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一蓑煙雨任平生Lee
-
2 # WLSR
阿提拉死後,其兒子們內鬥,匈人帝國分裂,其核心部族退到匈牙利,烏克蘭西南部、南俄草原頓河口,其子衣爾納克率阿提拉後裔大部分退回頓河流域,後分裂為庫格利格爾匈奴,烏特利格爾匈奴兩部,他們互相攻伐,後至保加爾人興起。保加爾人與庫格利格爾匈人有關,保加利亞王族族譜記載阿提拉為始祖。
-
3 # 常行居士
首先應該明確匈人和匈奴人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
阿提拉是匈人,但不是匈奴人。
匈人其實是秦漢時期被匈奴人趕出蒙古草原的遊牧民族。
由於當時秦始皇修築了萬里長城,匈奴人無法打進中原,只好向北擴張,趕走了北方的一些遊牧民族。
那些被趕走的遊牧民族逃亡到西西伯利亞,幾百年後開始振作起來,在阿提拉的領導下對羅馬帝國進行敲詐勒索。歐洲人信仰基督教,他們認為這是上帝在懲罰自己,認為阿拉提就是上帝懲罰他們的鞭子。
後來阿拉提暴斃,匈人發展成保加爾人,黃種的保加爾人和白種的斯拉夫人混血成了保加利亞人,語言也由原來的保加爾突厥語改成了斯拉夫語。
所以保加利亞人也不是純種的匈人後裔,而俄羅斯境內有一個叫楚瓦什(Chuvash)的少數民族,這個民族依然使用當時匈人的語言,保加爾突厥語,他們和匈人更接近,更可以看成匈人的後裔。
-
4 # 歷史研習社
公元4-5世紀,一場由東方襲來的遊牧風暴橫掃西歐,一直名為Huns(西方人翻譯為匈人)從歐亞草原的深處突然現身,掀起來歐洲民族大遷徙的浪潮,將早已行將就木的羅馬帝國推向了崩潰的深淵,讓整個歐洲為之膽寒。公元453年,這個龐大匈奴帝國的領袖阿提拉神秘死亡,匈奴人也似乎突然消失在歐洲歷史上。
匈奴帝國的指定繼承人艾拉克(Ellak)、丹克玆克(Dengizich)以及艾內克(Ernakh)就帝國繼承權互相攻伐,匈奴帝國四分五裂,這出政權奪位的大戲像極了匈奴歷史上的五單于爭位故事。
匈奴王國內部的爭鬥給外人留下了可乘之機,來自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格皮德人在公元454年建立了反匈人聯盟,在尼達歐之戰(Battle of Nedao)擊敗了匈人,殺死了最有權力的艾拉克,匈奴帝國重新復興的希望便就此終結。
匈奴帝國的崩潰並未完全消除匈奴人對巴爾幹半島的威脅,佔據了多瑙河中部潘諾尼亞平原(今天匈牙利地區)的匈奴人雖然因失去好戰的領袖而開始過渡到定居的農耕生活,但其好戰的本性和靠搶劫為生,以武力定輸贏的習慣使他們不時進攻拜佔廷人。
隨後,來自東北歐的馬扎爾人進入匈牙利,與當地的匈人相融合,形成了今天的匈牙利人。直至今日,匈牙利人依舊認為自己的祖先來自於遙遠的東方,匈牙利詩人裴多菲在一首詩中曾經這樣寫道:我們那遙遠的祖先,你們是怎麼從亞洲走過漫長的道路,來到多瑙河邊建立起國家的?
圖/今天的匈牙利人
今天的匈牙利語的日期按年、月、日次序,姓名是先姓後名,與漢語同。有學者考證匈牙利語的語調與陝北發音有相似之處,然而匈牙利人的祖先與我們北方曾經強盛的匈奴人究竟有無關係,仍然有待繼續研究。
參考文獻:1. 陳志強著,巴爾幹古代史,中華書局,2007
-
5 # 野史也是史
阿提拉之後的匈人,兒子們自相殘殺,最後大部分在多瑙河流域定居下來;小部分去了南俄羅斯草原;還有一部分在黑海北岸;少量的則逃到高加索山一帶。
公元452年,阿提拉率軍越過阿爾卑斯山,兵鋒直指羅馬城,但遭到西羅馬軍隊的頑強反擊,與此同時,他的軍中又發生瘟疫,士兵傷亡很重,後勤無法保障,再加之東羅馬援軍也趕來助戰。阿提拉只好掠奪了一些財物,撤兵回營。公元453年,阿提拉在行軍途中染病暴斃,終年47歲。
阿提拉後,匈奴帝國的演變過程:阿提拉的突然死亡,讓他的帝國出現了權力空白,他的幾個兒子在將它安葬之後很快便進入了自相殘殺的模式。而以前被他壓迫的蠻族看見匈奴帝國的發生內訌,便起兵造反,致使西遷的匈奴帝國很快陷入戰爭和崩潰的局面。
公元454年,匈奴帝國和當時的蠻族人在涅德河畔進行了一場決定雙方命運的大戰,在西方被稱為大混戰。在這場混戰當中,阿提拉的長子戰死,其中3萬多名匈奴戰士被殺,匈奴精銳喪失殆盡,從此之後匈奴帝國一蹶不振。
回覆列表
匈人是一個古代生活在歐亞大陸的遊牧民族群體。在公元前至2世紀期間他們被懷疑與在亞洲的北方活動的匈奴人有關,他們在4世紀西遷到了東歐被首次發現,併入侵東、西羅馬帝國。歐洲的古文獻對此一民族及其在歐洲的事蹟有若干敘述。5世紀末時,匈人國家逐漸瓦解並從歷史消失。匈人自東向西的進攻引發了歐洲民族大遷徙,最終導致西羅馬帝國滅亡,對歐洲的歷史產生了深遠影響。
據《後漢書·竇憲傳》記載,燕然勒銘之後,竇憲又派部將出擊北匈奴,戰敗的“北單于逃走,不知所在”。史料記載,在北匈奴被擊敗的過程中,部分北匈奴或歸降鮮卑族,或歸降南匈奴和漢廷。其中最驍勇善戰的一些部落,決定遷往遙遠的西方。
《北史·西域傳》中還曾記載,到公元160年,北匈奴的一支向西遷居到了西域,進入中亞地區。此後二、三百年間,這支遠遁的匈奴逐漸淡出大漢帝國的視野,然而,其西行的過程卻沒有留下確鑿的記錄,直至“匈人”強勢進入歐洲大陸。
據波斯和羅馬帝國史料記載,匈人約在公元四世紀來到伏爾加河、頓河一帶,隨後便開始了一系列的征服戰爭。強大的匈人軍隊先是戰勝了當時的強國阿蘭,並繼續向西大敗由日耳曼人建立的東、西哥特王國,成功征服日耳曼諸部落,引發了歷史上著名的民族大遷徙。緊接著,匈人將目光投向東、西羅馬帝國,迫使東羅馬帝國逐年向其繳納貢稅,並不斷插手西羅馬帝國的外交事務,建立起強大的匈人帝國。極盛時期的匈人帝國版圖東起鹹海、西至大西洋;南起多瑙河,北至波羅的海。這一廣大區域內有著數量眾多的附屬國,不僅平日需稱臣納貢,戰時更要出兵參戰。
一度橫掃歐洲大陸的“匈人”是否就是被漢王朝擊敗後西遷的東亞“北匈奴”,至今在史學界尚無定論。18世紀時,法國曆史學家德金提出了“匈人即匈奴人”的猜想,並隨著愛德華·吉本的《羅馬帝國衰亡史》廣受傳播。該觀點認為,北匈奴西遷後隨即於歷史上消失,和兩百多年後在伏爾加河東岸突然出現的兇悍遊牧民族在時間上吻合。懷疑這兩個民族系出同源的主要原因是:北匈奴西遷和三百年後在歐洲出現的匈人時間上的吻合,“匈奴”的“匈”跟“匈人”的發音“Huns”,音韻上的接近,中國記載匈奴滅奄蔡而歐洲也記載匈人滅阿蘭王國(古稱奄蔡)。這批西遷的北匈奴人遠走歐洲,一部分在高加索,一部分在中伏爾加河地區,一部分在多瑙河流域。德國學者夏徳、中國史學家章太炎等支援此觀點。與此同時,該觀點一經提出即遭到部分學者反對,認為這一說法完全是憑空想象,並沒有歷史事實支援,兩派學者一直爭論至今。匈人和匈奴人的種族、語系和血緣關係即使藉助現代DNA分析也並未給出明確答案。近代主流歷史學家普遍認為,來自中亞的匈人與中原以北的匈奴人是一些喜歡征戰與結盟的混合遊牧民族,只是民族集團而非同種族群。
有可能匈人是被遊牧帝國柔然擴張而西遷的混合型遊牧民族,假借過去強大民族匈奴的稱號來威嚇敵人,後來的阿瓦爾人也可能也是如此。近來出現新學說指出匈人是渾庾、屈射、丁零等居住貝加爾湖一帶的古突厥部族後裔。他們使用著一種古老的突厥語,被匈奴擊敗後有一部分部落西遷最後在西伯利亞區域與芬-烏語的族群緩慢的融合變遷並繁衍生息,完全隔離於文明世界之外,直到羅馬帝國晚期才因為氣候變遷西遷到了東歐。因為長期的文明隔離,導致他們剛出現於西方史料時,完全就是個原始部落的狀態。
匈人帝國內部的語言很多樣,普利斯庫斯注意到他們平民的語言與阿提拉王廷大相徑庭,阿提拉的弄臣還會講一些混雜了匈語、拉丁語、哥特語的字句來引阿提拉的賓客笑。關於匈語本身只有幾個單詞被記錄下來,但經過考證後發現很可能都是源自某種印歐語,剩餘的線索只有匈人的姓名與各個部落名。根據匈人的姓名,有學者推測他們的語言有可能屬於突厥語族,或介乎蒙古語族和突厥語族之間的語言,甚至有可能屬於葉尼塞語系。然而,基於語料太少的關係,大多數學者還是保持匈語為無法分類語言的立場。
匈人精英實行一夫多妻制,而平民卻是一夫一妻制。一份2018年5月刊登在《自然》科學期刊的研究報告指出,他們抽取了23具埋葬年份約公元1世紀到5世紀的天山匈人古屍,發現有6個樣本中有4個的Y-DNA屬於單倍群R(包括一個R1b),以及一個L。另一份在2019年11月刊登在科學報告科學期刊的研究報告指出,他們抽取了3具分別在公元5世紀埋葬在潘諾尼亞平原匈人墓穴的男性古屍的Y-DNA樣本,發現他們分別屬於單倍群Q1a2、R1b1a1b1a1a1、R1a1a1b2a2。這項研究斷定這批匈人男性古屍都是棕色眼睛、棕色或黑色頭髮,且同時帶有歐洲和東亞血統。
有關沙隆戰役的戰爭紀錄中提到阿提拉的隨行人員和士兵中絕大多數一眼就看得出是來自歐洲,唯獨阿提拉是帶有東亞人特徵,也有其他考古學家說,帶有東亞人特徵的匈人古屍都是在貴族墓穴中找到的,這些在貴族墓穴找到的古屍當中還包括一些融入在匈奴政治體系中的日耳曼人領袖。
匈人是一個多種族混合體,只有少部分是帶有東亞人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