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風順的一帆
-
2 # 邪必遭罰
這個問題給我出了一個難題,我還真不知道。我想你為啥要了解橋,茶餘飯後閒聊,還是突發奇想?閒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
-
3 # SME科技故事
有這麼一座橋在世界上非常出名,堪稱橋樑史上的里程碑。
倒不是因為它取得了什麼重大的技術突破,創造了什麼世界紀錄。
它出名完全是因為它倒塌了,而且倒塌方式非常誇張。
塔科馬海峽大橋,對很多人來說是個陌生的名字。
但它在風中詭異扭動的畫面,卻廣為流傳。
如果事先沒有了解過,你一定不會相信自己的眼睛。
這座橋在當時是美國第三大懸索橋,一度被稱為“工程界的珍珠港”。
設計師是業界精英,曾先後參與各著名大橋的建造。
建築工人也兢兢業業,絕不存在偷工減料違規造假。
但這些都無法阻止,大橋建成開通僅4個月後,就在人們驚恐的注視中墜入海峽。
萬幸的是,作為20世紀最嚴重的工程設計錯誤之一,它坍塌時卻沒有造成任何人傷亡。
這是一個所有工程學科教學中都繞不開的經典案例。
按照初步建造計劃,聯邦政府公共工程管理處(PWA)需要撥款1100萬美元,用於建造大橋。
但是來自紐約的工程師萊昂·莫伊塞夫(Leon Moisseiff),認為他有更好的辦法。
莫伊塞夫打算採用2.4米的普通鋼樑代替原計劃中7.6米的桁架樑。
這不僅將建造成本大幅降低至640萬美元,還使得大橋更加的纖細優雅。
可是莫伊塞夫沒有想到,這個改動竟然葬送了他的職業生涯。
圖:桁(héng)架——由杆件連線成的空間結構
原本大橋設計的抗風能力達到120英里/小時。
但是在大橋吊裝合攏完成後,只要有4英里/小時的相對溫和的小風吹來,大橋主跨就會有輕微的上下起伏。
1940年7月1日,塔科馬海峽大橋如期建成通車。
在通車之前,大橋就已經出現遇風搖晃的情況,這吸引了不少民眾專門驅車來一探究竟。
而人們很快發現,大橋波動的幅度有點不同尋常。
甚至當人在橋上駕車時,可以見到遠處的汽車隨著橋面的起伏,一會兒消失一會兒又出現。
1940年11月7日上午,風兒似乎比以往更要喧囂一些。
技術人員在7:30測得風速38英里/小時,兩小時後達到42英里/小時,大橋出現的波浪形起伏竟達1米多。
車後座上是他的寵物狗,只有三條腿的黑色卡賓犬Tubby。
兩者都對接下來要發生的事渾然不知。
圖:科茨沃斯——橋上最後一人
毫無預兆下,大橋路面的一側突然被風掀了起來。
這引起了橋身側向激烈的扭動,和之前的起伏情況大不相同。
在橋面過於劇烈的波動下,科茨沃斯被迫將車停在距離東塔137米的地方。
而他停車的地方距離收費站有578米。
科茨沃斯跌跌撞撞地爬下汽車,大橋開始像麻花一樣來回扭動,他的耳邊充斥著混凝土撕裂的聲音。
瘋狂的扭動使得路面一側翹起達8.5米,傾斜達到45度。
大部分時候科茨沃斯只能靠著手和膝蓋爬行,可來回波盪的路面讓逃生變得異常艱難。
當他拼盡全力到達安全地帶後,回頭目睹了一生難忘的景象。
承受著大橋重量的吊索接連斷裂,失去了拉力的橋面就像一條發怒的蟒蛇在空中奮力掙扎。
建成通車僅四個月後,120多米的大橋主體轟然墜入塔科馬海峽,激起了一大片煙塵。
這次事件沒有造成人員傷亡。
儘管科茨沃斯與朋友多次嘗試營救,車裡的卡賓犬仍然成為了事故唯一的犧牲者。
大橋坍塌後,美國組建了一個事故調查委員會。
經過初步的研究,委員會發現大橋的橋面在設計上過於狹窄。
同時只有2.4米高的鋼樑也無法使橋身產生足夠的剛度。
圖:剛度——物體抵抗變形的能力
其次在原計劃中,風可以從桁架樑之間自由穿過。
但換成普通的鋼樑後,風則只能從橋上下兩面透過。
再加上大橋兩邊的牆裙採用了實心鋼板,橫截面構成H形結構,對風的阻擋效果將更加明顯。
無法順利透過的風迫使橋身出現振動,振動的頻率又恰巧引發了共振效應。
於是塔科馬海峽大橋就越晃越厲害,最終不堪重負發生垮塌。
大橋坍塌的畫面被當地照相館的老闆巴尼·埃利奧特(Barney Elliott)用16mm膠片記錄了下來。
這段影片後來也成為了建築工程學學生最好的課堂教育片之一。
當然我們也不能過多地指責建造大橋的工程師們。
那個年代的人們對懸索橋的空氣動力學特性知之甚少,因此這場災難在當時來說基本上是無法預測的。
而正是塔科馬海峽大橋的坍塌引發了全世界科學家對風振問題的研究,促成橋樑風工程等各種新學科的建立,使得人類近幾十年來可以不斷突破橋樑的跨度記錄。
塔科馬海峽大橋的倒塌,成為了後世橋樑建造的基石。
可以說是非常不按常理的出名方式了。
回覆列表
十座大橋
有時,一座建築可以代表一座城市,就像沒有埃菲爾鐵塔的巴黎將不再完整,沒有高迪的巴塞羅那會黯淡無光。這些集萬千矚目於一身的建築,承載著悠久的歷史、烘托著炫麗的城市之光,其中不乏橋樑的倩影。現實中雖然沒有浪漫的鵲橋,但是卻有那十座大橋,驚豔了你的視界!
① 布魯克林大橋
美國紐約
布魯克林大橋
布魯克林大橋橫跨東河,連線紐約市的曼哈頓和布魯克林,是紐約天際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橋身由上萬根鋼索吊離水面41米,是當年世界上最長的懸索橋,也是世界上首次以鋼材建造的大橋。日落的時候,從布魯克林沿著木道步行,可以觀賞曼哈頓的城景。每年7月4號美國獨立紀念日也是在此放煙火。
②塞切尼鏈橋
匈牙利布達佩斯
塞切尼鏈橋
連線布達和佩斯的橋樑有9座之多,其中最古老、最壯美的橋當屬塞切尼鏈橋。塞切尼鏈橋橫跨多瑙河,斑駁的色調彰顯了它的古老,橋頭的獅子造型剛毅雄壯,最奇特的是獅子臉上居然瀰漫著滄桑的神情。
義大利佛羅倫薩
維奇歐橋
佛羅倫薩的維奇歐橋被認為是歐洲最古老的石結構橋樑。其實這座橋樑在1333年被損毀前是木製的,被毀12年後才用石頭重建。這座橋上都是商鋪,從中世紀的商人和屠夫、到紀念品店和藝術品商家,甚是豐富。
④巨蟒橋
荷蘭阿姆斯特丹
巨蟒橋
阿姆斯特丹以運河橋著稱,但是蜿蜒的巨蟒橋卻是阿姆斯特丹最具現代氣息的橋樑之一。這座造型感十足的紅色橋樑得名原因一目瞭然。橋兩側還有鋁製的海鷗造型裝飾,為阿姆斯特丹增添別樣風情。巨蟒橋不僅僅是在外殼上作出曲線造型,它的人行道本身也是高低起伏的。
⑤謝赫扎耶德大橋
阿聯酋阿布扎比
謝赫扎耶德大橋
謝赫扎耶德大橋長842 米,高64 米,由普利茲克建築獎得主扎哈哈迪德所設計,據說是史上最複雜的橋樑。橋面從對稱的鋼鐵拱架上“落空”而現,宛若波浪般的流動剪影,又恰似一個充滿理性的正弦曲線。
⑥海港大橋
澳洲悉尼
海港大橋
悉尼海港大橋與悉尼歌劇院齊名,佔據了悉尼明信片的絕大多數版面,連線著悉尼CBD中心和北岸。由於外形的原因,還被稱作“大衣架橋”。攀爬海港大橋已經成為悉尼最受歡迎的旅遊專案。這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允許遊客爬到拱橋頂端的大橋,你可以想象在距離水面147米的高處,遙望悉尼歌劇院,是多麼刺激又震撼!
⑦金門大橋
美國舊金山
金門大橋
每當人們越過太平洋進入舊金山時,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一座雄踞於金門海峽之上的金門大橋。它被視為舊金山的象徵,橋全場約2.7千米,只有兩大支柱,利用兩側的弧形吊帶將沉重的橋身高高吊起,堪稱近代橋樑工程的一項奇蹟。
以色列耶路撒冷
科爾德斯大橋
以色列的科爾德斯大橋以其別緻的造型被譽為世界最為壯觀的十二座大橋之一。這座交通大橋利用70根線纜將140米左右的一段橋身懸浮起來,其中還包括一個透明玻璃人行道用於步行。
⑨嘆息橋
義大利威尼斯
嘆息橋
嘆息橋是位於總督府側面的一座巴洛克風格的石橋。這座密封式的拱橋建築,只能透過橋上的小窗子由內向外望。橋的兩端連線著法院和監獄,死囚經過此橋時,常在行刑前的一刻在此感嘆即將結束的人生,這座橋因此得名。聽著嘆息橋的名字,劃過橋下,一股悽美感油然而生。
⑩米約高架橋
法國米約
米約高架橋
米約高架橋橫跨在法國塔恩河仙境般的河谷上,大橋距離地面270米,大橋斜拉索的最高點距離地面343米,高出埃菲爾鐵塔23米,創下了距地面最高的世界紀錄。每當清晨的雲霧從山中升起,白色的米約高架橋宛如一座巨大的豎琴,車輛在其上行駛彷彿是飛馳在雲端,享受一派雲海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