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西餐劉顯琨
-
2 # 一個人的曠野10
瓜島,是瓜達爾卡納爾島的簡稱,瓜島戰役是1942年8月7日至1943年2月9日美軍和日軍在瓜島和周圍的島嶼進行的戰役。
一戰後,瓜島成為美國的屬地,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碑日軍佔領。瓜島由於地理位置極為重要,是美日雙方在南太平洋必須爭奪的地方。
美軍登入瓜島1942年7月31日,有特納少將指揮的南太平洋登陸艦隊(共23艘運輸船、8艘巡洋艦和1個驅逐艦警戒群)滿載美海軍第1陸戰師1.6萬人。在佛萊切中將的3艘航空母艦、1艘戰列艦、6艘巡洋艦和16艘驅逐艦的支援和護航下,開始進攻瓜島。
8月7日6時40分,美軍開始炮擊日軍陣地,日軍猝不及防,美軍幾乎未遇抵抗就登上了瓜島。
日本大本營命令百武中將火速殲滅瓜島美軍。經過所羅門海戰、機場血戰、聖克魯斯海空大戰、瓜島海戰,日軍付出慘重代價,雖重新佔領瓜島部分地區,但並未全殲滅島上美軍。
瓜島海戰的殘敗使山本五十六不在冒險將主力艦投入瓜島,並停止增援,島上日軍的生存變得越來越困難。
1943年1月4日,日軍大本營下達從瓜島撤退的“K號作戰命令”,邊轉移美軍注意力,邊撤退,直到2月1日,將1.2萬名餓得半死的日軍撤出瓜島。
瓜島戰役的勝利使得盟軍在南太平洋上掌握了戰略主動權。
瓜島戰役美日海軍各損失航空母艦2艘。美軍參展的6萬名陸軍和海軍陸戰隊16000人陣亡,4200人受傷。島上的3.6萬日軍,陣亡及失蹤1.4萬人,病死9000人,被俘1000人。
-
3 # 國平軍史
1942年8月7日,美軍在瓜達爾卡納爾島、圖拉吉島,以及索羅門群島南部佛羅里達群島登陸,標誌著瓜島戰役的開始。
雙方為爭奪志在必得的亨德森機場而逐次增兵,展開針尖對麥芒的搏殺,同時陸海空進行了激烈的對抗,是一次典型的聯合作戰。
至1942年2月9日,長達半年時間內,日美雙方在瓜島附近進行了6次海戰,損失驅逐艦以上的水面作戰艦艇分別為13萬噸和12萬噸,其中包括3艘航空母艦,日軍1萬餘準備登島的陸軍隨運兵船沉入海底。
戰役以日軍無力再繼續進行消耗戰,選擇隱蔽及欺騙撤軍,美軍最終佔領瓜島,包括日軍第38師團在內的陸軍精銳戰死2萬餘人而結束。
錯判中途島海戰戰果,以為擊沉了美海軍2艘、擊傷1艘航母,對海軍戰損未通報全軍,太平洋前線將士普遍輕敵,錯判形勢以及錯誤的決策,埋下了日軍戰敗的火種。
日軍缺乏情報,對美軍進攻毫無知覺,未對瓜島機場進行有效防禦,1942年6月,機場動工修建時,僅有240名警備隊,如此單薄的兵力,導致亨德森機場很快就被美軍佔領。
日軍零式戰鬥機只能從拉包爾和布林維幹島起飛,到達瓜島上空時油料已所剩不多,美軍的F4F地獄貓戰鬥機卻以逸待勞,老練的美飛營員有足夠的耐心,與日飛營員玩空中貓捉老鼠的遊戲,日空中優勢徹底喪失。
日本聯合艦隊的航母作戰編隊由於擔心自身戰損,未敢過分接近瓜島,在東所羅門海域尋機殲滅美航母作戰編隊或將艦載機轉移到陸上使用,無法對瓜島上己方登陸部隊提供足夠的空中支援。
駐特魯克的海軍聯合艦隊和駐拉包爾陸軍第17軍,雙方高層間協同交流,竟然還需要靠大本營參謀辻政信來中介,決策失誤以及指揮協同的不暢,致日方大批老練的飛行員和陸軍精銳都白白消耗在形勢已經於己不利的瓜島。
夜間火力衝鋒是日軍常用的作戰方式,但缺乏坦克等重火力掩護,只有陸軍自身攜帶上島的迫擊炮,所以端著上了軍刺的友阪步槍,口喊萬歲衝鋒的日軍步兵,既暴露了日軍進攻方向,又在美軍陣地前被湯姆森衝鋒槍等自動槍械打得屍橫遍野。
薩沃島海戰得手後,第17軍司令百武晴吉中將又錯判形勢,只派出了1000多人的一木支隊作為第一梯隊,第二梯隊仍只有一個川口旅團,最後上島的第三梯隊終於有2個師團近3萬人。
但此時,美軍陣地已得到了徹底鞏固,各項物資補充源源不斷,但日軍希望繳獲美軍的各類物資為己所用,所以日軍戰列艦、巡洋艦隊,以及從拉包爾機場起飛的轟炸機,只對亨德森機場狂轟濫炸,卻對瓜島灘頭堆積如山的作戰物資視而不見。
戰爭打的就是後勤補給,美軍兵強馬壯,有吃有喝,彈藥儘管打,而作鬥力異常兇殘的日軍,由於得不到足夠的給養,俄的頭昏眼花,失敗已是不可避免。
日軍大本營只得下達撤退命令,1萬餘名又餓又累的疲憊之師,陸續分批乘坐橋本少將率領的驅逐艦,在美軍眼皮底下悄無聲息地撤離了瓜島。
-
4 # 致守仁
這裡是不請自來的守仁君
瓜島,為於太平洋索羅門群島東南。
這個地方的地理位置很特別,幾乎在新幾內亞,澳洲,紐西蘭中間。日本人中途島海戰失敗後,海軍實力大損,喪失戰略主動,只能避免繼續和美國硬剛。轉而攻略南太平洋諸國,打算以拉包爾,瓜島為核心,打下新幾內亞,然後再逼進澳洲。
怎麼說,澳洲是同盟國非常重要的基地,索羅門群島也是南太平洋重要的交通樞紐,日本人佔領了所羅門,在瓜島修機場,這樣做,會嚴重威脅美國和澳洲的海空交通,到時候日本基本就是關門打狗,打美國不行,打澳洲日本還是可以的。
美軍做出了積極反應,美華人打仗基本上沒啥花裡胡哨,基本上就是靠自己強大的實力平推。他們成立瞭望臺計劃,由尼米茲為前期主將。麥克阿瑟為後期主將,步步推進佔領所羅門。
日軍當時在瓜島的機場已經基本完成,並在瓜島和圖拉吉共部署了3700的兵力。
美軍首要目標就是瓜島和圖拉吉,說實話,瓜島和圖拉吉在以前都是名不見經傳的地方,也就是英國這種海洋霸主才在這也建立了殖民地,大部分的美華人這兩個地方他們聽都沒聽過,他們作戰準備也非常不充分,登陸部隊大部分都是新兵,地圖什麼的還是上個世紀的老地圖。
打瓜島的時候,日本人被打了個措手不及,美軍很容易就登島並且佔領了瓜島的機場。
可是打圖拉吉的時候美軍卻遭到了強烈的反擊,圖拉吉周圍還有兩個小島,原來英華人在這兩個小島上修有水上飛機場,日本人佔領後不斷擴建,和圖拉吉遙相呼應。在圖拉吉,美軍打得是步步維堅,戰爭初期,僅僅是在圖拉吉島上有所推進。
但是美軍畢竟是實力的代表,剛開始碰了釘子,但隨後在強大的地面,水上,空中火力支援下美軍還是成功佔領三島,日本人也是被美國的火力打懵了,只前沿陣地很快就丟乾淨了,只能憑藉山洞裡的工事節節抗擊。但因為本來也沒多少人,在美國多次進攻下,還是成功將圖拉吉三島佔領。
瓜島戰役開打後,拉包爾基地的日軍迅速作出反應,先後兩次派海軍航空兵支援瓜島。隨後迅速集結五艘重巡洋艦,兩艘輕巡洋艦,一艘驅逐艦開向瓜島。這八艘軍艦本來就是臨時集結,此前從來沒有配合戰鬥過,而且日軍當時也沒來得及調遣航母,就讓這八艘軍艦在沒有航空火力掩護下開往瓜島。
日軍犯錯,美軍也是五十步笑一百步,雖然他們很早就得知了日軍艦隊的動向,但是由於離戰區太遠,都沒人在意。澳洲偵察機後來也發現了目標,但是當時並沒有彙報,他返回基地休息了會,吃了個點心,足足過了六個小時才向上級彙報這個情況,而且他還把目標彙報錯了,他說敵艦有兩艘水上飛機母艦,三艘驅逐,三艘巡洋,致使美軍艦隊長官錯誤判斷日軍目標,認為日軍是去其它地方建立水上機場,以彌補損失。
日軍雖然因為沒有空軍差點出問題,但是日軍將領三川軍一卻是一個名將,他知道美軍海軍力量強大,所以他採用夜戰偷襲之法。果然當日軍軍旗突然出現在鐵底灣(瓜島和薩沃島之間,因為這裡沉了美日雙方太多的戰艦,被稱為鐵底灣)的時候,美軍航母編隊司令居然以燃料不足為藉口請求撤退,然後不等批准就擅自跑了,這樣美軍也沒了空軍。
美軍手足無措,日軍殺氣騰騰,結果日軍大殺一通後揚長而去。
後來日軍開始向瓜島增兵,試圖奪回瓜島,登陸的日軍多次進攻美軍陣地都無果,而且因為日軍善用萬歲衝鋒,碰上火力異常強大的美軍只能落得屍橫遍野的下場。著名的美國戰爭英雄約翰巴斯隆就是在瓜島上一戰成名。
後來日軍在東所羅門海戰中失敗,日本不得不用東京特快這種方式一點一點向瓜島運送補給和兵員。但是這樣一些種武器也就沒辦法運向瓜島了,瓜島的日軍日漸吃緊。
後來美日雙方圍繞著瓜島打了數次海戰,數不清楚的陸戰,美軍還是以強大的火力和驚人驚訝的後勤拖垮了日軍,日軍不得不放棄瓜達卡納爾島。
-
5 # 小小的方塊四
瓜島戰役,交戰雙方為日軍和美軍。1942年5月,所羅門海戰後,日軍佔領了圖拉吉島,其意圖是建一個水上飛機基地。日軍在圖拉吉島上發現了一個面積較大的瓜達爾卡納爾島,它的北岸適合修建飛機場
於是,日軍便登陸瓜島開始修建島上第一個空軍基地。與此同時,美軍的情報處破譯了日本海軍第25號秘密電報,還有從圖吉拉島上逃出來的政府工作人員向美軍說明了這些情況。(一場大戰即將爆發)
1942年8月7日,龐大的美海軍艦隊猛烈炮轟瓜達卡納爾島和圖吉拉島。瓜島上的日軍只有2750餘人,而圖吉拉島上的日軍只有600餘人。隨著美軍的登陸,激戰後,日軍傷亡600餘人,美軍成功登陸。第一戰,日軍失利。
日軍當權者認識到失去瓜島對日軍不利,決定調兵奪回瓜島。於是,日軍第8艦隊司令抽調500餘人和一艘運輸船一艘供應艦前去攻打瓜島,不料被美軍潛艇擊沉,船上官兵全部淹死。日軍司令還是不甘心,又調來了5艘重巡洋艦2艘輕巡洋艦1艘驅逐艦來補充力量。此後,日軍不斷向瓜島增兵都被美軍擊敗。
1942年11月15日夜,日軍被迫撤離,瓜島戰役宣佈失敗。
回覆列表
瓜島,全稱:瓜達爾卡納爾島。位於太平洋西南,是索羅門群島中最大的一個島嶼。也是日本所謂的“大東亞共榮圈”的東南門戶地區。
這個小小的瓜島,對於美日雙方來說都極其的重要!
日軍如果在此地站穩了腳跟,那將日軍等於牢牢的控制住了東南亞的基地安全,南北太平洋的佔領區變成了一個完整的島鏈屏障。進可為太平洋決戰提供補給,退可穩固本土防禦圈,與東南亞其他日軍形成犄角之勢,互為攻守。
而美華人如果奪下瓜島,進可為反攻東南亞提供轟炸覆蓋,退可利用這個用不沉沒的“航母”,奪取制空權,以待時變。
無論是誰得到了瓜島,對方一定會如鯁在喉。
1942年2月的位於瓜島南部的珊瑚海大海戰,正是為這場,關乎太平洋鑰匙的慘烈爭奪戰,所做的鋪墊。
1942年7月4日,美軍偵察機發現日本人已經捷足先登此地,而且正在修建機場。日軍在瓜島總兵力將近3000人。
經過近一個月的準備,1942年8月7日,美軍海軍陸戰隊一師兩萬多兵力已經集結完畢,次日,美軍以優勢兵力進攻瓜島,瓜島完全落入美軍手中。
十天後日本大本營決定派遣2400餘人的一木支隊,但是日本人不知道美軍居然派遣兩萬多人登陸。日軍行動接連失利。
從八月初到十二月中旬,雙方圍繞瓜島展開了曠日持久的補給戰!
美軍在強大的制海權的保護下,源源不斷的向瓜島支援物資與人員,但是反觀日本,雖然也知道物資將決定這場戰役的勝敗,但是日軍海軍能力有限,只能在深夜,把裝滿物資的浮筒運輸過去。
如此偷偷摸摸的行動,被美軍戲稱為“鼠式運輸”!
顯然,這樣緩慢的運輸是不可能支撐島上日軍龐大的消耗的。
瓜島戰役,直接對比出日美雙方巨大的實力差距,與物資補給水平。
12月中旬,島上的日軍不僅僅連彈藥都失去了補給,就連日常生活都難以為繼。反觀美國,每天依然保持5到8艘運輸船的補給量。
1942年的最後一天,日本大本營終於停止了瓜島戰役,並且成功撤離了1.2萬餘人。瓜島戰役以日本人的失敗告終。
此役後,日本南太平洋的潰敗之勢已經顯現,瓜島的輸血作戰也顯示出兩國巨大的經濟差距!
山本五十六的預言應驗了!
即便日後他們再怎麼負隅頑抗,也難逃覆滅之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