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老秦趣談歷史
-
2 # skyshine
清朝皇帝在朝會上,基本上全是說滿語。但通常狀況下,皇帝解決政事都用“召見”的形式,正常都是在皇帝用過膳以後開始順次召見官員,用滿語還是用華語,沒那麼拘謹。面對於說滿語的重臣便說滿語,面對於說華語的重臣就說華語。皇帝頤指氣使、公佈決策時,說的是滿語。
清朝王子們都很勤奮,要學會滿、漢、蒙三種言語。皇帝們華語越說越好,從乾隆開始,王子們一度個個都成了大劇本家,寫詩、扭捏品篇篇通曉。清朝的王子中出了一位語言天才,聽說他通曉至多十種言語,當別的阿哥們還正在為學華語憂愁時,他曾經純熟主宰了。他還懂俄語、拉丁語、義大利語之類。他以至創舉了用拉丁文聽寫滿文的辦法。他就是九阿哥,胤禟。
到了清朝中後期,隨著漢語水平的一直加強,滿語逐步被漢語接替,滿語的實用範疇越來越小,只有正在正式場合中才用得上。
-
3 # 滾開666
滿語?鳥語吧,屙姜爛的狗東西,所謂的滿族不過是漢族叛徒,蒙古叛徒,加上通古斯野豬皮共同組成的強盜集團改編成的,沒有任何文化及血統聯絡,所謂的滿語也是盜竊的別人的,不要想得太完美,滿族的稱呼本來就是偽命題,何來滿語之說
-
4 # 騰飛說史
滿語是清朝的“國語”,又稱“清語”,滿文有時候還被稱為“國書”,清朝統治者曾經制定了一些有利於滿語推廣的政策,但是這些政策並未使得滿語在民間普及開來,原因就是漢語漢文所承載的文明中心之向心力在古代的東亞世界具有不可挑戰性。
在清朝初年的時候,滿語是八旗子弟的必修課,清朝政府設定八旗官學、八旗義學向八旗子弟教授“國語騎射”課程,我們都知道八旗有漢八旗、蒙八旗和滿八旗,八旗官學和八旗義學的設定,使得相當一部分漢人學會了滿語,如漢族大臣陳名夏就對滿語非常的熟悉,甚至清軍當中的一些漢族士兵也懂滿語。
(清朝乾隆年間的侍衛)
懂滿語的漢族讀書人在官吏升遷中也佔據優勢,清朝在乾隆以前,有很多的奏摺和公文是滿文書寫的,有的是單獨滿文,有的是滿漢合璧,漢族士大夫若通曉滿文,往往能夠升遷,而不通曉滿文者則被降級。
雍正皇帝曾明確規定八旗漢軍“如不能以清語(滿語)奏對履歷,凡遇恩升轉俱扣名不用”,徐元夢是滿洲正白旗,他在翻譯滿文奏摺時,因出現了訛誤而被革職,年羹堯在給雍正皇帝的奏摺中,也有相當一部分是用滿文書寫的。
雍正、乾隆年間,一些漢族士大夫還參與了滿文詞典的編纂工作,如《大清全書》是沈啟亮編纂的、《清文匯書》則是李延基編纂的。如果這些漢族士大夫不通曉滿文的話,是不可能參與滿文詞典的編纂工作的。
清朝前期的皇帝大力推廣滿文,滿文雖然並沒有在全國普及開來,但是卻使得一些漢族士大夫認識了滿文,在上流社會出現了“雙語現象”,甚至有的漢族士大夫還懂蒙文。然而,到了乾嘉之際,滿語的地位急劇下降,八旗子弟中的大多數人既不會說滿語,也不認識滿文,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就在於漢語漢文所承載的文明中心之向心力在古代的東亞世界具有不可挑戰性。漢字在古代的東亞世界是通用文字,學習漢字,意味這能夠學習到先進的文明、先進的科學技術,這也是日本的假名、南韓的諺文在長期以來未能完全取代漢字的原因。
回覆列表
你這就相當於說華人去留學英語水平如何,不過清朝時候是兩種語言並行使用,現在可以去故宮看到,每個門牌上寫的都是滿語和漢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