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清風明月話歷史

    或許許多人認為武聖關羽要比龐德厲害,但是我個人認為恰恰相反,龐德的武力應該與關羽差不多,但是龐德的智謀應該高於關羽,論綜合素質,龐德應該略勝關羽一疇。

    曹仁被關羽所敗,退守樊城。曹操大驚,命于禁為徵南將軍,龐德為徵西都先鋒,領著大軍前去增援樊城。

    眼看大戰在即,曹操突然把龐德的先鋒印卸了,因為于禁卻告訴曹操,說龐德昔日舊主馬超、哥哥都在劉備手下,如果讓龐德當先鋒,豈不火上澆油?

    龐德為了曹操相信自己,回到家中,便讓木匠做了一副棺材。然後對手下們說:“我龐德深受魏王恩德,發誓以死相報。如果我被關羽所殺,你們就把我的屍體放進這棺材。如果我殺掉了關羽,我就把關羽的首級放進這個棺材,來報答魏王。”

    關羽得知此事後,勃然大怒,命令關平前去攻打樊城。關平得令後,與龐德打了三十個回合,卻不分勝負。關羽親自上場,跟龐德交戰。兩人酣鬥一百多回合,難分上下雙方唯恐將軍有失,便都鳴金收兵。

    次日,龐德又跟關羽騎馬對戰。兩個人又打了五十幾回合,不分勝負。突然,龐德調轉馬頭,拖著刀往回逃跑。關羽見龐德,哪肯罷休,拍馬追了上去。關平怕關羽有什麼閃失,便也拍馬追上。

    沒想到,龐德假裝拖刀計,卻把刀掛在馬鞍上,暗中把弓拉開,對關羽就是一箭。關羽躲避不及,左臂中了一箭,鮮血直流。關平大驚失色,連忙護著關羽回營。龐德見關羽中箭,大喜,連忙調轉馬頭,想要殺回去。這時,聽到魏軍鳴鑼聲起,便不再追趕,回營去了。沒想到,于禁站在高處,看到龐德射中關羽,怕他立下大功,搶了自己風頭,這才鳴金收兵。

    龐德回營後,責問道:“為什麼鳴金?”

    于禁卻說:“魏王曾說關羽智勇雙全。今日他雖中了一箭,只怕有詐,所以鳴金收兵。”

    龐德忿忿不平地說道:“如果不鳴金收兵的話,我早已殺掉他了。”

    後來,龐德每天帶兵辱罵關羽,可是關平高掛免戰牌,且不讓關羽知道。於是,龐德對於禁說:關羽中了一箭,沒法動彈,我們不如乘機帶著部隊殺入關羽大營之中,這樣便解了樊城之圍。”

    可是,于禁怕龐德建功,堅決肯動兵。就這樣,龐德一次又一次地喪失了擒拿關羽的機會。等到關羽箭傷好後,發現樊城外的襄江水的水勢很急,而且當時連續下了幾天暴雨,結果被關羽水淹曹軍,大獲全勝。龐德被周倉所擒,見到關羽不跪,誓死不降,最後被關羽斬殺。

    這一段就是龐德與關羽的交戰過程,或許許多人認為關羽雖然被龐德射了一箭,但是後來卻被關羽水淹七軍,生擒斬殺了,說明龐德不如關羽。但是我個人並不這樣認為,我認為龐德武藝超群,不在關羽之下,而且此人深通謀略,是個將才,論綜合素質,龐德勝過關羽。龐德抬棺上陣,不僅加深曹操的信任,同時鼓舞了士氣。在與關羽對戰之時,他故意跟關平戰成平手,麻痺關羽,使他產生輕視之心。在和關羽久戰不下之時,假裝使用拖刀計,放箭射中關羽,差點就這樣了結了一代武聖。倘若沒有于禁的阻擾,根本不會發生水淹七軍之事,而且關羽早被龐德所擒。因此我個人認為龐德勝過關羽

  • 2 # 靘史宴

    無論是武力還是智謀以及在後人心目中的地位,關羽都要甩龐德幾百條街。

    關羽北伐之時,打的曹操都想著要遷都了,可見關羽之強悍。曹操如果不是讓東吳偷襲荊州,最終勝敗還是很難預料的。最起碼關羽不會兵敗被殺。在那個年代,龐德算老幾?他能跟關羽相比麼?年輕時的關羽,就已經名揚四海了,溫酒斬華雄、殺顏良誅文丑時,龐德還不知在哪兒呢?龐德之所以會被後人記住,那是因為他與年邁的關羽對戰,並且暗算的得手,使得關羽受傷。是關羽抬高了龐德的地位,如果沒有這一戰,世人誰會記得龐德?

    關羽和龐德單挑時,畢竟龐德年輕力壯,而關羽已經年邁了,就是體能和耐力上已經遠不及盛年時的龐德,就是在這種情況下,龐德尚不能戰勝關羽,可見年輕時的關羽是何等的強悍。為何曹營將領那麼多,都沒人願意主動請纓去戰關羽呢?因為他們中很多人都是親眼見過昔日關羽之勇的,只是龐德初來曹營,又是降將,如果不能立下蓋世奇功,是很難在曹魏立足的,沒辦法,龐德只好硬著頭皮去啃一個沒人願意去啃的硬骨頭了。雖然此戰龐德被殺,但是他的子孫從此以後榮華富貴享之不盡。

  • 3 # 我嘿嘿嘿嘿

    當時關羽年老體邁又有箭傷(過五關就有

    了),而龐德抱著決戰之心又體力充沛。但是就這樣,龐德還是勝不了關羽。關羽是個能帶十萬大軍的帥才,龐德屬於能帶一個旅在前線衝鋒的偏將。年輕的關羽就已經有過自己的輝煌了,論智謀和武力,龐德遠遠不是關羽的對手。龐德是馬某的手下,後來馬某又和關羽是同事,馬某還不瞭解他們麼!

  • 4 # 緣去緣來68

    龐德出自西涼,西涼人素習弓馬,生性悍勇,關公已過中年,赤兔馬己老邁,綜合起來拼殺下去關公會敗,羅貫中要龐德以弓箭嬴關公,不安排以拼刀使敗於龐德之手。是愛護關公名聲

  • 5 # LittleBaiBY

    龐德,當體力不大於對方,棄一張殺,對方不棄殺,視為決鬥,關羽紅色牌都是殺 由此可見,龐德雖然死戰到底,但是關羽更勝一籌

  • 6 # 人間正道陳徳立

    關羽與龐德到底誰厲害,評心而論,無論是文是武龐德都不是關羽的對手!那在三國演義裡龐德為什麼能在關羽的馬前能走上百餘合呢?這是因為龐德的舊主馬超和其兄已歸降 大哥劉備。有意想收隆龐德,想看他究竟有多大的本領。那為什麼關羽會中龐德的一箭呢?只因龐德虛晃一箭,虛拉弓弦沒有發出。,關羽一愣龐德真箭發出,關公這才中他一箭,這隻能說龐德玩了個小心眼佔了這個便是而已。在正史三國志中記載,關羽張飛世之虎臣乃萬人敵也,龐德怎麼能是關羽的對手。

  • 7 # 將心向明月

    我們就來分析下關羽晚年的一次長時間單挑,襄樊戰役當中關羽與龐德的單挑的首次單挑,即兩人大戰一百回合那次。此戰一般來說,大多數人是認為老年關羽武力減退,龐德由於抬梓決戰而盡了全力,所以兩人是完全的平手。本人分析的結果是:此戰並非兩人平手,而是關羽佔據了一定優勢。由於毛本和嘉靖本對於龐德的很多描述差距很大,武力定位不同,那麼此帖,以嘉靖本為準。

    一:龐德武力基本定位

      關羽之前的戰績非常多,他武力的定位也比較明確。但是龐德出場比較晚,而且似乎沒有和較強的武將正規單挑。曹操想收復龐德,曾經用許褚等大將車輪戰,消耗龐德的武力,既然曹操想收他,說明龐德武功還是很強的,但是具體有多強呢,先看下原文,關羽和龐德交戰前,關平和龐德交戰的情況:

    [卻說關公高坐於中軍帳上,忽帳下一人復曰:“探知曹操差於禁為將,領七枝精壯兵到來。前部先鋒龐德,軍中抬一舁櫬,口出不遜之言,誓與君侯決一死戰。兵離城三十里之路矣。”關公聽知,勃然變色,美髯飄動,大怒而言曰:“天下英雄,聞吾之名,盡皆縮頸而奔。龐德豎子,何敢來藐視吾也!”喚子關平一面攻打樊城,“吾自去斬此匹夫,以雪其謗!”平諫曰:“父親守三十年之英風,不可因一言之辱而棄泰山之重,與頑石共爭高下也。辱子願代父去戰此人。”關公曰:“吾自臨戰以來,未常不身先士卒。龐德何等之人也?焉敢辱吾!”平曰:“兒聞世人有云:‘螳螂之忿,安當車轍。’況隨侯之珠,不可彈雀;怒蠅拔劍,徒費神威。量龐德鼠輩,何勞父親自敵乎?”關公曰:“汝試一往,吾隨後便來接應。”關平出帳,提刀上馬,領軍來迎龐德。兩陣對圓,魏營一面皂旗,上書“南安龐德”四個白字。旗下龐德,青袍銀鎧,鋼刀白馬;背後五百軍兵緊隨,十數員小將肩抬舁櫬而出。平大罵曰:“西羌小軍,背主之賊!何敢辱吾!”龐德馬上問曰:“此何人也?”部下一軍曰:“此乃關公義子關平也。”德大怒而叫曰:“吾奉魏王旨,來取汝父之首!汝乃疥癩小兒,吾不殺汝!快喚汝父來!”平大怒,縱馬舞刀,來取龐德。德橫刀來迎。戰三十合,不分勝負,兩家各歇。

      首先說關羽被激怒,他是想和龐德交戰的,但是關平的迴應就是:龐德這個檔次的人,根本不配和關羽單挑,只要自己去就足夠了。之後關羽同意了,他讓關平先去試探下龐德的真實實力。從後來關平的言論中可以看出,關平一共和龐德單挑了兩次,第一次書中明說了三十回合,不分勝負,而第二次沒有提到回合數。第一次單挑關平和龐德很有可能都是試探性的攻擊,估計沒有盡全力,兩人30回合都感覺沒有絕對的把握能戰勝對方。這個時候,關羽得到訊息到了第一線,顯然他知道自己低估了龐德的實力,關平恐怕是戰勝龐德的。而第二次呢,關平還會找龐德單挑,這個時候兩人有了彼此的瞭解,說明他認為龐德不會比自己強多少,而第二次又是不分勝負。之後關平告訴關羽,他和龐德打了兩次不分勝負。這個時候關羽要出馬,只是因為他知道龐德確實厲害,關平難以取勝,所以必須親自出馬。可以從關平和龐德的兩次交戰中看出,關平的武功和龐德是一個檔次的,雖然說龐德可能會強一點,但是差距也極其細微了,在關平眼力,龐德依然是自己檔次的。

      有人認為把龐德放在關平檔次是低估龐德,其實不然,恐怕我們之前都低估了關平。關平出場時18歲,他年輕的時候確實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戰績。但是現在他已經37歲了,而且之後還大敗丁奉,掩護廖化殺出吳兵層層,最後全身而退,可見的他的武功有了不小的長進,就說襄樊戰役期間,關平和龐德德武力在一個檔次上,並不是貶低龐德。

    二:關羽和龐德交戰的經過

    [關公自縱馬橫刀而出,叫曰:“關將在此,龐德何不早來受死!”鼓聲大震,龐德出馬而言曰:“吾奉天子詔、魏王旨,特來取汝!恐汝不信,故備舁櫬在此。汝若怕死,可早下馬受降!”關公大罵曰:“量汝羌胡一匹夫!可惜吾青龍刀斬汝鼠賊!”驟馬舞刀,直取龐德。德揮刀來迎。二將戰有百餘合,精神倍長。兩軍各看得痴呆。魏軍恐龐德有失,急令鳴金。關平恐父年老,亦鳴金。]

      從交戰了100多個回合後,兩人精神倍長,兩軍看得痴呆,我們可以看出,這場戰鬥異常激烈且精彩,兩位虎將更是全身心投入到了這場戰鬥中。

      現在出現了兩個問題:

      1:兩人打了100多回合,作者沒有交代勝負如何,那麼勝負如何?

      2:曹軍方面先鳴金收兵,關羽軍後鳴金收兵,為何雙方都鳴金了?

    先來分析下第一個問題,既然說作者沒有交代勝負如何,那我們就不能想當然認為兩人平手,只能認為此戰結果有三種可能:平手/關羽佔上風/龐德佔上風。

      再來分析下第二個問題,曹軍恐龐德有失,急令鳴金,“急”說明了曹軍迫切要龐德撤退,而關平呢,他是比較從容後收兵的。有些朋友說了,誰先收兵不能說明這一方有劣勢,只是因為這一邊後方將領心理素質比較差而已。沒錯,但是現在問題就是:首先收兵的一方是龐德手下人,而後收兵的一方是關羽的義子!

      假如我們非要分析雙方的心態,那麼按照常理,父子之情肯定比上下級的感情要深,那麼如果關羽是平手,甚至說是下風,那麼心態上面,一定是關平先擔心父親,那麼結果也應該是關平先選擇收兵,而不是輪到龐德手下收兵。可以對比下葭萌關馬超和張飛那次單挑,其實張飛根本沒有任何劣勢,但是劉備對張飛的兄弟之情太深,所以心態上先撐不住了,選擇鳴金收兵。同樣既然龐德軍趕在關平之前急著鳴金,只能說明關羽和龐德打到一百多個回合後,關羽對龐德的威脅已經大於龐德對關羽的威脅了,而這一點,後方的將領看得明明白白。

      再說一下關平也鳴金收兵,因為擔心父親年紀大了。這給人的感覺就是,關平多此一舉,既然對方收兵了,他根本沒有必要鳴金。其實我們多想一下,是否一方鳴金,戰鬥就徹底結束了呢?

      我們不妨作個假設:如果關羽這一戰是個劣勢,或者平手。那麼龐德軍鳴金收兵,關羽會採取什麼行動呢?他一定會想對方要施用詭計來暗算自己了,那麼這樣關羽就會果斷撤退,那麼如果關平看出關羽是劣勢,而對方撤退,顯然關平也會知道關羽不會追趕,從邏輯上說,關平也就不會鳴金收兵了。因此我們假設關羽劣勢,平手都是不成立的。

      我們不妨再作個假設:如果關羽這一戰是個優勢。那麼龐德軍鳴金收兵,關羽會採取什麼行動呢?以關羽的性格和鬥志,他很有可能會選擇繼續追趕,也就是說戰鬥還沒有結束,因為他知道以自己的實力可以戰勝對方。但是一旦追趕,後果不堪設想啊。關羽的閃避能力本來就讓人不敢恭維,而且年紀又大了,這年紀一大,一來眼神不濟,二來反應變慢。假如關羽真的追過去,很有可能龐德或者曹軍會用箭來暗算關羽,這樣關羽情況很不樂觀。現在我們就可以很好地解釋為何關平在對方鳴金後,也選擇鳴金了,他看到擔心的就是父親年紀大了,很有可能被敵軍暗算而吃虧。關平果斷明智選擇鳴金,目的就是阻止關羽可能的追擊龐德這一舉動。那麼我們也可以看出,這樣這個假設可以成立,關羽這一戰,在他自己看來,在關平看來,都是優勢。

      三:兩人交戰後自己的觀點以及後方將領的觀點

      我們先看龐德的觀點:[龐德歸寨,眾軍曰:“人言關公英雄,今日方信也。”]

      再看關羽的觀點:[卻說關公回寨,與關平曰:“龐德刀法慣熟,真吾之敵手也!”]

      很多朋友直接把兩人對對方的稱讚當成關羽和龐德平手的證據,本人覺得欠妥,這僅僅能說明兩人都認為對方的實力很強,自己想要戰勝對手,實在不容易。

      我們再看于禁的看法:[禁曰:“聞將軍戰關公百合之上,未得便宜,何不且退軍避之?”]

      于禁的話從表面上看,就是認為龐德沒有佔到上風,即平手或者處於劣勢。但是仔細推敲下,如果是平手,那麼何必要退軍避開關羽呢?襄樊戰役是關羽發動的,如果龐德的實力就是和關羽平手,那麼于禁大可以和關羽繼續耗下去,時間長了,先撐不住的一定是攻擊一方的關羽。但是現在於禁居然要避開關羽,放棄原本選擇好的營地,只能說明於禁這話說得很婉轉,他的本意就是:這一戰,龐德處於下風了。

      這個時候我們看看龐德的反映:[德曰:“魏王命將軍為大將,何其太弱也?吾來日與他共決生死,誓無退避之意!”]

      現在我們對比下龐德剛出徵時的言論和舉動:[操大悟,急令人趕上龐德,傳王旨戒曰:“關某智勇雙全之將,切不可用力鬥之。可取則取,不可取則謹守,不可怠忽。”龐德聽罷,只哂笑。眾曰:“將軍何故哂之?”德曰:“吾料此敵,當挫關公三十年之聲價,王上何故多慮?三軍已發,而有戒慎之言,勿令鬥其血氣之勇,是弱於軍前也。吾心中有吞關公之意,豈死於等閒耳?”于禁曰:“魏王之言,不可不從。將軍自度之。”德奮然趲軍,前至樊城,耀武揚威,鳴鑼擊鼓。]

      已經很明顯了,龐德將軍啊,當初曹操勸你小心,你可是絲毫沒有把那些話放在你的眼裡的。當初你可是信心十足,鬥志昂揚啊,現在是怎麼了?和關羽打了一仗,你那堅定的信心跑到哪裡去了?還有你那遠大的目標,是挫關羽三十年的聲價、把關羽給吞了,現在你的目標怎麼降低成與關羽共決生死了呢?這話說出口,顯然說明龐德想要戰勝關羽的信心大大減少,甚至現在已經覺得戰勝關羽這件事心裡沒底了。別人怎麼說不要緊,關鍵是別人說完話,你的反映是什麼。現在龐德反對的僅僅是于禁避開關羽這一想法,龐德如此勇猛,而且早早就說了自己要拼盡全力,他現在當然不會選擇逃避,但是他的目標下降以及說話沒了底氣,他沒有說出要殺關羽之類的豪言壯語,只能說明他並不反對自己佔不到上風這件事情。

    我們看關平的看法:[平曰:“俗雲‘初生之犢,不懼於虎。’父親縱然斬了此人,只是羌胡一小卒耳;倘有疏虞,且以伯父所託江山之重,豈可等閒輕如鴻毛也?”]

      可以看出,關平的觀點依舊是在關羽面前,龐德不過一個後輩,關羽沒有必要和他一般見識。而且關平是比較關心關羽的,畢竟關羽年紀大了。

      最後我們看關羽的反應:[關公大喝曰:“匹夫!吾不殺此賊,何以雪恨?吾意已決,再勿多言!”]

      關羽為什麼要大喝,很有可能他沒有理解關平收兵的意圖,他有點責備關平的意思:你這孩子這麼急著收兵幹嗎啊,我還想拿下龐德呢!而且關羽已經下了決心,下次一定要拿下龐德!

      關羽和龐德第一戰之後,兩人都瞭解了對方的實力,對於即將到來的第二戰,龐德的立足點是:盡力決鬥而不能後退;關羽的立足點是:盡力決戰要斬龐德。對比兩人的想法,可以看出關羽此戰關羽確實佔據上風,兩人心知肚明。

      現在可以看出,關羽和龐德激戰過後,于禁認為關羽優勢,龐德認為自己沒有優勢,關羽也認為自己有點優勢。

      四:總結

      關羽與龐德激戰100多個回合,雖然作者沒有交代勝負如何,但是從雙方鳴金收兵的順序;以及雙方將領的評論;關羽、龐德的迴應,都可以看出作者的暗示:這一戰,關羽佔據優勢。至於優勢到底有多大,不好說,但是看到100回合後龐德手下急著收兵,我們大體可以瞭解:繼續打下去估計用不了太久,龐德要悲劇。

      有觀點認為龐德第一天先和關平兩次交戰,體力應該有所消耗,所以此戰不算公平單挑。確實,我們不知道關平和龐德單挑後,雙方休息了多長時間,本人不否認龐德體力可能不足這一點,但是龐德第二次和關羽單挑,體力可是充沛的,結果他僅僅打了50回合就想出用策略來對付關羽。如果他認為前一次自己因為體力不足才沒有佔上風,那麼第二天大可以盡全力一拼,但是他選擇用策略,可以說明龐德認為自己第一次未佔上風風,就是因為武力上勝不過關羽,而非體力的問題。

      綜上所述,縱然關羽長時間守城疏於練武,年老體力下降,而龐德抬棺材出戰拼盡了全力死戰,但是在這種條件下,作者還是告訴了我們:龐德不及關羽。

  • 8 # 小肥的手遊視角

    這沒辦法說,到底要說誰比誰強,只能說,關二爺身體能爆龐德的菊,但是龐德好腦子啊,往屁股上塗了辣椒油。你說到底誰贏了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TED演講能幫助孩子提高英語、視野、口才和領導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