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文化精華@♥♥♥獲得愛的力量……
為什麼說“知足常樂”呢?先來看看“知足常樂”的原話是怎樣說的。原話是這樣說的:“罪莫厚於甚欲,咎莫慘於欲得,禍莫大於不知足。故知足之足,常足矣。這句話是2000多年前的聖人老子說的,“知足常樂”就來自老子的《道德經》第46章。
在原話中,前面三句話的意思差不多,就是說一個人貪得無厭就會給自己招來災禍。後一句話“故知足之足,常足矣”的意思是:“所以知道滿足的這種滿足,就是永遠的滿足了。”這後一句話後來就慢慢演變成了一個成語“知足常樂”。為什麼說一個人常常懂得滿足,就常常快樂呢?還是先給大家講一講《漁夫和金魚》的故事吧——
傳說有一個老漁夫每天都要去海邊打魚 ,把打魚賣的錢來維持生活。有一天,漁夫撒網捕魚的時候,網到了一條漂亮的小金魚。小金魚不僅漂亮,還會說話。它哀求漁夫說:“求求您放了我吧,我回到大海以後,您要什麼回報我都可以滿足您。”善良的漁夫就把小金魚放回了大海,什麼回報也不要。。
回到家裡以後,漁夫就把這件事情的經過告訴了自己的老婆。漁夫的老婆聽了破口大罵,說老頭子太傻了。讓漁夫去找小金魚要一個新木盆。小金魚立刻滿足了漁夫老婆的要求,給了漁夫家一個新木盆。漁夫回到家裡又一次捱罵了,因為漁夫老婆嫌木盆不值錢,又想要一座木房子。小金魚又一次滿足了漁夫老婆的要求,給了漁夫家一座漂亮的木頭房子。誰知道,漁夫老婆又不滿足,想要做一個世襲的貴夫人,小金魚也同意了。
接著,漁夫老婆又想做自由自在的女皇,小金魚也滿足了要求。最後漁夫老婆提出了一個更高的要求,要做海上的女霸王,並且讓小金魚伺候自己。這次小金魚沒有同意。結果,等漁夫回到家裡時,女皇的宮殿消失了,家門口又出現了以前的破木屋,門前依然是一隻舊木碗。
下面再講一個蘇東坡的故事:話說蘇東坡因為“烏臺詩案”被貶到黃州當一個團練副使的小官,家裡窮得叮噹響。還每天樂呵呵地種地、建房,同當地村民促膝談心。有一次他和朋友去春遊,突然下起大雨來。蘇軾和朋友被淋成了落湯雞。朋友感到很難堪。蘇軾卻無所謂。還興致勃勃地就淋雨的事情寫了一首詞:《定風波》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你看,蘇軾就是這樣樂觀豁達,容易滿足,所以每天都是快樂的。而那個漁夫的老婆就是因為貪得無厭,所以最後一無所有。正是因為大量的事實證明了,容易滿足的人更容易快樂,所以人們就說“知足常樂”。
吸收文化精華@♥♥♥獲得愛的力量……
為什麼說“知足常樂”呢?先來看看“知足常樂”的原話是怎樣說的。原話是這樣說的:“罪莫厚於甚欲,咎莫慘於欲得,禍莫大於不知足。故知足之足,常足矣。這句話是2000多年前的聖人老子說的,“知足常樂”就來自老子的《道德經》第46章。
在原話中,前面三句話的意思差不多,就是說一個人貪得無厭就會給自己招來災禍。後一句話“故知足之足,常足矣”的意思是:“所以知道滿足的這種滿足,就是永遠的滿足了。”這後一句話後來就慢慢演變成了一個成語“知足常樂”。為什麼說一個人常常懂得滿足,就常常快樂呢?還是先給大家講一講《漁夫和金魚》的故事吧——
傳說有一個老漁夫每天都要去海邊打魚 ,把打魚賣的錢來維持生活。有一天,漁夫撒網捕魚的時候,網到了一條漂亮的小金魚。小金魚不僅漂亮,還會說話。它哀求漁夫說:“求求您放了我吧,我回到大海以後,您要什麼回報我都可以滿足您。”善良的漁夫就把小金魚放回了大海,什麼回報也不要。。
回到家裡以後,漁夫就把這件事情的經過告訴了自己的老婆。漁夫的老婆聽了破口大罵,說老頭子太傻了。讓漁夫去找小金魚要一個新木盆。小金魚立刻滿足了漁夫老婆的要求,給了漁夫家一個新木盆。漁夫回到家裡又一次捱罵了,因為漁夫老婆嫌木盆不值錢,又想要一座木房子。小金魚又一次滿足了漁夫老婆的要求,給了漁夫家一座漂亮的木頭房子。誰知道,漁夫老婆又不滿足,想要做一個世襲的貴夫人,小金魚也同意了。
接著,漁夫老婆又想做自由自在的女皇,小金魚也滿足了要求。最後漁夫老婆提出了一個更高的要求,要做海上的女霸王,並且讓小金魚伺候自己。這次小金魚沒有同意。結果,等漁夫回到家裡時,女皇的宮殿消失了,家門口又出現了以前的破木屋,門前依然是一隻舊木碗。
下面再講一個蘇東坡的故事:話說蘇東坡因為“烏臺詩案”被貶到黃州當一個團練副使的小官,家裡窮得叮噹響。還每天樂呵呵地種地、建房,同當地村民促膝談心。有一次他和朋友去春遊,突然下起大雨來。蘇軾和朋友被淋成了落湯雞。朋友感到很難堪。蘇軾卻無所謂。還興致勃勃地就淋雨的事情寫了一首詞:《定風波》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你看,蘇軾就是這樣樂觀豁達,容易滿足,所以每天都是快樂的。而那個漁夫的老婆就是因為貪得無厭,所以最後一無所有。正是因為大量的事實證明了,容易滿足的人更容易快樂,所以人們就說“知足常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