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喬棟談健康
-
2 # 劉永毅醫生
乳腺癌患者出現肩膀、肩胛骨疼痛,如果是最近一段時間內新出現的症狀,當然要考慮是不是骨轉移了,乳腺癌發生骨轉移機率還是很高的,以脊椎骨、肋骨、肩胛骨、胸骨多見。雖然不一定是轉移,但需要進一步檢查,骨轉移也要相應的治療。
最近一段時間鹼性磷酸酶(肝功檢查的一項)有沒有變化?當發生骨轉移時,鹼性磷酸酶是有可能升高的,但是它沒有特異性、升高也沒有正相性相關。
最簡單、最直接的檢查全身骨核素掃描,藥物在肩胛骨這個地方有沒有濃聚?如果提示有轉移,進一步做CT、或磁共振,我覺得做CT好,也可以三維成像比較清楚。影像學表現一般遲於核素掃描2-3月,所以當影像學沒有發現時,也不能排除,需要複查,畢竟核素掃描已提示。核素掃描陽性率可以達到80%以上,也存在一定的假陽性,所以要影像學確診。
當確診乳腺癌出現骨轉移了,那麼這就是Ⅳ期了,治療就以全身治療為主了,抑制骨轉移的“骨膦”要用吧,也可選擇地諾單抗治療。骨轉移也表示是復發轉移,就需要進入相應的治療。肩胛骨還不是承重骨,可以觀察,如果存在疼痛等情況,可以考慮放療。
-
3 # kitty1380
你好,我現在正在醫院,看到這個問題,我迫不及待地想來回答!因為本人是乳腺癌患者,最近出現了和你一樣的狀況,我是左肩膀,左肩胛骨疼,一直沒有勇氣去檢查,就怕骨轉移,不知道怎麼面對!
上個星期配藥的時候,醫生一定讓我做個骨掃描,想想逃總是逃不過得?做就做,死就死吧!今天上午八點到的醫院,談話,打針,打藥水,就等著,因為有輻射,所以哪兒也不準去,於是在手機上查各種骨轉移的情況,查得嚇出一身冷汗!
等進入檢查室,大概檢查了二十幾分鍾,我都感覺過了一個世紀,又自己問自己:“是不是有什麼情況,所以時間才那麼長?”最煎熬的事剛剛等報告,手機不停地搜百度!有個醫生還特意問了我很多問題,我的冷汗呀!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終於報告單出來,什麼也沒有!!瞬間舒了口氣,那是種重生的感覺,真是太好了!
所以,我還是建議你去醫院檢查!與其擔驚受怕,不如來個爽的!雖然過程是殘酷的,但橫豎是一刀!希望你和我一樣是幸運的!
-
4 # 乳腺外科醫生周鑫
骨轉移確實是乳腺癌常見的轉移部位。如果肩膀和肩胛骨疼痛是近期出現的,並且症狀越來越重,肯定需要引起重視。行骨轉移、CT等進一步檢查,以除外骨轉移!如果是術側肩膀和肩胛骨疼痛,也可能是術後因為肩關節活動障礙,進而導致疼痛發生!一切的一切都需要密切觀察症狀變化情況而定,必要時進一步檢查。骨轉移相對於其他內臟轉移,生存率較高,便於疾病控制,不要過於緊張!如果是骨轉移,應依據其具體的分子分型,予以化療、內分泌治療等,同時予以雙膦酸鹽促進骨質修復!如果是脊柱的多發骨轉移,還要注意防止跌倒,以免造成病理性骨折,甚至發生截癱!對於疼痛明顯的骨轉移,必要時予以減症放療,以緩解疼痛症狀或防止截癱的發生!
-
5 # 想好好做醫生的胖子
您這種情況莫驚慌,因為乳腺癌的患者術中要清掃腋窩淋巴結,所以很多患者術後不敢自由活動患側肢體,這樣就會出現區域性的軟組織黏連以及肌肉筋膜的炎症,導致很多乳腺癌患者術後出現肩背部的疼痛,針對您的情況,建議您按照以下方式先處理一下,如果不緩解再做核醫學骨掃描明確是否存在骨轉移不遲。多數乳腺癌術後患者的肩部以及肩胛骨的疼痛都來自於背部的肌筋膜出現了問題,導致的肌筋膜炎!
這種問題其實不僅是乳腺癌術後的患者,很多長時間伏案工作或者是駝背的人群,都會出現這樣一個位置的疼痛。歸根結底都是由於姿態、勞累等誘因下(乳腺癌手術後沒有做好康復鍛鍊,長時間肩部不動以及術後身體姿態的改變均是誘因),肌肉和筋膜發生了比較細小的撕裂,而撕裂以後誘發了無菌性的炎症。
如果長時間的沒有得到控制,這些肌肉就會發生瘢痕化,最終形成索條,在做某一個動作或者是觸碰到這個點的時候,會誘發患者明顯的肩胛部位的疼痛,有的患者甚至可以發生上肢的麻木,對於這個部位我們通常稱之為扳機點就類似於手槍扣動扳機發射子彈一樣,按壓這個部位就會誘發患者的疼痛。
針對這種情況,乳腺癌術後患者應該怎麼辦?本身乳腺癌術後患者就有很大壓力,有的需要放療化療,有的需要長時間口服藥物,所以謝醫生給出的治療建議儘量不使用藥物,儘量透過物理治療的辦法幫助患者緩解症狀。
第一,乳腺癌術後需要堅持做一些肩背部的拉伸以及康復鍛鍊,儘快的鬆弛術後缺乏鍛鍊導致的輕度粘連,減輕症狀。
下面是一些肩部以及肩胛骨部位疼痛,需要做的康復鍛,建議乳腺癌術後的患者,在切口癒合以後就可以進行下方這些鍛鍊了,注意每次鍛鍊的時間不要過長,次數不要過多,每次以15~20次為一組,每天堅持2~3組即可。
第二,建議進行衝擊波治療。對於肩背部的筋膜的炎症衝擊波治療具有非常好的治療效果,這是一種物理治療的方式。通過沖擊波的方法將具有肌筋膜炎的肌肉和筋膜,組織擊碎利用身體的復原能力和自我恢復能力,重新生長出良好的組織,達到治療的目的。
第三,筋膜槍。現在特別火熱的筋膜槍對於治療筋膜的炎症和區域性筋膜的緊張以及肌肉的損傷是有比較好的作用的。
第四,針灸治療與手法治療。針灸治療對於緩解這些慢性的疼痛,也有非常好的效果,建議患者儘量要找正規的醫院進行針灸治療。另外手法治療對於緩解和松姐緊張的肩背部筋膜,幫助患者緩解症狀也有非常好的效果,謝醫生本人也得過嚴重的肩背部的筋膜炎就是科室的醫生給予進行的手法治療得到了很大的緩解。
這裡請乳腺癌的患者一定注意很多物理治療比如電療等是絕對不要嘗試的,因為這些治療是屬於癌症患者的禁忌,切忌不要疼痛亂投醫!第五,如果經過以上一些治療的辦法確實不能緩解,可以外用扶他林或者氟比洛芬酯幫助緩解症狀。
如果疼痛始終不緩解,保守治療兩週疼痛仍然存在,如果確實害怕骨轉移,可以做骨掃描檢查。
以上就是對於題主問題的解答,對於乳腺癌術後的肩部以及肩胛骨附近的疼痛請不必有太大的擔心,這一種情況在乳腺癌術後的患者當中是非常常見的,建議您可以按照文綜的辦法進行系統的治療,觀察兩週的時間,如果兩週以後疼痛仍然一點都不緩解,建議可以進行骨掃描檢查。
-
6 # 影像科豪大夫
肩胛骨和肱骨有較多松質骨,血流豐富並且緩慢,是癌細胞容易定居的地方,轉移後常引起疼痛,但就算髮生轉移也並不可怕!
這位中年女士,右側乳腺癌手術後一年,因為肩背部疼痛,CT發現肩胛骨轉移。
骨轉移並不可怕,規範治療可以長期生存,前幾天過來複查,已經4年半了:
經過治療已經發生了骨質硬化,比較穩定。只要沒有重要器官(腦、肺、肝等)的轉移,骨轉移是可以控制的。
下圖是另一位病人,胸骨轉移,經過規範治療已經9年了,胸骨放療後有一點骨質硬化,癌細胞已經消失了:
乳腺腫瘤患者肩膀和肩胛骨疼痛,一定是轉移嗎?當然不是!更常見的是手術後區域性神經肌肉損傷,這是無法避免的,畢竟首先要保住性命,儘可能切除乾淨。
有些患者手術後會出現患側上肢無力,肩背部疼痛等,建議全面檢查排除復發後,去骨科諮詢一下,聽從專業指導治療。
常用的檢查方法有全身骨掃描、胸部CT、肩關節磁共振、生化檢查(鹼性磷酸酶)等。
-
7 # 程橙
我住院的時候,隔壁臨床的一個小妹妹,32歲,我們聊天才知道,她女兒才2歲多。月子裡覺得乳房有腫塊,以為是脹奶,沒有太注意,出了月子感覺乳房還是脹痛,去檢查就確診了乳腺癌,保乳手術治療了
患癌的第二年她覺得胸椎骨有點疼,複查的時候告訴了醫生,醫生讓她做了骨掃描,確診了是骨轉移,所幸發現的早,只是吃藥物治療,所以骨掃描是必須的,像高危的每年應該都讓做一次骨掃描,雖然有輻射,但是也沒辦法呀。
回覆列表
肩膀和肩胛骨痛,如果發生在乳腺癌患者身上,建議還是及時的去醫院做相關的檢查,很好排除,不用這麼問,焦慮也不解決問題,最終還是脫不掉去醫院再經歷一遍的過程,這個期間反而還要承受心理壓力。
排除之後怎麼辦?我想講的問題,是如果檢查沒發現異常,可是疼痛仍然存在該怎麼辦,這個時候應該怎麼去思考,雖然沒有骨轉移那麼可怕,可畢竟還是疼痛的,長期疼痛還是會影響生活質量,還是要想辦法分析和解決問題。
肩胛骨痛
肩胛骨痛,實際上指的是肩胛骨的位置疼痛,在肩胛骨附近的肌肉會造成疼痛的主要有兩個,一個是岡下肌,一個是小圓肌,可以試著在這個區域按壓一下,看是否可觸及到僵硬的肌肉和挑唆狀粘連,按壓會不會有痛感,有和症狀類似可確診。
肩膀痛
肩膀疼痛和肩胛骨痛同時發生,多數可能還是我講的這個問題,肩膀是以痠痛為主,有的人夜間無處安放上肢的感覺,這是腋神經異常傳導,當然也可以觸及一下肩膀疼痛區域有沒有痛點,有的話一併解決。
機率及處理一般來講,肩胛骨痛和肩膀痛的很多,真正乳腺癌骨轉移的很少,相較於轉移更大的機率是我講述的這個問題,不妨排除之後,以疼痛感覺可以接受的力度按摩岡下肌區域,每天一次,每次5分鐘左右,試著處理一週觀察一下是否可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