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阿含小和尚
-
2 # 清碧閒人
就國內來說,攝影愛好者,大多數已由膠片相機,換為數碼相機了。如要讓膠片相機重新歸來,膠片得有生產,或出售。最關鍵的一點,是膠片沖洗問題。用膠片相機拍照後,得沖洗,才能看出效果。拍攝者,不會沖洗,得求助於沖洗,擴印照片的店。沖洗膠片後,也得有掃描器,才可把所拍的人物,景象上傳到網上。這也是用膠片的難點。
-
3 # 攝影師Mason
你覺得膠片相機還有可能東山再起嗎?為什麼?
膠片相機是攝影歷史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產物,但現在已經不屬於膠片時代,雖然現在有股膠片相機的追隨復古潮流,但畢竟這股潮流屬於小眾群體。
因此我的觀點是:膠片相機不可能東山再起。
為什麼呢?我想和大家從以下幾個角度來分析原因:
第一,東山再起的意思,一股潮流或勢力再次佔領上風,成為引導勢力或主流趨勢。如果膠片相機東山再起,就意味著膠片相機反過來奪取數碼相機的山頭,成為主流,這絕無可能,因為數碼相機的諸多優勢代表了新生產力的方向。相機生產廠商早已拋棄膠片相機,抱緊數碼相機很多年。
第二,技術層面來說,現在攝影的潮流是後期比重加大且依賴後期,這就是數碼相機的技術優勢,決定了數碼相機符合市場潮流。
第三,福斯傳播普及層面,實際操作上,數碼相機隨拍隨刪,後期風格隨你調,既便利又多樣,能迎合各種福斯審美型別。而膠片相機無法滿足各種不同需求,工序上還要進暗房。因此膠片相機註定被替代。
第四,攝影是多種因素構成,而膠片相機讓人念念不忘的地方主要還是在色彩風格上,而在其他方面幾乎沒有優勢。現在數碼後期也能接近或達到膠片的色彩。
綜上所述,膠片相機不可能東山再起成為主流趨勢,但她會在小眾群體以一種復古潮流存在。
-
4 # 大象無形185199999
大學選修課選了攝影,那個時候用的可以買交卷送相機,大街上幾乎隨便都可以看到有照相館普遍都可以沖洗,非常方便,也不專業,有映像就行,後來有了第一臺松下zf-7相機,到處拍啊,那種喜悅真的不送言表。後來慢慢的靜下來了,也開始拍一些自己喜歡的作品,很嚮往大畫幅,但是經濟不允許,所以膠片終會成為歷史,也是記憶裡不可磨滅的一部分。
-
5 # 大愛視線
不可能東山再起。相信科學技術的進步,會改變許多。
一、膠片相機成本高,膠片是一次性的,而且目前僅有富士成批少量生產,價格高昂,普通135膠片一卷估計80元以上了,難以普及,也不方便儲存。
二、膠片相機出片慢,需要專業店或自建暗房沖洗、沖印,工作量大,耗時間。一筒135黑白膠片(36張)自已沖印,熟手要一個上午,送外沖印要兩、三天。
三、膠片相機成像品質,大約相當於兩千萬畫素數碼相機(以135膠片相機為例),當下數碼相機、手機相機都呈高像素髮展趨勢,超過兩千萬畫素的數碼相機比比皆是,上億畫素的相機都有了。高畫素大底(四千萬畫素以上、全幅36X24或中畫愊)的色彩還原性、清晰度、細膩度等畫質指標完全超過膠片相機,膠片相機畫質難以企及。
四、膠片相機後期暗房調整有限,大約只有10幾種方法,集中在黑白片的黑白灰度調整。
數碼相機的後期PS幾千到上萬的方式調整圖片,功能之強大,想要什麼就有什麼,創意無限。過去膠片相機最大的優勢寬容度,數碼相機也能開啟HDR功能以及後期調整實現。
因此,科技的發展,數碼相機淘汰膠片相機是必然,膠片相機成為情懷和少數攝友的器物,愈來愈小眾化了。
-
6 # 大施612
可能很少有人像我這樣,從17歲開始膠片攝影,一直至今47年,有暗房一間,義大利放大機4臺,日本放大機3臺,各類照相機20多臺,職業一生。這個問題早就考慮,留下來的照相機多數是純機械的,即便是少數的電子相機也是大牌公司的,如尼康,佳能,賓得,勃羅尼卡等,以防萬一沒有相機用,就這樣只要膠捲還在生產,就一直用下去。
膠片相機要多臺,並且一定要是專業機器,才能無後顧之憂。
東山再起我也估計不會。
-
7 # 中國房車旅拍
謝邀。這個問題比較簡單,作為從膠片過來的攝影愛好者,我只想說,膠片還是有人玩,只是一種情懷罷了。這就好比有人愛吃肉,有人愛吃素。膠片對比數碼,最大的劣勢就在於後期處理,電腦容易解決的後期還有必要每天晚上在暗房熬夜嗎? 還有,現在的影像傳播方式也都是螢幕了,膠片拍完還得數碼化後再傳播。有人說就喜歡照片那種膠片味道,其實,現在的數碼膠片模式也都很好了。說真的現在玩膠片的有幾個還在鑽研傳統暗房? 沒有了傳統暗房後期程式,玩膠片攝影只是一種裝逼格的樣子了。時代在前進,數碼化已經淘汰了膠片,這是事實,不要抱守殘缺地堅定認為膠片多偉大(尤其是所謂的各種印版等晒像玩法,如同傢俱做舊,烏塗塗似乎有歷史感)。個人覺得,數碼黑白照片列印或微噴要達到銀鹽影像級別成本太貴了,純黑白製作不容易普及。如果能發明一個價格低廉的數碼放大機(原黑白放大機機頭部分數字化,鐳射光照投射到相紙)那也許會拯救一批膠片情懷的玩家繼續顯影、定影去了。
-
8 # 東坡影者
或許因為我是窮人,看問題的岀發點與人不同。我是從1974年開始學攝影的,從全黑白片起步,白天拍攝晚上加班沖洗,一切都是在邊彊的原始條件下進行。就這樣一直到2OO2年。O2年換成了數碼機又一直拍攝到現在。如果讓我再返回去用膠片機,那是絕對不可能的!首先是花費大多,如果到歐美去一次,光買膠捲就得幾千元!到相館沖洗又得幾千塊!第二是非常不方便,揹著一大包膠捲走四方,非常麻煩!第三沒有數碼那樣在電腦上操作容易處理。關鍵是不花一分錢!所以我說:膠捲想東山再起是絕對不可能的了!
回覆列表
電腦這麼發達,消滅書法了嗎?我有一個悖論:數碼相機越是發展,膠片攝影越是珍貴。我一直玩雙棲,遇到十分珍貴的場景,我會因為沒有膠片機在身而深感痛心。膠片是照片的身份證,是照片的出生證明,也是藝術創作者水準與實力的證書。本來一切都是虛妄,但有了膠片,那幅掛在牆上的作品就有了靈魂,而照片是他的肉身。這麼說並不是排斥數碼相機,越是發展下去,數碼攝影越是脫離攝影本質,現在就已經開始平面設計劃了,等將來3D、4D、某某D發展起來,傳統的二維的數碼攝影也會被淘汰,到那時你會發現,唯有膠片不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