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呱呱三農
-
2 # 豬場動力網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要了解下您所在的地區。
一、豬舍建築設計原則
1.豬舍排列和佈置必須符合生產工藝流程要求。一般按配種舍、妊娠舍、分娩舍、保育舍、生長舍和肥育舍依次排列,儘量保證一棟豬舍一個工藝環節,便於管理和防疫。
2.豬舍的設計處理。依據不同生長時期豬對環境的要求,對豬舍的地面、牆體、門窗等做特殊設計處理。
3.豬舍建築要便利、清潔、衛生,保持乾燥,有利於防疫。
4.豬舍建築要與機電裝置密切配合,便於機電裝置、供水裝置的安裝。
5.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儘量降低造價,節約投資。
二、豬舍建築常見型別
豬舍依其結構、豬欄和功能等形式,可分為多種型別。豬舍型別如圖3-2所示。
圖3-2 常見豬舍型別示意圖
1.按屋頂形式分
單坡式、雙坡式、聯合式、平頂式、拱頂式、鐘樓式、半鐘樓式等。
2.按牆的結構分
(1)開放式 三面有牆,一面無牆,結構簡單,通風采光好,造價低,冬季防寒困難。
(2)半開放式 三面有牆,一面設半截牆,略優於開放式。
(3)密閉式 分有窗式和無窗式。有窗式四面設牆,窗設在縱牆上,窗的大小、數量和結構應結合當地氣候而定。一般北方寒冷地區,豬舍南窗大,北窗小,以利保溫。為解決夏季有效通風,夏季炎熱地區還可在兩縱牆上設地窗,或在屋頂上設風管,通風屋脊等。有窗式豬舍保溫隔熱效能好;無窗式四面有牆,牆上只設應急窗(停電時使用),與外界自然環境隔絕程度較高,舍內的通風、採光、舍溫全靠人工裝置調控,能為豬提供較好的環境條件,有利於豬的生長髮育,提高生產率,但這種豬舍建築、裝備、維修、執行費用大。
3.按豬欄排列分
(1)單列式 豬欄一字排列,一般靠北牆設飼餵走道,舍外可設或不設運動場,跨度較小,結構簡單,省工省料造價低,但不適合機械化作業。
(2)雙列式 豬欄排成兩列,中間設一工作道,有的還在兩邊設清糞道。豬舍建築面積利用率高,保溫好,管理方便,便於使用機械。但北側採光差,舍內易潮溼。
(3)多列式 豬欄排列成三列以上,豬舍建築面積利用率更高,容納豬多,保溫性好,運輸路線短,管理方便。缺點是採光不好,舍內陰暗潮溼,通風不暢,必須輔以機械,人工控制其通風、光照及溫溼度。
現介紹幾種常見的大、中、小型豬舍規格,供參考。
大型舍:長80~100米,寬8~10米,高2.4~2.5米。
中型舍:長40~50米,高2.3~2.4米,單列式寬5~6米,雙列式寬8~9米。
小型舍:長20~25米,高2.3~2.4米,單列式寬5~6米,雙列式寬8~9米。
三、豬舍的地面和排汙設計
1.地面設計 豬舍地面是豬活動、採食、躺臥和排糞的地方,要求保溫、堅實、不透水,平整防滑,便於清洗消毒。修建豬舍時,地基頂部應設防潮層,可在地表下鋪一層孔隙較大的材料(如爐灰渣、空心磚、粗砂石等),厚15~30釐米,以增加其保溫效能。表面多用水泥粗麵,地面要有3﹪~5﹪的坡度,以利排汙。
(1)空懷舍、妊娠舍、生長舍、育肥舍 大多是前面2∕3為水泥地面,坡度約為3﹪~5﹪,後面1∕3為漏糞地板(鑄鐵、水泥條或者鋼筋噴塑等),漏糞板下面是一條寬約60釐米的糞溝,在糞溝的始斷做一個蓄水池定時放水將糞便沖走。若要人工收集豬糞,則在漏糞板下面做一個表面光滑、長度為35釐米、坡度為20%~30%的斜面,斜面底部是一條寬25釐米的小溝用來收集豬糞。在豬欄的前面做一個寬約43釐米、高約15釐米、深約12釐米的“U”飼餵槽。
(2)分娩、保育舍 由於現已廣泛推廣使用免維修型鑄鐵分娩欄、保育欄,床架中間不再設定任何支撐腳,因此要求在豬欄排糞區底部設定同上的自動沖水糞溝或人工揀糞糞溝。施工時要求保證豬欄前後支腳處的標高,前後腳的距離為210釐米。放置仔豬保溫箱的地面要設計成水泥平臺,高度與分娩欄的底面一致,水泥平臺之上為分娩欄的仔豬保溫區或保育欄放置食槽的地方,這樣可回收因豬採食而拱落的飼料,避免飼料浪費。
2.排汙設計 現代規模化養豬豬群密度大,每天產生的糞便也較多,因此合理的排汙設計是維持豬舍環境的重要因素。
各種豬群平均日排洩糞尿量見表3—1。
表3—1 各種豬群平均日排洩糞尿量
(1)舍內糞溝的設計
目前豬舍內的排汙設計有人工揀糞糞溝、自動沖水糞溝和刮糞機清糞。為了保證排汙徹底而順暢,設計的糞溝須有足夠的寬度和坡度及一定的表面光滑度,自動沖水糞溝還必須有足夠的沖水量。糞溝設計的一般情況是:人工揀糞糞溝寬度為25~30釐米左右、始深5釐米、坡度0.2﹪~0.3﹪,主要用來排洩豬尿和清洗水,豬糞則由工人揀起運走;自動沖水糞溝寬度為60~80釐米左右、始深30釐米、坡度1.0﹪~1.5﹪,將豬糞尿收集在糞溝內,然後由糞溝始斷的蓄水池定時放水沖走;刮糞機清糞的糞溝寬為100~200釐米、坡度0.1﹪~0.3﹪,利用捲揚機牽引刮糞機將糞溝內的豬糞尿清走。
(2)總糞溝的設計
一般情況下,萬頭豬場總糞溝寬度80釐米左右、坡度1.0﹪~1.5﹪,如果各棟舍之間的地勢有一定的落差,則可以利用這種地勢來作為總排糞溝的溝底斜度。一般採用埋置預製水泥管則比較理想。
四、豬舍的通風和保溫設計
1.通風設計
設計良好的通風系統,可使豬舍經常保持冷暖適宜、乾燥清潔,不但能及時排除舍內的臭味或有害氣體,而且還能防止疾風對豬隻的侵害。
(1)自然通風
在自然通風的情況下,豬舍應合理的設計朝向、間距、門窗的大小和位置及屋面結構。一般情況下,單棟建築物的朝向與當地夏季主導風向垂直,豬舍間距大於5倍豬舍的高度,通風情況最好。但是目前興建的規模化養豬場都是一個建築群,要獲得良好的自然通風,一般將豬舍的朝向與夏季主導風向成30℃左右佈置,舍間距約為豬舍高度的3倍;門窗的尺寸應根據勞力型或勞力型向科技型轉變的養豬形式,不僅要滿足通風的要求,而且要滿足豬群轉欄或飼料車、清糞車的使用要求。常用尺寸為:主門120釐米×200釐米,其它門100釐米×200釐米。窗戶的面積主要根據採光要求和豬舍面積而定。
自然通風主要靠熱壓通風,要求在豬舍頂部設定排氣管,牆的底部設定進氣管。可在計算出通風管總面積後,根據所確定的每個排氣管的斷面積,求得一棟舍內需要安裝的排氣管數。風管總面積的計算公式如下:
A﹦L∕V
式中 A 為風管總面積;L 為確定的通風換氣量;V 為空氣在排管中的流速(米∕秒)
(2)機械通風
機械通風有三種方式:負壓通風、正壓通風和聯合通風。負壓通風是用抽風機抽出舍內汙濁空氣,讓新鮮空氣透過進氣管進入舍內;正壓通風是用風機將舍外新鮮空氣強制性送入舍內,使舍內壓力增高,汙濁空氣經風管自然排除;聯合式通風是一種同時採用機械送風和排風的方式,適用於大型封閉式豬舍。
現代規模化養豬豬群密度大,舍內環境經常隨著豬隻的數量、體重及室外氣溫而改變,有時單靠自然通風是不夠的,還要設定必要的機械通風裝置,透過風機送風和排風,從而調節豬舍內的空氣環境。例如美國三德公司封閉式豬舍的通風系統,它在屋頂正中設計垂直通風道並安裝蒸發式冷風機,把風送入設定在屋架下弦的水平風道,再經水平風道兩側面的送風口均勻的送到舍內;在南北兩側牆上裝有排風機,牆的內側有通氣管與排風機相連,這樣有助於把接近地面的部分氣體抽出,是一種良好的機械通風方式。
2.保溫設計
對豬舍進行合適的保溫設計,可以解決低溫寒冷天氣對養豬的不利影響,又可以節約能源,夏天還可以隔熱和減少太陽的熱輻射。因此在設計豬舍時應儘可能採用導熱係數小的建材作為修建屋面、牆體和地面的材料,以利保溫和防暑。目前北方地區豬舍多采用“單斜面半敞開式”結構形式,設計時應充分考慮以下幾點。
(1) 豬舍的方位
採用坐北向南、東西延長(Sunny透過率低的地區,偏西5~8°為好),要有一個合理的採光屋面(冬季能使太Sunny最大限度的射入棚內,夏季能使太陽的高度角近乎垂直,舍內遮陰面大,去掉棚膜,通風涼爽)。
(2) 豬舍前坡
採光部分用雙層結構模式,裡層為永久性鋁合金架玻璃採光層,外層為無滴漏塑膠薄膜(西北地區風沙大可設計為鋼架保溫採光結構),夜間加草簾等覆物。
(3) 棚頂
多使用土木結構,建造時最好鋪足夠的保溫材料(如爐灰、鋸末等),並用多層材料(如草泥、石棉瓦等)組合在一起,有效的提高其保溫效能。
(4)牆體
僅次於棚頂,要選擇導熱係數小的材料,確定合理的隔熱結構,提高牆壁的保溫能力。目前,大部分豬場都是採用磚砌的牆體,如果使用空心磚或在牆體內填充一些稻草、碎紙片、泡沫塑膠等,可以有效的改善其保溫效能。
五、豬舍內部結構設計
豬舍內部結構包括前牆、後牆、中樑柱、豬欄、食槽、走道、糞溝等部分。現以北方地區常用的“單斜面半敞開式”日光節能豬舍為例介紹。
豬舍型式為“單斜面半敞開式”日光節能捨,中樑柱高2.8米,前牆高1.1~1.2米,後牆高1.9米,走道寬1.0~1.2米。標準棟為:4.5米(跨度)×60米(長度)﹦270平方米。單間:4.5 米(長)×3.0 米(寬)﹦13.5平方米。
這種單間和標準棟適合於各型別的豬舍,如配種舍、妊娠舍、分娩舍、保育舍、後備舍及育肥舍。不同的是:分娩舍和保育舍不安裝隔欄,而裝配專用的限位欄和保育欄;分娩舍和保育舍排汙溝的位置距離前牆基1.5米,其它舍的排汙溝位置設在南牆基內側部;配種舍、妊娠舍的欄高1.1米,其它舍為1.0米;飲水器的高度因豬的年齡而異。
一、豬舍的建築
(一)牆體
①標高水平以下為二層50牆為基礎,上加三層37牆至水平牆面,水平面以上縱牆高200cm,兩邊山牆中心高220—230cm。縱牆為30實心牆。
②保溫牆做法:由內到外依次為1:2沙漿lcm內粉,12cm磚牆作內牆,6em保溫材料(低密度l0kg/m3聚苯板,7m3),12cm磚牆作外牆。文章出自:福建畜牧獸醫網
④窗戶高度距水平面l00cm,框高70cm,寬l00cm。向內斜開,窗扇兩邊加擋風隔板並有密封條,通風窗高70cm,長l00cm(外徑尺寸),窗扇同上,窗戶及通風口四周為實心牆。
(二)圈舍坡降
①圈舍橫向坡降為3‰,走道應高於圈面12cm。
②戲水池坡降3‰(兩端落差6cm),戲水池沿高15cm,外沿高於圈面10-1 5cm。
(三)採暖煙道及煙筒
①採暖煙道為U形迴轉,火道間距離l00cm。
②入口燒火處高60cm,寬60em;煙道入口處高40cm,寬40cm;U形煙道處前端高35cm,後端高30cm,出口處高20cm,煙道寬40cm,
④入火煙道低於出火煙道水平5cm,體現“低處進煙,高處出煙”,入火煙道靠近戲水池,出火煙道靠近人行走道。出火煙道離豬欄門l00cm。
⑤煙筒高300cm以上,分別是62牆l00cm,50牆l00cm,37牆l00cm。煙筒於煙道連線處內徑40cm,寬25cm逐漸向上收到12�12cm。
(四)戲水池
①戲水池寬105cm,緊貼內牆,戲水池沿於縫漏溝間距l0cm,戲水池應做防滲處理。
②戲水池排糞出口要成下漏排糞,出口裝堵水口。
(五)縫漏溝。
漏縫溝沿寬50cm,溝寬40cm,沿高5cm,上鋪50�100cm的漏縫地板,溝深高度從進口的20 cm到出口的40 cm,溝底部呈U形。
(六)屋頂
①屋頂做法:由下至上為屋架、檁條、無滴薄膜,兩層3cm聚苯板錯開佈置(容重大約l8kg/m3,14 m3)、無滴薄膜,用鐵絲固定,石棉瓦面(或彩鋼瓦)。
②屋架:可採用鋼架屋架,也可採用木材“人字梁”做屋架,但要根據選用材料適當增加支柱。
(七)地下基礎及地面
地基為2: 8或3:7灰土15cm夯實或平鋪6cm厚磚,上鋪1:2.5或1:3水泥沙漿2cm,表面要粗糙。
(八)隔欄、料桶
①隔欄下部為12cm磚牆,高50cm,兩側水泥沙漿lcm粉刷,上部二根間距20cm鋼管橫向排列,每間距200cm加一豎欄固定。
②料桶採用自動料桶,料桶距走道隔欄25—40cm,以便於投料為宜。料桶寬73 cm。
(九)豬舍面積
豬舍按存欄量安排舍內面積,150頭存欄舍寬8.1米,長24米,走道寬90cra。進門處留2.5米的操作間,豬欄寬3.5米,長8.1米。
二、飲水系統
(一)飲水系統安裝
①進水管選用6公分以上的管道,入舍處要從煙道上方地面透過,要使冬季水溫升高。
②舍內管道可選用PVC管,在戲水池上方120cm處固定,每欄留兩個以上出水口。
③在鋼筋隔欄中部上焊接兩個3-4cm長的1寸鐵管環,上部鐵管環在鋼欄頂部,打一孔絲,安一固定螺絲,下部一個距水平面60cm,飲水器鐵管用4分鐵管,長90cm,串入鐵管環,飲水器鐵管下部安一個三通,上接2個飲水乳頭,上部用軟管與飲水管道連線,以便於調節飲水口高低。
(二)飲水器及飲水壓力
①每個欄內至少分開安裝2個以上飲水乳頭,每個飲水活動鐵管三通連線兩個飲水乳頭,縱向伸向兩個欄舍。
②飲水壓力:單舍水塔20米高度不低於5米,水壓以飲水乳頭每分鐘流量不少於500ml為宜。
三、環境控制系統
①排風扇在入口對側山牆上安裝36英寸(1l0�110cm)和24英寸(75�75cm)的負壓風機各1個;
②風扇底部距地面l00cm,兩風機間隔2.5m,36英寸靠近戲水池,24英寸靠近人行走道。
四、“150”模式豬舍構造特點及好處
1、標準化養豬圈舍為全封閉式圈舍,屋頂、圍牆經保溫隔熱處理(中間加有苯板隔熱)。冬暖夏涼,給豬隻提供理想的生長環境。 2、採用火道式或熱風爐供暖。
3、縱向負壓式通風,水簾降溫。
4、裝有自動喂料、自動飲水設施。自由採食飲水,提高了飼料利用率,縮短了飼養週期。
5、育肥豬實行大欄飼養,種豬採用定位欄和產床飼養。實施標準化生產,提供安全優質食品。
6、豬舍設有戲水池(豬廁所)及漏縫溝。嚴格疾病預防和控制,降低了養殖風險。
7、設定化糞池、沼氣池,減少環境汙染。
8、操作簡單方便,省工省時,提高了養殖經濟效益
-
3 # 愛農幫
種豬舍位於上風向,育肥豬舍位於下風向,(注意觀察當地經常性風向);地形選擇基本原則是要求地勢高,地下水位低,地勢開闊,通風光照要求選擇通風透光性好,乾燥衛生,操作管理方便,南方地區注意防潮防熱和排水,北方地區注意保暖通風防雪等,沿海地區注意防風。坐北朝南,根據不同地方特點略有偏差;
注重舍內通風與換氣,必要時可以裝電動排風扇,這種方法換氣速度快、節省換氣電能;
發酵床養豬豬舍也可以在原建豬舍的基礎上稍加改造就行,一般要求豬舍充分採光、通風良好,南北可以敞開,建議通常每間豬圈淨面積至少20平方米(可根據具體情況調節,但建議豬舍以不低於10平方米為宜,母豬欄可以適當縮小),每20平方米麵積可飼養肉豬15頭左右,朝南面的中部具有可自由開閉的窗子,這樣可使豬舍內部的微生物更適宜地生長繁殖,利於發酵;
雖說,近年來,尤其是今年國家對於農村散養戶的要求越來越嚴格,大規模禁養、拆遷的現象也是頻繁發生;但是,此舉也是為了緩解養殖無汙染帶來的環境問題,國家對於農村養殖還是大力支援的!
-
4 # 農村Q哥
養豬行業就是這樣,裡面的人有的想出去,外面的人總有人想進來。
既然想養豬,就需要建設豬圈豬舍。這是一項比較不小的投資。
建豬場還需要更多的許可證,這些整件也需要到當地畜牧局諮詢。各地可能有所差異。
選址的時候要考慮圈舍,住宿,料庫,排汙系統基建等。
選址要平坦開闊,有一定坡度最佳,地勢要偏高一點,乾燥,背風向陽。
雖然要遠離大路。但也需要道路通暢,有好的道路同行。這樣方便進料,賣豬等。
水電水電方便,這兩方面要有保證,沒水,就無法正常生產,生豬生長過程中離不開水,需求量很大。如果有條件,可以自己打井,如果無法打井可以下埋水管引水。不太建議往豬場拉水,勞動量太大,佔用太多時間。
建設佈局一個豬場需要有生產區,隔離區,生活區等。人員居住的房間,換衣間,料庫,攪拌間,妊娠母豬舍,產房,保育舍,育肥舍,病豬隔離舍。
這些圈舍,無論是全封閉建築,還是分離半封閉建設,都需要單獨建設,不可混養。
要是飼餵公豬,還需要有獨立的公豬圈舍。不可與其他豬混養。
基本要求建築要做到通風,採光充足,北方地區要有良好的保溫設施和通風系統,夏天要有降溫設施。
排尿溝坡度要好,要封蓋,不可暴露,糞尿分開,尿池要足夠大,糞便堆積處要有棚遮雨。
飲水系統,特別強調一點,要有獨立飲水系統,方便飲水給藥。
如果條件允許,自動刮糞系統可以考慮~自動料線也可以考慮~~
回覆列表
一、豬舍的建築
(一)牆體
①標高水平以下為二層50牆為基礎,上加三層37牆至水平牆面,水平面以上縱牆高200cm,兩邊山牆中心高220—230cm。縱牆為30實心牆。
②保溫牆做法:由內到外依次為1:2沙漿lcm內粉,12cm磚牆作內牆,6em保溫材料(低密度l0kg/m3聚苯板,7m3),12cm磚牆作外牆。文章出自:福建畜牧獸醫網
④窗戶高度距水平面l00cm,框高70cm,寬l00cm。向內斜開,窗扇兩邊加擋風隔板並有密封條,通風窗高70cm,長l00cm(外徑尺寸),窗扇同上,窗戶及通風口四周為實心牆。
(二)圈舍坡降
①圈舍橫向坡降為3‰,走道應高於圈面12cm。
②戲水池坡降3‰(兩端落差6cm),戲水池沿高15cm,外沿高於圈面10-1 5cm。
(三)採暖煙道及煙筒
①採暖煙道為U形迴轉,火道間距離l00cm。
②入口燒火處高60cm,寬60em;煙道入口處高40cm,寬40cm;U形煙道處前端高35cm,後端高30cm,出口處高20cm,煙道寬40cm,
④入火煙道低於出火煙道水平5cm,體現“低處進煙,高處出煙”,入火煙道靠近戲水池,出火煙道靠近人行走道。出火煙道離豬欄門l00cm。
⑤煙筒高300cm以上,分別是62牆l00cm,50牆l00cm,37牆l00cm。煙筒於煙道連線處內徑40cm,寬25cm逐漸向上收到12—12cm。
(四)戲水池
①戲水池寬105cm,緊貼內牆,戲水池沿於縫漏溝間距l0cm,戲水池應做防滲處理。
②戲水池排糞出口要成下漏排糞,出口裝堵水口。
(五)縫漏溝。
漏縫溝沿寬50cm,溝寬40cm,沿高5cm,上鋪50—100cm的漏縫地板,溝深高度從進口的20 cm到出口的40 cm,溝底部呈U形。
(六)屋頂
①屋頂做法:由下至上為屋架、檁條、無滴薄膜,兩層3cm聚苯板錯開佈置(容重大約l8kg/m3,14 m3)、無滴薄膜,用鐵絲固定,石棉瓦面(或彩鋼瓦)。
②屋架:可採用鋼架屋架,也可採用木材“人字梁”做屋架,但要根據選用材料適當增加支柱。
(七)地下基礎及地面
地基為2: 8或3:7灰土15cm夯實或平鋪6cm厚磚,上鋪1:2.5或1:3水泥沙漿2cm,表面要粗糙。
(八)隔欄、料桶
①隔欄下部為12cm磚牆,高50cm,兩側水泥沙漿lcm粉刷,上部二根間距20cm鋼管橫向排列,每間距200cm加一豎欄固定。
②料桶採用自動料桶,料桶距走道隔欄25—40cm,以便於投料為宜。料桶寬73 cm。
(九)豬舍面積
豬舍按存欄量安排舍內面積,150頭存欄舍寬8.1米,長24米,走道寬90cra。進門處留2.5米的操作間,豬欄寬3.5米,長8.1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