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空山曉寂
-
2 # 區域拒止
(傳說中的“雪鴞”戰機)
傳說中的所謂殲14戰機,其實就是2004-2006年,國內的四代機競標,601所(沈飛)的三翼面設計“雪鴞”。而611所(成飛)以傳鴨式佈局的“威龍”參與競爭,經過一系列的理論驗證對比和軍方詳細對比後的意見,611所的“威龍“成為最後贏家,也就是今天的殲20,而呼聲最高,影響最大沈飛的“雪鴞”則惜敗。
(三翼面佈局在可控迎角有優勢)殲14的失敗主要還是在其三翼面佈局上,三翼面有其獨特的優勢,比如用機翼面積的增加提高了飛機升力。尤其同時有了平尾和前翼兩個仰俯操控舵面,戰機在大迎角機動時總有更強的控制力,時三翼面佈局的飛機可控迎角效能更強,常規佈局的三代機可控迎角普遍在30-60度,而三翼面佈局飛機可控迎角超過80度。此外三翼面飛機在低空遇到不穩定氣流時,氣流經過前翼產生升力趨勢,與經過機翼的升力趨勢相反,而到了平尾,趨勢又改變一次,所以三翼面佈局的飛機抵抗穩定紊亂氣流的能力,適合低空高速飛行,蘇34採用三翼面佈局最主要的就是提高低空突防安全性,而不是所謂的提高機動性。
(殲14想象圖)而三翼面的缺點同樣很多,三翼面佈局由於前翼和機翼、平尾之間有干擾,其阻力系數比較高,雖然升力係數較高,但是它對發動機的推力要求更高,這對想進行超音速巡航的五代機來說是不可接受的。同時三翼面佈局的飛機要將前翼、機翼、平尾等舵面串列在一個機體上,同時三者為了有利渦流的產生必須有一定間隔距離這讓飛機長度變得非常長,最終沈飛雪鴞的長度超過23米甚至24米以上的龐然大物。並且由於多了前翼這個額外的舵面和與之所需的機械傳動結構,變相增加了重量。機身過長和重量增加都抵消了三翼面佈局帶來的升力係數優勢。另外向量技術的成熟已經可以大幅度提高飛機的可控迎角,三翼面佈局已經顯得落伍,新的蘇35戰機就是在向量技術成熟後放棄了蘇27M、蘇30MKI的三翼面佈局,還為常規氣動佈局。 -
3 # 海事先鋒
殲14戰鬥機是軍迷的驕傲,是軍迷的情懷,也是軍迷的一段傳奇。在軍迷的設想中,殲14戰鬥機應該是一款腳踢F22,拳打F35的先進五代機,而且他應該採用常規佈局、DSI進氣道、雙發二維向量等當時看來很先進的技術。
圖為當時風靡網路的殲14圖片。
殲14是六代機?不是,他是軍迷們在90年代末,21世紀最開始的10年內一直設想的中國第五代隱身戰鬥機,那時候美國的F22戰鬥機也才剛剛出現沒有幾年,但是已經確立了對中國戰鬥機的代差優勢,當時中國的蘇27SK戰鬥機才剛剛服役,和美國空軍技術差距巨大。就在這個情況下,當時的軍迷設想出一個叫做殲14的飛機,來作為畫餅充飢的物件。
殲14戰鬥機的基本幻想都是以F22戰鬥機作為模子的。
現在我們也不敢說當時究竟有沒有這個殲14計劃,但是殲14的設想一經出現就風靡網路,眾多的軍迷都紛紛表示殲14戰鬥機是真的,而且做了大量的CG圖,在網路媒體剛剛出現的年代,一經出現就深入人心,得到了廣泛的報道,當時的熱度不亞於現在的殲20,而且因為殲14本身存在的神秘性,因此他被刻畫出多種形象,其中有一些看上去和現在的殲20還有些像呢。
圖為如今軍迷的“新歡”殲20。
然而殲20的出現改變了一切,就在美國F22A戰鬥機投產服役,中國面臨巨大的隱身戰鬥機威脅的時候,殲20在2010年橫空出世,驚世亮相,也撫慰了軍迷的內心。從那時候開始,網路上再未看到任何和殲14有關的設想和訊息,因為人們知道,中國的五代隱身戰鬥機已經出現了,他就是殲20,而不是殲14,就這樣,殲14逐漸淹沒在了歷史當中,僅存於軍迷的記憶裡,那還真是一段傳奇故事呢。
-
4 # 滾滾水啊溜溜哥
殲14其實就是殲20,當時成飛和沈飛2002年各提交了自己的第四代戰鬥機方案,分別命名為殲14和殲15方案,最後在2005年成都方案技術拍板後空軍正式定義研發的飛機就是殲20。同樣轟炸機也是西飛成飛組團和沈飛陝飛洪飛組團的方案競爭,就是轟九和轟八方案,西飛組的轟九是隱身飛翼型,沈飛組的轟八是類似於b1b和圖160方案。最後空軍選擇了西飛方案。為嘛當時有這個競爭,可能西飛還有研製運輸機的任務。轟九後來就叫轟20。
-
5 # 新型多向進氣風扇
三氣流通道,中通道燃燒室自適應變迴圈核心機將是未來新一代航發的技術制高點,也是中國航發走向世界前列的一個良機。如果再加上新型多向進氣異面風扇,那將更使未來航發如虎添翼,這種新航發無論在推力,推重比,油耗,壽命,故障率等方面,都將較現有航發有質的飛躍。如果中國率先掌握這兩個新技術,中國將成為世界航發新技術的引領者。
-
6 # 一葉楓流
殲14是確有其事,否則也不會把編號空出來了,而且這個專案是立項了。
目前已知的是殲九和殲八同步進行的專案,與米格-23類似。殲12和殲11是同步進行的專案,但是殲11沒有立項,也沒有原型機。殲13是第三代輕型戰鬥機,和F-16類似。
殲11後來再次被用在引進的蘇-27上。
80年代新殲的10號工程用了老的殲十編號。老殲10應該是成飛提出的輕型殲擊機方案,和殲11、殲12同期專案。
殲14應該是中型第四代戰鬥機,出於保密原因沒有公開。後來中止了。
確實同期有中推渦扇12也中止了,部分技術轉移到新的渦扇10上。
-
7 # 李三萬的三萬裡
殲14是對蘇制米格1.44的逆推專案,目的是為競爭解放軍三代機專案,同期競爭的還有殲13殲10專案,最終中標的事我們現在熟悉的殲10戰機。 從同期專案可以推出殲14的立項大概在 80年代後期,彼時米格1.44剛剛完成設計,專案對標的是美軍的F22,效能上自然也是照著對方來的,而中國的航空人也緊追國際大勢,由沈飛承擔新型中型戰機的設計研發工作。研發過程中不斷收到國外先進戰機的設計訊息和設計思路影響,在氣動效能、隱身、動力等方面在國內的研究非常先進,假設專案成功的話中國的航空工業也在一些領域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只可惜彼時中國工業基礎薄弱,新材料研發和航空發動機方面都處於全面落後的狀況,無力跟進新型戰機的研發。同時沈飛又承接了同俄方蘇27專案的合作,在當時無法同時進行兩條線的推進工作,殲14專案也就無奈下馬,設計工作也僅僅進行到設計圖樣和相關元器件的理論搭配,不過這樣全新的設計經驗和技術儲備卻使得沈飛在蘇霍伊專案之外可以迅速在第四代戰機的研發中逆流趕上,以極快的速度研發出了Fc31戰機,成功試飛,改還在不斷進行最佳化改進,也具備了上艦的技術潛力。 不過外界有很多人質疑沈飛的殲14專案,說這一專案是美華人鼓吹中國威脅論的工具之一,實際上根本沒有這樣的專案。其實,按照我軍的一貫傳統,正式研發成型並具備服役條件的戰機都會有確定的專案代號,而且是按順序排列的比如殲10殲11殲20等等,而研發不成功或取消的專案也會有研發時的代號,但一旦下馬後便會將專案代號空置,如果研發過程中產生了不好的影響則會永久棄用代號。按照目前已服役的戰機來說,殲11到殲15中空出的12、13、14號就屬空置的典型,這也側面印證了殲14專案的存在,鼓吹陰謀論的人是非常不負責任的,也是對中國航空人的極大不認可。
-
8 # 極速太空飛船
我們還有更先進的戰機。殲31=殲20+殲11。鑑於當時的時代背景,殲-10是完全模仿F-16機頭和歐洲陣風與颱風機尾的產物,是單發小機,而殲-20是在殲-10基礎上的進一步創意。經過中國工程院多位航空航天院士對比:殲-31的氣動佈局優於殲-20,各項技術指標效能優於殲-20,殲-20的鴨翼設計使該機的隱身性減小,殲-20機翼過於龐大,使其隱身性大打折扣,而殲-31使用3D鐳射列印技術,使其機身與部件都趨於理想化。再說上艦,殲-20機體與機翼龐大,機翼摺疊困難,有誰見過類似殲-20這樣的機型是可以摺疊機翼的?且殲-20彈倉較小隻能攜帶4枚中距航彈和2枚短距航彈,而殲-31就是為上艦設計的,使用3D技術後不僅彈倉容量大、整機重量大幅減輕,這樣,栽油量大增,飛行距離遠,作戰半徑大,加上尾鉤即可上艦。試想在同樣安裝WS-19發動機的情況下,殲-31的機動性會比殲-20優異多少,更不用說其隱身性了。大家都知道航母的甲板非常有限,而成飛根本不掌握艦載機技術,殲-20機體過於沉重,艦上降落距離要求過長,對起落架及攔阻索抗拒力要求極高,所以殲-20上艦簡直難以想象。
-
9 # 軍備解碼
從軍機編號規律和裝備實踐上分析,殲14這個戰鬥機型號是客觀存在的。
中國戰鬥機編號從殲5起步,目前官方公開的型號已經排到殲20。總的來說,正式列裝的戰鬥機型號包括:殲5、殲6、殲7、殲8、殲10、殲11、殲15、殲16、殲20,共9種型號。
這9種均為軍佇列裝服役的型號,並且都(曾)是中國空海軍航空兵的主力戰機,其中殲5、殲6、殲7已經全部退役,殲8還有少部分偵查型號在役。殲10、殲11、殲15、殲16都是中國空軍、海軍的現役主力機型;殲20已經服役形成戰鬥力,但尚未大規模列裝。
由此可見,上述戰機編號從5~20之間,還有一些空出的編號,既殲9、殲12、殲13、殲14、殲17、殲18、殲19,未見官方進行正式的命名。那麼,究竟是這些編號並不存在,還是這些編號的戰機並未服役呢?這需要逐個來分析。
殲12,綽號“空中李向陽”,是中國於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開發的超輕型殲擊機,在生產了兩架原型機後,專案最終下馬。
殲13,上世紀七十年代,中國跟蹤世界第三代戰機發展趨勢而設計的殲擊機型號,限於當時的航空工業能力,專案未完成研製就下馬了;
在殲-13 基礎上重生的瀋陽飛機設計研究所新型邊條翼佈局格鬥戰鬥機參加了國內新一代戰鬥機競爭,同時參加競爭的還有成都飛機設計研究所在殲-9 飛機基礎上發展的鴨式佈局方案和南昌飛機制造廠設計室在強-6 飛機基礎上的可變後掠翼方案。而這一時期空軍裝備體系重新調整了命名,取消了包括殲-9、殲-13 和強-6 在內的名稱,重新給予當時的其他在研專案,而中國未來第三代殲擊機的這三個方案統歸為“十號方案”。殲14,這個編號的訊息比較凌亂,至少有三種不同的意見:有的說是沈飛對俄羅斯米格1.44的逆向研究版本,有的說是沈飛競標四代機失敗的雙發重型隱形戰機版本,還有的說是用來同成飛殲10競標三代機的落選方案。
殲17,這個編號都是網友或者外媒猜測,據稱殲17是殲11B隱身版本,也有說法是俄羅斯蘇34的逆向版本;還有說法是17這個編號被中巴合作的JF-17戰鬥機佔用。
殲18,也都是網路和外媒猜測的型號,多認為是中國第一種短距/垂直起降戰鬥機。
殲19,據稱是更換髮動機和先進電子裝置的殲轟7A戰機,裝備尾鉤,將作為艦載戰鬥轟炸機。
事實上,殲14戰機專案是我軍三代戰鬥機(殲10)的後續計劃,但並非沈飛用於競標四代雙發重型隱形戰機的型號。1983 年,美軍提出了ATF(先進技術戰鬥機)研製計劃,該計劃目標就是研製具備“4S”效能的第四代隱身戰鬥機,成果就是大名鼎鼎的YF22A和YF23A戰鬥機。
上世紀80年代中後期,競標成功的成飛殲10基本確定設計方案和設計指標,轉入型號工程研製階段。但殲10戰鬥機對標的仍是西方第三代戰鬥機,距離美國ATF計劃存在明顯代差。
為此,軍方在殲10研製的基礎上,積極謀劃後續的先進戰機研發專案。這項研發計劃最終於1989年確定,計劃對標美國ATF,研製一種雙發的中型戰鬥機,編號殲14,由瀋陽飛機研究所承擔研製任務。
殲14的研製也是一波三折。最初方案基於殲13-2研製的氣動經驗,採用雙發的大邊條中等後掠角的切尖三角翼的常規佈局。到了1990年代,受美YF22A和YF23A公開帶來的衝擊,又調整為外部輪廓隱身設計的“新93方案”。
與美國ATF計劃不同的是,儘管該方案充分考慮了隱身效能和超音速效能,但並沒有內建彈倉,而是採用機身下半保形外掛4枚中距導彈,攜載外掛時正面RCS小於0.4平米,無外掛時小於0.05平米。該機計劃裝備WS12發動機,預計推力大於80KN,推重比大於8。
經過調整之後的殲14,從最初的先進三代機搖身一變,成為了對標美國F22的四代隱身戰機。紙面指標相當先進:
空重9.8噸,起飛重量15噸,內載油4860KG,最大飛行速度2.0馬赫,機翼面積41平米,空戰翼載荷320KG/M2,推重比1.3以上,最大爬升率310m/s,飛機盤旋能力比F16提高15%以上,最大航程3300KM。至於殲14最終下馬,則是形勢變化和技術儲備不足的共同結果。
一方面,中俄於1992年簽署航空全面技術合作協議,確認了引進蘇27的計劃。這項計劃成為國家戰略的重中之重。特別是後續的蘇27中國產化工作,抽調了沈飛所幾乎所有的精幹力量,殲14研製計劃已經有名無實。
另一方面,來自於空軍和沈飛所對自身技術實力的客觀判斷。以上個世紀90年代初期的中國航空研發實力,研製出當時美國都是最尖端的四代隱身戰機,實在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由此,殲14的研發計劃大約於1993年全面終止。但這並不意味著中國對於四代隱身戰機研製的停止。實際上,中國當前裝備的四代隱身戰機就是在成飛與沈飛兩家的四代機專案競標中產生的,儘管最終成飛勝出,也就是現在的殲20戰機,但是沈飛代號“雪鴞”的四代機專案也具有非凡實力。而沈飛“雪鴞”的技術基礎,很大程度上來源自殲14。
同時,殲14專案、雪鴞專案,還為沈飛快速完成FC31的研製奠定了基礎,為FC31改進型最終演化成海空軍迫切需要的關鍵機型鋪平了道路。
從這個意義上看,殲14專案的貢獻非常值得肯定!
-
10 # 航空君
早在上世紀80年代,中國還在與西方世界各國處於“蜜月期”的時候,那時極度缺乏先進戰鬥機的中國空軍,就要求由沈飛研發出一款具備世界先進水平的重型多用途戰鬥機。
也由於以當時沈飛的相關戰機研發能力和製造水平,都不足以支撐起這款新型戰機的研製工作,也因此憑藉著當時與西方軍事航空發達國家關係還不錯的前提下,中國當時也向英國,法國和美國這三個國家提出了相關的合作和相關技術引進的意見。因此,這款新型戰鬥機也被稱之為殲-14中型用途戰機。
該款多用途中型戰鬥機在設計之初的目標就定的非常之高,不僅該型戰機當時還計劃採用由黎陽發動機公司提供的WS-12航空發動機作為其戰機的動力來源(其實這款發動機當時根本就是個空殼子),還計劃該型戰機在最後定型時,其相關的空中機動效能要強於當時剛剛才開始大批次裝備美國空軍的F-16輕型戰鬥機。
不過,天有不測風雲,時間來到了上世紀90年代,就在沈飛還在盡全力攻克殲-14多用途戰鬥機的相關研發工作的時候 ,國內國外的國際形勢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留給國內相關戰機研發製造單位研製中國產高效能戰機的時間不多了。再加上中國空軍在那時果斷的引進了來自俄羅斯的重型戰鬥機蘇-27及其相關的製造生產線,並點名要求由沈飛接收該條生產線。這也使得原本集中一切研發力量去研發的殲-14多用途中型戰鬥機專案的沈飛,整體研發力量被迫一分為二,大部分科研力量都轉為了去儘早吃透從俄羅斯引進的蘇-27重型戰鬥機相關的製造和生產技術。只有小部分的研發力量繼續進行殲-14多用途中型戰鬥機的研發工作上去。更為雪上加霜的是,也由於之前設定的戰機效能指標過高,殲-14這款多用途中型戰鬥機研製專案進展的非常之慢,且困難重重。
很快,沒有過多久,由沈飛全權研發的這款中國產殲-14多用途中型戰鬥機專案,就徹底下馬了。不過,當年沈飛下的一番苦功夫,也沒有完全的白費,在日後推出的由沈飛自主研發的第四代隱身中型戰鬥機殲-31的身上,還是能夠看到一些當年殲-14戰機的影子的。
-
11 # 國平軍史
關於戰鬥機的編號,中國空軍是從仿蘇聯的米格17F,對應的為殲-5;仿蘇聯米格-19,對應的為殲-6;仿蘇聯米格-21,對應的為殲-7;殲-8,則是殲-7拉長機體放大版,由殲-7的單發改成了雙發而已。
殲-9,是由成飛負責研發設計的單發戰鬥機的,採用了鴨翼氣動佈局的戰鬥機,本身打算用來壓制F-15/16戰鬥機;由於將實用升限設定為25000米,最大飛行速度2.5馬赫,超出了單發戰鬥機的承受能力,最終,殲-9戰鬥機專案下馬,但其鴨翼氣動佈局,卻為此後的成飛所繼承,用在了殲-10戰鬥機上。
殲-11,是仿俄羅斯米格-27的重型戰鬥機,是第一型中國產化的重型戰鬥機,此前,中國空軍服役的所有戰鬥機,都是輕型單發少量雙發戰鬥機。
殲-12,在網路上堪稱大名鼎鼎,是一架單發超輕型戰鬥機,最大起飛重量只有4噸,是當時滿足空軍提出要求,卡車拉了就能在公路上跑,在條件簡陋的野戰機場都隨時能起降的戰鬥機。
“適應人民戰爭需要、實現廣泛、分散的空中游擊戰”,在敵人預計不到的地方出現,贏得了“空中李向陽”綽號的殲-12;最終,南昌飛機制造廠研發成功以後,按照空軍指標完成的殲-12,機體實在是太小了,無法裝載雷達,機載燃油很少,飛上天剛不久,就得考慮下降了,因為航程太短了,空軍自己都不好意思,當然被空軍捨棄了,殲-12未能量產。
殲-13,由沈飛負責研發設計,是在從相關部門從埃及搞來米格-23MC戰鬥機基礎上進行研發,由於渦扇-6發動機一直未能取得突破,改用渦噴-15發動機替代,但殲-13專案研製工作仍然困難重重,歷時10年的殲-13飛機於1981年3月開始正式停止了研製工作。
殲-14,截至目前,並無任何確切的證據,能夠證明殲-14戰鬥機實體,或是其研發計劃的存在,但本文作者從未成軍專案存在的殲-9、殲-12、殲-13,來類推殲-14專案,在研發序號中是存在的。
2017年10月,中央電視臺公開曝光了一款新型戰機的出鏡畫面,採用了單座雙發、雙V形垂尾翼、菱形進氣道的縱向一體化三翼面的氣動佈局。
與此後空軍裝備的殲-20隱形戰鬥機一樣,殲-14也設定有機腹內建彈艙,光滑整潔的機體工藝,能大幅降低殲-14戰機的雷達反射截面積,提高了整機在飛行途中的隱形能力。
殲-14,專案最終落馬,應該是沒有與之相匹配的航空發動機有關,特別是無法真正實施超音速巡航,限制了殲-14作為第4代隱形戰鬥機作戰能力的提高。
當然,網路上也有分析認為,殲-14有可能是成飛基於強-6設計的,用來同沈飛的殲-13和成飛殲-10競標的第3代戰鬥機方案。
這個說法就和殲-14是所謂的第5代隱形戰鬥機的定位,兩者之間相差太遠了些,似乎這種說法沒有逆向測繪研究俄羅斯米格1.44戰鬥機來得令人信服。
中國空軍戰鬥機的編號,是從仿蘇聯米格-17F戰鬥機的殲-5開始的,包括有存在研發設計工程,有的還研製出了樣機,但最終並未裝備空軍,現役戰鬥機中存在編號跳空,也是非常正常的,比如殲-9、殲-12、殲-13並未成軍。
殲-14,依據本文作者判斷,大機率這個研發序號是存在的,只是最終未能研發成功,最大的證據就是央視作為國內的權威媒體,為什麼要報道一種未服役的新型戰鬥機畫面,這型未在空軍中服役的戰鬥機,就很有可能是殲-14,包括此型號後面的殲-15重型艦載戰鬥機和殲-16多功能戰鬥機都已經服役軍方了。
回覆列表
問了下內部人士,說根本不存在殲14,14這個數字不吉利,么四=要死,幾乎所有武器裝備都沒有14這個編號,13直接跳到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