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4
回覆列表
  • 1 # 坤子看電影

    現如今高速的生活節奏,亞歷山大的社會環境,複雜的人際關係,誰沒點或生理或心理小疾病呢。拖延症形成的具體原因尚不清楚,一種觀點認為,拖延是由一種或數種相對穩定的人格特徵造成的,個體在各種不同的環境和條件下都可能拖延;另一種觀點認為,拖延多是由環境決定的不穩定因素造成。

    1.環境因素

    拖延者的拖延行為與完成任務所受的時間壓力和來自外界的娛樂方面的誘惑有關。拖延者往往難以抵制外界的誘惑尤其是娛樂方面的誘惑,從而導致了拖延行為。

    2.任務特徵

    (1)任務難度任務的難易程度會影響個體拖延行為的發生,任務越複雜,人們越容易拖延,當個體認為某項任務超出自己的能力時,由於缺乏對成功的控制感,通常會採用拖延的方式推遲或逃避執行該項任務

    (2)獎懲時限任務的獎懲時限也影響任務的完成。如果任獎賞及時,會減少任務完成時間的拖延。

    (3)任務的厭惡程度對於可能帶來令人乏味、產生挫敗感和怨恨的任務,人們會首先選擇迴避,如果不能迴避,就會盡可能地推遲面對。

    3.個體差異

    (1)非理性的觀念如果個體認為迴避失敗動機高於追求成功動機時,個體將傾向於以拖延的方式逃避可能的失敗。

    (2)低自我效能感和自尊從心理層面分析,部分人對工作能力不自信是導致拖延行為的一個重要原因。工作上曾遭遇過重大挫敗,對自己不夠自信的人,容易產生逃避心理,不斷地推遲完成任務。

    (3)自我設阻拖延者從事某任務時,經常會因為某些外界刺激因素推遲開始任務的時間;在執行任務的過程中,也更容易出現中斷該任務去進行其他活動的情況,並且不斷地推遲任務的繼續。

    (4)焦慮在遠離期限時,拖延可以讓個體焦慮減少,但隨著任務期限的臨近,拖延者會體驗到更多的焦慮。

    (5)衝動衝動有時可以激勵人們追求一些東西,但是過分活躍可能導致做決定太快、注意範圍縮小的情況,這些將導致個體拖延行為。由於衝動讓人更多關注即時激勵,而忽略長期責任,因而衝動的人們更可能拖延。

    (6)完美主義完美主義傾向與拖延之間存在正相關。完美主義可分為積極完美主義和消極完美主義,積極完美主義者會積極尋找方法完成學習任務以達到理想的成績,而消極完美主義者則更多采用拖延來逃避失敗。

    拖延症也有重症存在,那就該認真治療並重視了,但是輕微的,無傷大雅的類似葛優癱的也沒啥問題吧,性格不同嘛

  • 2 # 江湖小二

    拖延症的認知誤區在於追求完美。但現實並不是都那麼的完美

    所以當你覺得“等一等再辦可能讓事情辦得更好”的時候,問自己一下“現在就辦,是否一樣可以做得一樣好?”如果是,現在就辦吧。即使你確實覺得等一等會辦得更完美,也要提醒自己:“現在就辦,至少可以多辦一點事情,量的積累也可以產生質的飛躍。”如果真的最後一刻都能順利完成,而且完成得不錯,為什麼還要提前準備呢?

    拖延症的情緒基礎是焦慮,就是過分擔心可能性不大的威脅。焦慮情緒有其進化上的優勢,有人統計,換焦慮症的人比其他人更少死於意外事故,因為他們總是對周圍保持警覺。但是過度的警覺只是浪費了大量心理資源。當你自己都覺得自己處於無意義的焦慮的時候,要放鬆一下,往往會減少拖延。

    拖延症的身體基礎是疲勞。或者是身體的機能跟不上生活的節奏,有句話說是 心有餘而力不足,想做的事情當天要完成的,但當你覺得疲勞的時候,自然會把事情向後拖。疲勞有真的疲勞和焦慮產生的疲勞,前者要靠鍛鍊身體,後者要靠科學地放鬆。對於成年人,鍛鍊身體帶來的收益不會馬上見效,甚至短期會讓自己更疲勞,應注意堅持,增加有氧運動。

    除了以上三者——避免完美,解除焦慮,鍛鍊身體之外,做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情,往往不會拖延,所以要分清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和應該做的事情,其實現代社會里,應該做的事情要多於喜歡做的事情。但是如果應該做的事情太多,又完全抑制了喜歡做的事情,就容易患拖延症。

    所以從某種方面來看,拖延症算是逃避現實。因為在追求完美的時候會產生拖延症,但拖延症產生是多個方面的原因。需要綜合來判斷與糾正。

  • 3 # 逯曉風
    馬克吐溫說過一句俏皮話:“後天能做的事兒,就別趕著明天做了。”

    在現代社會中,這句話確是許多人的真實心聲。

    為什麼會有逃避現實型的拖延症呢?原因一:我們在做我們不想做的事情。當今的社會是個處處都有分工與合作的社會。細碎的社會分工經常逼迫我們做自己不那麼想做卻又不得不做的事情,全然不顧我們自己的感受和意願。我們被細碎的分工變成了各種流水線上的螺絲釘。而當我們對於被強加在我們頭上的任務潛意識中感到不滿,產生本能的抗拒時,我們卻不會認為是任務有問題,不認為是事情本身有問題。而是會覺得我們自己有問題,我們患上了拖延症。原因二:我們想做的事情目標太過遠大。現代社會的資訊高度透明也不是一件好事。古代的一位農民想象中的皇帝日子,也不過是挑水的時候可以用著金子做成的扁擔,每天都能吃上過年才能吃到的肥豬肉。而現代只要有手機的地方都能搜尋到古今中外的富豪過得是怎樣的奢侈日子,也能知道這個世界上有許多比自己年紀還小的人,做出了自己也許再過十年都做不到的事。

    於是我們定下許多目標,比如掙一個億的小目標,比如減掉20斤的年度計劃,比如一個月讀完10本書的計劃。目標很美,但是實在太遠,實現的過程又長,為了逃避骨感的現實和豐滿目標之間的差距,大腦和身體經常不聽使喚,偷懶、溜號,於是拖延症就產生了。

  • 4 # 筱晨沐雨

    這個問題不能一概而論,還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先要找到拖延背後的真正原因,才能判斷拖延症與逃避現實之間的關聯。

    先來看一個故事,這是武志紅老師在《感謝自己的不完美》一書裡講到的案例,讓我記憶猶新。

    一家公司的一位女員工總是喜歡拖延,每次老闆開完公司會議,她的總結報告總是拖延到最後一天才交上去,而她總會在規定之日前一晚加班加點匆匆忙忙的完成,有的時候還會熬夜,第二天滿臉疲憊的去上班,因此她在公司裡有“加班大王”的稱號,老闆對她這一舉動並未指責,甚至還有絲絲讚許,因而她的“拖延症”一直持續。

    後來她在做心理諮詢的時候發現,原來她小時候在家裡寫作業,每次寫完都會被爸爸挑刺、批評,甚至還會被要求重寫,後來她便把作業拖到很晚才完成,因為時間太晚不能熬夜,所以爸爸沒法讓她重寫,甚至還因為“她很晚還在做作業”而對她表示稱讚,誇她用功。

    簡直跟她工作時的情形如出一轍,原來這才是她“拖延症”的由來,她無形之中把“老闆”當成了“老爸”,所以才會無意識的一直拖延。她曾經用拖延完成作業來表達對老爸的反抗,而現在也無意識的在用這種方式來處事而不自知。瞭解了這個真正的原因之後,她很容易便破除了拖延症。

    而有的拖延症確實是對現實的逃避,實際上也是掩耳盜鈴,因為逃避不會令任何事情得到解決。

    所以,單純的把拖延症理解為逃避現實並不客觀,更重要的是要了解拖延症背後真正的原因,才能破除它對我們的影響。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拖延症患者擺脫不了拖延的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