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天和Auto
-
2 # 阿豐與二手車的故事
大多數旅行車都是以轎車為基礎,旅行車把轎車的後備廂加高到與車頂齊平。它的魅力在於它既有轎車的舒適,也有相當大的行李空間,外形也相當的穩重,有成熟的魅力。
旅行車是在人類崇尚自然、熱衷旅遊的風潮下衍生出來的一種轎車派生車型,與SUV和MPV相比,它的購買價格和使用成本都較低,而且具有更靈巧的車身,便於駕駛和停放,因此在經濟發達國家(尤其在歐洲)的民眾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隨著國內消費者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節假日帶著家人,開著旅行車,一起出門遠行,也已成為都市車族的新時尚。旅行車不僅能夠長途跋涉,而且空間足夠大,可以攜帶充足的旅行裝備。同時,在日常城市生活當中,它還十分適合商貿用途。
盤點幾款市面上主流的旅行車:
1.大眾蔚攬:指導價24.38-39.28萬
2.沃爾沃V60:指導價33.99-43.99萬
3沃爾沃v90:指導價43.79-55.29萬
4.奧迪A4旅行版:34.18-42.78萬
5.奧迪A6旅行版:44.98-56.08萬
6.賓士C Class旅行版:36.08-52.68萬
7.斯柯達Octavia旅行版:12.99-16.14萬
旅行車在國內一直是叫好不叫座,很多消費它的人主要是為了情懷,為了滿足自己心裡那份對旅行車的熱愛。華人熱愛SUV,喜歡開著SUV自駕出遊,其實旅行車還要更優秀一些,畢竟它很專業,例如蔚攬、V60、A4 Avant、A6 Avant、賓士C都保留了原版轎車的公路操控感受以及舒適性,A4 allroad、A6 allroad以及V90 Cross Country升高底盤裝備四驅系統後,其多路況透過能力同樣很優秀。當然了,那幾臺豪華品牌旅行車並不便宜,那麼Octavia旅行版絕對可以稱得上“經濟適用男”。
旅行車_是錯誤翻譯
名詞解釋:Wagon最初車型指「四輪馬車」,主要功能是用於運輸貨物的畜力貨運車。在工業時代則成為貨車的代名詞,不過因四輪馬車也有豪華的客運型別,所以在歐洲也指轎車。不過車型是比較特殊的“轎卡”,是以三廂轎車平臺為基礎、加高後備箱與車頂齊平,實現將後備箱改造為“貨車車廂”的多用途車型。
Wagon_歐洲全球範圍內只有歐洲車市熱衷於「Wagon」車型,原因實際並不難理解。在汽車工業非常發達的北美,其標誌性車型有兩種:全尺寸皮卡車,D級大型SUV!關於皮卡的熱門實際與旅行車無關,因為這是美國“牛仔文化”在工業時代的體現,高大威猛的皮卡符合駿馬的氣質與實用價值,所以皮卡能夠火爆。但為什麼全尺寸的SUV也比旅行車火爆的多呢?原因其實很尷尬。
知識點:旅行車在北美也短時間火爆過,比如在全球第一臺SUV_cherokee(切諾基)誕生之前,其原型車「Wagon station」就是臺銷量挺不錯的旅行車;不過使用者市場被一定程度的限制在了“郊外”,其多用途的特點並不符合北美C端市場的高標準要求。於是才不得不以越野車平臺打造了全能型的SUV,此類車輛有超過旅行車的空間、理想的透過能力以及威猛的造型,不過因車身更大導致油耗也要高一些。
核心點:美國的石油與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例相當理想,說白了就是加油完全不會成為負擔,所以選擇高油耗大排量的效能車也是可以接受的。然而歐洲諸多國家經歷了多次石油危機,同時在經濟發展方面相比美國也要落後一些。所以在歐洲能夠風靡的汽車,其特點一定是足夠小且需要多功能,Wagon_轎車就是在這種使用者需求下催生出的產物,也就是說為了節省用車成本開支才決定了旅行車的風靡。
旅行車的實用價值FF_前置前驅為解析基礎以國內熱門車型A/B級SUV為參考,這些車輛為了輕量化節油,其採用的平臺99%都是前置前驅的低標準選項。這種驅動系統既沒有理想的操控極限,同時也不具備理想的脫困能力;因為既沒有電子限滑系統、後輪也沒有驅動力,車輛在非鋪裝路面陷車的機率和轎車差不多。然而這些兩驅SUV仍然有比Wagon笨重的缺點,所以油耗普遍比旅行車高。
從實用角度出發,車身結構完全與SUV相同的旅行車實際只是車身低矮了一些,但是載貨空間仍然超越主流的轎車與兩廂轎車。而C端使用者對於空間的實際需求並不是那麼高,Wagon是完全可以滿足的;所以理論上旅行車是比SUV更理想的選項,不過很尷尬的是美國汽車文化在國內的影響遠比歐系車深遠,且「以大為美」的審美標準倒是中美一致,這就造成了旅行車的尷尬處境。
總結:使用者審美需求永遠是汽車消費的第一需求,所以只有能迎合審美的SUV才成為了大熱門車型。三廂轎車中規中矩適合另一類審美標準的使用者,而看似有些奇怪且比SUV空間小的旅行車就很難以被接受了。結果造成了量產旅行車太少,且以歐系車為主也是不夠省心的,所以旅行車必然是冷門車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