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悅讀中醫
-
2 # 脾胃範兒
祛溼代茶飲都用什麼藥材?
溼氣重的人會出現一些比較明顯的特徵,但是像題上所說的溼氣重,壽命短倒是沒有這麼誇張,當我們意識到體內有溼氣,透過一定的手段健脾祛溼,那麼溼氣自然蕩然無存。
那麼溼氣重的人透過一些比較好的祛溼茶也是能夠有所調理的,這裡給大家推薦一些效果比較好的祛溼茶配方:
【陳皮泡茯苓】
準備適量的茯苓和陳皮,將它們清洗乾淨後,放在保溫的杯子裡,然後加入適量的開水沖泡,蓋上蓋子再燜五分鐘即可。陳皮和茯苓泡茶能夠健脾利溼,化痰減肥,健脾燥溼,同時祛脂等功效,效果不錯。
【2.】麩炒薏米泡水喝
脾胃寒溼重的人就比較適合用炒薏米,薏米也就是薏苡仁,可以利水滲溼,健脾胃舒筋,清熱排膿。而一般炒分為兩種,單獨炒,還有就是加入麩皮混著炒,炒後的薏米藥性就稍微平和了,同時健脾燥溼的功效則更好一些,寒溼體質一般多用麩炒薏米。
溼氣盤踞體內,總感身體不適。如何把溼氣趕出體內?不妨試試簡單的茶療方。幾味藥,沖泡、煎煮為茶,在喝茶中達到調理身體的目的。茶療方哪裡尋?
白蔻茶
【組或】白豆蔻,白糖。
【製法】將白豆蔻洗淨、搗碎,與白糖同放入杯中,以沸水加蓋沖泡15分鐘,即可。
【保健功能】化溼行氣,溫中止痛。
【應用】常用於寒溼蘊脾型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等。
【用法】每日1劑,代茶頻飲。
山楂蒼朮煎
【組成】山楂,蒼朮,白朮,陳皮。
【製法】將上四味洗淨,同放入砂鍋中,加水適量,煎煮片刻,去渣取汁,即得。
【保健功能】燥溼化痰,健脾理氣。
【應用】常用於痰溼內阻型高脂血症等。
【用法】每日1劑,代茶頻飲。
佩蘭薄荷茶
【組成】佩蘭,薄荷,藿香,白豆蔻。
【製法】將上藥研為粗末,同放入杯中,以沸水加蓋沖泡30分鐘,即得。
【保健功能】化溼,行滯,醒脾。
【應用】常用於脾虛溼阻型小兒疳積。
【用法】每日1劑,分3次服用。
砂仁茶
【組成】砂仁,陳皮。
【製法】將上二味同放入砂鍋中,加水適量,煎煮至沸10分鐘,去渣取汁,即得。
【保健功能】化溼和中,止嘔安胎。
【應用】常用於氣滯溼阻型妊振嘔吐等。
【用法】每日1劑,分3次服用。
藿香飲
【組成】藿香葉,白糖適量。
【製法】將藿香葉洗淨,放入砂鍋中,加水適量,煎煮5分鐘,加適量白糖調味,即得。
【保健功能】芳香化溼,消暑避穢。
【應用】常用於暑溼型感冒等。
【用法】每日1劑,分3~4次服用。
三鮮茶
【組成】鮮荷葉,鮮藿香葉,鮮佩蘭葉。
【製法】將上述三味洗淨、切碎,同放入杯中,以沸水沖泡或稍煮,即得。
【保健功能】和中化溼,升清降濁。
【應用】常用於暑溼型中暑等。
【用法】每日1劑,代茶頻飲。
文中出現的這些中藥都有什麼作用?它們搭配在一起泡茶喝為何可以化溼?看來需要了解一下中藥啦。
每一味中藥,都有它自己的性格,500味中藥,500首歌訣,助你輕鬆學中藥。
本次白話解讀收選常用中藥,由其弟子常章富教授執筆。本書以賦體行文,言簡意賅,朗朗上口,為初學中藥者必讀之書。書中不僅進行白話翻譯,還凝聚了兩代人對中藥學的教學經驗和臨床用藥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