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霜天萬物競自由

    中國先在青壯年人身上繼續檢驗(相當於“臨床四期試驗”),確實安全可靠穩定,然後再拿到少年兒童嬰幼兒及老年人身上接種,確保萬無一失。這是華人做事的最基本的穩重思維,保護好孩子和老人。造福人民

  • 2 # 梁溪居士

    不是不能,只能說目前不能。國家實際上也是在考慮保護兒童和老人。

    新冠病毒疫苗畢竟是一種新的事物,臨床試驗又比較短。注射後有可能會發生在安全係數內的一些反應。比如注射部位發紅發腫等。年輕人和壯年人由於身體抵抗力強,這些反應對身體不會有大的影響。而兒童和老人,對注射疫苗後出現的一些副作用可能會大一些。所以目前兒童和老人不注射是正確的。

    如果在大面積人群都注射了疫苗後,無不良副作用出現,接下來兒童和老人肯定會接受注射疫苗。

  • 3 # 紅白泰獅

    因為疫苗在臨床試驗時,選的志願者都是18歲至59歲之間的成年人。對於未成年人和60歲以上的人員沒有做過臨床試驗。所以,很可能是先對18至59歲人員進行注射,看一下反應。如果沒有出現大的問題再擴大注射人群的年齡範圍。這也是出於安全的考慮,絕不會放棄不管這些人的。應該相信政府。

  • 4 # 肖走地球還是圓的

    目前國藥北京生物製品研究所有限公司的新冠疫苗已經批准上市,開始陸續大範圍接種。

    但是接種物件主要為18-60週歲年齡段的人群,作為新冠病毒感染風險最大的群體,18歲以下和60歲以上的人口,為什麼目前不建議打呢。

    其實這個建議只是階段性的建議

    首先,因為目前三期臨床實驗接種的志願者、以及緊急出國接種疫苗的人群,年齡範圍都集中在18-60週歲之間。

    大量的資料表明目前中國的新冠滅活疫苗在這個群體範圍內是安全有效的,只是由於18歲以下和60週歲以上資料的匱乏,才導致目前不建議打。

    第二,18歲以下的幼兒、少年兒童和青年由於身體發育的還不夠完善和成熟,加上缺乏這個年齡組的實驗資料,所以對18歲以下年齡組的暫緩使用疫苗,但這並不表明以後不用,而是稍緩一下,一些實驗資料跟上來了,確保它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以後,這個年齡段的人,還會使用的。

    同理由於60歲以上老人的身體,容易受多種因素影響,也不適合疫苗實驗,所以相關的實驗資料也缺乏,因此還需要較長期實驗觀察來一步步解決。

    不過對於60歲以上的人們來說,也不用擔心這一點就是,隨著18-60歲人群大量接種疫苗,病毒傳播的範圍和機率會被大幅度壓縮,這樣可以明顯降低人們感染的風險,60歲以上的人們感染風險隨之也會降低。

    另外隨著實驗資料的不斷完善和增加,相信未來大於60歲以及小於18歲的人群,也都可以接種新冠疫苗的。

    另外基於我們的目前龐大的疫苗生產能力,和對國際社會承擔的提供國際公共產品的大國義務,我們有必要有計劃分批地向不同的國家出口我們的疫苗產品。這同國內大規模的分批註射疫苗的活動並不矛盾,以我們現在的生產能力,我們完全有能力做到兼顧國內和國際市場。

    抗擊新冠疫情是全人類共同的戰鬥,基於大國的責任和義務,我們不會讓全球任何一個弱小的種族、民族或國家被拋到這個注射疫苗的人類群體之外,這是我們必須承擔的國際義務,也是中國對人類命運共同體應該做出的必要貢獻。

  • 5 # 杜家

    很多人可能並不知道,接種新冠疫苗是有限制的,第一大限制就是年齡低於18歲,高於59歲的人,不可以接種疫苗,之所以這樣考慮,主要的原因就是為了安全以及優先把疫苗給需要的人接種。

    新冠持續在全球肆虐,目前唯一能夠有效抑制住疫情的方法就是疫苗。中國具有自主產權的中國產疫苗已經上市,目前廣泛接受預約注射,但是卻不對18歲以下和59歲以上人群展開,很多人覺得可能是疫苗還不安全,其實並不是,是多種原因綜合考慮的。

    右上角關注幫忙點一下,每天推送有意思有知識的文章給您!

    01.新冠對於老幼威脅性更大,抵抗力不足或者有慢性病的人群,患病以後風險增高

    目前中國有一套屬於自己治療新冠的方法,可以說很久沒有因為新冠而去世的人了,就是因為我們再對抗新冠的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治療經驗。

    但是在疫情初期,大部分死於新冠的人都是老年人,或者是有慢性病的人,這類人在感染上病毒以後,風險增加很多,注射疫苗有可能導致潛在風險發生,因此還不建議這類人群注射。

    18歲以下的人,抵抗力對比成年人也要小很多,一旦有什麼不良反應很容易導致意外,所以也不建議注射疫苗。

    02.疫苗臨床試驗資料多數都從在18到59歲人群中獲得

    處於對安全的考慮,疫苗在臨床試驗的時候,都是採取志願者的方式,這志願者的報名是有嚴格要求的,第一就是年齡要不大不小,身體要健康強壯,為的就是在意外發生的時候,可以獲得更安全的治療時間。

    因此大部分的臨床資料都是在18到59歲這個階段上出現的,其餘歲數人群因為缺乏臨床資料支撐,故並不建議注射。

    03.疫苗有些緊缺,首先提供給更加需要的人

    中國是人口大國,人口有十幾億,全部都接種短時間根本不現實,一般來說,18歲以下的人基本都在上學,行蹤比較固定,而59歲以上的人,基本也都退休了,享受晚年生活,行蹤也比較固定。

    這18歲到59歲之間的人,行蹤是很不固定的,尤其30多歲的人,因為家庭和事業,勞碌奔波一直在外,感染和傳播的風險也比較大,因此對於這類人來說,提前注射疫苗是有益的,有利於疫情防控的,所以這個歲數區間的人提前預約,是好事。

    04.預約疫苗不僅需要歲數達到要求,還有一些要求也要合格才可以

    注射疫苗並不是歲數達到就行,要求其實也挺多的。

    首先就是孕婦和哺乳期的女生不可以注射,還有就是一些高血壓高血糖,透過藥物很難控制的人,也不可以注射。

    其次,對於接種疫苗過敏的人,或者接種疫苗有其他症狀的人,也是不可以注射新冠疫苗的。

    還有就是,已經發熱感冒的人,也是不可以預約注射新冠疫苗的。

    疫苗只能起到一個防護作用,且不是百分百防護,因此我們即使注射了疫苗,也依然要按照要求正確使用口罩,勤通風,勤洗手。

    總而言之,疫苗在中國試驗次數還是少一些,國外試驗的人群比較多,為了國民的安全,建議這個歲數不要強迫接種疫苗,等試驗資料充分以後,咱們再注射也不遲。

    喜歡的話,幫忙點一下關注,每天推送有意思有知識的文章給您!

  • 6 # 沈王山

    有些國家先從養老院,老人開始接種,受到老人排斥甚至拒絕,認為是從老人身上試驗,法國只有40%的人願意接種疫苗。

    中國先從18到59週歲的人群開始接種,不在年齡段的暫不接種,主要考慮從安全性出發。因臨床試驗的主要人群在18至59週歲之間,這部分人接種疫苗有什麼副作用,哪些人不宜接種都有了翔實資料,基本上安全可靠。

    59週歲以上人群暫不接種,這也是慎重起見,對這些人群的愛護。我們要相信國家耐心等待。

  • 7 # 寧死不979

    這就叫人心不足,好歹不分。

    現在的疫苗還處於三期臨床試驗階段,也就是說現在接種的都是奮不顧身的英雄。先打疫苗,並不是什麼福利或者特權。

    我們單位前幾天統計參加接種疫苗的人員,結果就我一個當場報名。沒想到第二天領導說了,所有人都得接種,一個都不能少,這是政治任務,看來,我無意之中撿了一個英雄當。

    壯年人先往前衝,事業單位,醫務人員,政府機關工作人員,警察,先往前衝,以後再推廣到其他人群,這是對其他群體的保護。

    疫情來了,作為基層醫務人員,我也是近60的人了,一直戰鬥在抗疫防疫的第一線。支援濱海新區,進行核酸檢測,咱是義無反顧地衝鋒陷陣。現在打疫苗做試驗,咱又是毫不猶豫往前衝。沒有辦法,誰讓我是醫生、軍人、黨員、反美積極分子呢?

    很簡單。我們不能讓歐美壟斷疫苗,甚至壟斷全人類。

    還要我們怎麼樣?

  • 8 # 欣賞3O

    從18到59歲,這些人群體質是健壯的,人小人老兩頭的人為弱勢,人小防疫能力不建全,老人的健康是下滑的趨勢。體弱多病的,一旦感染新冠,死亡率必定是高的。

    為什麼不先注射這些弱勢人群呢?咋一看起來,似乎對這一類人群不重視,大有嫌棄之嫌,實際不是這樣子的。/不是國家不重視,而是對疫苗的安全性考慮,疫苗的出苔,當然是件好事,但也要注意副作用,什麼樣的人可打,什麼樣的人不可以打。新冠新疫苗,都是新的償試,誰能知道疫苗是全部安全的?慢慢推廣,逐步試驗,最後證實了安全有效的,才會去普及。什麼事情都有它的負的一面,我們常用的藥物下價的也不少,為的是人身安全考慮。人小人老,注射疫苗更要注意,體質差,容易出現問題。

    在不久,隨著國內的注射,出口國外的驗證,我們國家會對這一部分人群注射的,高度負責,也是國家全面考量的。

  • 9 # 山老頭123456

    簡單的說,相對兩端人群體質弱一點,為了慎重,確保安全再安全,兩端人群推遲接種疫苗是非常正確的,也是負責任的具體表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各個電視臺的收視率都是如何統計的?具體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