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生命對於氣溫的變化非常敏感,特別是極度的寒冷,往往會給生物的生存造成嚴重的威脅。這一點,從地球上生物分佈的特點,就可以得到明顯的印證。在熱帶和溫帶,植物繁茂,動物豐盈,但是在寒帶,特別是兩極地區,生物卻大為減少,窖寥無幾。即使作為萬物之靈的人類,也都拼命地擁擠在溫暖如春的大城市裡,除了極少數科學家和探險者之外,又有誰肯到冰天雪地的兩極地區去生活呢? 然而,生命是頑強的。與貪圖安逸的人類相比,野外的生命似平要頑強得多,在兩極表現得尤為突出。從細菌到藻類,從昆蟲到地衣,從植物到動物,從天上飛的鳥到水中游的魚,都能頂風冒雪,爭分奪秒,在極端環境中頑強地生存下去。人們在驚歎之餘,不禁會問,它們用什麼絕招,與如此嚴酷的大自然抗衡呢?
11
回覆列表
  • 1 # 優農優品

    相對而言,植物抵禦嚴寒的能力相當有限,且又在原地不能動彈,所以兩極地區的植物相對稀少,南極只有苔蘚地衣之類,它們低矮小巧、生長緩慢,與風雪和乾旱頑強地拼搏與抗爭,北極則有開花的小草,以其可貴的綠色,點綴著白茫茫的極地大地,動物的情況則有所不同,它們八仙過海,各顯其能,能抗擊嚴寒的物種就生存,忍受不了嚴寒者就得死亡或者遷移,就這樣,經過一番生死較量之後,它們各自發展出了一套在極其寒冷的條件下謀求生存的錦囊妙計,其中最關鍵的技巧,就是抵禦氣溫變化的能力。而對動物而言,從冷血到溫血,則是一個極為關鍵性的飛躍,恐龍為什麼會滅絕,就是因為它們身體內沒有可調節溫度的恆溫機制,氣溫一突變,它們就紛紛倒斃,嗚呼哀哉了。   

    溫血動物又稱恆溫動物,只要外界的環境溫度在其可以忍受的限度之內,它們體內的溫度就可以保持不變,維持在37℃左右,這是較高等動物的一種屬性,一切鳥類和哺乳動物都是如此,對這些動物的生存和發展來說,這種能力是極其重要的,而在兩極地區,其重要性表現得最為突出,例如,兩極的企鵝,冒著時速145千米的暴風雪,仍能不動聲色地保護著自己的蛋和幼仔:北極的廖香牛,在零下40℃的氣溫中,仍在悠然自得地吃著草,打著響鼻。

      

    地球上的動物品種有100多萬種,但溫血動物只有13000多種,其餘全部是冷血動物,即所謂的變溫動物,包括所有的爬行動物、魚類以及昆蟲等,它們的體溫完全隨著環境溫度的變化而變化。令人驚歎不已的是,有少數冷血動物,即使在極其寒冷的氣候條件下,幾乎喪失了活動能力,但卻仍能安然生存。例如,魚、昆蟲和蟎之類的冷血動物,雖然品種很少,但在個體數量上,卻大大地超過了其他極地生物,從而為更高階的生物提供了必不可少的食物。   

    研究表明,溫血動物之所以能保持其體內的溫度,是因為它們的大腦中,有一個敏感的恆溫器,能隨時隨地起著調節體溫的作用。當然,這種調節作用,是需要物質基礎的,那就是食物,動物用以保持其體溫的熱量,主要是消化吃下的食物產生的,一般來說,外界環境的溫度越低,所需要的熱量也就越多,新陳代謝的速度也就越快。   

    但是,在兩極地區極其惡劣的氣候條件下,只靠吞下食物和提高新陳代謝的速度,還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設法保持體內的熱量不會過多地散失,人類可以依靠厚厚的衣服和呆在室內來保持暖和,而動物卻只能依靠羽毛、絨毛和厚厚的皮下脂肪來絕熱,以及尋找適當的棲息地來逃避風雪,以保持體內的熱量儘量少散發,有些動物乾脆冬眠,或者在寒冷的冬季遷居他地,例如,阿拉斯加或西伯利亞的愛斯基摩狗,長有厚厚的毛皮,其絕熱作用是如此之好,即使在寒冷的冬夜,雪花落到它們身上也不會融化,反而起到擋風的作用,這時它們睡得最為舒適,像是蓋了一層被子,還有些動物,可以依靠抖開軟毛來捕捉空氣,從而獲得暫時的溫暖,或者改變姿勢,例如縮作一團,以此來減少熱量的散失,在極地的冬夜裡,動物的軟毛還能吸收並且反射肉眼所看不見的紅外線,以便攝取更多的熱量。  

     

    更加奇妙的是,某些動物還具有保持雙重體溫的特殊功能,它們可以使身體主要部分保持正常的體溫,而四肢、尾鰭等尖端部分,溫度則可以降低,這樣既能減少身體內熱量的消耗,又能減少身體表面熱量的散失,真是一舉兩得,例如海鷗,其雙腳的溫度只有7℃左右,比身體其他部分的溫度低30多攝氏度,但其腳上的神經系統卻仍能正常工作。而海豹和海豚薄薄的尾葉及鰭狀肢的溫度也很低,使身體內部的溫度與周圍海水的溫度差不多,這些動物的體內,有一種簡單而有效的熱交換系統,透過一種巧妙的設計,來完成這一任務。在這些部位,輸送熱血到肢體的動脈,與回收冷血送回到心臟的靜脈緊緊地纏繞在一起。這樣,熱血便被冷卻,冷血則被加熱,因此就可以使得肢體部分的溫度,經常保持在低溫的狀態下,所需要和所散失的熱量,就會少得寒。   

    但是,要在極地環境裡生存下去,只靠抗寒和保溫還是不夠的,對許多動物,特別是那些個體比較大的動物來說,身體內還必須要有這樣的機制,在必要時能把體內多餘的熱量儘快散發出去,例如,企鵝有時候可能會遇到零度以上的溫暖的天氣,它們就會熱得受不了。而在海洋裡時,它們不僅要飛快地游泳,似追逐魚蝦,填飽肚皮,有時候還得拼命逃竄,以擺脫海豹和嗜殺鯨的襲擊,這時候。它們身體裡就會產生大量的熱量,必須儘快散發出去,北極馴鹿也是如此,在某一時刻,它們可以安安靜靜地進食,而轉眼之間,可能就得疾馳而去,以逃避狼群的進攻,這時候,從馴鹿和狼身上所散發出來的熱量,大約等於平時的20倍,主要就透過它們軟毛稀薄的腹部、耳朵、腿、尾巴以及迅速喘息的舌頭,很快散發到體外。人類也是如此,在做激烈運動時,總會大汗淋漓,氣喘吁吁,就是因為身體內產生出大量熱量的緣故,如果身體裡的熱量不能通過出汗和喘氣很快散發出去,就有可能熱得休克過去,甚至倒地而死,一命嗚呼。   

    使科學家們驚歎不已的是,許多極地動物,具有既能抵禦嚴寒,又能忍受酷熱的本領,例如,研究人員發現,北極山坡上盛產的金花鼠,以及鼬鼠、狐狸、狼和小北極熊等,都能忍受酷熱,甚至比北美旅鼠等沙漠動物所能忍受的溫度還高20多度,由此可見,這些動物體內,用以調節新陳代謝和血液迴圈,藉以應付寒冷的那一套精密的控制機制,同樣也能有效地應付酷熱。

  • 2 # 彌迪

    不怕冷有兩重含義:一是寒冷對其生存影響不大。極地生物為適應生存環境進化出溫血、厚皮毛和加厚脂肪層等生存手段;二是不覺得冷,這個問題相對主觀,只能從動物的反應來觀察,據對企鵝海豹北極熊等物種的觀察,發現明顯的聚集、減少活動等禦寒措施,證明動物是會覺得寒冷的,只是沒到其忍耐的極限。

  • 3 # 舞動清城

    這個問題問得有點幼稚哦。就好比有人問你:魚為什麼在水裡淹不死?你如何回答呢,你是不是得說魚是用鰓呼吸的,它的生理結構適應了水中生活………其實極地動物也是一樣,經過漫長的進化過程它們的生理結構早已適應了極地嚴酷的生活環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泰坦尼克號是由冰山造成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