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9
回覆列表
  • 1 # 一方一淨土

      《徹悟禪師語錄》

      如人夢中所見山川人物,皆依夢心所現。若無夢心,必無夢境。設無夢境,亦無夢心。故知心外無境,境外無心。全境即心,全心即境。若於因中察果,當須觀心。設於果處驗因,當須觀境。故曰,未有無心境,曾無無境心。果必從因,因必克果。苟真知此心境因果一如不二之理,而猶不念佛求生淨土者,吾不信也。

      大安法師講解:好。剛才講的“一切境界,唯業所感,唯心所現”的理,有時候還是覺得很難,很難相信。所以下面,徹悟祖師又用一個比喻,來比喻這樁事情。我們大家都有做夢的體驗,在夢中,有正報,就是人物,有自己。也有山川環境,所產生的環境。在夢中我們會感覺到很真實,當一隻老虎來咬我們的時候,我們會感覺到真實的恐懼,心跳會加速,血壓會升高,出一身冷汗,有時真的是恐懼到極點,蹦地一下心臟停止跳動,還真的就嗚呼哀哉了。那麼夢中所現的一切,等到我們醒過來之後,哦,才知道夢是假的。

      那麼夢裡的境界,它是怎麼出現的?它是依照我們做夢的心所顯現的,也就是我們的心顯現了夢境。如果沒有做夢的心,就沒有夢境。好,這裡我們來體會下,般若系經典常常講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我們在做夢的時候,在夢中會認為一切真實,醒過來之後認為它是假的。當我們說昨天晚上做的夢是假的時候,現在也有人物,有他人,有自己,有桌椅板凳這樣的環境,那麼昨天的夢,昨天看到的山川人物是夢,是假的。而現在看到的山川人物又何嘗是真實的呢?它也就不是在夢中嗎?無非昨天晚上做的是個小夢,現在的夢稍微大一點而已啊。你小覺就覺小夢,中覺就覺中夢,大覺才能覺大夢。所以一切眾生沒有離開無明,都是在夢中,這叫無明大夢。但我們的可憐就在於把夢中的一切都認為是那樣的真實,那樣的執著、那樣的造業。在夢中造業,在夢中墮三惡趣,在夢中遭受劇苦。

      如果沒有這個心,就必然沒有這個夢境。無念,就不會出現境界。所以莊子也說,“至人無夢。”到了至人的境界,他心非常清淨,他就不會有夢。那麼我們凡夫眾生,念頭很多,天天做夢。上次在溫州有個居士說,“我一天到晚做夢,做很多夢,怎麼辦?”做夢做得很疲倦,白天也無精打采,他念頭太多了。我們看到西方一位精神分析學家弗洛伊德,他專門對夢進行分析,《夢的解釋》對夢的形成有一個基本原理,他認為夢是現實當中未曾滿足的慾望在夢中的補償。很多欲望是來自於力比多,性的驅動,在夢境當中常常有很多象徵性的,都跟情愛有關係。他進行這麼一些解釋。那麼我們看夢的形成,它也確實有未曾滿足的慾望的顯現,補償的顯現。也有它的前塵緣影,就是往世的業力種子,在我們阿賴耶識,藏識裡面的一些顯現。還有日常間的一些事情,我們很注意它,落在心裡的顯現。日有所思,夜有所夢,也是這樣的。

      當然還有些託夢的情況,託夢,或者天神,或者佛菩薩,在夢中來作佛事。比如淨業行人,很多能夠預知時至,都是佛菩薩在夢中來告訴我們,你什麼時候走。佛菩薩有時候在三昧當中,有個如夢如幻三昧,就是在眾生的夢中來教化他、點醒他、提升他的這麼一種三昧,這麼一個教育功能。有時候夢也有預測的功能,就是還沒有發生,即將發生,先從夢裡顯發出來。所以夢也是一門很深邃的學問。總的來看,夢境的出現是跟我們的夢心有因果的關聯。所以就知道心外無境,在我們的心之外是沒有境的,沒有境界的,境界都是從心顯現出來的。反之,境外無心。在這個境界之外去求心,是沒有的。所以全體的境界就是我們的心,全體的心、念頭就是我們所顯現的境界。

  • 2 # 洋蔥圈之體

    人的思維很跳躍,其實夢,應該是自動的腦補,大腦有個特點,無法停止執行,當一個人閉上眼睛,那一切的觸覺嗅覺,一切身軀的感覺,會讓大腦自動腦補,因為看不見,比如我給你一拳,你猜是右手打的還是左手,是誰打的,還是撞上了什麼呢,哈哈哈呵呵呵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017款別克昂科威和2017款樓蘭哪個價效比要高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