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畫中人

    貞觀初年北方突厥、薛延陀兩大公國迅速崛起,李世民只好用“以夷制夷”的方針,即拉攏薛延陀來打壓突厥。

    國王想娶李世民女兒,李世民向國王要四種動物,導致此國滅亡,你知道是什麼嗎?

    貞觀十七年,薛延陀可汗夷男就想與大唐通婚來提高自己的威信,從此無人敢藐視他的權威。

    其實這件事情算是李世民失信於夷男,但誰讓當時的大唐實力遠在薛延陀之上呢,李世民就是要恃強悔婚,這和李世民向薛延陀要的聘禮沒有關係,純粹就是李世民想悔婚,而李世民之所有許婚又悔婚,就是因為薛延陀實際上已經是處在內憂外患中。

    其實,原本薛延陀和大唐的關係還是不錯的,薛延陀臣服於大唐,但是在639年,李世民將已經滅過的東突厥人安排在了“白道川”為中心的漠南地區,並且扶持阿史那思摩為可汗。從此這裡就成了大唐和薛延陀之間的緩衝地帶。夷男表面上沒有說什麼,但卻是極為不滿。之後開始不斷挑起戰爭,但是次次為唐軍所敗。

    641年,連續幾次在唐軍那裡吃了敗仗,夷男於是遣使入京求娶大唐的公主,當時的李世民直接就拒絕了。第二年的八月,夷男又讓自己的叔父到大唐求婚,並帶來了數量不菲的馬匹和貂皮以及一塊馬腦鏡。這一次李世民並沒有明確表態。

    薛延陀在當時確實是大唐的邊患,雄踞漠北,時刻威脅中原。

    李世民思來想去也只有兩個辦法能對付薛延陀:

    要麼進攻,以大軍壓境,直接滅掉薛延陀;要麼和親,採取羈縻政策,然後緩緩圖之,二者選其一。

    房玄齡認為當時的大唐來說,大規模出兵是不現實的,和親才是最合適的。李世民自然也知道其中的道理,並表示為了大唐的百姓,可以犧牲公主。但是這件事還沒有最終敲定下來。

    同年,大唐名將契苾何力回涼州省親,順便安撫其部,結果他的部落的人都想要歸順薛延陀,在勸說契苾何力歸順薛延陀無效的情況下,直接就把契苾何力綁起來扔到了真珠可汗的面前。契苾何力不願意受辱,把自己的左耳割下來以表明自己誓不叛唐的決心。夷男一度想要殺了契苾何力,最終被其妻勸阻。

    李世民知道後,激動的落下淚來,於是下定決心和薛延陀通婚,讓兵部侍郎崔敦禮持旌節曉諭薛延陀:大唐皇帝要把自己的第十五女新興公主嫁與夷男,來換取契苾何力。於是婚約就這麼定下來了,契苾何力也迴歸了大唐。

    第二年,夷男就讓侄子突利設來納聘禮,有司最終敲定的聘禮是:馬五萬匹、牛一萬頭、橐駝(駱駝)一萬頭、羊十萬只。當時李世民還熱情的招待了突利設,這樁婚事本來是板上釘釘了。

    殊不知後來卻又出了岔子。契苾何力向李世民進言不要將公主嫁給夷男,李世民表示自己不能食言。契苾何力則說:“陛下不必直接回絕此事,而是要暫緩婚事。結婚自古就有迎親之禮,陛下就讓夷男到靈州迎親,到時候他一定不敢去,這不就找到悔婚的藉口了嗎?夷男娶不到公主,部下又有貳心,過不了一兩年,他就會被氣死了。這個時候薛延陀就很好滅亡了。”

    李世民一聽有道理啊,現在大唐強悍了,“以我徒兵一千,可擊胡騎數萬。”而夷男卻面對著內憂外患,想要靠著大唐威懾其他的部族,那麼何必還要把公主嫁過去受罪呢?於是李世民欣然接受了契苾何力的建議,下詔讓夷男到靈州迎接公主,與李世民見面。李世民想借夷男不敢到靈州這件事來悔婚,畢竟靈州是大唐的地盤,真想扣押真珠可汗是很容易的一件事。

    但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夷男竟不顧部下的阻攔執意到靈州來迎親,睹一睹大唐皇帝的風采。這讓李世民很鬱悶,一時間找不到其他的藉口。不過,很快,李世民的藉口就有了。

    按照規制,李世民曾三次遣使節接受薛延陀的聘禮。但是薛延陀當時並沒有庫廄,聘禮中所需要的牲口都需要從各部落徵調,往返竟達一萬里,途經沙漠沒有水草,牲口折了大半,以至於婚期到了,聘禮還沒有全到。

    李世民就揪住這個不放,趕緊下詔讓使節回來,也不去靈州了,就這麼單方面取消了婚禮。夷男還沒有表示不滿,大唐的官員們就看不下去了,他們認為李世民太不地道了,既然已經答應了和親,現在又來這一出,這不是失信於人嗎,說不定會惹怒四夷,但時候得不償失。

    但是李世民卻不擔心,他認為大唐強,夷狄若,夷男大唐公主就是為了狐假虎威,好震懾別的部落。“今吾絕其婚,殺其禮,雜姓知我棄之,不日將瓜剖之矣,卿曹第志之!”既然李世民都這樣說了,褚遂良們也不好繼續說什麼。

    夷男吃了一個啞巴虧,也沒有辦法報仇,畢竟實力擺在那裡,後來李世民決定親征高句麗,還揶揄讓夷男趁機兵犯大唐,夷男趕緊表示可以出兵助大唐攻打高句麗,只是李世民拒絕了,後來高句麗想聯合薛延陀,但是夷男並沒有答應。

    總結: 645年,夷男去世,各貴族為了爭奪大汗之位,大打出手,爭得你死我活。李世民見此,便率10萬大軍攻打薛延陀國,三下五除二就把偌大的薛延陀國,消滅得一乾二淨,從此絕了後患。

  • 2 # 剛日讀史

    匹夫之勇者,武功也;萬人敵者,兵法也;滅國策略者,陽謀大勢也!

    唐朝時,是中華文化最巔峰時代,大唐在當時是全世界國力最強、軍事最強、經濟最強、文化最強……,中華文化輻射整個泛亞洲文化圈。

    開創這扇鼎盛大門的人正是唐太宗李世民,他在後世能有極高的評價,並非文人騷客執筆歌頌,而是他本身的能力,且來看他如何藝術地一招滅敵國。

    (李世民開創了大唐盛世)

    自從我們祖先從遊獵民族轉變為農耕民族以來,一直飽受東夷、西戎、南蠻、北狄攻擊,其中東夷在唐朝被打剩高麗、倭國等;南蠻亦剩東南亞各小國,不足為慮;唯有西戎吐蕃與北狄遊牧部落始終是華夏民族的心頭大患。

    唐朝貞觀年間,北方出現了一個強大的政權——西突厥。

    起初,公元628年時,李世民利用西突厥小部落攻滅東突厥頡利可汗,完事後,為了表彰這個小部落,特封其首領夷男為真珠毗伽可汗,並賜予戰鼓與大旗。

    從此這個小部落搖身一變,迅速吞併回紇、拔野古、阿跌、同羅、僕骨、霫各大部落。

    又過了一年,夷男派他的弟弟統特勒來大唐朝貢,表示臣服,唐太宗見到他們乖巧,欣慰之下,賜了寶刀及寶鞭給他們部落,並說:“不聽話的,你可以打它。”

    (夷男)

    唐太宗本來是執行打壓一批,拉攏一批的邊疆戰略的,奈何這拉攏的一批勢力發展速度過快,發育得肥了。

    630年,夷男建汗庭在都尉揵山北,勢力版圖包括邏河之南,在京師北三千三百里;東臨室韋,西至金山,南抵突厥,北近瀚海,即古匈奴曾經所佔領過的版圖,並且他擁有了鐵騎二十萬,又派兩個兒子一個統領南部,一個統領北部。他的勢力,被唐太宗注意到了。

    太宗亦以其強盛,恐為後患。”——《舊唐書·卷一百九十九下 列傳第一百四十九》

    被李世民惦記上了,還能有好果子吃嗎?

    一,內部分化

    因此,638年,李世民輕飄飄給他們發了一道簡化版的“推恩令”——封夷男的兩個兒子為小可汗。這裡面藏有什麼刀子呢?

    夷男的兩個兒子被他分派統管南北,但是汗位只有一個,本來庶出的長子曳莽與嫡出的次子拔灼就存在汗位繼承問題,現在李世民把他倆都封為小可汗,意思是你們倆將來都有機會做可汗,要把握住機會哦,而要把握住機會,當然是內鬥了。

    (唐時外族勢力分佈圖)

    李世民用一封賞賜詔書,就打到了敵人的七寸上,讓人歎為觀止。

    二,以夷制夷

    由於夷男部西突厥發育過肥,李世民又用借力打力的方法,來遏制真珠毗伽可汗的進一步發育。

    因此,公元641年,他開始扶持新的狗腿子——阿史那思摩被封為東突厥的可汗,並大筆一揮,以後你們就去漠南住下吧。

    夷男的西突厥以前就是靠傍著大唐,打殺東突厥發家致富的,兩個政權是世仇。現在大唐又開始扶持東突厥是什麼用意,夷男再蠢也應該明白了,但是他不敢跟大唐齜牙,只想把大唐新扶持的狗腿子幹掉,到時候是繼續臣服大唐或者跟大唐叫板,也就有底氣了。

    因此,夷男計劃在李世民泰山封禪的時候,出兵攻伐阿史那思摩。

    夷男與其下謀曰:"天子封泰山,萬國皆助兵,悉會行在,邊鄣空單,思摩可取也。"——《新唐書·卷二百一十七下 列傳第一百四十二下》

    於是,派大度設帶20萬草原騎兵,下漠南攻擊阿史那思摩,卻被後者跑到朔州向大唐告狀,然後請求大唐能派出援兵。

    大唐這邊一看,不能讓夷男滅了阿史那思摩,那樣就是他一家獨大了,那樣更不好控制了。因此,派出張士貴等大將帶12萬多大軍幫阿史那思摩找回場子。

    三,滅國陽謀

    大唐霸氣得很,既然夷男不聽話,那就得敲打敲打了,因此唐朝大軍開始跟大度設的20萬草原兵幹仗,雙方你來我往,搞得不亦樂乎,最後以大度設戰敗逃跑為結束。

    戰後,夷男見惹怒了天可汗,嚇得趕緊派阿史那賀魯帶3000匹馬獻給大唐,並懇求大唐皇帝賜個公主給他成婚。

    李世民一聽,膽子挺肥的,吃了敗仗竟然還敢舔著臉來求婚?!

    一年後,夷男不死心的又派使者來大唐求婚,李世民故意刁難說:可以把新興公主嫁過去,但要馬5萬匹,牛和駱駝1萬頭,羊10萬隻作為聘禮。

    夷男求婚。是想借成為大唐帝婿這個名頭,可以確立他在北方的絕對權威,進一步擴大政治影響力,並且可以抱大唐的大腿,還不會被大唐攻擊。

    李世民就高明瞭,答應你的求婚有幾個好處:一,最小的代價穩定邊疆;二,用高額的彩禮來壓垮你夷男;三,夷男要是答應這個彩禮,那最後還可以悔婚,要是不答應這個彩禮,又可以嘲笑他無實力娶公主。答應不答應,都可以在輿論上矮化他的影響力。

    夷男在得到李世民的肯定回信後,猶如打了雞血一樣,在他的部落裡大肆搜刮,砸鍋賣鐵湊足了聘禮,然後趕著這些聘禮去靈州(今寧夏靈武市)完成結婚儀式。

    於是稅諸部羊馬以為聘財。”——《舊唐書·列傳第一百四十九》

    (突厥人)

    夷男把這批相當於他全國經濟的聘禮趕來靈州,路程太長,又無水草給這麼多牲口吃,千辛萬苦趕到靈州時,不但過了約定婚禮日子,而且這批牲口還死了一半。

    李世民直接就有了悔婚的藉口:你們本來已經遲到了,還死了那麼多牲口,不夠聘禮不能把公主嫁給你夷男。

    夷男只能打落牙齒吞下肚,他又不敢跟大唐齜牙,再說也是他理虧了,他的國家經濟面臨崩潰的地步了,再加上李世民暗中叫阿史那思摩多次派兵去掠奪他的國家,夷男一旦反擊,李世民又下詔斥責他,此時夷男的西突厥已名存實亡了。

    645年,李世民準備攻打高麗,他直接霸氣的派使者對夷男說,我要去東征了,你要是夠膽想報仇就來入侵我大唐邊疆吧。

    (親征)

    夷男不敢入侵大唐邊疆,只想派些軍隊幫李世民效力,順便撿些油水。但是李世民拒絕了他的好意。當李世民打高麗時,高麗派人來叫夷男入侵大唐,承諾給大大的好處,想令大唐陷入兩面作戰的局面,但是夷男膽子小了,不敢派兵入侵大唐。

    在鬱鬱寡歡之中,夷男死了。隨後,他的兩個兒子為了汗位而爭鬥,庶長子曳莽被嫡子拔灼殺掉,強盛一時的西突厥土崩瓦解,李世民的手段令人擊節讚歎。

    資治通鑑裡他一段話,還原了李世民的高明滅國戰略手段:

    上(李世民)曰:"昔漢初匈奴強,中國弱,故飾子女、捐金絮以餌之,得事之宜。今中國強,戎狄弱,以我徒兵一千,可擊胡騎數萬。薛延陀所以匍匐稽顙,惟我所欲,不敢驕慢者,以新為君長,雜姓非其種族,欲假中國之勢以威服之耳。彼同羅、僕骨、回紇等十餘部,兵各數萬,併力攻之,立可破滅,所以不敢發者,畏中國所立故也。今以女妻之,彼自恃大國之婿,雜姓誰敢不服!戎狄人面獸心,一旦微不得意,必反噬為害。今吾絕其昏,殺其禮,雜姓知我棄之,不日將瓜剖之矣,卿曹第志之。"——《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七》

    咱們看看大唐時對待外華人的做法,再看看現在華人對待外華人的做法,還有多少心理洋奴?

    文:梁生

  • 3 # 精彩影片餘小波2

    貞觀四年前後,薛延陀國在北方崛起,此國疆域遼闊,武力強大,號稱“勝兵二十萬”,實力雄厚。李世民最初採用懷柔之策,想來個“以夷制夷”,讓他給唐朝看守北疆大門。誰知薛延陀國在夷男可汗帶領下,迅速發展,十餘年間成為一大強國,實力之雄厚,已經讓唐朝都感到惴惴不安,《舊唐書》記載,“太宗亦以其強盛,恐為後患。”對這個強鄰十分擔心。

    李世民對薛延陀國雖心懷忌憚,但憑唐朝當時的兵力,想消滅薛延陀也幾乎不可能。薛延陀也從此成了李世民的一個心病。貞觀十七年前後,機會終於來臨。薛延陀國由眾多部族部落組成,彼此矛盾重重,夷男可汗為了鞏固地位,提高威信,派出使者,向李世民請求和親,想迎娶一個唐朝公主,他就有了唐朝姻親的身份,從此無人敢藐視他的權威。

    《資治通鑑》記載,夷男可汗的求親使者,攜帶厚禮面見唐太宗。訴說來意後,房玄齡等大臣都認為,唐朝當時連年用兵,國力疲憊,建議同意和親。於是李世民同意了這門親事。只有唐朝大將契苾何力反對,他認為這是千載難逢的滅掉敵國的良機。他給李世民獻上一條計策。建議在答應薛延陀求婚同時,故意製造一次悔婚。而夷男可汗一旦遭遇唐朝悔婚,必然羞憤交加,部下也會輕視他,認為他在唐朝眼中無足輕重,“夷男性剛戾,既不成婚,其下復攜貳,不過一二年必病死。”李世民同意了。

    於是李世民不動聲色,“太宗許以女妻之,徵可汗備親迎之禮”。為了體現“誠意”,讓薛延陀準備一份厚重的彩禮。《資治通鑑》記載,李世民向夷男可汗索要四種動物:“獻馬五萬匹,牛、橐駝萬頭,羊十萬口”,橐駝就是駱駝。李世民讓夷男可汗把這四種動物送到靈州,屆時“帝將幸靈州以成婚事”,夷男可汗知道後十分高興。

    夷男可汗高興了半截才知道問題棘手。馬牛羊駱駝之類倒不是稀有動物,但合計十幾萬頭的數量,草原帝國薛延陀也一時三刻難以籌備。夷男可汗只好向屬下各部落強徵,“調斂其國”,搞得民怨沸騰,好不容易湊夠。可接下來的問題讓他更加絕望。要把這些牛羊馬駱駝送到唐朝內地,需要“調斂諸部,往返萬里,道涉沙磧,無水草”,不僅要長途跋涉,中途還要途徑大沙漠,水草匱乏,十幾萬頭大型牲畜的飲水草料根本無法解決。他就這樣硬著頭皮上路了。最終在途中牲畜們“耗死將半”,損失慘重,而且由於行程漫長,錯過約定會面日期,未能如期抵達靈州。李世民以對方失約為由,趁機悔婚,取消了親事。

    薛延陀國的命運由此走向轉折點。夷男可汗損失慘重,空手而歸,回國後威信掃地,抑鬱成疾不久死去。薛延陀國各部落群龍無首,很快四分五裂,叛亂四起,李世民乘機出兵,不費吹灰之力讓薛延陀滅亡,為唐朝解除了一個大患。唐太宗李世民的高明手腕令人歎為觀止。

  • 4 # 浪淘天空

    你說的是夷男吧。夷男是突厥薛延陀部首領。李靖北伐突厥,頡利可汗被俘,薛延陀開始崛起,建立了國家,威脅唐朝北方。當時唐朝力量強大,夷男佔不了便宜,就向唐朝求婚。李世民已經答應了,一個大臣提出反對,認為夷男是個出爾反爾的人,不可相信。想拒絕也可容易,有一個辦法,讓夷男拿出五萬匹馬,一萬頭牛,一萬頭駱駝,十萬只羊做聘禮。

    四種動物很常見,但是數量太多,夷男費了好大的勁才湊齊了,但是這些牲畜實在太多,運輸途中死了不少,聘禮就交不齊。李世民以這個藉口推掉了婚事。夷男十分鬱悶,回去不久就死了,薛延陀部也陷入內亂,唐朝趁機出兵,滅了這個國家。

  • 5 # 鸞梟並棲

    牛馬羊還有駱駝,《資治通鑑》中有記載,李世民向夷男可汗索要四種動物:“獻馬五萬匹,牛、駱駝萬頭,羊十萬口”。並讓其送往靈州,但是這麼龐大的牲口運到長安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過為了和親其實也是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夷男可汗還是去收集這麼多牲口並運送往長安,可這難度太大,途中很多牲口都死了,當然沒達到李世民的要求。經此一事,夷男可汗自然不得人心,鬱郁而死,後國家動亂,被李世民所滅。

  • 6 # 文物樑子

    最有名的求婚者是吐蕃的松贊幹普,著名的國畫《步輦圖》有明證。此外有薛延陀。突厥也多有請婚。還有高昌。

    在太宗朝打敗的國家首先是西突厥,貞觀(627——649)時,還滅了高昌(645).而滅高昌的主要原因是,高昌王勾結突厥危害絲路暢通和唐朝安全。

    薛延陀王夷男因聘禮不全,成色不好被太宗拒絕後國家內亂而亡。

    高昌國滅亡後,唐降低高昌地區政治地位。國降低為州,高昌故地稱西州,州降低為縣,縣變為唐朝的鄉。高昌人又自己進行了漢化服飾改革,長相膚色接近漢人。西州即今吐魯番,一直是漢人——中原政權統一西域的橋頭堡。

    吐蕃迎娶文成公主成為漢藏佳話。但到高宗時(約670前後),吐蕃武力掣肘絲路正常貿易。

    回鶻興起後,突厥向北向西大舉後撤,基本不再對中國構成威脅。今天所謂東突是沒有歷史依據的。他們與歷史上與中國打交道又大部分被中國和其他民族同化的突厥沒有半毛錢關係。而歷史上的維吾爾祖先最先以佛教為主要信仰,高昌古城,武則天702年建立的北庭都護府(今烏魯木齊東120公里的吉木薩爾縣)附近有宏大的佛教遺址,後來被武力強迫改宗伊斯蘭教。

    《步輦圖》

    高昌古城

    北庭都護府遺址

  • 7 # 秉燭讀春秋

    貞觀三年(629年),也就是唐太宗李世民稱帝第三個年頭,中國北方一個古老的少數民族薛延坨部歸服了大唐,成了唐朝的附屬國。李世民此時實行“以夷制夷”的方針,即拉一個打一個,拉攏薛坨部來打壓突厥。

    李世民心中明白,薛延坨和突厥無論誰強大起來對大唐都不利。當初李淵反隋的時候,出於無奈向突厥借兵,等建立唐朝後,馬上翻臉打壓突厥。所以說李家兩代人都對遊牧民族沒好感。

    ▲李世民

    此時薛延坨部的國王夷男提出了和親,也就是娶皇室女為妻。在歷史上,漢朝和親是最早最著名的。漢朝開國皇帝劉邦這麼牛叉的人都對匈奴冒頓單于實行和親。“漢之和親”還是有一定的效果。比如王昭君出塞,蔡文姬遠嫁匈奴,都為漢朝的邊境帶來了安寧。

    既然夷男提出了要求,李世民也不好拒絕,於是打算把宗室女「新興公主」嫁給夷男,對外聲稱是自己的女兒。漢朝和親也是這樣的,想想看,誰捨得讓自己親生女兒去蠻夷之地受罪呢!

    其實李世民從心裡不想和親,說實話,和親對“千古一帝”唐太宗來說是奇恥大辱。讓女人來平息戰爭,說到哪也不是光彩的事。有能力的君主是讓女人遠離戰爭。

    ▲新興公主

    李世民是開明的君主,他徵求宰相房玄齡的意見。首先他亮出了自己的方案,他說,我有兩個想法,其一,集結十萬大軍,踏平薛延坨部,生擒夷男,可保國家邊境百年安定。其二,答應和親,吞下恥辱,可保邊境三十年安定。你怎麼看?

    李世民望著房玄齡。“陛下,我贊成第二個方案,也就是答應和親。這是代價最小見效最快的方法。房玄齡看了一眼李世民,想從他的面部表情讀出些資訊。李世民示意他繼續說下去。

    房玄齡接著說,發兵消滅夷男時機還不成熟,夷男今年收成不錯。房玄齡說的收成指的是遊牧民族賴以生存的牛、馬、羊等牲畜。李世民聽後若有所思,原來他又想出了第三個辦法。

    ▲薛延坨國王夷男

    李世民想出的第三個辦法就是要“彩禮”,向夷男要四種動物——牛、馬、羊和駱駝。既然豐收了,這四種動物又很普通,對夷男來說不是難事吧。但是李世民要的數量太龐大了。要五萬匹馬、三萬只羊、四萬只牛和三萬只駱駝。

    乖乖,李世民這個老丈人夠狠的,其實這是李世民想要跑夷男,最好知難而退、讓他打消和親的念頭。要這些東西還不算,還要夷男親自把這些動物趕到靈州(今甘肅靈武市)。

    出乎李世民的意料,夷男全盤接受了。夷男有自己的想法:“只要娶到公主,到時以公主性命要挾李世民,李世民吃進去的還要他吐出來。”二人各懷鬼胎,夷男很快籌備好了彩禮,浩浩蕩蕩向靈州出發了。

    李世民聽到夷男籌集好了彩禮並行進在路上。第三計沒有嚇退準女婿,這可怎麼辦呢?

    正在苦思冥想,恰好大將李世勣走了過來,李世民於是徵求李的意見,李世勣是唐朝名將,他聽後嘿嘿一笑,說:“這好辦,”李世勣在李世民耳邊一陣嘀咕,君臣二人相視一笑,李世民一拍桌子說:“就這麼辦”!

    ▲李世勣

    原來李世勣給李世民想了一個辦法,他說既然夷男趕著馬匹來了,到時我帶軍隊搶過來,然後趁機幹掉夷男不就行了。就這麼簡單,李世民說:“就這麼辦”。

    李世勣和薛萬徹帶領三萬人馬悄悄提前在靈州埋伏了下來,這時李世民也來到了靈州,過了三天,夷男趕著這些“彩禮”姍姍來遲。李世民故意刁難,以牲口成色不好為理由拒絕和親,夷男聽後勃然大怒,說:你這不是玩我嗎?李世民冷笑道:“玩你又如何?你能怎樣!”

    李世民一揮手,李世勣帶著人馬充衝了出來,夷男一看傻眼了,他腦瓜轉的挺快,放棄彩禮也不要了,撥馬就往回跑。夷男一口氣跑回了薛延陀國,回去不久就被活活氣死了,第二年,李世勣帶兵滅了薛延坨國。最終解決掉了最令唐朝擔心的一個大隱患。

    李世民的這個做法雖然被後人指責不地道,但從國家大計來看不失為“錦囊妙計”。不過薛延陀國的國王夷男悲催了,他成了三國裡的周瑜,老婆沒娶上,還把彩禮丟了。

    【不一樣的歷史解讀,不一樣的知識分享。歡迎轉發、留言、關注】

  • 8 # 張生全精彩歷史

    這個想娶大唐公主的國王叫夷男,是突厥薛延陀部落可汗。

    早年,突厥貴族發生內亂。夷男趁機擴大勢力,並率領7萬部眾,歸附了與隋朝聯姻,兵強馬壯的東突厥頡利可汗。

    (夷男可汗劇照)

    然而,此時李淵在太原起兵反隋,一路揮師南下,很快就攻陷長安。公元618年,在隋恭帝的禪讓下,李淵建立了大唐王朝,隋朝也隨之成為歷史的過去式。

    頡利可汗一心想要幫妻子義成公主復國(義成公主是隋朝公主),再加上他當時勢力強大,所以屢屢率兵攻打唐朝城鎮。

    李淵是個很有政治頭腦的人,他暗中聯絡夷男等小部落首領,許他們以高官厚祿,讓他們背叛頡利可汗。

    夷男見有利可圖,再加上他並不看好頡利可汗與李淵的抗衡,所以很快倒戈相向。

    公元682年,在夷男的鼓動下,回紇部和拔野都等部落,和他聯合起來,一起反對頡利可汗。

    李淵也派兵增援。很快,頡利可汗敗下陣來。夷男因功,被李淵封為真珠毗伽可汗。

    此後,夷男對已成頹勢的頡利可汗好一頓窮追猛打,最終徹底消滅了東突厥,並佔領了東突厥領地。東突厥20餘舊部也紛紛歸順於他,一時他手下的精兵從7萬擴充到了20萬之多。於是,夷男建立了薛延陀國,在漠北一帶稱雄稱霸。

    (李世民劇照)

    李世民繼位後,夷男眼看唐朝經濟繁榮,國力強大,他為了鞏固權位,決定仿效歷史上和親的事例,和李世民聯姻。

    夷男派使者帶著重禮見到了李世民,並表達了想迎娶公主的願望。

    李世民深知事情重大,再說他雖女兒眾多,也不願意把女兒送到漠北那種苦寒之地去受苦,所以沒有立即答應,只說要斟酌一番。

    待使者告辭後,李世民便召來群臣,商議聯姻一事。

    李世民說:“早在唐朝初建時,突厥便一再出爾反爾,給唐朝建立,設定了不少阻攔。如今薛延陀國已成為繼東突厥之後最盛的部落,也是我大唐王朝的隱患。現在薛延陀國的夷男可汗,想要迎娶公主,我有兩個主意:一是索性派軍殲滅薛延陀國,永絕後患;再一個就是同意嫁女,這樣能暫保平安。大家看如何是好呢?”

    宰相房玄齡等人都表示,國家才發生了數年之戰,需要休養生息,不應該窮兵黷武。最好是想辦法智取。

    李世民覺得有道理,但他又覺得唐朝畢竟是大國,若是為保平安,便和薛延陀國聯姻,那是靠女人換平安,有損大國形象。

    於是,李世民再次召見了薛延陀國的使者,讓他給夷男帶話說,想迎娶唐朝公主的藩國很多,但由於夷男曾為唐朝統一做出過貢獻,所以他決定把公主嫁給他。不過,公主畢竟是金枝玉葉,若是不拿出非常可觀的彩禮來,只怕會惹人笑話。所以夷男若想迎娶公主,必須拿出5萬匹馬、4萬頭牛、4萬隻羊和3萬頭駱駝做聘禮。

    (不滿的突厥貴族,圖取其意)

    一心想做唐朝女婿的夷男聽說後,不顧眾人反對,硬是按李世民的要求,從各部湊了足夠數量的牲畜,並把它們分三次,長途跋涉到了長安,交給了李世民。

    只是,由於路途遙遠,不少牲畜因為缺少草料和水的緣故,在半途中病餓而死,好不容易到了長安的牲畜,也都餓得瘦骨嶙峋,非常不像樣。

    李世民見了,不但沒有褒獎夷男,反而怪話連篇。說他是故意拿這些要死的牛羊來搪塞自己,根本不是誠心來下聘禮。最後越說越生氣,直接把他轟出了殿外。

    夷男受了羞辱,才知道李世民根本無心和親,只是耍弄他而已,又羞又惱。待他回去後,部落貴族們也得知了原委,大家本就不富裕,現在一點家當全被夷男敗光了,所以都很不高興,紛紛發動叛亂。

    夷男自從蒙受奇恥大辱後,身體就每況愈下,現在看各部落貴族又發起叛亂,一時急憤交加,很快就病逝了。

    各貴族為了爭奪大汗之位,互相大打出手,爭得你死我活。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勢力,也就此走向了衰敗。

    李世民見此,便率10萬大軍攻打薛延陀國,三下五除二就把偌大的薛延陀國,消滅得一乾二淨,從此絕了後患。

    (參考史料:《冊府元龜》)

  • 9 # 鄒師史說

    這4種動物分別是馬、牛、羊、駱駝事情原委聽我慢慢道來

    貞觀初年北方突厥、薛延陀兩大公國迅速崛起,雖然李世民一直對遊牧民族沒有好感但此時國力不足,不好與兩大公國開戰,只好用“以夷制夷”的方針,即拉攏薛延陀來打壓突厥。從此薛延陀也就成了李世民的一塊心病。

    貞觀十七年,機會終於來了薛延陀國是由眾多部落組建而來彼此也是矛盾重重,薛延陀可汗夷男就想與大唐通婚來提高自己的威信,從此無人敢藐視他的權威。

    既然夷男提出了要求李世民也不好拒絕,就把宗室女嫁個夷男,對外聲稱是自己女兒。其實李世民心裡一百個不爽,和親對他來說簡直是奇恥大辱。

    這時大將李世勣獻出一技李世民聽後大笑不止。同意和親但要夷男獻馬五萬匹,牛、駱駝萬頭,羊十萬口來作為聘禮送到靈州,並在靈州舉行婚禮大典。夷男見大事已成欣然答應。可還沒高興多久夷男就犯難了牛羊駱駝到也不是稀有動物但是十幾萬的數量也使難以籌備,只好去下屬部落徵收,搞得民怨沸騰,好不容易湊夠了運輸又成了問題,路途漫長十幾萬的牲口對中途又要經過大沙漠等到達靈州病的病死的死。

    李世民以牲口數量不夠成色不好為由拒絕和親,夷男聽後大怒。此時李世勣帶著兵馬衝了出來,夷男一看中計了,放棄牛羊一口氣跑回薛延陀國,回國之後夷男憤恨不已,下面部落更加輕視他乃至公然嘲笑他,不久就抑鬱而終,來年李世勣掌兵滅了薛延坨國

  • 10 # 湘西小木魚

    和親政策,很多人說,有利於民族統一和經濟文化的交流,但是也有人說,有辱大國威嚴,但是從長遠來看,還是有利於地區穩定的。

    不過,唐朝的公主也不是誰想和親就和親,誰想娶就能娶的,歷史上有這麼一個少數民族國王,千里迢迢來提親,但是因為被李世民要了四種動物做聘禮,就亡國了。

    這四種動物是:馬,牛,駱駝,羊。

    我們去看看這次由於鉅額彩禮而亡國的故事吧。

    薛延陀國可汗要求和親。

    故事發生在千古一帝唐太宗李世民坐上皇帝寶座的時候,他是唐朝的第二任皇帝,大唐初建沒多久,內有軍閥割據,外有興起的少數民族虎視眈眈。

    薛延陀國,這個遊牧民族是匈奴後裔,貞觀四年前後由乙失夷男建國。

    李世民起初採取“以夷制夷”,讓薛延陀和鄰近的阿史那思摩互相牽制,可是薛延陀的勢力越來越猛,漸漸地對大唐有了威脅。

    當然,一大一小兩個國家也由摩擦演變成了戰場直接拼殺,兩路人馬在內蒙古諾真水開戰,這一次,以薛延陀大敗而收場。

    打敗後的薛延陀也學聰明瞭,不再硬碰硬,而是派人入唐要求和親。

    房玄齡和眾大臣都覺得和這個勇猛的民族一直開戰對大唐不利,於是李世民也答應了和親,還順帶把被扣留的契苾何力要了回來。

    李世民索要鉅額彩禮。

    但是詔書剛剛公佈沒多久,就有人反對了,這個人就是剛剛歸來的契苾何力。

    他認為沒必要降低身份和薛延陀和親,而是直接滅掉他更好,這個更符合李世民的想法,兩人一拍即合,定下計策。

    李世民索要了鉅額彩禮:牛和駱駝一萬頭,馬五萬頭,羊十萬頭,並且要他按時按量送到靈州。

    不知道夷男可汗腦子是不是進水了,他居然答應了,覺得能和大唐公主和親是美事了,屁顛屁顛就回去準備彩禮了。

    彩禮受損,薛延陀亡國。

    這些牛羊馬駱駝可不是小數目,夷男可汗好不容易湊齊的時候卻也引起了天怒人怨,不過他可沒管這麼多,趕著這些動物就上路了。

    我估計他睡覺的時候還在做著和公主成親的美夢了,不過這個美夢很快就破碎了。

    這些動物被千里迢迢趕去唐朝,由於缺水少糧,加上也不適應,在途中就死了一大半,更沒有準時到達。

    李世民本來就不樂意,當然就以這個藉口毀婚了,可憐的夷男可汗垂頭喪氣就回去了。

    回去後就是大災難了,本來徵集這麼多動物就已經天怒人怨了,現在空著手回去那更是威信掃地,沒多久他自己就氣死了,他剛即位的兒子也被叛軍殺死了。

    趁著薛延陀群龍無首,李世民派人輕輕鬆鬆就滅掉了這個國家。

    看來也不是每個人都有這個福分和公主和親 的,還是掂量掂量自己,且行且慎重吧。

  • 11 # 尚宮女史

    其實這件事情算是李世民失信於真珠可汗,但誰讓當時的大唐實力遠在薛延陀之上呢,李世民就是要恃強悔婚,這和李世民向薛延陀要的聘禮沒有關係,純粹就是李世民想悔婚,而李世民之所有許婚又悔婚,就是因為薛延陀實際上已經是處在內憂外患中。李世民悔婚的第二年,真珠可汗去世,第三年,薛延陀滅亡。

    其實,原本薛延陀和大唐的關係還是不錯的,薛延陀臣服於大唐,但是在639年,李世民將已經滅過的東突厥人安排在了“白道川”為中心的漠南地區,並且扶持阿史那思摩為可汗。從此這裡就成了大唐和薛延陀之間的緩衝地帶。真珠可汗表面上沒有說什麼,但卻是極為不滿。之後開始不斷挑起戰爭,但是次次為唐軍所敗。

    641年,連續幾次在唐軍那裡吃了敗仗,真珠可汗於是遣使入京求娶大唐的公主,當時的李世民直接就拒絕了。第二年的八月,真珠可汗又讓自己的叔父到大唐求婚,並帶來了數量不菲的馬匹和貂皮以及一塊馬腦鏡。這一次李世民並沒有明確表態。

    薛延陀在當時確實是大唐的邊患,雄踞漠北,時刻威脅中原。李世民思來想去也只有兩個辦法能對付薛延陀:要麼進攻,以大軍壓境,直接滅掉薛延陀;要麼和親,採取羈縻政策,然後緩緩圖之,二者選其一。房玄齡認為當時的大唐來說,大規模出兵是不現實的,和親才是最合適的。李世民自然也知道其中的道理,並表示為了大唐的百姓,可以犧牲公主。但是這件事還沒有最終敲定下來。

    同年,大唐名將契苾何力回涼州省親,順便安撫其部,結果他的部落的人都想要歸順薛延陀,在勸說契苾何力歸順薛延陀無效的情況下,直接就把契苾何力綁起來扔到了真珠可汗的面前。契苾何力不願意受辱,把自己的左耳割下來以表明自己誓不叛唐的決心。真珠可汗一度想要殺了契苾何力,最終被其妻勸阻。

    李世民知道後,激動的落下淚來,於是下定決心和薛延陀通婚,讓兵部侍郎崔敦禮持旌節曉諭薛延陀:大唐皇帝要把自己的第十五女新興公主嫁與真珠可汗,來換取契苾何力。於是婚約就這麼定下來了,契苾何力也迴歸了大唐。

    第二年,真珠可汗就讓侄子突利設來納聘禮,有司最終敲定的聘禮是:馬五萬匹、牛一萬頭、橐駝(駱駝)一萬頭、羊十萬只。當時李世民還熱情的招待了突利設,這樁婚事本來是板上釘釘了。

    殊不知後來卻又出了岔子。契苾何力向李世民進言不要將公主嫁給真珠可汗,李世民表示自己不能食言。契苾何力則說:“陛下不必直接回絕此事,而是要暫緩婚事。結婚自古就有迎親之禮,陛下就讓真珠可汗到靈州迎親,到時候他一定不敢去,這不就找到悔婚的藉口了嗎?真珠可汗娶不到公主,部下又有貳心,過不了一兩年,他就會被氣死了。這個時候薛延陀就很好滅亡了。”

    李世民一聽有道理啊,現在大唐強悍了,“以我徒兵一千,可擊胡騎數萬。”而真珠可汗卻面對著內憂外患,想要靠著大唐威懾其他的部族,那麼何必還要把公主嫁過去受罪呢?於是李世民欣然接受了契苾何力的建議,下詔讓真珠可汗到靈州迎接公主,與李世民見面。李世民想借真珠可汗不敢到靈州這件事來悔婚,畢竟靈州是大唐的地盤,真想扣押真珠可汗是很容易的一件事。

    但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真珠可汗竟不顧部下的阻攔執意到靈州來迎親,睹一睹大唐皇帝的風采。這讓李世民很鬱悶,一時間找不到其他的藉口。不過,很快,李世民的藉口就有了。

    按照規制,李世民曾三次遣使節接受薛延陀的聘禮。但是薛延陀當時並沒有庫廄,聘禮中所需要的牲口大部分都需要從各部落徵調,往返竟達一萬里,途經沙漠沒有水草,牲口折了大半,以至於婚期到了,聘禮還沒有全到。

    李世民就揪住這個不放,趕緊下詔讓使節回來,也不去靈州了,就這麼單方面取消了婚禮。真珠可汗還沒有表示不滿,大唐的官員們就看不下去了,他們認為李世民太不地道了,既然已經答應了和親,現在又來這一出,這不是失信於人嗎,說不定會惹怒四夷,但時候得不償失。

    但是李世民卻不擔心,他認為大唐強,夷狄若,真珠可汗娶大唐公主就是為了狐假虎威,好震懾別的部落。現在大唐拒絕了婚事,那麼其他的部落就知道大唐放棄了薛延陀,他們就會將薛延陀給瓜分了。李世民是對著大臣們滔滔不絕,既然他都這樣說了,褚遂良們也不好繼續說什麼。

    真珠可汗吃了一個啞巴虧,也沒有辦法報仇,畢竟實力擺在那裡,後來李世民決定親征高句麗,還揶揄讓真珠可汗趁機兵犯大唐,真珠可汗趕緊表示可以出兵助大唐攻打高句麗,只是李世民拒絕了,後來高句麗想聯合薛延陀,但是真珠可汗並沒有答應。

    645年,真珠可汗去世,薛延陀徹底內亂,第二年就被大唐給滅了。

  • 12 # 古今通史

    薛延陀部的覆滅和動物(牲畜)一毛錢關係也沒有。

    薛延陀部屬於那種一直被壓迫,卻始終在壯大的部族,太宗李世民稱其勢力形式為俟斤,同時符合其勢力結構和發展特徵。它不是簡單的一個部落,而是在壓迫中不斷壯大的部落“聯合體”,抱團取暖般的存在,不過在抱團過程中也充斥著血腥。

    雖然天可汗同志賜首領夷男以可汗號,但強大如盛唐,內心中對其部族勢力持蔑視態度,至少從軍事上來看是這樣,即便太宗東征,自家的防守部隊也沒把20萬軍眾的薛延陀部放在眼裡,真實的戰績是盛唐強軍幾千騎兵就把薛延陀部衝散大敗。

    薛延陀部最早歸屬於西突厥,飽受壓迫,高壓之下,僅能維持基本生存而已,所有的部族資源被壓榨一空,面對沖天的怨氣,西突厥採取了鐵腕鎮壓政策,數百人被殺,造成很多部族躲避自立,夷男受推舉成為小可汗,並率眾開始反抗西突厥的的殘暴統治。這是薛延陀部壯大的起點,也正是這個時候,夷男的聲望隨著反抗行動的加劇而逐步上升,他有效的利用各部怨念將其勢力收歸己用,這是個聰明的舉動,至少當時看是這樣,我們不能總是以結果來看其發展。

    西突厥葉護可汗在天怒人怨之下,終於撒手歸天,薛延陀部趁亂脫離西突厥勢力範圍,轉而投靠東突厥,在這裡他們的勢力得到進一步增強,而東突厥也沒有時間顧及他們的勢力發展,內亂已經焦頭爛額,貴族之間,貴族與民眾的矛盾越來越深,再加上無法避免的天災,東突厥儼然變成了比西突厥更為殘酷的剝削政權,對部族的壓榨已經推至極致,還無法滿足生存需要的情況下,東突厥選擇了搶掠大唐邊境,這也是他覆滅的原因。

    薛延陀部經過多年的修養生息,勢力做大,本著趁你病要你命的原則,在東突厥調兵遣將正要應對大唐軍隊的時候,薛延陀部適時的在背後插上了致命的一刀,不但揭竿而起,還以聯軍擊潰了東突厥的鎮壓部隊,秀肌肉後,大量部落轉而投入薛延陀勢力,原因很簡單,東突厥的壓榨和其失勢,而失勢包括對抗大唐後必然覆滅的結果預判和實力不下東突厥的薛延陀勢力興起,新主子既然是不甘壓迫揭竿而起,想必不會也是如此壓榨吧,這是普遍心理。

    太宗剿滅東突厥勢力,原本不需要薛延陀部助力,但當時的羈縻政策下,僅僅剿滅東突厥是缺乏區域性統籌考慮的,投名狀是需要的,東突厥勢力版圖上的軍事衝突和消耗也是要的,儘量不讓任何一方作大。所以太宗又把目光放到了可利用的薛延陀部,賜其可汗號,這無異於野生變家養,雖然會有些限制,但與好處相比,些許自由還是可以放棄的,從中薛延陀部得到了中央政府的正式冊封和承認,具足向心力,來投各部日益增加,在配合唐軍剪滅東突厥後,薛延陀部的勢力版圖迅速擴張,包括現在的貝加爾湖地區也都被其收歸。

    不幸的是,薛延陀部後續的作為讓投靠諸部失望了,薛部同樣放棄了民主,步入東西突厥勢力的後塵,為了穩固自己的統治,把兩個兒子分兵駐紮,太宗的反應是,封就一個字,目的很簡單,分化勢力,不能讓薛部持續做大以至於難以控制,那樣無異於養虎為患,所以夷男兩個兒子都被太宗封號、賞賜。

    至少在唐朝看來,夷男的做法是自相矛盾的,一面要得到唐朝的承認得到好處,一面又和東突厥一樣對大唐邊境進行襲擾搶掠,而且還不尊聖諭欺壓其他部族。

    而夷男的考慮是,自己的勢力做大,不需要唯唯諾諾,要以秀肌肉的方式獲得唐朝更多更大的好處,問題是之所以唐朝覺得夷男自相矛盾,就是因為這種示威無異於螳臂當車,唐朝根本不在乎他的軍力,也沒在乎過他的威脅,唐朝具備獅子搏兔的認真態度,並不意味這薛延陀部有多強。

    李世民有一步暗棋,用他的話講就是首惡東突厥首領授首也就可以了,我們沒有滅國的習慣,所以東突厥並沒有被滅絕,還有10多萬的部眾存活,且超過十分之一的人併入了長安城中,後因針對太宗的行刺行為,李思摩率殘部被安排到薛部附近......所以我說這是一步早早安排好的棋局,藉以監視、制衡薛部勢力。又下諭夷男,東突厥首惡除掉了,我們沒有滅國的毛病,也不稀罕你們的土地牛羊,所以現在讓他們復國,你大他小,以你為尊,你不要仗勢欺人,南北守望為盼。

    太宗的心思夷男也猜到了八九分,東突厥雖然戰敗,但其部族勢力和號召力還在,一是強敵在側令夷男坐臥不安,二是擔心歸順自己的部族又因自己的殘暴而脫離而去,轉投東突厥,所以打算先下手為強,直接滅掉東突厥,遺憾的是太宗的安排中早已留下後手,東突厥是有人罩的,雙方士兵剛有衝突,唐軍隨後就到了,不服從領導安排的抗旨帽子就被戴在了夷男頭上,自此雙方關係急轉直下,驟然降溫。

    看到了太宗的“護犢”決心,夷男火速糾正了之前的誤判,馬上遣人前往東突厥和好,又向太宗請罪,前文說過,太宗對薛部的軍力是沒放到眼中的,他不過是區區俟斤,靠太宗招撫才能逐步作大,論實力,薛部根本沒法和根深蒂固的東突厥原首領頡利比,頡利所敗大意輕敵,而非真正軍力。

    這下夷男有些慌神,他的正統地位是大唐給的,大唐的號召力巨大,不是他所能抗衡,軍事實力上更不必說,根本沒有可比性,所以夷男想到了和親一途,能娶到公主是無上榮耀,可以穩固自己的統治,又能與大唐和好如初,但顯然他打錯了如意算盤,此時的太宗沒把他放在眼裡,又怎會將公主下嫁,用他的話說,漢劉邦時期忒弱,無可奈何才與匈奴虛以為蛇,我怕他夷男何來。不過後來他聽取了房玄齡的意見,決定下嫁公主息事寧人。

    “ 馬五萬匹,牛、 駝萬頭,羊十萬頭。”這是夷男搜刮後進獻的嫁妝,諸部苦不堪言,還沒送到地兒,就死亡一半以上。

    夷男壓榨各部族湊齊了彩禮,可是因為路途遙遠的原因死亡過半,太宗則以此為藉口,斥責夷男大不敬,這也是對大唐政權的不敬,授意(無史料支援,只是時機忒巧)東突厥部對薛部進行襲擾挑釁,而薛部反攻卻遭遇大將李勣的實力威懾,薛部不戰而逃。而後薛部夷男多次示弱祈求寬恕,太宗不理,甚至夷男想要幫助唐軍東征也未能如願,使節回來答話,太宗說,你回去告訴夷男,我們去東征了,他要是敢侵犯邊界就儘管來。

    夷男沒敢犯邊,但是他兒子倒是去了。不久,夷男鬱鬱而終,兩個兒子落入太宗圈套,自相殘殺,嫡子掌權後侵犯大唐邊界,但見早有防範,遂悻悻離去,但軍心已散,軍兵紛紛離去,大部遷居西域,另推首領,最後因假意投降,被李勣全殲,首領曲線歸唐,算是投降,不過當時也以沒有任何勢力了。

    歷史上常見的橋段,在大唐也沒有例外,羈縻制度存在很久很久,為歷代王朝所沿用,至於是否能夠達到既定效果,說實話,打鐵還需自身硬,你可以拉攏、分化、打擊等等使用很多手段,可一旦自身實力下降,也就無從牽制、鎮壓了。

    民族政策方面,無論怎樣的手段都不如團結來得穩定,這也算是歷史經驗教訓吧。

  • 13 # 史之策

    這件事情完全是李世民不地道,讓別人賠了夫人又折兵。但是從另外一面又反映出來,弱國無外交,耍你像鬧著玩一樣。雖然隋朝只經歷了三任皇帝,但是在國力巔峰時期也是不容小覷,周圍小國都要過來巴結。比如說頡利可汗,他就迎娶了隋朝義成公主。也正是在隋朝這個老丈人的幫助下,一度囊括了突厥各大部落領土。

    其中有一個部落以夷男為可汗,早些年他趁著突厥大亂,趁機整合了其他小部落,成為了一個管轄7萬人的可汗。但是在頡利可汗面前還是沒法看,最後選擇投靠頡利可汗。

    但是後來隋朝遇到李淵造反,一路南下直取長安,大唐就這樣建立了起來。但是和很多新舊王朝交替一樣,總會有前朝的餘孽四處作亂。隋朝滅亡,頡利可汗就很不甘心。

    他希望可以藉助義成公主的號召力,重新建立起隋朝。他趁著唐朝內亂未平,伺機騷擾唐朝邊陲地區。雖然李淵曾經多次派兵鎮壓,但是由於突厥兵的機動性太強,最後總是無功而返。

    李世民作為李淵的兒子,同時也是唐朝的一位大將軍,平亂的重任自然落在了他的肩膀上。他先是買通了頡利可汗帳下的一些小部落,許給他們各種好處,讓他們來一個裡應外合。這其中就包括了夷男,他也看出來了唐朝大勢不可阻擋。自己反叛不說,還去策反其他部落的可汗。在這樣的情況下,頡利可汗漸漸的被架空,成為了孤家寡汗一個。

    李世民趁著這個空擋,一舉反擊消滅了頡利可汗。而由於“天高皇帝遠”,夷男趁著頡利可汗被消滅的功夫,開始整頓原先頡利可汗的部落。

    從原來的7萬一躍成為20萬兵力的可汗,也成為了第二個頡利可汗。因為當時李世民正在想著篡位的事情,沒時間去管他,否則可能最後也輪不到他。

    等到李世民回過神來的時候,生米已經煮成熟飯。雖說已經消滅了頡利可汗,但是夷男成為了他的心腹大患。

    不過為了獎勵他,還是封他為真珠毗伽可汗,夷男也不再蜷縮在自己的領地,成立了薛延陀國,相當於是一國之主。但是隨著唐朝的發展,他又想依附於唐朝。

    他只提出兩個建議,第一要麼是發兵10萬直接將薛延陀國打垮,這樣可以保證百年的和平。第二是答應和親,可以換來幾十年的和平。

    當時的宰相房玄齡提出了個人的見解,他認為唐朝剛剛經歷戰亂,此時應該休養生息。可以暫時的和親,以解燃眉之急。但是不能便宜了他,如果可以設計讓其自己放棄最好。

    旁邊又有人提出了建議,可以加重彩禮的數量,讓他知難而退。最後經過大家的商討,決定以:5萬匹馬、1萬匹牛、1萬匹駱駝、10萬頭的羊為聘禮,才能夠迎娶唐朝公主。

    薛延陀國使者把這個訊息帶回去告訴了夷男,沒想到他竟然同意了。事情有點出乎李世民的意料,但是後來還是想到一個折中的辦法。

    他讓人告訴夷男,就算是彩禮湊齊了還不行,必須讓他把這些牲口都趕到靈州(距離部落很遠的位置,今靈武市)。為何提出這樣的建議?因為人口數量這麼多,必須是下面各個部落一起湊齊的。如果真的把這些牲口趕了過去,能不能趕到地方先不說。就算是趕過去了,估計也得折損了一大半。果然如李世民所料,約定的時間到了之後,只有當初的一半了。

    既然連彩禮都拿不出來,那麼李世民也沒有嫁女兒的必要。夷男知道自己被耍了,但是打碎了牙齒還得往肚子裡面咽,因為當時的唐朝很強大。

    等到夷男回到自己的部落後,部落的人發現公主沒有娶到,牛羊折損了一大半還要多。雖然並沒有人說什麼,但是也埋下了芥蒂。就在他回到部落的第2年,夷男因病加氣就這樣去世了。

    由於部落可汗的去世,內部出現了叛亂,部落之間漸漸的分崩離析。李世民瞅準機會,派兵直接將其攻打了下來,換取了永遠的安寧。

    實在是不地道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熱火隊的阿德巴約,是如何一步步達到現在的高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