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那個張磊
-
2 # 開心衛士
目前,整個國家逐步走向城市化;隨著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範的現代漢民族共同語”的“普通話”的確立,會各大主流媒體,“普通話”報道儼然已經佔據了絕對的份額。雖然有一部分地方電視臺,仍沿用著當地方言播報的方式,受公眾關注程度,正逐步降低。國家語言法規定漢語漢文是國家的通用語言文字,無論教育和學習都帶有強制性,這不僅為了大社會的穩定和發展,同樣是為了小社會的發展。隨著普通話的推廣,地方方言的使用範圍必定會越來越小,從地區使用,到家庭使用,最後消亡。這是發展的必然趨勢。這種趨勢決定於小社會語言功能的減弱,也決定於小社會融入大社會的必然性。使用小社會語言的人,特別是使用沒有文字和文字功能很小的語言的人,如果不學習大社會的通用語言文字,不融入大社會,不僅是影響了小社會的發展,也影響了個人的生存。任何語言或方言一旦不能適應社會的需要,不能擔當交際工具的職責,就必然會消亡。各地各種方言也算是非常特別的文化遺產,別讓方言成為下一個遺憾!
在申遺的帶動下,文化遺產的工作在各地積極開展,可是對方言的保護卻非常不積極。為了讓來自五湖四海的華人更方便地交流,政府、學校等不遺餘力地普及普通話,另外,方言的保護不會給地方政府帶來任何收益。於是地方政府放任方言流失,與許多少數民族語言的命運一樣,方言也面臨著消亡的命運。在家長、學校有不遺餘力的推動下,在隨處可見的“請講普通話”的提示下,很多地方說方言的孩子越來越少,聽到方言的地方越來越少,在大學裡,甚至遇到過很多不會說方言的同學,對方言如此不利的保護,實在令人遺憾。方言不僅僅只是一種人們交流溝通的工具,她更是一種文化,她承載著一個地域的特色。她不僅是一地文化、歷史的集中體現,她更是一地居民最好的身份證,是他們對家鄉感情的寄託,方言也應得到保護。如果放任方言流失,那麼方言會成為中華民族的又一個歷史遺憾,我們已經有太多遺憾了,不要等無處尋覓方言的蹤影那一天,才為方言的消失扼腕痛惜。
普通話和方言並非相互矛盾、水火不容,而是可以互相吸收、共同發展的。作為一個國際大國,主要社會用語是普通話,而方言有其獨特的文化價值及社會功能。方言地位不應被看降,也不應放任消亡。只有創造一個寬鬆的多語環境,讓各種語言在相互接觸、相互融合。語言是一個約定俗成的習慣體系,具有區域文化特徵的方言正在漸漸遠離我們的生活。這不是什麼好事,各種方言都包含著不可忽視的文化價值,作為一種地方非物質文化遺產,當然也是需要保護和傳承的。
任何一種語言都不單單是文字和語音的問題,都包含了各個民族獨特的歷史、傳統、文化,無論是幾億人能講的語言,還是隻有幾千人聽得懂的語言,都在傳承著人類的文明。一種語言的消失,就意味著一種歷史的終結、一種傳統的消亡、一種文化的滅絕,甚至是一個民族的消失,當然也是一種文明萬劫不復的悲劇。如此,人類文化的多樣性不斷遭受損害,文化的豐富性逐漸萎縮單調,人類就將生活在褪色的文明中,這恐怕不僅是失去語言的那些民族的悲哀,也是整個人類的悲哀。
比如說,我們漢語中的古典詩詞韻律優美,用英語就很難恰如其分地傳達其中韻味,漢語繞口令又是多麼有趣啊,換一種語言就根本表現不出來。還有諧音、雙關等修辭,外語如何表達出令人無限遐想的意境?每種語言都有各自文化特色,無法被別的什麼語言代替。因為語言多樣性的存在,人類的文明才斑斕絢麗如春花一般而生機勃勃,這是人類的驕傲,是人類的幸福,也是人類美好的享受。每種語言的文化價值都值得尊重與傳承,自然也包括方言,漢語的方言別有情趣。方言如果被消滅,這些珍貴的地方戲文化遺產就無從繼承,就真的成了“遺產”。方言也是鄉音。“鄉音難改”,古往今來多少文人騷客眷戀著鄉音,多少背井離鄉的遊子在異鄉聽到熟悉的鄉音總是無比激動。當年,鄧小平同志去聯合國開會的時候,講的就是我們四川廣安的方言四川話,那是正宗的四川話呀,如果這樣的方言都沒有了,那麼我們還有什麼可以留給我們的子孫後代呢?方言已經融進了人們感情,如何割捨?
尊重一種語言而不忽視它的存在,也就等於尊重一個地區的傳統、文化、歷史,也是對我們自身文化屬性的尊重,更是對人類文化以及文明的尊重。 所以,有些地方提出讓方言走進校園,推進方言教育工作,也就是為方言保留一定的空間,可以看作一種文化保護,值得各地借鑑。今年兩會期間,一位全華人大代表還提交了關於“將方言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予以保護和發展”的建議。
應該說,不管討論、行動,還是提議,對於方言是好事,對於文化多樣性來說也是好事。然而,方言算不算非遺?該不該把方言作為非遺的一個類別?按照聯合國《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中的定義,語言不是非遺,只是非遺的媒介之一。各地將方言列入非遺名錄,實際上已“犯規”,但是不是“犯錯”還值得商榷。畢竟在世界範圍內,中國的民族語言以及方言的數量之多、內部差異之大、承擔的文化之重都是罕見的。是否該把語言作為非遺的一項內容呢?第一,不該把申遺當作最終目的,保護才是最終目的。第二,保護方言存在一個“度”,對於一些使用範圍小、正在自行消亡的方言,可採取研究性保護的方法,透過編寫方言志、蒐集演講民間諺語、歌謠和故事。宣傳演出民間音樂、地方戲曲、曲藝等形式,讓世界各地的方言在各個地方進行傳承。不要讓我們的後人留下終生的遺憾。
-
3 # 手機使用者6388692737
地方方言是漢民族傳統文化的一部分,是勞動人民在幾千年的生產生活中流傳下來的,應該納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如果再不拯救,就會逐漸消亡。其中原因有四個方面:一是普通話全面推廣、教育教學的發展致使方言遠離了人們的生活;二是現代社會人們生活方式的徹底改變,傳統的方言失去了生存的環境;三是“打工潮”致使青年一代長期離開本土,流向城市,使用普通話交流;四是現實社會代溝產生,下一代很少與老年人交流,老年人也在急劇減少,把“方言”帶進墳墓。
回覆列表
方言不會消失,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地方方言作為一個地區的特有符號傳承之今,肯定會有所改變,但主題不會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