專業的人士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