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欣寶貝兒智慧屋
-
2 # 丫丫球球
首先,我不知道抽動症是什麼,依照字面理解成習慣性無意識產生某種抽動的動作,但這不影響我表達自己的觀點。
很多孩子在學齡期或學齡前期,甚至青春期都能感受到同學的嘲笑,這個並不是有沒有生理性疾病決定的,比如,有的孩子長得黑或者胖,也很可能被嘲笑。這些處理不好,容易產生自卑心理,甚至形成人格障礙,應該得到家長的注意。
首先,家長補充相關心理學知識很重要,家長自己本身有一個良好的認知行為,比如,同樣是長得又醜又胖,面對嘲笑,有人就會說胖人有福,我心靈美,有人就會跟嘲笑的人打一架,甚至有的人可能從此變得孤僻,感覺別人都在議論他,從此不敢出門,甚至自殺。
其次,家長要注意,自己不要有相關嘲笑別人,嫌棄別人的行為,所謂言傳身教。
另外,平時透過相關情緒管理等繪本或者動畫讓他能認識自己的各種情緒,包括難過憤怒等等,他只有認識了,接受了,才能及時處理這些情緒以及情緒帶來的行為。
如果面對孩子被嘲笑了,回家對家長表達他的傷心難過憤怒不解,家長應該怎麼做呢?不用單純指導他,告訴他別人錯了,告訴他一笑而過,告訴他有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這都是屁話,小時候可能還有用,長大咯就會越來覺得你根本不理解他,給他個擁抱,引導他放鬆,跟他聊天,讓他能透過跟你的交流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
3 # 陸妍如
孩子有抽動症,不僅僅是家長心裡難受,孩子心理也會很難受。面對小朋友的好奇與嘲笑,會很傷心。我們不能單單跟孩子說這個不是你的問題,抽動症沒關係就行了。更多的是安慰好孩子的情緒,知道父母是理解他的,知道他的難受,孩子更多的是渴望被理解被接納。另外,如果有小朋友的惡意行為,需要跟小朋友的家長或老師溝通,讓成人知道這樣的不禮貌的行為已經給別人造成了很大的傷害,請家長老師幫助一下。另外,對孩子要有耐心,也不要因為孩子是抽動症就對孩子格外的包容與保護,最後找正規醫院按照醫生的要求進行治療,對孩子康復抱著堅定的態度,要讓孩子看到希望,只有信心,這樣孩子才能正確面對自己的抽動症,也就能正確看待別人的嘲笑了。
-
4 # 幻葉71973280
我家也有抽動症,現在沒什麼症狀了,而且比生病前心理更加健康,也更加快樂。換個角度想不是壞事,讓家長改正教育方法,認識到自己以前的失誤。
回覆列表
一般情況下讓孩子學會自己處理和解決,以後他需要獨立走的路還很長,可以讓孩子嘗試練習以下的不同方法,根據情況靈活運用。
1.一笑了之
教孩子看到嘲笑當中幽默的一面,反過來讓嘲笑他的孩子感到自己的行為很愚蠢。這並不是說讓孩子去嘲笑、激怒對方,而是把嘲笑別人看作愚蠢的行為,削弱“嘲笑者”的力量。他可以這樣來回應:“這招太過時了。”“你以為我以前不知道這個嗎?”“你能做的就這些嗎?”“哇!你嚇死我了!(用諷刺的口吻)”“你想幹什麼呢?”“說點我不知道的吧。”
2.走開
在迴應完嘲笑之後,孩子們經常會忘記應該立刻走開。他們往往還在等待對方的迴應,但是這樣做會讓嘲笑繼續進行下去,而不能讓對方立刻停止嘲笑。提醒孩子:在反擊之後必須走開,這樣他就能掌控溝通的主動權。
3.學習有“有步驟地忽略對方”
這種迴應方式與簡單的不去理睬對方不太一樣。“有步驟地忽略對方”需要做另外一件事情。例如:如果孩子在教室受到嘲笑,不能走開,那他可以找來筆和紙,寫些東西。一邊寫一邊想一想避免嘲笑的小提醒:“保持我的幽默感。”
4.問一個不相干的問題
這個方法不能經常使用,但是一旦使用,效果會很顯著。11歲的薩拉在遇到男生故意問她穿胸罩的事情時,就用了這個方法。她轉向這群男生,若無其事地問道:“你們知道現在幾點了?”然後走開。這群男生對她的問題感到很驚訝,停止了對她的嘲笑,她也就趁機走開了。
5.結交合得來的朋友
你一定聽說過“人多勢眾”這個詞。如果你和一個朋友在一起,“嘲笑者”一般不太會想要嘲笑你。如果你和一群朋友在一起,他們就更不可能嘲笑你了。鼓勵孩子結交朋友,特別是當週圍有愛嘲笑人的孩子時。鼓勵他結交正直的、有“好朋友”特質的孩子。
6.承認錯誤,繼續生活
當孩子在學校的運動會上或者課堂回答問題犯錯的時候,這個方法特別有用。提醒孩子:每個人都可能犯錯,錯誤可以幫助我們學習。他可以用這樣的話來回應錯誤:“你說得對,我搞砸了。我下次會做好的。”
7.說出事實
如果有人挑釁你的孩子,告訴他不要批評,只要指出對方做了什麼干擾他的事情。不要說:“住手!你讓我很煩!”而要說:“你在踢我的椅子。”不帶批評地說出事實,就給了對方一個面子,讓他停止再踢椅子。
8.給他“難看的臉色”
你需要坐在鏡子前,和孩子一起練習怎麼做“難看的臉色”。對於不善言辭或者不喜歡用言語反擊的孩子,冷笑或者“難看的臉色”能和語言一樣產生威力。關鍵在於用什麼姿態來表達。和孩子一起想出一種能體現他自信的姿態,多鼓勵他所付出的努力。
9.直接面對別人的竊竊私語
背後議論之所以能中傷別人,是因為它是偷偷摸摸、拐彎抹角進行的。可以透過問“你有什麼想和我說的嗎”來直接挑戰這種行為。不允許對方沒有澄清事實,在背後議論。喜歡背後議論人的孩子之所以這麼做,部分原因是因為他們認為沒有人會挑明他們在做什麼。直接面對他們的行為,不要帶任何情緒,通常能有效制止這種行為的繼續發生。
10.學習一些反擊對方的話語
對於小一點的孩子,你需要教給他如何反擊“嘲笑者”,比如可以說:“就因為我不高興,你就幸災樂禍嗎?”“哦,我還有什麼好說的,該說的你都說了。”“隨便你。”“真的嗎?”“那又怎麼樣?”“你在開玩笑,是吧?”“有好玩的事情時,再告訴我。”而大一點的孩子通常能馬上想出反擊的話語。
特別提醒:有的孩子本身就不是“會反擊”的孩子。如果與“嘲笑者”對抗,他們註定會失敗。所以對於這種孩子,重要的是要學會“反擊之後,馬上走開”。其他比較膽小的孩子可以使用給他“難看的臉色”或者“和朋友在一起”的方法。如果孩子對反擊對方感到不自在,就不要讓他反擊。要研究孩子的個性,找到最適合他的方法。
11.尋找有成人的地方
被嘲笑的時候,濫告狀通常是不可取的辦法。我不會鼓勵孩子去告狀,除非孩子身心都受到傷害和威脅。告狀的孩子通常會成為嘲笑的目標。但是,有個合理的方式就是讓孩子去尋找有成人的地方。例如:在操場上玩的時候,通常會有一個成人在看管,可以讓孩子在看管老師附近玩耍。如果有成人在場,“嘲笑者”很少會嘲笑其他孩子,並且他們也不會把你的孩子看成告狀的人。
再就是還有需要家長介入的時候。
孩子一旦理解了嘲笑的種類、什麼行為容易引起別人的嘲笑以及應對嘲笑的方法,被嘲笑的情況通常會逐步消失。但是,有的孩子受欺負的情況比被嘲笑要嚴重,比如遭受身體、情感和言語的暴力,被孤立,受到恐嚇等。
另外,孩子被欺負時,會受到很大的傷害,欺負行為往往具有慣性和虐待性。被“小霸王”欺負的孩子,很容易出現自尊心低落、焦慮、不敢上學、學習成績差的情況。如果你懷疑孩子被“小霸王”欺負,就需要介入處理,這一點非常重要。要留心關注孩子是否出現被欺負的情況。
在孩子的治療康復當中,父母對待多動症、抽動症患兒的態度和方法,是關係到治療成功與 否的關鍵問題。因此,父母要做到以下幾點:專家介紹說:要求,創造良好的家庭治療氛圍. 二是在掌握孩子發病規律的基礎上,幫助孩子避免過度興奮、激動與過度疲勞。 三是克服對孩子簡單粗暴、不講道理以及保護過度、溺愛無邊等不良的家庭教養方法。 四是如果父母有心理障礙,必須與孩子同時接受心理治療。或者是父母的治療在先,也就是 說先解決父母的心理障礙,再對患兒進行治療,這樣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是要按照醫生的要求進行正規治療。一些初次到醫院進行診療的抽動症患兒,往往是用藥 一個療程後效果就非常明顯,家長就認為孩子好了,就不再進行治療了,過了一段時間,孩子的抽動症又復發了,再去醫院治療就沒有第一次的治療效果好了。有的孩子這樣反覆多次,症狀越 來越複雜,學習成績越來越差,甚至輟學。所以,在對多動症孩子、抽動症的治療上,一定要正規,並且要藥物治療、心理治療、教育訓練綜合進行,治療效果才更顯著。 六要對孩子始終保持期望。面對一個抽動症的孩子,有的家長會失去信心和希望,變得脾氣 急躁。當所有的辦法都用盡而效果仍不明顯時,變得灰心喪氣,甚至對孩子不管不問,放任自流。 這是不對的,這是一種對孩子、對家庭、對社會不負責的消極態度。應該學會諒解,學會剋制, 這是因為你面對的是一個有病的孩子,要保持冷靜,要對孩子充滿希望,只要方法對,孩子的 抽動症是可以治好的。
王孩子早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