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大野澤的風

    有一種遺憾,好孩子都是別人家的;有一種記憶,叫做自己的童年。

    (1)

    無齡感,也就是對年齡沒有直觀的感受,或許是當下普遍存在的現象了吧。若不是每年過年回家時親朋好友熱心的問候,估計很多朋友真的忽視了自己真正年齡的大小。

    從廣場上歡快舞蹈的大媽們,到天天髮圈賣萌的朋友們,雖然嘴裡說著,行動上表現著——怎樣被生活摧殘,怎麼被現實這把殺豬刀狠狠的雕刻,到頭來,遇到兒童節的到來,怕是比孩子們還要興奮了吧,正如“所有的童話都是寫給大人看的”,所有的兒童節也是為大人準備的吧,為了彌補兒時的缺憾,也為了祭奠已經很遙遠的故事。

    猶記得在初中的語文課堂上學魯迅先生的《社戲》時,小夥伴們深夜看戲看倦歸來,從路邊的田地裡偷摘羅漢豆的場景。當時就想,根據自己在鄉野中摸爬滾打的經驗,孩子們的樂趣怕是不在吃,而在於偷羅漢豆,小小的年紀,誰不是爭搶學著相互使壞,來博取他人的關注。童年的快樂,要歸功於一大群年齡相仿的玩伴,一起玩樂一起high,讓哈哈的笑聲傳遍每一條大街小巷吧。

    紮在腦海最深處的記憶,要數和哥哥、姐姐和一幫弟弟妹妹們在老爺爺膝下鬧騰著講故事的場景。老爺爺就是爺爺的爸爸,我們小輩們的爸爸的爺爺。老爺爺每次邊抽著大煙鬥,呼嚕呼嚕作響,像是貓兒打盹兒時的聲音,邊給我們講故事,花白的鬍子被煙燻的發黃,渾濁的眼睛閃著慈祥的光芒。故事是關於他的童年,說小時候在趕集的時怎麼被大蓋帽(對當時新式警察的稱呼)揪住,拉去剪小辮子的故事,翻來覆去的講,以至於我們每個人都能講故事記下來,便在他下次講的時候,和他一起講,逗的他哈哈大笑,笑的淚花點點,我們也跟著鬨堂笑後各自玩自己的,或掏個鳥窩;或扒個地瓜,烤來吃;他便起身去周邊割些青草,作為家養的幾隻兔子的晚餐,然後在孩子們的吵鬧聲中伴著夕陽回家,正所謂黃髮垂髫,怡然自樂。

    寫下這個故事的時候,距老爺爺的童年,已有一個世紀之久,而和我們童年的距離,也已是可想而不可及的過去。

    (2)

    兒時的記憶,充滿著奶奶慈祥的微笑。

    奶奶是個迷信的人,但是一個很有威信且極為堅韌的老太太。她的威信不是靠一哭二鬧三喊叫得來的,用現在的話說,是個實幹派。一位非常實幹的鄉下老太太。實幹到四個兒媳都對她心服口服,心服口服到對於她的迷信,都全盤接受。

    奶奶的迷信,不是為自己求得高壽,保得平安。小時候,每次在奶奶屁股後面跟著燒香的時候,總是振振有詞的聽她的祈詞:

    願老神保佑全家老小健健康康,不病不怏的;出門順順當當的,工作順順利利的。

    聽來非常的有層次感,想來也是為了省去老神整理的麻煩。想來也是家和萬事興的緣故,心底無私天地寬,奶奶把一大家子料理的井井有條,羨煞了村裡的一大群人。

    奶奶的實幹,在於閒不住。四個兒子,即便是沒事的時候,也是這家逛逛,那家看看,順便幫忙解決一下燃眉的事。一大家子最忙的時候,要數麥收時節。農場還沒有普及機械化的時候,一到麥收,一家老小二十餘口人齊上鎮,大人割麥,小孩拾麥,沒有一個是閒著的。在拾麥之餘,女孩子的任務就是在家幫著奶奶做飯,真正的農村大灶,做出二十多人的飯食,現在想想仍舊是巨大的工程,而奶奶做來卻像是信手拈來,還有空餘的時間把她從地裡撿來的青麥放在鍋底下,用文火燒麥穗給我們這幫孩子吃,燒好之後用簸箕把麥粒全搓出來,平均的分給每一個人,而她搓的黑黑的手心裡不會給自己留一顆,我們則是貪婪的把分到手的麥粒一股腦兒的塞進嘴裡,品味著新麥的清香,也不顧自己被鍋灰染黑的鼻頭。

    奶奶的堅韌,在於對生活的達觀。他們那一代人,是捱過餓,吃過榆樹皮和觀音土的,經歷了太多的生離死別,才有了面對生活所有的苦痛的達觀。正所謂家家有本難唸的經,每家都少不了磕磕碰碰,對於年輕的家庭來說,這樣的磕磕碰碰彷彿是天大的事情,甚至會鬧的天翻地覆,當兒子家有吵鬧的時候,奶奶都會把孫子孫女接到自己家來,讓年輕的小兩口在家裡鬧騰,或許她的理念便是,鬧夠了自然不鬧了的道理,有的時候鬧得不可開交了,奶奶就會把兒子狠狠的數落一頓,把火氣摁下去,過了小兩口吵鬧的火熱期,奶奶也會見縫插針的給兒媳一些勸告,無疑都是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3)

    冬日裡不定期的出現的糖葫蘆,對每一個孩童來說,都是極大的誘惑,想想那酸溜溜甜絲絲的味道,口水止不住的流出來。

    不知爸爸媽媽從哪裡學到的本事,也不知兩個人私下裡怎麼合計的,突然有一天,家裡做起了糖葫蘆,老家的稱呼叫做“山楂紅”,年幼的我和弟弟當然求之不得, 每天最開心的就是幫著爸爸媽媽清洗山楂,再把挑好的山楂用竹籤串起來。因為還沒有到上學的年紀,所以有大把的時間可以揮霍,對山楂紅製作過程的好奇心驅使著我和弟弟強直著身體熬到深夜,等到爸爸把白糖熬好了之後,兩個人便爭搶著去沾上糖,製作出專屬於自己的山楂紅,然後心滿意足的去睡覺,剩下爸爸媽媽繼續把幾十串糖葫蘆蘸糖蘸芝麻製作完成,然後放在密封的紙箱裡,放在院子裡,藉助自然的低溫以保持山楂脆生生的口感。第二天一大早爸爸便帶著一箱子的山楂紅,和插滿山楂紅的圓柱垛子走街串巷,用不大的聲音去俘虜街邊孩童的心。北方的冬季,很是寒冷,當我和弟弟親手製作山楂紅的熱情過去之後,每天的傍晚時分,伴著昏黃的夕陽,等候著爸爸的回來。待我們長大成人,爸爸還保持著對山楂紅的熱愛,街面上的山楂紅種類越加的多樣,所以每有機會都是給爸爸買上兩串,看著他吃的那麼香甜,不禁會逗他“當年家裡那麼多的山楂紅,你沒吃夠呀”,媽媽接著話說“那時候只想著多賣出去幾串,那裡捨得自己吃呀”。是呀,現在回想起來,每次爸爸回來,箱子裡基本都是空空的,即便是有一兩串,也是分給我和弟弟了。

    山楂紅於我,是一份暖暖的回憶。

    相信每一個人都有一份獨特的童年記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戀愛婚姻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