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葫蘆金剛爸爸

    澶淵之盟是北宋與遼在經過四十餘年的戰爭後締結的盟約。1004年秋(宋真宗景德元年),遼蕭太后與遼聖宗親率大軍南下,深入宋境。有的大臣主張避敵南逃,宋真宗也想南逃,因宰相寇準的力勸,才至澶州督戰。宋軍堅守遼軍背後的城鎮,又在澶州(河南濮陽)城下以八牛弩射殺遼將蕭撻覽(一作凜)。遼由於自身原因,很早就透過降遼舊將王繼忠與北宋朝廷暗通關節。宋真宗也贊同議和,派曹利用前往遼營談判,於十二月間(1005年1月)與遼訂立和約:遼宋約為兄弟之國,宋每年送給遼歲幣銀10萬兩、絹20萬匹,宋遼以白溝河為邊界。因澶州(河南濮陽)在宋朝亦稱澶淵郡,故史稱“澶淵之盟”。

    澶淵之盟結束了宋遼之間長達四十餘年的戰爭,“生育繁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白髮長者),不識於戈”,此後宋遼邊境長期處於相對和平的狀態。澶淵之盟也為宋朝節省了鉅額戰爭開支,歲幣(30萬)的支出不及用兵的費用(3000萬)百分之一,避免了重兵長年戍邊的造成的過量徭役和朝廷賦稅壓力,以極少的代價換取了戰爭所難以獲取的效果。澶淵之盟還促進了宋遼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有利於中華民族的經濟發展、文化繁榮、民族融合。

    王安石和富弼認為澶淵之盟之後,宋朝真宗、仁宗、英宗三朝“忘戰去兵”,禁軍河北軍和京師軍“武備皆廢”,只剩下陝西軍可用;馬知節、曹瑋、王德用等武臣被排擠,文臣掌握了西府的支配權,王欽若和陳堯叟深獲寵幸,以至於導致慶曆增幣。同時,百餘年沒有發生大的戰爭直接導致宋、遼雙方兵備鬆弛,後皆為女真建立的金國擊敗。遼國殘餘勢力只得西遷,在西域建立西遼苟延殘喘。宋朝也失去淮河以北大量土地,被迫向金國稱臣。澶淵之盟是宋真宗在有利的軍事形勢下接受求和的結果。對宋而言,一方面幽雲十六州的大部分土地未能收回,另一方面要輸金納絹以求遼朝不再南侵,此後遼更是不斷索取,以金錢換取和平使北宋不再居安思危。對遼國而言,卻是在不利的軍事情勢下佔了大便宜,得到了戰場上得不到的東西。最重要的是,澶淵之盟以後,宋遼雙方大致保持了百餘年之和平,這對兩國之間的貿易關係、民間交往和各民族之間的融合是非常有利的。為中原與北部邊疆經濟文化的交流創造了條件。

  • 2 # 歷史凌煙閣唐儉

    聖宗統和二十二年(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閏九月,承天皇太后蕭氏,遼聖宗親率大軍南征,力圖收復晉割讓給遼朝而後來被周世宗佔領的關南地區。遼軍一路南下,深入宋境,先後攻下遂城,望都,祁州等地,兵臨澶州城下。宋朝君臣震動。王欽若,陳堯叟等大臣建議遷都南避,而宰相寇準則積極建議真宗親征。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宋真宗同意親征,但還是存在著求和心理,尚未離開京城,就派出曹利用和遼將王繼忠(原為宋朝定州路副帥,後被俘降遼)進行議和活動。十一月,宋真宗渡過黃河,進至澶州北城,遼宋兩軍隔河對陣。遼軍主將蕭撻凜出營,誤觸宋軍埋設的弩箭,重傷致死,遼軍士氣受挫。王繼忠居中調停,主南北議和,雙方均有息戰安民之意。十二月,遼宋訂立合約,約為兄弟之國,宋真宗較遼聖宗年長,聖宗呼真宗為兄,真宗稱承天皇太后蕭氏為叔母,雙方劃定邊界,還決定開設互市貿易,還約定宋朝每年向遼國提供“助軍銀”十萬兩銀子,二十萬匹絹。澶州郡又稱“澶淵”,因為此地有沼澤湖泊,因而名為“澶淵”,故這次盟約也被稱為“澶淵之盟”。從此,遼宋兩國和平相處了一百多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office包含哪些,具體有什麼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