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水稻田青蛙
-
2 # 有腔調的貓
東漢末年黃巾起義的天下打亂,歸根結底還是皇室昏庸,宦官左右政權,如蔡邕等許多朝中有作為的官員都被排擠,黃巾軍的作為本質上更加重了天下疲憊之勢,終被鎮壓。但為了鎮壓黃巾之亂朝廷允許地方官養兵成了各路諸侯,徹底形成了,天下大亂群雄割據之勢。曹操和劉備在這些諸侯中扮演著兩種極端,曹操是挾天子,劉備是行仁義。
曹操在朝中掌權不僅僅是搞掉了各個跟他敵對的勢力,也在他掌握的地區施行屯田和恢復商業,這也是後來魏國國力強盛的主要原因,包括他征戰的幾路諸侯,都在軍備補給上不如曹操。在人才任用上也是任人唯賢,摒棄了用人先看德行的風氣,大量啟用真才實學之人。提出亂世當用有才之人,治世要用有德之人。平定袁紹後,又遠征烏丸徹底安定了北方,穩定發展直到三國統一。雖然當初也進行過大肆的殺戮,但侷限於當時的人文觀念,士兵不劫掠是不可能得到滿足的,後期也完全被摒棄了。
劉備顛簸半生除了在為地方官時得到很好的風評,受百姓愛戴外,直到佔據西川、漢中和荊州,本質上國力並不強盛。並且內部分為劉備一開始跟隨的、荊州地區加入的、劉璋到任帶來的、及蜀中本地的四個集團的人員配置,內部十分不穩定。即使隆中對時提到川地是天府之國但也沒有發展的很富庶,內外一直戰爭不斷,劉備自己最後又葬送了大半國力。我們所知的南蠻孟獲叛亂正是劉備剛死後蜀中的大規模叛亂的一支。可見蜀中治理的如何。
從一個亂世的角度來說,不談個人的修為成敗,就指當政者對子民和社會繁榮發展,曹操絕對蓋過劉備的功績。正如劇中所說,亂世何為仁義?不使將士枉死為仁,不使百姓受苦為義。空談仁義之學,對天下實無一易又怎麼能叫做仁呢。曹操的大仁在於繁榮了天下,劉備的小仁卻只暖了一方人心,所以說在這個角度來說,曹操比之劉備更做成了一個仁者。勝敗歸宿也就無可厚非了。
-
3 # 天籟一聲
講真:劉備不見得比曹操仁多少。都是山來昆的,都是來爭中原扛八子的,誰比誰慈善啊。
下面是正題,個人淺見:兩者一個是做人行事的態度,一個是做人行事的能力。要扯些高大上的哲學詞彙的話,那麼一個是世界觀,一個是方法論。從個人的角度說,那就是品德和才華的區別。那就是說到底是講仁義的人能成功呢,還是有智術的人能成功?
先來看看劉備自己怎麼看這個問題的
陳壽的《隆中對》裡劉備是這麼說的“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於天下;而智術淺短,遂用猖蹶,至於今日....”。這話裡面“孤不度德量力”那就是領導自謙,直接簡化成“我”就行。關鍵是後面這一段說的,欲行仁義而智術淺短,所以你看看,才落得今天這步田地。
這話雖然是劉備求才求賢時才對諸葛亮說的話,但起碼說明劉備也認為:無智術則難行仁義。
再看看曹操怎麼看這個問題
那簡單:唯才是舉。曹操之前是舉孝廉,人品好就可以做官。而曹操說不論人品,有才華就有官做。曹操又多次釋出《求賢令》,其中還拿盜嫂受金的陳平舉例,隔空對天下人喊話“唯才是舉,吾得而用之。”但同時,曹操也用賢。雖無才,但品德高尚的人曹操也用。
由此可以看出曹操的想法:有德有才者皆用,但只要你有才,無德也行啊。
其實三國的成敗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如果非要單拿“仁”與“智”解釋的話,那麼曹操的“唯才是舉”階段性的勝過了劉備的“德才兼備”。
而筆者個人的觀點是:只談“仁”與“智”的話,“仁”與“智”都不會無敵。
論“”戰鬥力“:“仁+智”>“智”>“仁”。
從曹劉而論,二者其實都是仁智皆備的。只是加的天賦點有所不同,側重點不一樣。
話外再扯一句,在天子(正統、中央)歸於曹操的戰略形勢下,除了把曹操搞黑搞臭來對照自己的偉光正以外,“大仁與大義”是劉備唯一可以拿得出手的旗號,用處不言而喻。
-
4 # 歷史新奇觀點
1.首先我們要明白什麼是“仁”。仁在古語中有兩層含義——a.仁愛與正義;b.通情達理,性格溫順,能為別人著想。
2.其次我們分析下曹操和劉備的“仁”。其實劉備和曹操初期都是一心要報效國家匡扶漢室,以天下為己任的。如曹操與劉備的討伐黃巾,曹操的獻刀董卓,劉備的體恤百姓。都充分證明了兩位豪傑的仁愛之心。
3.那麼為何我們現在的人覺得曹操不仁而劉備仁呢?主要是曹操的手段不為後世所認同罷了,曹操後來以強權治理天下而統一北方,劉備以統治人心而獲取天下。劉備只是更讓人願意接受罷了。按理說劉備這樣下去足可以統治天下,正所謂得人心者得天下。但為何又恰恰相反呢。
4.劉備後期的舉兵伐吳,疏遠諸葛亮,親近法正,其實是他仁愛之心的改變。因為後期的劉備根本不想再匡扶漢室了,而一心只想自己稱王稱霸。因此民心盡失,雖有一批老臣忠心跟隨,但也不能擺脫大局勢的改變。而曹操統一了北方,恢復了北方的和諧安定,才是大仁,死也不稱帝,一表自己對漢室的忠貞!
是以曹操勝,而劉備敗乃大勢所趨!
-
5 # 一枚明粉
歷史分析有多種多樣,但核心就是組織、宣傳兩大塊。
當下史學界研究制度生成、運作、演化;政治鬥爭;中央地方關係之類,更接近組織層次。研究形象、文化、觀念、認識更接近宣傳層次。兩者相輔相成。
對一個政權而言,“霸王道雜之”,是一種必然且很可行的取向。朱元璋得天下殺戮無數,但政權合法性不允許這麼寫,必須得說“不噬殺得天下”(也就是仁政)。
前者是事實上做的。後者是之後宣傳的。
在研究中要對後者層層剝開,以達到了解前者,即史實重建。
純粹做後者是沒法加深對歷史的瞭解;純粹做前者是不可能做下去的。我們一步步分析,明朝各代對洪武開國的敘述,會了解一個三百年變化,和其中的層累地造。並透過詳細的考證,對朱元璋開國史事重建。兩者對照,逐步趨向吻合的話,那當時的真實及後世的建構基本就瞭解差不多了。
在這種分析下,會確立一個正常的認知。
仁政是典型了儒家觀念。翻開歷史書很容易每朝開國者都會說“自古得天下,莫如我朝正”。說白了就是我朝最遵循王道。儒家如此宣傳一可以規訓開國野蠻;二可以教化天下。
這個問題就是後者。
-
6 # 秦右史
仁者無敵,用白話翻譯過來就是:正義者得天下。
其次,中國傳統社會具有很強的正統觀念。曹操身處漢室末期,更有所謂“陰謀篡漢”,挾天子以令諸侯,犯了道義上的大忌,後世對其評價不會太好。劉備家世追至中山靖王,後傳正統,以“繼承大統於西川”自居,天然地被認為是仁義之師。
再次,仁義真的無敵嗎?不仁義者得天下,或者說得天下必須在過程中可能會不仁義,這是常態,戰爭都是殘酷的,沒有那麼多溫情脈脈。古代帝王繼位後,牽扯到了歷史書寫問題,那就是之後得宣傳自身是“天命所歸”,而摸黑曾經的對手或平行勢力。
最後,爭鬥結局都是幾方的力量對比,而不是誰更善良,哪個最仁義。沒有實力的善良,那是不自量力。有實力的善良才是真仁義。正義者得了天下可以更正義,不仁義者得天下可以變成正義者。這種轉換,其實就是力量與局勢轉化。評論傳統時代的政治家或政治集團,以仁義與否為標準,本來也是一個幼稚的判斷。
如果你認為仁義可“無敵於天下”,這個觀點很神奇,往往不仁者常常無敵。很抱歉,我覺得:仁者無敵,這是一個理想。
如果你真的相信,我也沒有辦法。
-
7 # 巴山夜雨涮鍋
仁者無敵用來解釋曹操和劉備的勝敗歸宿,是不是推出了矛盾?這事兒要從兩方面說。
首先看看仁者無敵這句話的出處,是《孟子.梁惠王》。當時的梁惠王(魏惠王)是一個野心勃勃的主,結果卻遭到了秦國、楚國、齊國的夾擊,損傷參戰,很鬱悶,問孟子。這時候孟子回答就是:
孟子對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於民,省刑罰,薄稅斂,深耕易耨;壯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長上。可使制梃以達秦楚之堅甲利兵矣。彼奪其民時,使不得耕耨以養其父母。父母凍餓,兄弟妻子離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徵之,夫誰與王敵?故曰:‘仁者無敵。’王請勿疑!”這句話整個意思就是,如果大王你對民眾施行仁政,那麼民眾就可以和你上下一心,抵抗外敵。那些不施行仁政的國家,民心混亂,大王你的仁義之師去討伐他們,誰為與您為敵呢?
可見,仁者無敵,主要指的是不同國家對待民眾不一樣時,那些善待民眾,得到民眾支援的國家,就能戰勝那些苛待民眾,得不到民眾支援的國家。
這裡,仁者無敵首先只是孟子作為儒家的個人信仰道德,算不得絕對真理。孟子也只是談了作為國君對待民眾仁與不仁產生的效果,認為如果國君不仁,國內就會人心喪失,最後無力抵抗。這個道理本身是並不錯的,但忽略了其他諸多條件。例如除了仁與不仁,還有國力本身的強弱,以及國家機構對資源的整合。而且這裡的勝敗也是個相對概念。
譬如說,戰國的秦國對自己的民眾可謂相當不仁,但是依靠嚴刑峻法和彪悍的民心,還是把六國打得落花流水,最後統一天下。這裡,不仁戰勝了仁。然而不仁的秦在10多年後即滅亡,相反實行仁政的劉邦最後戰勝不仁的項羽,開創了四百年的漢朝。所以長遠來看,是仁戰勝了不仁。
具體到曹操和劉備的例子上,同樣應該辯證的看。單純比較兩個人來說,曹操相對不仁,劉備更仁。但曹操在才略上更勝一籌,且起家的基礎也比劉備好。而相對於諸多其他諸侯,如袁術、呂布等,曹操又是比他們仁的。正由於東漢末年亂世爭霸是多元化,而非曹劉兩家的角逐,所以曹操依靠才能上的優勢剪滅群雄,劉備則因為缺乏戰略規劃,加之運氣不太好,所以到207年,曹操已經佔大半天下,劉備只有新野一地。
但此後局勢開始簡化。從208年赤壁之戰開始,曹操、劉備、孫權三家的角逐成為天下主流。這時候,我們可以看到,實力最弱的劉備,反而在角逐中上升態勢最明顯,接連佔據荊州南部、益州和漢中地區。而曹操,則在漢中敗於劉備。雖然到220年曹操死時,依然是曹魏勢力遠遠超過蜀漢,但這是兩人前期基礎的差異造成的。所以,絕不能說是曹操勝了,劉備敗了。拿這個例子,來作為仁者無敵的反面,其實也不是那麼理直氣壯的。
回覆列表
從赤壁之戰開始,劉備是在自己兵微將寡,曹操快一統天下,東吳有一隅之地的情況下硬生生的建立了蜀漢政權,當然劉備後來還是有失誤,失去了統一的機會,但總的看來劉備還是成功的。很多人認為最後是曹操贏了,那是錯誤的,事實上曹操和劉備是處於贏者未贏敗者未敗的局面。最後真正的贏家是司馬懿,撿了一個大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