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娛Foible

    在經歷了一系列的暗黑化折騰之後,我們終於欣喜地看到那曾用充滿希望、導人向善的光明面帶給人們無數精神力量,對抗現實沮喪境遇的DC回來了。看完《神奇女俠》彷彿回到了當年第一次在影院裡看完克里斯托弗李維的《超人》一般,內心久久難以平靜。它不僅僅是把一個人們耳熟能詳的漫畫超級英雄變成了影像,更重要的是它所表達的故事,讓你再度意識到這些表面上被人們視為低幼的流行文化玩意兒,其實也可以有非常深刻豐富的內在解讀。

    女性導演在感情雕刻上的成效,在這部《神奇女俠》中顯而易見,儘管它也不乏炫目耀眼的場面、火爆激烈的打鬥、出神入化的特效...但是真正吸引人的地方是神奇女俠作為一個超級英雄,在成長過程中的人格塑造。從初時那種除暴安良的天性到明白真相後的抉擇,我們又看到了一個近乎完美的超級英雄,在頻繁強姦這些曾經耀眼的超級英雄、對他們無節制地暗黑化處理的今天,這樣的設定實在是太難能可貴了。

    除了感情上的精雕細琢,“神奇女俠”在形象上的改變更是讓人眼前一亮,蓋爾加朵的造型徹底摒棄了原作中那套把星條旗當背心褲衩的美式沙文主義形象,改以帶古希臘風的短打造型,突出了她的神之後裔這一身份。但是這種形象上的改變並沒有動搖神奇女俠的內在,相反,這個設定恰好很高度地還原了“神奇女俠”的初心,一個集秀氣與英氣於一身、勇敢堅毅中不乏女性嫵媚的光明女子。蓋爾加朵的個人形象無疑為這個角色加持了不少分數,從製作者到觀眾都不得不承認,她一站出來幾乎活脫脫就是“神奇女俠”。

    熱血加催淚,我們看到了另一個女版的“超人”,她充滿關愛的情懷就是不同於那些自私卑微的普通人,她就是帶著一顆單純而赤誠的心來搭救這個人類世界的女神,要阻止一切邪惡的生靈妄圖殘害這個世界的野心。在這種美好精神的驅動之下,再配上正氣凜然又不失性感的外形,無論是初期的萌,還是後期的酷,片中的“神奇女俠”都讓人感受到一種難言的興奮。

    電影發展到今天,故事的鋪陳方式多少都會有些模式化、套路化的東西,《神奇女俠》當然也不例外,它幾乎算是循規蹈矩地講述了神奇女俠是如何煉成的。難得的是,影片的主旨這場非常凝練集中,這和DC前幾部東一榔頭西一棒的作品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全片採用了第一人稱的女俠視角展開,並去除了一切會干擾主線的雜項,連許多插科打諢的笑話也在凸現神奇女俠的性格特點,讓人們能夠集中精力把視線全部投注在主人公的身上,時刻牽掛著她的命運,而不是再用冷豔旁觀的心態看看笑話。套用一個朋友的說法,招兒不在乎新舊,關鍵是看管不管用。再偏門的招兒,用得不對也變成了套路,再大眾的招兒用對了,也會讓故事顯得峰迴路轉、跌宕起伏。這部《神奇女俠》就這樣一直保持著統一的風格,回到了DC最讓人振奮的初心——憑什麼要拯救犯錯的世人這一核心主題上,並最終獲得了人們心靈上的迴響。

    較之某些連續劇一樣不斷添枝加葉、東拉西扯的系列影片強拽出的煽情點不同,這部《神奇女俠》在感情上的表達更趨自然,即便是男歡女愛之類的部分也被處理得恰到好處、點到即止,完全不必擔心會汙染到青少年的眼球,反而留下了聖潔美好的形象,這也反映出女導演的另一個高招之處,性感迷人的女性也能擁有一身純潔高貴、正義凜然的健康形象,而不是賣弄色相的廉價貨色。正如煥然一新的Logo——DC群雄集體亮相的英姿所表達的,DC這次不僅打響了口碑的翻身仗,更重要的是開啟了告別暗黑的多元化時代,這才是一直以來深愛著DC漫畫的人們最高興見到的事情。

  • 2 # 木易電影

    個人覺得,《神奇女俠》目前的高口碑,實際上是有點過譽了:它是好看,但也沒有好看到八九分的地步。

    為什麼這麼說呢?

    誠然,與以往美漫超級英雄相比,蓋爾·加朵飾演的“神奇女俠”戴安娜有一種純粹的善良與正義感,她的所有動機、目的都是純粹地想讓這個世界和平、讓人們生活美好。這個人物角色,會讓人眼前一亮。

    她的純粹增加了她的魅力,也製造了一些笑料(初到倫敦時的各種單純表現)。

    甚至在最後階段,透過與史蒂夫的情感表現,達到了一種催人淚下的感人效果。

    此外,影片的場面、動作設計、色彩、特效、音樂、人物造型等等,都做得不錯,讓影片看起來“很爽”。

    但它的故事有些太套路了,節奏前後也有些失衡均,前半段敘事冗長,後半段少了些力度,還有好些個細節存在漏洞。有些段落的臺詞也顯得有些生硬,讓影片不乏尷尬之處。

    正是這個知名的心理學家,提出並創造了《神奇女俠》這個漫畫人物。那麼,他的有意思的地方體現在哪裡呢?

    1、心理學界的奇葩,精明的“雞湯”學者

    嚴肅地說,馬斯頓是一名正兒八經的學者。

    他在哈佛大學法學院拿到了法學學士和心理學博士學位,後來又去美國大學和塔夫茨大學任教,是一名真正的心理學領域的學者級人物。

    他研究的領域挺有意思在於,他在妻子的某個提醒下,發現血壓和說謊之間存在著一定的關聯。於是,他一門心思地在血壓、人的情緒、思維和感知等方面進行研究。

    1928年,他出了一本名叫《正常人的情緒》的書。在這本書裡,他用兩個軸把人的行為分成四種:友好而主動,友好而被動,敵意而主動,敵意而被動。這四個板塊的劃分,便成了“DISC理論”。

    因為這個理論十分適於大眾傳播,精明的馬斯頓也有意識到這一點。於是,在那個“雞湯學”還不是很吃香的時代,他率先搞起了“雞湯傳播”。基於他所研究的理論,創作了好幾本適合大眾閱讀的書籍:類似於《努力生活》、《你可以變得受歡迎》、《前進!充滿勇氣地面對生活》等一看就正能量滿滿的“治癒系”書籍。

    2、在警察局到處兜售產品的“測謊儀之父”

    比起寫基本“雞湯”類書籍,馬斯頓對心理學的研究還拓展到了真正的產品發明。

    他在哈佛大學做本科論文的時候,就開始嘗試著製作一個叫“測謊儀”的東西。這個“測謊儀”,就是透過測量血壓來判斷測量物件是否在撒謊——因為血壓的變化,和情緒變化有著很大的關聯。

    為了兜售自己的測謊儀,他曾在警局周圍活動,努力地推廣他的測謊儀。他甚至還一度試圖說服有關部門用他的產品來審訊德國間諜和兒童綁架犯,但,悲催的是,沒人關心這個。

    直到1920年,伯克利警局的一名警官改良了馬斯頓的儀器並用在了刑訊上。但在呈上法庭試圖作為證據時,法庭拒絕承認這種證據。儘管這個儀器沒能得到廣泛應用,但對於馬斯頓而言,這個儀器也為他的創作帶來了靈感。

    3、創作“神奇女俠”,用“測謊”當武器

    馬斯頓作為一個知名的心理學家,自然認識不少人。在他的社交圈裡,All-American的主席查爾斯·蓋恩斯便和他很熟。

    一次聊天,聊到了女性和漫畫,馬斯頓便向查爾斯說了一個想法:希望創造一個女性超級英雄形象。兩人一拍即合,開始了《神奇女俠》的故事。

    馬斯頓在創作“神奇女俠”的過程中,將自己對於女性的理解融入其中。在他的理解裡,女性當然有溫和柔順的一面,但也不乏有力量的一面。

    只是,在馬斯頓創造的神奇女俠初代形象裡,她如果被男性鎖住,就會失去神奇的力量。在這個設定指導下,初代神奇女俠漫畫看起來似乎摻了不少SM的趣味。這多少會給漫畫帶來一定的影響,於是,在後來的漫畫作者手裡,漸漸地弱化了這種趣味。

    而在“神奇女俠”的身上,也有馬斯頓的一個較為明顯的標誌:她所使用的那個把人套住就會說真話的繩索,不就是另一種版本的“測謊儀”嗎?

    4、“神奇”的老婆與情人們

    前面提及的“測謊儀”,其實很大程度上都和馬斯頓的老婆有關。他的老婆伊麗莎白·馬斯頓也是一名心理學家,並且對馬斯頓的研究貢獻不少:血壓測謊的靈感,就源於伊麗莎白給的啟發,她曾跟馬斯頓表示“當我覺得興奮或者瘋狂的時候,我的血壓會升高”。

    有趣的是,甚至“神奇女俠”這個角色,也是源於馬斯頓老婆的提議。他也在多個場合有提到,自己的老婆是“神奇女俠”的繆斯。但也有另一種說法,表示“神奇女俠”的原型,源於馬斯頓的一個情婦:一個叫奧莉芙·拜恩的女人。

    更為神奇的是,這個叫奧莉芙·拜恩的“情婦”還給馬斯頓生了兩個小孩。

    這還不夠,馬斯頓還有另外一個情婦,他的一個漫畫助手。她也像奧莉芙·拜恩那樣,被馬斯頓妻子所接受,共同發揮著馬斯頓“老婆”的角色。在馬斯頓去世之後,他的妻子伊麗莎白還和奧莉芙·拜恩住在一起,共同撫養他們為馬斯頓生的的四個孩子……。

    很多人說馬斯頓在男女關係這方面,的確是夠先鋒的。而他所創作的“神奇女俠”,似乎也添加了不少的先鋒味道。

  • 3 # 影行人

    因《速度與激情》4-6部認識蓋爾·加朵,在《蝙蝠俠大戰超人:正義黎明》中愛上“神奇女俠”,而《神奇女俠》則分不清了角色與本人、愛已深入骨髓。

    影片以戴安娜的女性視覺進行故事,因在一戰背景中因英軍飛行員和德國軍隊的闖入,迫使她勇於從封閉世界的懵懂到認識世界、拯救世界和接受愛與被愛,不僅是DC宇宙的女英雄代表,更是現實女性成長曆程的史詩。而蓋爾·加朵幾乎是為此角色量身定製的,她美麗、性感、智慧、勇敢的本色表現則給予了影片、甚至DC宇宙更多的活力與激情。

    伴隨著激昂的《Is She with You》,《蝙蝠俠大戰超人:正義黎明》中神奇女俠的性感現身也完成了全片最令人眼前一亮的橋段。而這曲神奇女俠的專屬BGM與神奇女俠的出場和打鬥的炫酷英姿絕配,直接讓影片到達高潮!影片中的動作戲份非常流暢,招式也極具美感,非常精彩。

    影片公映前口碑便好到炸了,DC確實在改變與進步,影片改變了前幾部作品的暗黑主題與畫面色調,讓本片更加正義與光明,色調和畫面也更加鮮豔可觀,值得肯定。但影片的前半段的鋪墊有些冗長,高潮大戰的反派設計則有些突兀、而且掛得很突然,整體故事確實也沒有大的亮點。

    總之,蓋爾·加朵就是神奇女俠,而《神奇女俠》是DC的轉折與希望!

    片尾無彩蛋

    個人評分:7.5′

    #電影神奇女俠#

  • 4 # 暗夜騎士

    看完140分鐘的《神奇女俠》,個人的第一感覺就是夠爽快!

    導演派蒂·傑金斯發揮了她擅長各種型別片元素混合使用的特點。

    整部電影下來,從一開始的神話型別,轉場到中間的喜劇型別,到第二幕過後,進入戰爭和政治型別片,最後是超級英雄式的殊死搏鬥...

    多種型別片元素並沒有造成影片的形式混亂,反而帶來一種平易近人式的通俗和順暢,讓每一位觀眾都能在影片中觀賞到自己的心儀的型別元素。

    其實《神奇女俠》用了140分鐘帶來的是戴安娜的成長故事。

    幾個干擾事件,無論是史蒂夫的到來、離家來到人類世界、參加戰鬥、與阿瑞斯正面較量,都是給戴安娜逐步成長為真正的“神奇女俠”鋪路。

    成為超級英雄並不是解放自己的戰鬥力,更重要的解放和認同自己的心靈與信念。

    戴安娜初到人類世界的種種笑料,她對男女之事的另類理解,不是在利用她的“傻白甜”,而是告訴觀眾:

    作為神的她其實對於人類完全不瞭解!

    但她的目的是幫助人類,在救助之前,她必須要更加理解人類。

    戰爭無疑是集中展現人性的地方。

    在參與戰爭後,戴安娜終於可以客觀的看待人類。

    她的母親在她出發前曾告訴她:人類不值得幫助!

    到後來她同樣發現人類既懦弱又殘暴!

    但肩負救世主角色的她,卻毅然選擇與各種邪惡搏鬥,完成亞馬遜戰士的誓言,成為保護人類遠離罪惡的鬥爭者!

    作為一個女性鬥爭者,蓋爾·加朵在女導演派蒂·傑金斯打造下,與其非要說帶有女權主義,不如說在兩位傑出女性的聯手下,我們看到了一位具有獨立意識的女超級英雄。

    我們見證了一位可以在大眾審美下,充分展現女性身體的美麗與活力,而不是僅僅淪為男性背景的情色符號。

    我們見證了一位脫離男性話語體系,可以在行動上拒絕男性,同時可以在話語上挑戰男性的獨立女性。

    在這種語境下,我們看到了果敢戴安娜帶著男性部隊突圍。

    看到了不需要保護的女性進入陌生社會。

    (在影片中,史蒂夫只是一個引路者,他幾乎無法承擔保護戴安娜的職責,因為往往是我們的女神去保護他~)連同伴都俏皮的說,我們不擔心戴安娜,我們只擔心沒有她的你(史蒂夫)。

    作為第一個重量級的女性超級英雄系列片,《神奇女俠》的第一部絕對是成功的。

    DC妥協了他們偏向黑暗的敘事方式,以更加符合大眾審美的敘事結構向觀眾展示了這位女英雄。

    把笑料撒進史詩,柔化了部分人性的陰暗面,給觀眾帶來了更加輕鬆的故事。

    這一點,無疑是最最明智的!

    神奇女俠就是一個“小孩”。

    她需要誤打誤撞,需要充滿活力,需要無知無畏。

    如果一開始就把其打造的如同怨婦一般,感嘆人類的複雜本性,這將失去大部分觀眾的喜愛。

    第一部屬於成長,第二部也許我們會看到一位在精神上更據女性特殊魅力的神奇女俠!

    總而言之,看著蓋爾·加朵的女王式束胸甲,跑起來帶風的大長腿,還有弒神帥氣的大寶劍,我只能全程迷弟般奉上膝蓋了...

  • 5 # 肖堯Aaron

    從我個人的體驗來講,這是一部優點很突出,缺點也很突出,然而瑕不掩瑜的作品。

    先說優點,最突出的就是男女主角之間的化學反應,這是我在超級英雄電影裡最自然、最動人、最勾人眼淚的感情戲。兩位演員的顏值加成除外,真實而自然的演技,加上劇本文戲夠多,給與了他們足夠的發揮空間。我猜測派蒂·詹金斯的指導在其中也起到了不少作用,畢竟她導演的《女魔頭》也拿了奧斯卡最佳女主。電影的劇本其實就是蠻模式化的“英雄之旅”,但是對於男女主角多面、立體的塑造,讓這個看似套路的東西有了一顆心,出來的效果就完全不一樣了。特別是在電影前兩幕,幾乎是完美的。

    然而到了第三幕,影片的缺點就來了:可能是為了迎合觀眾,原本可以寫得更深的故事變淺了,我個人期待看到的是,神奇女俠到了人類世界,天真的她最後發現,沒有什麼邪神,她真正的敵人是人類的醜惡,是無法用拳頭和刀劍解決的,而這樣的成長,能夠給角色帶來更多的複雜性,讓她之後的每一個行為都更有重量。然而電影還是給了我們一個大場面動作戲,給了一個boss戰,給了“我相信愛”。電影一直到她殺了魯登道夫,發現戰爭沒有停止之後,那種心中天真的夢想被殘酷的現實擊碎,加朵把那種彷徨與不知所措表現得非常好,很可惜之後的劇本,也可能是為了迎合觀眾,不敢拍得太黑暗,沒有往更深層的方向去探討。同時,這部電影劇本是好幾個人寫的,所以有幾段劇情之間稍微有點小矛盾之類的,不過這不是大問題,觀眾的感情投入進去的話也沒人會在意。

    總而言之,10分滿分,這部電影我大概能達7.5分,算是一部蠻不錯的超級英雄電影。作為一個看了很多年神奇女俠漫畫的粉絲,能看到熒幕上見證那麼一個博愛而堅毅戴安娜的成長,還是在電影院裡撒了一把淚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直開美髮店。生意剛火,過敏了。改行幹什麼?求指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