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賢在江湖

    秋末冬初,除了南方少數地方外,全國絕大部分的地區溫度已經很低了,魚口都變輕了,一般指深秋早春和冬季因水溫低,魚體代謝緩慢而表現的吃餌綿軟無力。

    碰到這種魚情,浮漂訊號極其微弱,很難抓住實口,著實令讓釣友們苦惱不已!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應對輕口魚的技巧和方法,希望可以幫助各位釣友順利掌握冬季垂釣!

    一,主線換細

    在保證強度和技術前提下,主線適當換細,這樣水線可以拉得更直,魚吃餌時,訊號傳導更快更精準,大家可以選擇質量上乘的小號主線,一般控制在0.8~1.0即可。

    二,子線換細

    首先要說明一點,子線換細其實與靈敏度並沒有太大關係,秋冬季釣魚,子線一般都用得很短,在懸墜釣法中,短子線更利於訊號的迅速傳遞,但對於輕猾口的魚情來說,細子線更便於魚兒吸入,這一點在實際垂釣中的效果是明顯的。

    三,漂的大小和輕重

    臺釣線組中,鉛墜都是被浮漂拉著懸浮再水中,魚吃餌時透過子線拉動鉛墜,從而帶動浮漂動作。但一般來說,大漂浮力大,拉動時需要的拉力也大(這個拉力可以直接理解為魚吸餌時的吸力)

    小漂浮力小,很小的拉力也可以表現出很明顯的漂相動作。所以,釣輕口魚小漂是必選,進入秋冬季,夏季常用的大號鯉魚漂就該入庫了,一些小號的鯽魚漂此時效果可能更好。

  • 2 # 野釣鯽魚

    冬季由於魚兒活動量較少,魚兒處於疲軟狀態,魚口非常弱,每天明顯的魚漂動作顯示,有時候就已經上魚,有時候看到魚漂動卻沒有魚。

    冬季對應弱口魚,我們就需要適當改變魚漂,線組,魚鉤,釣餌。

    要使用吃鉛小的魚漂,調漂靈敏度要高,這樣才能顯示出弱口魚的吃餌動作,

    線組要細,主線1.0號,子線0.8號,子線要短,不宜超過10釐米。

    魚鉤要小,鉤身要細,最好是直鉤尖的袖鉤,使用4號紅袖,紅色袖鉤比較鮮豔,魚兒對紅色比較敏感。

  • 3 # 漁樂生活家2018

    大家都知道,冬季魚兒活性不高,身體因為溫度低而僵直,開口弱。冬季釣魚經常發現沒有漂相,抬竿或有魚。或是有漂相,但是抬竿卻不中魚。那都有可能是因為魚兒開口弱吃品輕的原因。冬季釣魚時我們如何應對魚兒開口弱這個問題呢?首先,我們要弄清楚開口弱的原因。

    一、冬季釣魚魚兒開口弱的原因

    冬季魚兒開口弱的最直接原因就是天冷、水溫低,致使魚類身體僵硬,少動,魚食餌開口小,吞餌淺。間接原因則是釣線、鉤餌、鉛墜和浮標等傳導阻力過大,削弱了本來就已很虛弱的魚吞餌所產生的作用力。怎樣應對才能減少無謂等待時間,提高效率並減少跑魚?在這裡給釣友們介紹幾條應對措施,即使在三九嚴寒的1月也取得每次獲魚30-40尾的成果。

    二、冬季釣魚開口弱應對方法

    1:釣組精細

    浮漂採用長腳短身細長硬尾的蘆葦標,儘量放大魚的食餌訊號。線組特別是子線對出魚訊的影響最明顯,當氣溫接近O℃,0.2的子線與0.4的子線相比,魚訊 (指可見訊號)約能增加20%~30%,增加了提竿中魚的準確性。至於縮短子線長度以提高靈敏度這一項,本人沒有嘗試,仍一直用15釐米左右的長子線。

    對懸墜單鉤而言,子線長度對靈敏度影響有限,但對誘魚作用卻有大的影響,冬天誘魚開口一定要用動態活餌,長子線在這點上有優勢,出動作與誘魚相比,後者更重 要!但使用細子線,一旦遭遇大鯽就有斷線跑魚的危險。這就要求釣竿不可過硬,提魚動作連續舒緩,提魚全過程不碰到水面或空中其他雜物。因為使用長竿 (5.4-7.2米)短線(3米),所以不適合使用抄網。子線定要勤換,以免碰到大鯽斷線失魚而懊悔。

    2:使用紅蟲餌

    與蚯蚓比,冬鯽對紅蟲鉤的興趣大為增加,釣效倍增,確是冬釣用餌的首選。但釣鉤一定精選,要求是鉤條細(紅蟲身細極易穿破體液),鉤尖銳利,柄長(容易捏住穿 鉤)。“赤袖”6號,對釣25-250克大小的冬鯽很適用。此鉤表面顏色是紅的,與紅蟲一致,鉤餌一體,魚兒更易上當受騙。紅蟲的穿法是鉤尖直接刺穿紅蟲 頭部或身體上段,每次鉤上掛上2~3條鮮活紅蟲,鉤尖露出無妨。紅蟲身體細短,冬鯽微張口就能吸入口中,對提高中鉤率極為有利。

    3:觀漂和提竿技術改進

    冬季釣魚採用多點做窩輪釣的方法比單一窩要好得多,但在野外河道,釣點深淺不一是經常性的,浮標釣目時多時少,這對調目(釣目)的調整帶來問題,每釣一個窩點,為保證釣組有最佳靈敏度,就得重新上下拉標,這有多不方便。

    第一次試完所有釣點水深後把它歸類成兩種,最多三種水深,把浮標釣目調整在1-7目之間,這樣每釣一輪窩點只要調標一次,最多兩次就夠了。但每個窩點浮標目數多少對靈敏度的影響,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數,如露6目的肯定要比露1目的下頓、上浮魚訊少,不可長時間等待魚訊出現,而應用下面所說主動提竿刺魚的方法。

    三、冬季釣魚的提竿時機

    冬季釣魚的提竿時機則要靠釣者自己把握了,決定提竿間隔時間長短可參考的幾個原則有:

    1、某個時段魚情的好壞,上魚高峰時,間隔儘量短些,鉤到位半分鐘甚至10秒鐘無訊號即可提;

    2、某個釣點已釣到魚的標訊形式,曾有小訊號出現的,間隙可放長,等待下個魚訊再次出現,前面所釣都是盲提的,不妨間隔短些;

    3、釣目多少,釣目處在中間最佳位置(我是3~4目,子線略鬆弛,鉤餌入口無阻礙,魚訊能最大限度得以體現),間隔略放長,釣目處在高位,卻不宜久等魚訊,因為冬天魚即使吞餌後也不大會遊動,體動標訊較少。

    由於釣目多少都會有影響,還有很多因素綜合所造成的小口、無口最終可以靠主動提竿技術而得到解決。提竿方法是短竿(5.4米以內)用手腕發力,長竿(6.3 米以上)小臂配合手腕發力,極短時間內把鉤餌提離水底0.5-1米,發力的同時,手和腦感知有否魚中鉤,無魚停止提竿,然後松線;有魚繼續提竿(此時需大 臂配合),提魚出水。

    整個動作要求輕柔,特別是有魚中鉤,中間提竿過程不能有停頓,以防魚脫鉤。這個提竿方法與競技釣鯽差不多,所不同的是提竿後無魚的話就不用換餌或重新穿鉤,紅蟲作餌本就不怕露鉤尖,所以無魚訊你儘管多提竿就是了。勤提竿不僅可提高單位時間的效率(多 上魚),也增加了誘魚次數。但這種提竿方法對手臂是個考驗,特別是7.2米以上長竿更累,所以竿一定既要輕又要彈性好。

    冬季釣魚時,魚開口弱,要注意以上幾點。在垂釣之時,如果使用蟲餌釣魚,則要過段時間移動或抬竿誘魚。因為冬季魚兒活性太低,有時候魚餌就在附近,恐怕也視若無物,這時就需要我們去利用移竿或抬竿逗釣的方式來剌擴魚兒的活性。多拋竿,也可以使用聲誘的方式來儘量促進窩中進魚。當然,如果是使用臺釣,則本應如此了。

  • 4 # 以娛說漁

    現在已經進入冬季,氣溫逐漸降低,水溫也隨之下降,這是魚開口吃餌的動作很小。但無論氣溫如何低,鯽魚還是有吃口的,所以還是有釣獲的。那麼應該怎麼來對付冬季魚兒“吃口輕”,提高中魚率呢?根據我的經驗來看,還得從“線、鉤、漂、餌”上下功夫。

    首先線組要選“細”。線組要選用細線,因為細線與水之間的摩擦力小,即切水效能較好,並且細線還有較好的隱蔽性,提竿動作對水的響聲小,特別是對付滑口魚之類。此外,野生魚愛靜怕驚,也是選用細線的一個重要原因。冬季野釣上大魚的機會不多,想釣大魚,臺釣線3#主線、2#子線夠了;如果主釣鯽,臺釣線2#主線、1#足矣。當然子線的長短也影響釣魚效果,我主要釣湖,水深不超過2米,子線長度一般選用10-15釐米就可以了。

    其次魚鉤要選“小”。冬季魚吃口也小,魚鉤要選用小鉤,掛小餌。用蚯蚓作釣餌,此時應選用牙籤大小蚯蚓為佳。如果魚鉤太大,那麼魚在吸食餌料蚯蚓的時候就會有困難,並不能完全吞入,便會產生浮漂浮動作大,卻釣不著魚的現象。

    再次浮漂要選“輕”。浮漂選用輕質小號的浮漂,因為小號浮漂,自身重量輕,選用鉛墜小,浮力也就小,魚吃餌時些許輕微動作,浮漂就會出現大的反應。我冬釣一般用2#清水漂,浮漂輕微的反應,看得相當清楚。至於漂象有蜻蜓點水式,也有螃蟹橫行式,更有標杆上浮式,潛艇黑漂式。有不少人喜歡在此時使用棗核型浮漂,若是效果不好可以使用中腳中身以及細長尾的浮漂,在冬季垂釣效果也非常好。

    最後釣餌要選“活”。冬季水溫低,魚活動量小,魚對周圍的感覺也相應會遲鈍很多。此時,應選那種鮮活的牙籤般大小蚯蚓。因為掛在鉤上鮮活的蚯蚓逗引力強,且腥味大,易吸引魚上鉤。

  • 5 # 584259348

    在天氣溫度偏冷的時候,或者黑坑中的水質過於肥沃這種外在的影響以及魚兒多次被釣放,或者比較狡猾都會造成魚兒食慾變差吃口較輕,此時的魚情會讓很多釣友難以下手,不知道什麼時候該打,許多時候都是靠感覺來提竿中魚,這種情況下漁獲真的是慘不忍睹,那麼輕口魚如何應對呢,需要注意哪些方面來保證漁獲呢?

    一、線組

    魚兒口輕吸食的力度就非常弱,若是粗線大鉤的話,魚兒本身就無心進食,又吸不動肯定不會有魚口出現,所以使用優質的細線,在入水時切水的速度快並且聲音微弱,不會驚擾到狡猾的魚兒,並且細線入水後隱蔽性會非常好,魚兒難以察覺魚線的存在,吃食的時候就比較的放心大膽,所以線組在保證釣組安全的情況下可以儘量的細來增加釣組的靈敏性,以及魚兒的適口性。

    根據魚情一般在垂釣半斤或者一斤重量的魚兒時,主線可用1.2號以及0.8號的子線。

    二、浮漂

    由於此時的魚兒覓食動作較小,普通的浮漂反應就會遲鈍了一些,儘可能的選用小號的靈敏性浮漂,漂身的重量較輕,所以釣組方面鉛墜的重量也會相應減少,靈敏度就增加了,魚兒在吃餌的時候浮漂的反應就會比較的明顯,釣友就能比較容易讀懂真正的漂相,所以釣這種魚可用西馬諾1號浮漂,在調釣方面可以採用調4釣1,這樣的話出現截口頓口時浮漂的反應會比較靈敏真實。

    三、釣鉤

    細線配小鉤,所以也要使用優質的鋒利魚鉤,魚兒吃口較輕,鋒利的鉤尖容易刺入魚體,並且小鉤容易被魚兒吸入口中,浮漂就會產生很好的動作,一般在垂釣半斤到一斤的鯽魚時,可用伊豆鉤,使用搓餌釣底。

    四、釣餌

    首先注意釣餌的狀態,要保證餌料入水的霧化程度,所以在捏餌的時候不要太大力,可以用食指中指無名指和大拇指捏料,之後用釣鉤稍微用力拉一下,在用大拇指輕輕搓動,搓在快到鉤柄的位置固定好即可,此時餌料的狀態基本是三角形狀,底部的餌料會鬆軟一些,魚兒在吸食的時候比較容易。

    餌料味型方面也需要注意,如果魚口不好可能就是味型不合魚兒口味,若是天氣較熱或者水質較肥,腥香味餌料不行的話就可以換清淡的,多注意餌料的改善搭配。

    五、子線的長度

    子線的長度會影響到釣組的靈敏性,輕口魚要適當的調整子線的長短,來明確魚兒吃口的漂相反應,不過也可以採用提鉛的方法,比如說透過改變釣鉤與鉛墜之間的距離來適應魚口,越往上提釣組反應越靈敏,如果感覺動作幅度不大可以繼續上提增加釣組的反應,直到找到正確的魚口為止。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提鉛釣的時候浮漂過於靈敏會產生一些虛假的訊號,這對觀漂會有一定的影響,所以一定要掌握好觀察漂相的技術,另外提鉛的高度需要根據水深來選擇,如果垂釣的水深是2米左右,一般提鉛50cm就會有不錯的效果。

    還有一點就是垂釣輕口魚一定要注意力集中,魚兒吃鉤力度弱,漂相產生反應時需要立即提杆中魚,釣竿要時時握在手中才能及時作出反應,最好是選用優質輕竿在長時間做釣時能夠減輕身體的疲勞程度。

    應對輕口魚具體的技巧和經驗還有很多,這裡提出的經驗和看法希望對釣友有用,垂釣的過程中對水情魚情細緻入微的觀察是非常重要的,並且根據情況作出適當的調整更是重中之重,才能有效增加漁獲。

  • 6 # 釣魚人大航

      冬季釣魚技巧之六個不釣

      冬釣應注重的“六不”

      1、宜釣晴天不釣冷

      冬天,即使因水溫下降而導致魚類少吃,少動,但只要是晴天,尤其連續幾日豔陽天氣的中午時分,由於日照影響水溫上升,從而又達到相對適合魚餌遊弋覓食的水域環境時,儘管冬不如春,但還是適宜垂釣。

      反之,若是陰雨驟冷天氣,除北方冰釣外,任你心急手癢,也不宜出門,因為三九天的冷,魚餌本來就已經進入冬眠,要是在連續幾日驟冷,其水溫就更會下降,一般都低於適合魚類覓食最低5度的臨界線而致使他們停止了攝食,所以,這時候,不管在什麼水域垂釣和釣位多深,都很難有漁獲。

      另外,晴天中的冷,即早上大霧尚未散去,日照還沒有使水溫逐漸上升到一定程度的11點鐘前,和下午隨著日照的逐漸減弱是水溫又慢慢開始回落到5點鐘後,由於冬天的早晚不僅魚兒都在深水,更因為這時與午間水溫溫差使魚兒又感不適,同樣難釣。

      2、宜釣熟地不釣生

      這裡所指的熟地,有兩個基本概念,一是對經常去的釣場知根知底,熟悉他的水面風向及日照陰陽,瞭解和掌握了四周或兩岸所釣位置的深淺及探出的坑,石窯裡是否藏魚,二是對魚的大小,魚群稀密,食性偏愛和攝餌頻率及漂訊反應的強弱能心中有數,瞭如指掌。

      冬釣,為何要在這些方面較之春夏秋季更加講究?其原因是,其他三季,常常是魚找吃,而冬天恰恰是吃找魚,前者,無論在任何水域,即便實施過程中哪裡有慮事不周,但起碼也能釣則少獲。而後者,即便某水域魚兒很多,但由於他們少吃多動,如果釣者在冬釣時還是像其他季節那樣隨隨便便的下竿,隨隨便便的用餌或在某個環節少有疏忽,恐怕就很難釣到魚了。

      3、專釣鯽魚不釣混

      冬天,儘管因水溫下降而不適合魚類的生存環境則使他們少吃,少動,進入冬眠,可這時的溫水性鯽魚,即便水溫已下降到5~3度,也能眠而不死,同樣攝食。儘管不及春夏秋好釣,但只要找到了他們的棲息藏身之地,一般都能釣獲。

      然而,這期間,淡水中的其他大魚,除平常本性就是越大越不會像鯽魚那樣輕易咬鉤外,更在於他們的覓食水溫溫差要比鯽魚高出2~3度,所以,只要進入立冬後的小雪節氣,即使出釣農村經營性的養殖魚塘,也很難釣獲:要是稀少的自然水域,那就更不可能了。故此,凡冬天出釣,釣者在意欲所釣魚種的選擇和漁具,魚餌的準備上,只應考慮專釣鯽魚,不要再像春夏秋季那樣,鯽、草、鯉、鰱,混釣一塘,有啥釣啥,格殺勿論,真要這樣,其結果必然會造成失誤。

        4、深釣適度不釣很

      有句魚諺“冬釣深”。這也是釣界老前輩從時間中總結出來的經驗,並廣為運用。

      但是,深夜並非越深越好。根據魚類有關季節,水深,水溫資料顯示,寒冬,水深3.5米,水溫便能達到3~5度,則可適合魚類棲息藏身。也就是說,冬釣的最深水位,一般應考慮在3米以上,4米以下,要是超出4米釣很深釣點,情況又會不一樣。

      當然,冬釣,深是前提,但是有條件,具體的講,也就是一般不能低於3米深的水位,要在3~4米之間,憑自己經常擇地選點的經驗,力求找到,找準魚兒的窩點這才是關鍵。否則,倘若你的釣點無魚,就是再深到8米,10米,也無濟於事。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冬釣,一定要走出深的誤區。

      5、靜釣守窩不釣奔

      冬天野釣,很多釣友都習慣撒喂3 ~5個窩點,這很正常,也值得推廣,但在施釣換窩的時間差上,一定要把握好動與靜的關係,即換還是守。

      冬季,根據魚類少吃少動這一生存習性,撒窩後,即便誘餌屬於濃香型,能刺激他的視覺和嗅覺,但至少也要兩個小時,甚至更長一些時間,才有有魚近窩,這期間,釣者若仍按春夏秋季魚找吃,那樣20~30分鐘就想有魚訊反應,否則,就習慣性的頻繁換窩,換來換去,結果,每個窩子往往是人走魚進,人到魚溜。越換越勤,越勤越換,東奔西走,這窩那窩,一無所有。

    為了避免這種現象,冬釣,釣者要耐住靜守,切勿勤換奔走。具體方法為:當甲窩從撒喂到試釣兩個小時左右還不見有魚訊的任何反應,則可考慮換到同時撒餵了誘料的乙窩,在乙窩試釣30~40分鐘後也沒魚訊時,再換到丙窩,如此往下,挨個試釣,當試出某個窩子有魚,即便隔三差五才釣上一條最好也莫在移情別戀。畢竟是冬天,能釣獲就算知足,再換也不過如此,甚至不及。

      6、宜釣暗草不釣明

      釣魚要挨草,恐怕是任何釣友都懂得的一項基本常識,但是,草還是有明草和暗草之分。

      明草,不管他的稀密程度,都只生長在溪河塘堰的兩岸周邊,且水位一般不會超過兩米,正式這個原因,入冬後,特別到了隆冬時節,儘管有密集的枯萎水草覆蓋水面而看似他們會在此處棲息藏身,但實際上這種水位的水體溫差環境,根本就不適合魚冬季耐寒的生存條件而早已離開近岸,潛入深水,所以,這期間,釣者不能拿在挨明草垂釣。

      暗草,一般都在離岸10米以外的河底生長,因為這裡水深,即便是高杆和藤葉草,也長不出水面,像這種隱欲可見的暗草,除了往往都在3米左右的水位而正適合冬季魚類的水溫環境外,更在於水底草叢障礙最容易歇魚,藏魚,只要釣者在岸上能發現水域中有似現非現的黑壓壓一片暗草,在選擇稀疏處的草隙喂窩,並注意防止掛鉤,真算是冬季的最佳釣位。

      紅蟲釣魚

      冬季釣魚的好餌料紅蟲

      紅蟲,是中國很多地區,特別是北方地區在溫度較低的春季、晚秋和冬季到自然水域進行釣魚的主要釣餌之一。從每年的11月初到翌年4月,在長達半年的時間裡,只要還開口吃食的魚,對於這種生長在汙水溝和死水泡及坑、塘、小河中的小生靈,均特別愛吃,尤其為冬釣的上佳釣餌。有漁諺說:“春用蚯蚓夏用面,冬釣紅蟲是首選。”這“首選”二字說明了紅蟲在冬釣中的重要地位。這裡所指的冬釣,包括入冬後的水面垂釣,結冰後的冰上垂釣,還有初春化冰後的水面垂釣,即前面所說的低溫季節垂釣。在東北地區,每年的10月下旬到第二年的“五一”節前,垂釣鯽鯉等魚都使用紅蟲。直到5月初氣溫升高,小魚比較活躍,開始鬧鉤搗亂,才改用商品餌垂釣。

      一、釣魚餌料紅蟲的種類與選擇

      (一)紅蟲的種類

      據動物學家研究考證,全世界紅蟲種類繁多,分佈很廣,從熱帶沼澤到極地,從平原到5600米以上的冰川均有分佈。目前,全世界已知的搖蚊科昆蟲有5000餘種,在中國已知的品種也在500種左右。我們在觀賞魚市場和漁具店看到的紅蟲,不過是其中的幾個品種而已。

      紅蟲大小不一,粗細長短不等。釣魚人習慣上把紅蟲分為“公蟲”和“母蟲”。“公蟲”長20~30毫米,直徑(粗)1~1.2毫米,身體短粗硬朗,頭部呈藍黑色,面板堅韌,耐撕咬。這就是被當做釣餌的大紅蟲。“母蟲”體長25~30毫米,直徑不足1毫米,但身體纖細,瘦軟,頭部黑色或綠色,多用來做誘餌。還有一種小紅蟲,體長僅1釐米,主要用於喂觀賞魚,也可搗碎摻於麵食中做釣餌。這裡所說的“公蟲”、“母蟲”實際上是不同種類的紅蟲,不過是釣魚人叫習慣了的名稱罷了。

      (二)紅蟲的選擇

      紅蟲雖然可以當做釣餌,但有優劣之分。因此在購買和自己採集時應當加以選擇。像大家俗稱的腦門藍黑色、身體粗壯的“公蟲”,好存又耐用,最受釣魚人的青睞。將其系在鉤上,如同一朵盛開的紅菊花,沉到水底又不斷扭動,對魚有極大的吸引力,易被魚兒發現吞食。那些腦門發綠或發黑、身體淺紅、節長、綿軟細長的所謂“母蟲”,不僅難養易死,而且垂釣時也不好用。

      將其系在鉤上半死不活,無力扭動,誘魚效果遠不如“公蟲”。還因其綿軟、耷拉在鉤下拖得很長,魚(特別是小鯽魚)吃餌時往往只叼住長出鉤外的蟲體,還未將魚鉤吸入口中就已抬頭送漂,造成空鉤率高。同時,若遇上小雜魚鬧鉤,被小雜魚啄不了幾下,就剩薄薄的一層白皮兒,完全失去誘魚作用。

      “公蟲”由於是從人工採集的紅蟲中一條條挑出來的,價格較貴,是“母蟲”的5~10倍。使用“公蟲”釣魚時,用量遠遠小於“母蟲”。“公蟲”可像蚯蚓一樣,單條掛在魚鉤上,強度遠遠高於“母蟲”,所以釣魚時釣魚人大多用“公蟲”為釣餌。“母蟲”價格便宜,大多用來打窩子做誘餌和紅蟲拉餌(同商品餌和在一起)。

    二、釣魚餌料紅蟲的存養

      紅蟲的存養方法

      如果採集或購買的紅蟲很多,一次出釣用不完或每次出釣有剩餘,就需要存養起來。紅蟲的存養方法很多,下面介紹幾種常用的方法。

      1.簡易存養法:將其放在茶滷中或用溼布包上存養,可存養2~3天。

      2.泥土存養法:將紅蟲放在有水有泥沙的盆中存養,紅蟲可長時間存活,但用的時候得用專門製作的小篩子把泥沙篩掉,使泥、蟲分離,比較費事。

      3.冰箱短期塑膠袋存養法:紅蟲怕熱不怕冷,臨時收藏,可用塑膠袋裝著紅蟲,置於冰箱冷藏室內,可儲存10~15天。

      4.冰箱器皿長期存養法:將紅蟲放入盛著清水的大號搪瓷碗或玻璃容器、不鏽鋼飯盒、小瓷盆內,放在冰箱的冷藏室記憶體養,或置於冬天的室外,不令其凍冰。1~2天換一次清水,將變黑的死紅蟲及時挑出。這種存養方法紅蟲存活的時間長,用時也方便省事。但要注意,不要用塑膠製品和鋁製品存養紅蟲,否則會縮短儲存時間。“母蟲”很不好儲存,應該現用現買。

      5.捆好的紅蟲存養方法:把捆好的紅蟲先沾一些水,按照每一天的用量,分別放在包水果的小塑膠袋裡,然後把空氣排出,把口系死,以防止水分蒸發。然後把它們放在冰箱冷凍室裡冰凍,出發時取出就行了。如果路途較遠,害怕冰融化後變質,可放在保溫杯裡儲存。每次出釣剩下的蟲捆也可這樣儲存,但由於剩下的蟲捆中有些紅蟲已死亡,顏色有些變化,釣魚效果會稍差一些。

      6.蟲捆的外出攜帶與儲存:為防止在野外很冷的環境下捆紅蟲,也為了在最短的時間內開始釣魚,垂釣前要在家裡把紅蟲捆好。捆好的蟲捆要放在一個魚鉤盒裡,把所有的線頭放在盒子外邊,然後把盒子放在冰箱的冷藏室內儲存,不能放在溫暖的室內,否則紅蟲易死亡變質。由於活蟲的上鉤率高於死蟲,所以在氣溫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儘可能使用活蟲。

      在室外使用時要注意,儲存溫度不能低於零度,冰凍的紅蟲一碰就碎,冰凍以後化開的紅蟲可繼續使用。當溫度低於零度時,可把紅蟲放在大衣裡面的口袋裡。溫度高於零上時可放在冰面上降溫,並在上面覆蓋遮陽物。使用時拿住一捆蟲,然後把線拉出來。不要拉線拽蟲,這樣很容易把蟲拉斷。

      7.活紅蟲的野外攜帶儲存法:如果怕紅蟲不夠用,可在一個小盒子裡鋪幾層溼的布或報紙,將紅蟲放入後再蓋上報紙,放在溫度高於0℃、低於5℃的地方儲存並攜帶。釣魚回來後存放在儲存活紅蟲的容器裡存養。

      以上就是釣魚而餌料紅蟲的相關的資訊了,包括它的使用以及種類等等,它是做適合冬季的了一種釣魚餌料了,喜歡冬季釣魚的小夥伴就一定要收藏喲!

      釣魚的好處

      一、提高反應能力。釣魚的關鍵就在於觀察魚漂和及時提竿。初學釣魚的朋友,要經過較長時間的練習才能得心應手,這可以鍛鍊人的反應能力,同時也提高了腦細胞的靈活性。

      二、保護和恢復視力。眼科醫生經常會說:常看遠方,常看綠色,視力就不易減退。一般讀書看報的時候,多數情況下是在40釐米左右的近距離用眼,再加上看電視對目力的損害,還有人需要經常對著電腦,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視力很容易下降。而釣魚主要就是看幾米或者幾十米之處綠水中的浮漂,經常釣魚,既看遠處,又看綠水,能對視力具有保護和恢復作用。

      三、整理釣具使人心靈手巧。釣魚前,買來的魚竿、魚線、魚鉤、魚漂以及手輪等等,必需自己動手組成釣組。由於要釣的魚類魚種的不同,天氣、場地和季節的差異,這些魚具組合起來的方式也就有很大的不同,甚至千變萬化。組合釣具是很難請別人代勞的,既要開動腦筋,還需要有一雙巧手,長一點、短一點、粗一點、細一點、輕一點、重一點,如果調配不當,就必然影響魚兒的上鉤率。 日本商品論壇 FE ]!q;AY A

      四、使人心態平和。現代都市,生活節奏加快,工作壓力也比較大,身心有時很難放鬆下來,當進入“你與池水一線牽”的境界時,什麼榮辱、悲歡、得失、功過等等掛心的事情,都會被面前這池清水過濾得乾乾淨淨。

      五、強身健體,遠離汙染。垂釣地點,一般遠離鬧市,聽不到各種噪音,聞不到汽車廢氣。特別是在春秋兩季這兩個垂釣的黃金季節,綠水青山,日光浴、空氣浴任君選擇,清新空氣大量免費供應。

      結語:釣魚是人們非常喜歡的一項活動,而冬季的氣溫雖然是比較寒冷的,人們呆在外面可能或覺得比較冷,魚兒也是不太付出水面的,但是在這樣的季節釣魚自然是別有一番樂趣的,相信喜歡冬季釣魚的朋友或是體驗過冬季釣魚的朋友一定都是能夠懂的。

  • 7 # 趣野釣

    眼看現在是12月了,天氣越來越寒冷,可好像釣魚人對釣魚這份熱情沒有減弱,再冷也得拋上幾竿!廢話不多說,剛剛發完一篇文章,剛好又碰上這個問題,所以現在就跟大家分享幾點小經驗!

    1、當我們來到釣場的第一件事,首先得看地形外貌,這點就像打仗一樣佔領有利地形,一般水庫作釣可以選在樺尖比較凸出或者是凹進去的地方,這兩種都是可以看到的,那如果沒有這兩種該怎麼選呢?其實深淺水的交界處時常有魚兒透過,由於冬天的魚群是隨水溫的改變而遊動的,冬天一天的溫差較大,同一天魚群也會隨著水溫的改變,而在深水區與淺水區之間徘徊,所以這也是冬天釣魚的最佳釣點之一。

    2、冬季戶外釣魚時,線組的搭配十分重要,天氣寒冷,再加上鯽魚膽小謹慎,此時線組必須要小,一般0.8主搭配0.4子就夠用了,一斤左右的鯽魚都沒問題,杆子也不宜太硬,三七或者四六調性的杆子最好,魚鉤也要比平常小,用蚯蚓作釣的話,三四號袖鉤就可以,如果是商品餌很,我個人喜歡用0.3新關東無倒刺鉤,當然這一切的一切,都還是看魚的大小和活力來定,這只是作為一個基本概論。

    3、冬天垂釣時,釣者到了水邊,不要急著打窩,而是要找到魚的蹤影,瞭解水底狀況,測好水深,然後再裝上蚯蚓或是紅蟲,在以可能是窩點的地方進行試釣。經常看到一些釣友,來到陌生水域,不管三七二十一,就猛打窩料,打窩誘魚是沒錯,但也不能打太多,否則物極必反造成死窩也是有可能的。什麼事情都有一個量,並不是越多越好,所以說打窩適量對路才是最重要!

    以上講述的3點,只是我個人作釣的經驗分享,說的不對,請高手多多補充與提醒。

  • 8 # 春城一兵

    “面對釣魚弱口的魚情,冬季釣魚如何應對?”

    這是釣魚人在冬季都必須要直面的問題,面對魚兒的弱口、輕口,找到有效的解決辦法才能釣到魚。要解決問題,首先要了解問題產生的原因是什麼,而後才能“對症下藥”。一兵就從以下兩個方面展開來聊聊此話題:

    其一:導致魚口輕的4個原因是什麼?

    其二:解決魚口輕的7個方法是什麼?

    一、導致魚口輕的4個原因

    1、冬季水溫低,魚兒口輕。

    魚兒屬於冷血動物,不能靠自身來調節體溫,只能依靠水的溫度來調節體溫。水溫低,魚兒體溫就低,體溫低了,身體就僵硬,不活躍,就像人在寒冬一樣。一般來說,水溫低於5度,鯽魚就會棲身於深水處很少覓食了,水溫在5度至15度左右,魚兒會覓食,但身體僵硬不活躍,覓食慾望不強烈,於是覓食時口輕、口弱。

    2、夏天水肥的釣場,水裡缺氧,魚口輕。

    氧氣是一切動物生存的必備條件。盛夏氣溫、水溫高,且大氣壓低,氧氣在水裡的溶解度便會大幅下降。與此同時,水肥導致水下有機物增多,有機質的分解又會消耗大量氧氣,從而使魚兒吸收到的氧氣不足。在此情況下,大多數魚兒就會離開中低泳層到水體上部,甚至頭部露出水面呼吸空氣中的氧氣。此時魚兒很少覓食,偶爾開口也很輕、很弱。

    3、釣場滑魚多口輕。

    滑魚經過釣魚人反覆錘鍊,或許多次逃脫那些個不懷好意的魚鉤,自然要試探一番餌料,這種滑魚輕口還不易中魚。

    4、打窩太多,魚口也輕。

    窩料多了,魚都吃飽了,對釣餌興趣就不太大了,如果感覺味道尚可,觸碰一下,輕微吸吸,反應到漂相上就不太明顯。

    二、解決魚口輕的7個方法

    1、冬季魚口輕時可提前一天打窩,窩量不宜過少,並且要色、香、味俱佳。

    第二天垂釣前,再少補一點窩料,儘可能多誘些魚兒進窩。看到窩內魚泡密度大後再下竿,窩裡魚兒多,就會產生搶食現象,這一搶,魚口就清晰多了。

    2、在釣餌上想辦法。

    首先,可用活餌垂釣,比如小紅蚯蚓、紅蟲等,活餌在水裡鮮活、不停扭動,也會讓魚兒產生搶食行為,漂相明顯。其次,用拉餌垂釣,拉成小球球,霧化好,比重輕,誘魚效果佳,魚兒容易吸入,餌能被魚吸進口腔,漂相就出來了。

    3、垂釣輕口魚,竿和線組要軟、小、輕、細。

    軟,指魚竿要軟,可用37調、46調鯽魚竿;小,即小鉤、小漂,冬天通常用2號、3號袖鉤,浮漂最好選用吃鉛量在1克至1.3克之間的鯽魚漂;輕,指鉛墜要輕,整個線組要輕盈;細,指主線、子線要細,冬天釣鯽魚的常規搭配是,主線1.0、子線0.6或者主線0.8、子線0.4。

    4、調釣要靈。

    這個靈並非調高釣低,而是相對鈍而言,可調低釣低,例如調2目釣1目、2目,調3目釣1目、2目、3目皆可,只要漂相清晰、口正,就是最好的調釣。

    5、釣法方面要採取進攻釣法。

    即多拋竿、不停地逗釣,引誘、激發窩內魚兒的就餌興趣,進而產生咬鉤行為。

    6、觀漂要仔細,不可分心。

    魚兒口輕,表現在漂相上也許就是下頓半目、三分之一目,有時甚至只是漂目間的黑線下頓入水,提竿就中魚。此外,釣友對魚兒就餌時的各種漂相要了然於胸、熟稔於心,如此才能有的放矢,辨明漂相真偽,及時提竿刺魚。

    7、提竿刺魚時力道要輕。

    魚兒口輕,主要是活力不足,餌料吸入口腔較淺,提竿時或許剛好鉤著一點點嘴皮,用力過猛容易拉破魚唇,導致跑魚。冬天誘魚、聚魚不易,窩內跑一條魚,整個窩就報廢了。

    後記:

    (部分圖片源於網路 通知必刪)

  • 9 # 時間的流浪者wo

    冬季釣魚,在很多釣友的認知中,最難的是克服冬季的寒冷。因為手都抽不出來,更遑論開餌、上餌、拋竿、施釣,別說帶手套,就保暖這個功能而言,釣魚用的手套,有和沒有是一樣的。但是真的臨釣之時,卻會發現,一難找魚窩,二難看漂。平時的季節,魚有活性,四處亂遊都很難找對點。而冬季裡,水溫極低,魚的活性更差,這就更不好找魚了。而且就算僥倖找到了,那漂訊的強度,絕對能讓人崩潰。以下就是我們面對冬季,魚弱口時比較常用的方法。

    一、使用紅蟲餌

    冬季釣魚時,鯽魚對紅蟲的興趣大大提高,此時紅蟲的作用遠遠超過了在其他季節比較好用的蚯蚓,紅蟲餌也因此成為了冬季釣魚的首先。使用紅蟲餌時,釣鉤一定要精選,要求是鉤條細、鉤尖銳利、柄長,表面顏色最好是與紅蟲一致的紅色,使得鉤餌顏色一體,更容易釣鯽魚。紅蟲的穿法是鉤尖直接刺穿紅蟲頭部或身體上段,每次鉤上掛上2~3條鮮活紅蟲,鉤尖露出無妨。紅蟲身體細短,冬鯽微張口就能吸入口中,對提高中鉤率極為有利。

    二、使用精細釣組

    由於冬季浮漂的動作普遍比較小,我們應該使用盡量精細的釣組,來加強魚訊的傳導。浮漂可以選用短腳細長身長尾的蘆葦漂,儘量放大魚的食餌訊號。線組特別是子線對出魚訊的影響最明顯,一般子線越小,吃口的傳導性就越強。但有一點要注意,就是使用細子線時,一旦遭遇大鯽就會有脫鉤跑魚的危險。選好線組和浮漂後,就可以開始選擇釣竿了。由於線組選擇得比較細,為了防止脫鉤跑魚,釣竿就不能太硬了,提魚的動作也要注意連續舒緩,全過程不碰到水面或空中其他雜物。此外由於不用抄網,子線要記得勤換。

    三、吃鉛量儘量小一些

    我們在冬季作釣的時候,由於魚口通常比較輕,因此會選用相應比較靈敏的浮漂來進行作釣,從而經常會面臨魚漂選擇大小的問題,小的浮漂會相對靈敏一些,更適合這種魚口輕的情況,但是浮漂的具體大小如何來衡量也是一個問題,而我們一般會用吃鉛量來進行比較,一般吃鉛量比較小的話,線組的靈敏度也會相對高一些,但是也要保證好拋漂時的精準度。因此我們一般會選擇1.5克以下的浮漂,並使得精準度得以保障的條件下進行選擇。而相對其它材質的浮漂來說,蘆葦和孔雀羽的浮漂會更輕一些,靈敏度也較高,因此更適合冬季進行作釣。

    四、漂身細阻力小

    浮漂的形狀對其自身在水中的阻力有著很大的影響,首先浮漂可以根據橫截面積的大小,來區入水時的阻力的大小,一般身形較細的浮漂,進入水中的阻力也會小一些,相反浮漂的橫截面積大,入水時的阻力也會更大,相對漂身較細的浮漂來說更頓一些,所以在吃鉛量一致的前提下,我們選擇浮漂的時候應該儘量選擇漂身細一些的浮漂,這樣的浮漂在水中反應會更快,更加靈敏。

    五、漂尾要細且易於觀察

    此外漂尾的粗細也對魚漂整體的靈敏度起著至關重要的影響,例如細硬尾和粗軟尾這兩種浮漂,因其粗細軟硬的不同,也有有很大的差異,粗尾的浮漂特性是比較頓,而細尾的浮漂比較靈敏,因此在漂尾的選擇上,我們也應該儘可能的選擇細一些浮漂。另外我們可以選一些漂尾較軟的浮漂,因為這樣的浮漂相對會更輕一些,便於我們對漂相的觀察。這樣就可以更好地,應對冬季魚口輕的問題了。

  • 10 # 漁趣

    鯽魚作為冬季主釣的魚種,雖然耐寒性比其它魚種要好,但是在冬季的時候也會出現吃餌口比較弱的情況,但如果我們要想在冬季釣好鯽魚,我們就不得不從鯽魚的習性去說起,下面我們從鯽魚習性開始說如何釣鯽魚。

    鯽魚的習性

    鯽魚是鯉科目的魚種,它又被稱為鯽瓜子,它在中國的分佈非常的廣,中國不管大小河流甚至是小河小溝,乃至坑洞中都有它的存在,它也是我們釣魚人釣獲最多的魚種之一。

    其實鯽魚的種類還是非常多的比如工程鯽(湘雲鯽)白鯽、高背鯽、銀鯽等等,不管是哪個品種的鯽魚它們的生活習性還是非常相近的,它們都生活在水的底層,鯽魚的繁殖能力非常強,這樣是廣泛分佈在全國各個水域的原因,它們耐低溫,水溫在0度以下也會主動去攝食,但開口較弱。

    冬季釣鯽魚用什麼竿

    冬季釣鯽魚我們最好能選擇傳統的長節手竿,儘量選擇竿尖比較硬的,因為我們冬季作釣的水域環境多為枯死的水草邊,透過長的手竿,我們可以釣的更佳的遠,比較硬是為了不把魚驚走,我們釣中魚的時候可以第一時間從水中把魚提上岸。

    選釣位、打窩

    冬季我們應該選擇有枯死的水草邊,我們透過長節的手竿多做幾個窩點,在這些水草邊的亮水區。我們一個窩點不要釣的太久,應該及時的更換窩點作釣,因為冬季每個窩點聚魚都非常慢,我們不能只在一個窩點釣的太久。

    我們打窩的窩料可以選擇酒米或者用豆餅粗糧這些打窩,選擇這些打窩的原因是鯽魚的嘴小,這些窩料方便鯽魚進食。而且碎小的酒米和粗糧也可以更好的起到留魚的作用。

    線、漂、鉤、餌

    細線、小漂、小鉤,這三個是作釣冬季輕口魚的關鍵,因為只有把這三個結合起來,才可以有針對冬季鯽魚口弱的問題。

    主線和子線我們可以採用0.6+0.4,如果是傳統釣我們可以用0.6的通線。

    小漂我們可以選擇吃鉛在0.6~1.0克之間的浮漂,這種小漂浮力小,鯽魚在弱口的情況下也會有明顯的動作。

    鉤子我們可以選在袖鉤,3~4號的袖鉤就可以了。

    餌料我們應該選擇活動的蚯蚓和紅蟲,因為冬季的鯽魚需要補充大量的蛋白物質,這兩種葷餌可以有很好的補充效果。

    寫在最後:作為釣魚愛好者,我們應吸取教訓,改變思路。我們應做到為漁而魚,適當的放流為我們下一次出釣,能有更好的收穫!當然,如果我們能在垂釣時收拾好自己釣魚時產生的垃圾並帶走那是最好不過了!在這裡我作為釣魚人倡議廣大釣友應做到愛護水邊環境!謝謝!

  • 11 # 釣魚飛飛

    冬天這個季節相對其它幾個季節來說,魚是比較難釣的,那我們面對魚口比較弱或輕的時候,我們怎麼應對呢?我們還可以做哪些調整呢?

    我們可以試試以下幾個方法

    第一:我們線組儘量要用小一點,比如我們平時用1.5左右的主線,我們可以換成1.0的主線或0.8的主線,魚口輕的時候,線組是不能用大的,線用大了會影響靈敏度,魚咬鉤了,把餌吞進去,然後吐出來了,我們可能都沒發現,所以不能及時提竿,如果我們換成小線組就剛好相反,魚口比較清晰,只要有魚咬餌了,就可以快速傳送到浮漂上,我們就能清楚看到了,我們抓魚口也輕鬆了,所以把線組換小一點,也是很好的應對方法。

    第二:我們可以釣靈一點,不要釣鈍,面對魚口輕時,我們釣靈也是很好的一種應對方法,釣鈍時不適合魚口輕時使用的,所以魚口輕是我們一定要釣靈,千萬不要釣鈍,否則魚吃完餌了,我們都還沒反應過來,所以釣靈也是一種應對方法。

    第三:我們也可以換一款吃鉛比較小的魚漂,魚漂吃鉛越小,反應也會相對靈敏,所以我們也可以選擇一款吃鉛較小的魚漂,也是面對魚口輕時的一種應對方法。

    總結:面對魚口輕時,我們可以用小線組,釣靈敏一點,還可以換一款吃鉛比較小的魚漂,這個就可以有效應對魚情差或魚口輕,所以我們遇到這些情況,我們自己要靈活點,不要一味抱怨魚吃口太輕,辦法是有很多的,我們多想想就能把這事解決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星巴克13款咖啡所代表的意義是社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