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郎壹號

    諸葛亮北伐的目的其實是攻下長安,作為戰略基地。因為蜀國偏遠,蜀道難行,魏國佔有中原,河北,淮北,山東,東北等大範圍優質的土地,兵源充足,糧草豐富。諸葛亮想攻下長安,就可以切斷西涼和中原的聯絡,同時邀請東吳騷擾魏國江淮,兩面夾擊,蠶食魏國。可惜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常年的消耗國力,最終導致蜀國國力衰弱,最後被滅。

  • 2 # 伊耆角木

    諸葛亮北伐其實是當時蜀國最好的辦法。但是注意,諸葛亮北伐的目的並不是直取中原,克服兩都。而是先取西北涼州,然後再圖緩進,逐步擴大地盤。

    這個要先從隆中對說起。諸葛亮當時給劉備定下的隆中對,是兼跨荊、益兩州,候天下有變,兩路出兵,克復中原。而由於關羽在錯誤的時機發動了襄樊之戰,沒有等到“天下有變”,也就是沒有等到曹魏內部出現問題或者曹魏與東吳發生交戰就急於攻打樊城,甚至當時劉備剛剛獲得益州還立足未穩。最終被東吳偷襲丟了荊州。使得隆中對計劃破產。後來劉備伐吳的真正目的也是重新奪回荊州,使隆中對的條件重新恢復,而不是滅掉東吳。如果劉備真的想滅東吳,且不說根本做不到,即使真的打下來了,自己也打殘了,豈不是白送給曹丕?

    而由於劉備伐吳戰敗,蜀國既沒有收復荊州,而且元氣大傷。諸葛亮主政後與東吳修復關係。此時如果執著於隆中對,再要奪回荊州已經不可能。真正是如他自己所說的,東吳可以為援,不能圖之。一旦與東吳再發生交鋒,勢必打不贏且被曹魏坐收漁利。所以,蜀吳之間絕不能再發生戰爭。但是,如果僅僅擁有一個益州,蜀國有機會嗎?顯然沒有。諸葛亮出師表裡自己說的“天下三分,益州疲弊”。僅靠益州一地是遠不足以與魏、吳爭鋒的。蜀國在三國中是最弱的一方,如果不擴大地盤,可以說只能等死。

    那如何擴大地盤?兩種方法,第一,敲詐勒索東吳,利用局勢逼東吳讓步,再次獲得荊州部分土地。這種方法必須魏國對東吳動手,蜀國乘機勒索,東吳因為無暇與蜀國發生糾紛可能會讓步。(劉備伐吳沒有獲得東吳讓步主要就是因為當時東吳沒有面對曹魏攻擊。曹丕坐山觀虎鬥,所以時機不成熟)。但是這樣做的結果是吳蜀聯盟裂縫加深,留下後患。並且吳蜀同盟的實力沒有增加,在對付曹魏的過程中無法發揮更大威力。

    第二種方法就是出兵北伐,獲取西北涼州。兼跨益、涼二州,遏制住通往西域的要道,獲取西域良馬等資源,再圖緩進,逐步擴大地盤。這種方法其實是有機會成功的。因為當時兼跨荊、揚二州的東吳實力要強於僅有益州一地的蜀漢,所以曹魏要防範的重點其實是東吳。如果蜀漢出兵攻打涼州,曹魏不敢派大軍反撲,因為這樣做會造成後方空虛,被東吳乘機攻打,魏國就會腹背受敵。所以,這種做法,蜀漢的成功機率是很大的。

    而歷史的發展也確實是這樣。諸葛亮前幾次北伐,曹魏方面雖然大都督是曹真,而真正親赴前線的也就是張郃、郭淮等人。其實他們的主要目標也就是守住關中,確保長安不失。至於涼州,則是能守住最好,守不住也就算了。諸葛亮由於用人不當,後勤補給線等問題沒成功,但不能說是戰略錯誤,只能說是戰術問題。至於後兩次北伐,司馬懿也是採取堅守不出的戰略,就是一個目的,守。不求交戰,只要耗死你,讓你自己退。這個地方就足見司馬懿高明之處,他很清楚明白自己的任務是什麼,守住即可。如果貪功冒進,很可能會落得跟張郃一樣被射死的下場。

    為什麼說諸葛亮的目的不是直接克復中原?很簡單,根本做不到啊。以蜀漢那點兵力,還從涼州一路慢慢推,能打到長安洛陽才有鬼。就算打到了,魏國四下合圍,諸葛亮死無葬身之地。就算真的成功了,東吳能容你?肯定像襲取荊州一樣抄益州老底了。總不能顧頭不顧尾吧。就算要賭一把,那也應該用魏延的子午谷之計了,這才是以少勝多唯一的希望。諸葛亮不用,就說明他的目標僅僅是涼州。

    因此說,諸葛亮北伐是以奪取涼州為目標,擴充實力的區域性戰爭。這在當時的情況下一旦成功,能夠增強自身實力,即使失敗,曹魏也會因為顧及東吳而不敢發大軍征討蜀漢。戰略上沒有問題。若是不行動,一味等待,可能也就是一直維持三國原狀,因為東吳一直是採取防守的,跟曹魏屬於僵持。兩家都不動就是坐視曹魏逐漸做大,畢竟人家地盤大兵力多,發展肯定更快。時間越久,蜀漢再要出川爭天下的機會就越小。得出結論,諸葛亮北伐,在戰略上沒問題,至於失敗,那是戰術上的不足而已。

  • 3 # 萬法歸一7

    是,

    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

    伐亦亡,不伐亦亡,

    惟坐而待亡,孰於伐之。

  • 4 # 獨孤29262905

    怎麼說呢?從對外的角度來說,北伐除了第一次還有可乘之機,但因為諸葛亮的謹慎和錯誤導致失敗,其他幾次都是強而為之,不是好的辦法。

    但是,從蜀國內部來說,北伐也是沒辦法的選擇,不對外就會生內亂,內部矛盾重重,諸葛亮沒辦法解決內部問題,只有透過北伐來轉移內部矛盾,魏國東吳都出現了嚴重的內亂,而蜀漢卻很少,一個原因就是蜀漢一直以進攻的姿態維持內部的團結。

    總體而言,諸葛亮北伐不是最好的辦法,在當時的情況下,諸葛亮最好的辦法是小規模騷擾北魏,讓不同的將領分批出擊,達到兩點目的,第一,讓曹魏不得安寧,並且麻痺曹魏,使曹魏覺得蜀漢只能小打小鬧,沒什麼大動靜而放鬆警惕,第二,透過各將領進攻的情況,檢驗將領能力,提拔人才。

    然後處理內部團結問題,整合蜀漢資源,並且從政治上分化曹魏集團,曹魏也不是鐵板一塊,如果派人北上不斷的分化曹魏各個勢力集團,就會弱化曹魏的力量。並且透過收買,恐嚇等一系列手段,甚至暗殺,消耗曹魏的精英,促進曹魏內部問題。

    等到曹魏亂了在出兵,就如摧枯拉朽一般才是北伐的最好時機。

    諸葛亮這個人是個君子,不咋會玩陰謀,所以,只有透過戰爭解決問題。但是,打仗也有打仗的弊端,畢竟,打仗很費錢,蜀漢沒曹魏有錢,又不能以小博大,不敢冒險。打正規戰,蜀漢無論如何也打不贏,經濟人口兵員兵種在那放著,還是客場作戰,你說仗咋打?除非蜀漢率先裝備火器差不多。

    政治能解決的事就先政治解決,諸葛亮不善於陰謀,也不善於奇兵,沒事北伐什麼啊!

    這時候蜀漢文官需要的是張良陳平,尤其是陳平,武將需要的是韓信。但是,諸葛亮只是個蕭何加半個韓信,明顯搞不定。

  • 5 # 勝哥搞笑影片

    諸葛亮北伐是一個特定時代的產物,在當時,主要是因為蜀漢政權內部錯綜複雜。諸葛亮北伐可以轉移國內注意力,這樣不至於出現內亂。其二是對曹魏勢力的以攻為守,不能讓曹魏在涼州雍州地區建立進攻根據地。因此,諸葛亮北伐並沒有錯。錯的方面是在於,北伐不能成為國策主要發展,在北伐的同時應該輔助以發展國力與經濟。其實諸葛亮在這一點做得很好,並沒有什麼失當的地方,蜀國當時的國家平衡還是不錯的。只是作為其繼承者,蔣琬,本身沒有理解其深刻的道理,倒是蕭規曹隨的堅持北伐戰略,蔣琬可比諸葛亮來得用力得多,他甚至廣造戰船建水師進攻魏國,這才是蜀國走向滅亡的主因。

  • 6 # 頭上朗月

    無需諱言,孔明隆中對的策略簡而言之即:北讓曹魏佔天時,南讓孫吳佔地利,西蜀獨佔人和;故而堅持北伐,克復中原,滅魏興漢乃順天應人之舉,何樂而不為?此其一;雖蜀漢地處天府之國,然畢竟偏安一隅,日久年深,宏圖難展,加之良將凋敝,"再不及時進取,將來就無可用的人才了",北伐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此其二;當時荊襄已歸孫權所有,劉氏只存益州,這問題就來了,若想成就大業,就必須擴張本方的勢力範圍,否則只有任人宰割,坐以待斃;然東吳是聯合盟友,因此只可討魏以圖之,此其三。以上個人見解,敬請指正。

  • 7 # 過路閒人路過

    應邀回答。北伐無論站在任何角度都不是好辦法。

    對於西川百姓,本來沒大戰亂,但北伐讓西川百姓每天不停增加生產,生活沒有更艱苦有人相信嗎?先不說當兵的傷亡,北伐讓西川百姓不是在補給前方軍需就是在準備下一次戰爭的補給。老百姓關心自己生活還是關心皇帝姓什麼?曹孫劉都是漢人,內戰這東西,自己民族打自己民族,形勢難以逆轉就該像下棋一樣棄子放棄,有必要像外族入侵一樣寧死不降嗎?內戰外戰毫無可比性,不放棄唯一原因就是為了自己的利益和權力的慾望,華人打華人何來光釆?何來仁義?

    對曹魏屬地的百姓,也就是天下大部份百姓,本來曹操已經基本統一大半天下,也在內政上做了不少工作,可以參考毛主席對曹操的評價,百姓日子開始穩定下來,偏偏一個偏安一隅的分裂地方政權經常來騷擾,意圖把撥亂反正的天下再撥亂,原因就是要匡復一個自己作死導致天下大亂的漢室,何來的光釆?何來的仁義?

    對國家來說,北伐就是分裂行為,國家分裂還不斷戰爭,這是對國家元氣更長時間的傷害,漢族人口更加下降,國力更空虛。五胡亂華為什麼漢人無力反抗?不就是長期消耗導致無力反抗嗎?還有五胡亂華這帽子不要亂扣,曹丕,司馬師,司馬昭能力也不差,最後來了個司馬衷,這事誰說的準?你劉備當皇帝傳給劉禪,劉禪傳下去就一定不會有五胡亂華嗎?這有必然關係嗎?怪就怪那些妨礙國家統一,發動民族內戰把國力耗光的人和政權。

    現在活在太平年代的群眾,隨便喊個口號聽起來很動聽,喊起來很容易,但這些群眾有沒考慮生在戰爭時代的百姓如何生活?喊囗號可以當飯吃嗎?作為華人不是想著國家統一,而是想著偏安一隅的地方政權如何可以延長分裂,什至發動戰爭讓天下再次大亂,就算給你成功了,可以得到什麼?不就是皇帝從姓曹改回姓劉嘛,除此以外就是把自己國家自己民族打的殘廢。北伐?何來有對與錯,本身就是為了自己迂腐信仰而發動民族內戰的惡行,有什麼可以值得表揚?

  • 8 # 手機使用者51956319052

    諸葛亮北伐是最蠢的決定,一,魏國君英明,臣賢有才,白姓生活幸福安穩。二,蜀國內部都反對北伐,這樣會照成白姓更苦。三,蜀國在諸葛亮的領導下就沒有一天好日子,諸葛亮是每天都在打仗。打仗會死很多人。四,一個小國連年的戰爭,華人早就厭倦了,但是北伐就是諸葛亮一個人的事,華人並不執持。五,諸葛亮堅持北伐就是漢賊不兩立,其實當時的人對漢朝就沒有希望,誰給吃就聽誰的,看魏華人就不知道漢朝為何物,在這樣的情況下,諸葛亮北伐是不得人心的。總上諸葛亮的北伐是最錯誤的,北伐除了蜀華人死傷無數,錢糧消耗無數,諸葛亮最後也累死了,看北伐最後是什麼也沒有得到,這樣的北伐有什麼用,國家是最先滅亡的,諸葛亮要負責任的。

  • 9 # 小鴻哥

    我認為是的。

    第一:諸葛亮隆中對講:跨有荊益,天下有變,兩路進軍。現在荊州已失,天下無變,一路進軍。卻不是北伐的好時機。但諸葛亮必須那樣幹。出師表講:誠急危亡之秋也。蜀漢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曹魏方面很多人給諸葛亮寫勸降書。蜀中很多人也想降魏。諸葛亮打出攘除奸兇,還於舊都,興復興室口號。就是要告訴蜀人,你們別亂來。我已磨好刀,誰敢提砍誰。

    第二蜀漢經歷失荊州,夷陵之戰兩場大敗。蜀漢精銳盡失,損失十萬以上軍隊。數十萬人口,數十年收集的人才。現在蜀漢的軍隊皆是新招募的軍隊將士未經久戰陣。戰爭是最好的老師。姜維北伐時,鄧艾評價蜀軍五兵犀利,上下相習。第一代將領馬超黃忠張飛關羽等皆死,剩下大多年輕將領和年老的將領。所以培養第二代第三代非常急迫。

    第三耀武揚威,顯示力量有餘。在戰爭中尋機會,滅不了魏。蠶食雍涼還是可以打下主意的。正如公元220年曹丕問群臣劉備會不會伐吳,大家都說蜀漢小國名將只有關羽。所以不會。劉曄講會:劉備的策略是耀武揚威,顯示他力量有餘。諸葛亮也是如此策略。正因如此從蜀漢建立至蜀亡,曹魏只伐過蜀漢兩次半。半次走到半路。而老是打東吳。公元262年司馬噸提議伐蜀,魏國上下都反對。鄧艾也反對,只有鍾會贊成。司馬昭還殺了一個公開反對的將領。蠶食雍涼原因有1曹魏重點防禦東吳和北方的遊牧民族。西邊防守薄弱。2雍涼地方羌胡並不服魏國統治,多次叛魏。公元227年安定郡羌人反。姜維就多次接應羌胡部落歸蜀。3祁山各地有羌胡種麥子,能資助軍糧。4切斷隴道,能切斷涼州西域跟魏國聯絡。5能聯合周邊羌胡鮮卑共同對付魏國。諸葛亮就曾聯合柯比能。

    第四蜀漢三股力量。一、劉備帶入蜀中的人為荊州集團。二、隨劉焉劉璋父子和投靠他們的東州集團。三、蜀地本地豪強的益州集團。劉璋時東州益州就曾大打出手。劉璋請劉備入蜀本來讓他對付益州集團。荊州又奪了東州集中主導的益州。所以三個集團矛盾重重,劉備是以荊州為主。拉擾團結東州集團,所以他娶了東州軍頭號人吳懿的妹妹。諸葛亮也任用了一些蜀人,還請杜微杜瓊周群他們出來做官。又以有病乞歸。諸葛亮死後,他們公開講蜀漢將亡魏國將一統天下。所以諸葛亮要牢牢握住軍權。把蜀漢軍隊撐握在自己手上。正如曹丕繼位沒多久,在短短四年間三徵東吳。透過戰爭撐控軍隊,透過戰爭整治反對派。轉移國內矛盾,凝聚人心。自古以來很多國家都透過戰爭轉移矛盾,更好的凝人心。

    第五自古偏安者不能久存。新三國阿斗跟諸葛亮有段對話,認為在理。阿斗問諸葛亮:現在魏國也不打我們,怎麼我們老是去打人家。大家相安無事不好嗎?諸葛亮講:陛下你多大了,我多大了?憑蜀中險要,二三十年後無事。但是之後呢?你多大了,我多大了。其實還有一點,就算蜀漢不北伐。曹魏也是遲早南征滅蜀的。後出師表(很多人講是偽作,但裡面的道理是對的)諸葛亮講:這些人死了很多將領,這些是數十年集四方精銳,非一州所有。再過多幾年,死的差不多。當以什麼禦敵。

    第六三國建立後為啥一直魏滅不了蜀漢東吳,除了據險而守外,還跟各華人才君主有關。更重要的是蜀漢東吳頻繁北伐,東吳北伐次數不比蜀漢少。魏國曾有人提岀現在既不伐蜀,也不徵吳。因為蜀吳憑藉山川之險,三江之固。抗拒王命。征伐他們肯定會抱團,征伐代價太大,不如專心屯田發展經濟。十年後中國(古代正統以中國自據)曰強,蜀吳聯盟出現問題。那時再征伐容易多了。諸葛亮每次北伐魏國都會洛陽調集援軍支援,東吳北伐魏國從各地調集援軍。攏亂魏國經濟發展。但是蜀漢東吳大多是各打各的,沒有統一作戰。

    第七透過五次北伐諸葛亮培養了:張翼張裔張疑廖化王平劉敏馬忠鄧芝姜維胡濟句扶李豐等一批武將,正是由他們保了蜀漢三十年。雖然諸葛亮知道自己無法滅魏了,但首先要保證蜀漢政權才最重要。只有保住蜀漢才談得上滅魏。如果數十年後北方暴發混亂呢。未必沒有機會。如西晉八王之亂、永嘉之亂。

  • 10 # 知常容

    這個我寫過一篇文章,諸葛亮北伐的確是最好的辦法,以攻代守,有些人說諸葛亮北伐勞民傷財,事實上不是這樣的,諸葛亮不是頻繁的發動,而且每一次出去都是有斬獲的。

    這樣做的好處就是把戰火燒到了魏國境內,使魏國疲於應付,你想想打仗的話,你放在自己境內打好呢,還是放到境外的,放在別人的地方上打,這個不用我說大家都知道。

    當時的魏的話,北方還不太安定,所以這樣弄了之後延緩對北方的殘餘勢力的掃蕩。他們駐軍的話需要大批的經費,這樣是魏國的實力不會急劇增加,而是減弱。

    涼州有戰馬,有人口,諸葛亮出去之後一個是搶佔吧,還有一個就是搶人口。

  • 11 # 說歷史的女人

    孔明北伐的目的,我們都弄錯了,而失敗的原因,全因一個人

    導讀:劉備臨終之時,劉禪年十七歲,蜀漢集團還不穩定,能夠選用的人才除了大將趙雲、魏延,就是重臣諸葛亮和李嚴。那麼在這些人中,劉備選擇託孤重臣,自然首選諸葛亮。而選擇諸葛亮的原因則是因為諸葛亮的個性與追求有關,諸葛亮不是一般的謀臣,他是一位有理想的政治家,在東漢、魏晉時期,名士都有理想,做人做事也都有底線。而忠誠於正統,是他們出仕的底線。所以劉備選擇諸葛亮的時候,還加了一條,說劉禪若是不成器,你就自己取而代之。當然,劉備如此說,不過是試探,是為了確保諸葛亮更加忠誠,而諸葛亮自然是跪地發誓,眼淚直流。就這樣,劉備閉上眼,算是放心了。

    諸葛亮輔佐劉禪之後,被封為武鄉侯,領益州牧,具有開府的許可權。這個政治許可權在三國時期只有一代梟雄曹操有過,諸葛亮是第二人有此政治待遇。那麼諸葛亮輔佐劉禪期間,主要做了什麼呢?總的來說,有兩件主要的核心事:一是依法治國,二是以攻為守。

    諸葛亮除了對內實施依法治國之外,對外則實行以攻為守。那麼諸葛亮為什麼要以攻為守?蜀國的國情和國力允許嗎?曹魏真的是那麼好打嗎?我們且回到歷史之中,看看這些原因。

    從地理上看,蜀國並不適合發兵攻打曹魏。因為益州地理偏狹,不便用兵,糧草運輸也極為困難,出來一趟都極為不易。而曹魏又是三國中最強大的一方,蜀國根本沒有打贏曹魏的任何有利條件。但是這一點,後來的史學家能夠看到,相信當時的諸葛亮肯定也很清楚。那麼他為什麼還要發動北伐?

    其實原因有兩點:第一點是諸葛亮的政治理想,因為劉備的口號一直都是以復興漢室為目的,而這一點跟諸葛亮一樣,但這一點喊一喊就可以了,想復興也得看時機,而且後來劉備都乾脆自己稱帝了,所以這一政治理想基本上都已經化為泡影了。那麼看第二點,這一點很重要,是擺在眼前的現實問題,不得不面對。

    那麼這個現實問題是什麼?諸葛亮在《出師表》中說得很明白:“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城危急存亡之秋也。”意思就是益州地域偏狹,十分弱小,目前雖然能勉強存活,但若不去主動進攻,開拓進取,早晚都會有被滅掉的危險。那麼既然如此,諸葛亮索性就選擇北伐,透過武力去碰碰運氣。

    但是諸葛亮的運氣不怎麼好,因為諸葛亮需要面對兩個問題:第一是蜀國內部反對北伐的呼聲和阻撓,第二是司馬懿。這兩個原因,尤其第二個,幾乎讓諸葛亮耗盡心力。正所謂:“諸葛亮北伐,有心無力。”而後面還有一句就是:“司馬懿掌兵,大禍臨頭。”

    司馬懿真正掌握兵權是在諸葛亮第三次北伐,佔領武都、陰平兩郡之後,魏明帝任命司馬懿為大將軍、大都督。此後,司馬懿一直成為曹魏對抗諸葛亮北伐的堅固堡壘。一直到公元234年,諸葛亮最後一次北伐,也沒有撼動曹魏任何一寸防線,而自己也累死在五丈原。

    關於諸葛亮北伐失敗的原因,其實除了地理劣勢、糧草問題等問題之外,諸葛亮還要防備蜀國成都方面隨時發生不利的情況。史書的記載可跟演義不同,在歷史上,劉備的蜀國政權以及諸葛亮的蜀國執政,雖然諸葛亮十分清廉,但益州士族、富豪並不買賬,根本原因是他們的利益受到侵害最嚴重,諸葛亮每次北伐都要徵兵、徵錢、徵糧,而諸葛亮又以體恤百姓為要,於是這些大頭都要這些益州士族、富豪來承擔。而這些士族、富豪又在當地根基深厚,所以他們的反對聲音對於諸葛亮來說,也很可怕。這些原因都讓諸葛亮在北伐的過程中,不斷出現“有心無力”的情況。

    當然對諸葛亮產生最大困擾的還是司馬懿,所謂“司馬懿掌兵,大禍臨頭”,其實不僅是諸葛亮的困禍臨頭,更是曹魏政權、甚至東吳政權的困禍臨頭。司馬懿個人才能出眾,又深懂韜略,韜光養晦很多年,忽然一日掌兵,情勢非常不同。首先他耗死了諸葛亮,蜀國最強大的頂樑柱。其次,曹魏的災禍也在慢慢臨近,最後司馬懿架空了曹魏皇帝,大權全部落在司馬懿家族。最後,司馬懿的兒孫們消滅了東吳,統一了三國。而這一切的轉折點,都由司馬懿掌兵開始。為何?

    司馬懿非等閒之輩,他掌兵之後,表面上看似在對抗諸葛亮,實際上還幹了一件事,就是籠絡軍心,他籠絡了一大批將士,最終這些將士都成為他攛掇曹魏政權的最可怕的力量。

    所以說“諸葛亮北伐”是真的“有心無力”,而“司馬懿掌兵”也真的是“大禍臨頭”。因為他的掌兵直接影響和間接改變了三國的歷史走向,促成了三國歸晉的這一結局。

  • 12 # 籃球界鍵盤俠正揚同學

    對蜀國而言未必是最好的辦法

    但對諸葛亮而言肯定是最好的辦法夷陵大敗後,劉備敗光了十幾年來的積蓄,最後病逝,把這爛攤子扔給了阿斗和諸葛亮等人。

    當三路全部被推倒的時候,你會死守高地還是衝下去跟敵人野外打一仗?

    諸葛亮當然知道北伐的勝率有多低,但他必須這麼做。

    原因一:鞠躬盡瘁 死而後已,對興復漢室的執著

    明知不可為為之,是因為還是存在著贏得機率。

    因為北伐與否,蜀國都已經氣數將盡,與其苟且的活,不如乘自己還有力氣,下高地搞一波

    北伐,困獸之鬥罷了

    原因二:亂世得兵權者得天下

    諸葛亮透過北伐,興復漢室的口號徹徹底底的掌握了蜀國的軍政大權

    並且事事都喜歡親力親為,把權力過分的集中在自己的手中,這也是導致後期疲勞而亡的因素之一

    我們會發現,諸葛亮死後,朝中的掌權大臣蔣琬、姜維、費禕都是諸葛亮這邊的人

    而屢次挑釁諸葛亮的魏延,後期則和楊儀互咬時敗下陣來,當然楊儀也沒什麼好下場

    從中可以看出,北伐數年,朝中的形勢早已掌控在諸葛亮的手裡了

    把蜀國看作一家公司

    董事長:劉禪

    執行長:諸葛亮

    營運長:諸葛亮

    所以對蜀國未必是好事情,畢竟連年征戰,老百姓渴望的是和平。

    但是對諸葛亮而言,唯有困獸之鬥,以攻代守方有機會尋求突破,同時還拿到了軍權,是一個最好的辦法

  • 13 # 陳大舍

    隨著中國近現代以來屢次出現的缺失,很多“自古以來”的英雄人物不是被黑化,就是淪為“爭議性”人物。 最典型的就是對諸葛亮的評價。 比如在討論諸葛亮一生功業時就有不少很奇葩的觀點,最多的一種就是認為北伐中原是諸葛亮治蜀的戰略失誤,認為季漢應當像吳國那樣,幾十年鍥而不捨討伐山越部落,致力於征服整合南蠻,一可以培養將帥和軍伍,二可以融合荊州新人和益州舊人,三可以增設郡縣,開發編戶資源。一句話,深耕巴蜀之地的基本盤。

    武侯祠及惠陵前的石麒麟。對季漢君臣的評價,往往是中國歷史上世道興衰的標杆。

    但是,討論這些問題的人基本上完全忽略了一個幾乎可以說最重要的問題:當時以諸葛亮為代表的季漢只有緊緊的抓住為時相當短暫的時間之窗才能保證自身的安全。 因為對於從荊州時代便患難與共的季漢君臣來說,最可怕的敵人不是曹魏或東吳,而是老一輩的人日漸凋零。

    中興漢室江山的宏願,在董卓之亂,天下連兵討賊時是各路英雄豪傑的共識,但是經過幾十年大亂以後,“紅旗還能打多久”的問題,也就是漢室是否氣數已盡這一問題就成了首要的問題。比如曹魏一系便仍以讖緯之說製造輿論、自稱受天命取代漢室。這一招放出之後,很多本來就是勉強要復興漢室的人都有了一個臺階下,也就是說至少在中原地區漢室孤忠從此便越來越少。

    而季漢本來對於蜀地豪門來講就是“外鄉人”。所以諸葛亮要想反攻中原,就跟之後所有偏安一隅的王朝一樣,所依據的社會基礎必然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減弱。正如《出師表》中所解釋的那樣,從中原地帶各州集結而來的這些見識過漢家威儀、對漢室有著強烈認同感的英雄豪傑都會老去,隨著這一代人的謝幕接替他們的就只有巴蜀本土上的地方性人才,而這些人基本上是桓靈二帝之後才出生的,他們從來沒有離開過巴蜀,也沒有見過巴蜀以外的世界,對古老的大漢天下沒有絲毫的情懷,加之之前劉焉劉璋父子僭越天子袞冕鑾駕,造成了巴蜀事實上的獨立,這些以成都為世界中心的新一代“漢公卿”恐怕根本就不會有足夠的動力來複興漢室。

    白帝城。為初代割據巴蜀的成帝公孫述發祥之所,大漢天子劉玄德的最後歸宿。

    五代十國時期前蜀王建永陵。自五代之後蜀地再無強大的割據政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加5T釋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