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大寫的蘿拉
-
2 # 徐不工
Gashütte,這個距離捷克邊境25分鐘車程,有著7000左右人口的城市擁有德國薩克森州其他城鎮的所有標誌:陡峭的山坡,寧靜的森林環境和舒適的建築。然而,這是地球上一些最令人垂涎的手錶製造商的家園。
A. Lange & Söhne
儘管有Blümlein和LMH的支援,但朗格正在儘可能地利用有限的資源。根據Schmid的說法,Glashütte鎮在20世紀90年代早期都沒有電話線,儘管其員工最終接受了計算機輔助設計方面的培訓,但朗格當時只有一臺電腦,工人們不得不輪流使用它。
即便如此,1994年這個品牌在披露其前四款腕錶 - Saxonia,Arkade,Tourbillon Pour leMérite和Lange1時震驚了世界。憑藉其偏離中心的錶盤佈局,超大的日期顯示和精美的裝飾機芯,Lange 1成為當時的先進設計,也為品牌腕錶奠定了基調。
自那時起,朗格已經牢牢佔據製表大師的位置,併成為收藏家中的寵兒--部分原因是它的復出與瑞士製表的傳統故事相比,是一個特別令人耳目一新的故事。
Nomos Glashütte
首先,諾莫斯依靠瑞士製造的機械機芯來驅動腕錶; 其相對低成本的腕錶能夠幫助公司成長。但是從一開始,Schwertner的野心就是為了更大的目標。“開發自己的機芯是我從一開始就想做的事情--我希望Nomos Glashütte成為一家能夠從內部完成所有工作的製表公司,”他說。
2005年,諾莫斯釋出了第一款內部製造的機芯Alpha,其基於手動上鍊Peseux 7001的設計,為該品牌早期的腕錶供電。那一年也推出了Epsilon--第一臺全自動僅機構內部執行的機芯。更為顯著的是,2015年,諾莫斯推出了DUW 3001,這是一款超薄全自動機芯,採用諾莫斯的特有擒縱裝置。這種小巧複雜的部件將腕錶的發條能量轉移到手上。很少有其他的製表師可以聲稱擁有這一成就,諾莫斯所取得的成就部分得益於德國政府提供的數百萬歐元贈款和德累斯頓工科大學的幫助。
如今,諾莫斯是德國最大的機械手錶生產商。根據Schwertner的說法,諾莫斯機芯製造成本的95%由該公司的Glashütte製造廠的內部生產所佔。儘管它的內部工作令人難以置信,但它生產出了一些來自Glashütte的最實惠的手錶。 “我們結合了來自柏林的獲獎設計和來自Glashütte的高品質工藝,”Schwertner說。 “我認為這就是我們在製表世界中獨一無二的原因。”
Glashütte Original
1951年7月,the GDR將Glashütte其餘的製表商合併為一家國有企業集團VEBGlashütterUhrenbetriebe(GUB)。 在近40年的時間裡,GUB繼承了該鎮的製表業遺產。
2000年,Pfeifer將Glashütte Original賣給了斯沃琪集團,該品牌幫助其蓬勃發展。今天,除了寶璣和寶珀之外,Glashütte原創品牌還佔據了斯沃琪集團產品組合的頂級品牌。它甚至在Glashütte經營自己的製表學校。與共產主義時期的GUB很像,Glashütte原創繼續在Glashütte製作其大部分機芯甚至製作工具,而錶盤和錶殼則在德國的普福爾茨海姆市制作。只有這一次,它不再是石英和實用型手錶,而是一款集飛輪擒縱裝置、計時器、萬年曆和其他高階複雜功能於一身的腕錶。
-
3 # 匠客表閣6
眾所周知,瑞士日內瓦是多數世界名錶的製造地,其實,除了日內瓦,世界還有一個製表重鎮——格拉蘇蒂小鎮。瑞表有日內瓦,德表有格拉蘇蒂,格拉蘇蒂小鎮製作的手錶可以媲美瑞表。
2015年8月26日,德國總理默克爾親自到訪格拉蘇蒂小鎮,為朗格新錶廠主持揭幕儀式。一個國家總理都願意親自來的小鎮,這說明格拉蘇蒂小鎮的厲害之處。
我們來看看一張有趣的圖。
重點不是Nomos手錶,而是那一雙有故事的襪子。襪子繡著格拉蘇蒂(Glashuette)小鎮的標誌。
格拉蘇蒂小鎮是德國薩克森州的一個小鎮,從薩克森州的首府德累斯頓向南行車1小時左右,就能到達。這座小鎮有7000多名居民,500多年的歷史,約170年的製表歷史,現在已成為德表的製造重鎮,世界製表中心之一。
這裡生成出來的德國手錶,實用、樸實、簡約、工藝嚴謹,不像瑞表奢華高調。
1506年,格拉蘇蒂小鎮因為開採豐富的礦業(銀、銅、鉛、鐵礦)而快速發展。這裡還建立了“玻璃冶煉加工廠”,格拉蘇蒂(Glashuette)在德語中有“玻璃廠”的意思。1831年,開採300多年的礦產終於枯竭,格拉蘇蒂小鎮轉型為製造鐘錶。
費爾迪南多‧阿道夫‧朗格介紹格拉蘇蒂小鎮,不得不說一位重要人物——費爾迪南多·阿道夫·朗格(Ferdinand Adolph Lange),阿道夫·朗格是格拉蘇蒂小鎮製表工業的祖師爺,也是格拉蘇蒂小鎮的鎮長和薩克森州議員,建立了格拉蘇蒂鐘錶學校,同時是現在朗格的創始人,格拉蘇蒂的奠基人。
1841年,費爾迪南多•阿道夫•朗格從巴黎、英國和瑞士學成歸來,他帶回來了瑞士先進的製表技術。當時,薩克森地區的銀礦基本被消耗殆盡,蘇格拉底小鎮的人民生活艱難。
1845年,阿道夫•朗格向政府提出了“發展鐘錶業”的建議,獲得政府的批准,並與政府簽署了貸款協議。格拉蘇蒂小鎮的製表輝煌從此拉開了序幕。
1848年,阿道夫•朗格擔任鎮長,18年任職期間,建立了製作螺絲、齒輪、發條盒、擺輪和指標等小型專業工坊,一直到51歲才下崗,60歲逝世。
二戰時,格拉蘇蒂小鎮為軍隊生產鐘錶,蘇聯的飛機向格拉蘇蒂小鎮扔了炸彈,很多製表廠都毀於一旦。
1945年,德國戰敗,二戰結束,蘇聯軍隊佔領了格拉蘇蒂小鎮,整合所有制錶廠,成立了“人民製表公社”,專門為蘇聯市場鐘錶。那個時期,很容易看到蘇聯產的“德國”天文臺航海鍾。
1990年,東西德合併,“人民製表公社”私有化,變身為“Glashütter Uhrenbetrieb GmbH有限公司”,合法繼承了格拉蘇蒂鎮原來的所有制表企業。後續時期,不同的鐘表又繼續輝煌發展。這就包括了朗格、蘇格拉底的故事。
回覆列表
德國今日的製表集中在東德的格拉蘇蒂小鎮,而這一切要從幾個人開始說起,一個是製表工坊的主人Julius Assmann,一個專注於製表理論教學的老師Moritz Großmann,還有最早到此投入製表的費爾迪南多·阿道夫·朗格(Ferdinand Adolph Lange),他們仨可以說是奠定東德製表精神的重要支柱。
故事的一開始是,由著名的費爾迪南多·阿道夫·朗格(Ferdinand Adolph Lange)連同幾位製表師前往當時盛產鐵礦並且擁有水利資源的格拉蘇蒂小鎮,1845年的德國還是以德累斯頓為製表重地,許多製表專業都在德累斯頓建立起來(德累斯頓製表的淵源可以追溯至1540年),這幾位帶著滿身技藝的製表師決心將格拉蘇蒂打造成支援德累斯頓輸出鐘錶產品的堅強後盾。
(歷史中的格拉蘇蒂小鎮)
(今日格拉蘇蒂鎮樣貌)
先發來到格拉蘇蒂的先驅者之一Julius Assmann與阿道夫·朗格其實是姻親,身為女婿的Assmann在德累斯頓就已經經營個人的鐘表事業,來到了格拉蘇蒂更能夠發揮長才,在1852年開始變成自有品牌製作錶款。因此早期的東德懷錶作品中,我們常常可以看到Assmann以及Lange的作品。隨著格拉蘇蒂製表產業的發展成長,越來越多製表師聚集到此,如Adolf Schneider、Ludwig Strasser 及 Gustav Rohde等,為格拉蘇蒂成為今日德國製表重鎮奠下堅實基礎。
(費爾迪南多·阿道夫·朗格(Ferdinand Adolph Lange)得到薩克森王國的資助於1845年來到格拉蘇蒂開始製表)
(Julius Assmann(朱麗亞斯•阿斯曼)是最初來到格拉蘇蒂發展的製表師之一)
格拉蘇蒂因為這幾位先驅的來到,開始發展了精準時計的製作歷史,其中可精準走時100年無誤、一秒一擺的鐘擺式擒縱座鐘,一直到19世紀末期、20世紀初期都還是當時最精確的座鐘。當時的格拉蘇蒂也開始扮演了提供德國重要時計製造的供應大宗產地,比如擺輪、螺絲、齒輪、指標、面盤、鏡面、金雕技術以及各種製表工具,格拉蘇蒂對於德國其他製表產地也有大量的貢獻。
(格拉蘇蒂是德國製表與鐘錶相關零件的生產地,圖中展示的是古老製表工具與平衡擺輪)
要世代相傳這些製表的專業並不能靠一個人的力量,還必須把專家結合以有系統的方式傳遞下去。而將格拉蘇蒂製表技術延續下去的重要人物就是Moritz Großmann,1878年他在格拉蘇蒂創立了製表學校,讓格拉蘇蒂的製表產業可更茁壯發展。藉著製表學校與地方政府的支助,格拉蘇蒂的製表業發展更加順暢,因此可以成為前述所言的德國製表大宗盛況。
(Moritz Großmann在格拉蘇蒂創立了製表學校,是當地製表技術得以延續的重要人物)
本來只佔一層樓的製表學校後來學員人數增多而變為兩層佔地,Moritz Großmann創立的格拉蘇蒂製表學校孕育出許多人才,其中最著名的製表師Alfred Helwing(1886-1974)在1930年創造出舉世聞名的飛行陀飛輪裝置,並在1931年也成為製表學校的導師。
(早期格拉蘇蒂製表學校)
在後來德國電報系統的開發工作中,他也帶領了格拉蘇蒂製表學校的學員們一同為國家效力投入研究工作,也幫助了當時德國電報系統的工程建設。Moritz Großmann在東德格拉蘇蒂的歷史當中有重要的地位,卻鮮少有人提及,就連他個人作品(可見於格拉蘇蒂當地鐘錶博物館藏)也數量稀少。
(Moritz Großmann打造的懷錶)
格拉蘇蒂鎮內大大小小的鐘表品牌在二戰後被統合成為東德的國營事業,格拉蘇蒂當地製表業的私有化要到上世紀90年代隨著東西德國的統一才再度復興誕生。德國製表實力在1994年以後開始受到國際間的注意,這個昔日蓬勃的製表小鎮陸續誕生了展露頭角的鐘表品牌,德國的製表文化得以在這裡茁壯延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