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楊進剛

    早在5年前,我就曾經預測,今後猝死的醫生會越來越多,這是一個顯而易見的情況。

    首先醫生本來就屬於生活方式不健康的群體,因為值夜班,吃飯不規律,運動少,是猝死的高危人群。但猝死本身是一個少見,不可預料的事件,預防起來難度很大。

    其次,目前的醫療形式加劇了醫生的健康危機。

    1、國家推行全民醫保,放大了醫療需求;

    2、人口老齡化和生活方式危險因素流行,慢病成井噴態勢;

    3、醫生培養週期漫長,醫務人員增量不足;

    4、醫務人員待遇沒有提高,且處於長期體力透支狀態;

    5、由於醫療價格管制,醫生必須多幹活才能養活自己,養活醫院,該看不該看的都看,加重了自己的負擔和國家的負擔;加上長期的道德枷鎖,醫生有病也不下火線;

    6、國家衛生部門沒有重視醫生群體,除了加壓、各種檢查外,沒有真正關心過醫療群體;

    醫生本來是醫療救助的發動機,現在發動機已經衰竭了。但目前卻還在拼命加大負擔,沒有任何好轉的跡象!

    但可悲的是,醫生被綁在這個亞健康大國的列車上,不改變,悲劇還會頻頻發生,會越來越多,信不信?

    近幾年猝死的醫生列表(很不完全):

    積水潭醫院燒傷科主任醫師張普柱醫生55歲突發心臟病去世,

    積水潭醫院骨科丁易突發心臟病去世,

    同仁醫院神經內科醫生路陽48歲猝死,

    南京中大醫院消化科副主任毛翠華50歲猝死

    省立醫院骨科王姚斐醫生35歲猝死,

    福州市第一醫院急診外科林醫生35歲心臟病猝死 ,

    2012年11月~2014年4月,全國範圍內共曝出七起麻醉醫生猝死事件,年齡段在30歲左右

    北京友誼醫院心臟中心心外科李大連醫生48歲猝死,

    中日友好醫院,31歲的ICU醫生宋韓明凌晨猝死

    解放軍總醫院(301醫院)嵴柱外科主任張永剛教授猝死

  • 2 # 黃海臺風

    猝死發病率約萬分之四,難以預防,身為醫生,肩負專業素養、醫徳、醫患多重壓力,雖有一定的職業優勢,醫生的猝死率不會比大眾低太多,部分專業醫生猝死率甚至比大眾要高,中國醫生群體大約300萬人,每年有幾百上千名醫生猝死很正常。

  • 3 # 掙脫枷鎖的囚徒

    對接連發生的醫生猝死事件,你怎麼看?

    這事很簡單,哪個人群猝死發生率的高低取決於這個群體的社會地位和話語權。

    醫生也不例外。今天的醫生,雖然社會地位不是很高,但是也不低,關鍵是擁有相當的話語權。當然,這個話語權來自於公共媒體的關注,和醫生群體擁有眾多高分貝的自媒體。

    整體上來說,醫生群體自媒體的分貝數列在所有行業的第一位,這大概不會有什麼爭議。

    因此,一旦有個醫生猝死,通常會在第一時間獲得最大限度的曝光。加之高分貝醫生自媒體們醫生多辛苦勞累的渲染,醫生群體的猝死率又會幾何級數的增長。

    如果是沒有地位和話語權的人群,比如,猝死個把農民,必須是這裡的黎明靜悄悄。作為世界最大群體的中國農民,基數有幾億,你何曾聽說過有農民猝死?

    沒有吧?

    難道他們不累不辛苦?

    原因很簡單:“農民是不會說話的”。古今中外莫不是如此。

    中國醫生的猝死率高嗎?

    我不知道。

    哪個群體真實的猝死率我都不知道。因為,在中國,沒有這方面的資料。

    他山之石可以攻中國猝死率之玉

    雖然我們沒有猝死率方面的資料,世界上歐美很多國家地區有著多年來完整的資料。

    以美國為例,2016年發生醫院外心跳驟停35.6萬。歷年來,美國的這一資料都在32~36萬之間,最終倖存者在10%左右,意味著每年發生醫院外心源性猝死30多萬。

    我們知道,心跳驟停幾乎就約等於心源性猝死,而心源性猝死佔全部猝死的85%以上。這也就意味著每年美國全部人口發生猝死超過35萬,總髮生率約千分之一。

    如果以中國的總人口套用美國的猝死發生率,則意味著全國每年發生猝死在150萬左右。其中僅農民就小百萬,你何曾從媒體上看到聽到過農民有猝死者?看來,農民不僅不會說話,而且也還沒有學會猝死。

    目前全國註冊執業醫生有300多萬,每年猝死怎麼滴也能發生幾百例,其實經媒體曝光也畢竟是少數。但是,曝光比例數肯定列行業前茅,估計可能僅低於官員和警察。

    因此,“接連發生的醫生猝死事件”更嚴謹的說法應該是“媒體接二連三曝光醫生猝死事件”。

    事情就是這麼簡單。

    猝死發生與職業沒有多大關係

    心源性猝死的原因主要是冠心病、肥厚性心肌病、服用心臟藥物、心肌電生理異常、

    先天性心臟血管畸形等。

    年輕人心源性猝死主要是遺傳和先天性心血管疾病。

    這些疾病,在以職業或行業劃分的不同人群中存在的機率是隨機的,不會有差距。因此,行業人群中猝死發生的機率也幾乎是沒有差別的。

    所差的可能只有職業不同造成可能的誘發因素。這個差異主要體現在精神壓力對情緒的影響,體力勞動或活動的影響極其有限。

    很多猝死事件發生後,媒體總在渲染過度勞累。連續加班,特別是夜班,的確增加一定的風險,但是猝死的發生首先是基礎病的存在。像加班、夜班的影響也是極其有限的。

    過勞死,一個偽醫學概念

    每一次,媒體曝光猝死事件,尤其是年輕人的猝死,都會引發有關過勞死的一過性熱議。

    事實上,過勞死是產生於二戰後日本的一個文化概念,是由律師為了為自己的當事人尋求公司更好的經濟補償炮製出來的偽醫學概念。

    醫學體系裡從來都沒有過勞死這個概念說法。

    這個說法除了可以幫助當事人獲得理想的經濟補償外,其他的有多害而無一益處。

    最大的壞處就是誤導人們的觀念,把猝死引向過勞,使得人們忽略了真正的原因:自身存在的疾病。也就忽視了保持好的生活習慣和行為來更好的預防疾病,反而將人們推向危險。

    因此,過勞死這個偽醫學概念可以休矣。

  • 4 # 丁香醫生

    其實不僅是醫生,很多行業諸如 IT、媒體、電商等近年來都頻頻傳出猝死事件,這類行業總結起來有幾個特點:

    工作不規律(如個人淘寶店主);

    經常加班或需值夜班(如媒體採訪整理稿件);

    工作時需處於緊張狀態(如醫生做手術);

    工作環境差(如加工製造業)。

    不幸發生猝死的人,總結起來也有幾個特點:

    吸菸;

    缺乏體育鍛煉;

    肥胖(超過理想體重的 20%);

    血糖、血壓、血脂控制不佳;

    壓力大、情緒差。

    想要減少猝死的風險,就要從以上幾點裡可控制的因素下手,比如:

    一、戒菸

    急性心梗是導致猝死的主要原因,吸菸可以使心梗風險增加一倍!戒菸,是預防心梗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措施。

    如果你所處的行業,不幸把上面提到的四點全佔了,那你最好把煙戒了。

    二、控制血脂

    隨著體內膽固醇水平的增長,心臟病發作的風險也隨之而增長。血脂主要有幾個指標需要注意:

    總膽固醇:成年人的膽固醇水平最好控制在 200 mg/dL 以下;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這種膽固醇越高,發生心梗的可能性越大,健康成人應該把這個指標控制在 130 mg/dL;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這種膽固醇可以幫助延緩動脈硬化,對血管健康有益。在男性最好要高於 40 mg/dL,女性則高於 50 mg/dL 最佳。

    有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的患者,血脂的控制水平需要根據每個人不同情況進行計算,大多數患者需要長期服用調製藥物來控制。

    三、控制高血壓

    血壓也是影響血管健康的重要因素。透過飲食、運動可以有效降低高血壓的風險,也可以幫助高血壓患者控制血壓。但大部分的高血壓患者需要透過藥物治療來控制。

    現在常用的降壓藥除了可以控制血壓外,還有保護心臟,預防心臟病變的作用,可以有效改善高血壓患者的長期生活質量。

    四、控制糖尿病

    過高的血糖可以使血管硬化、變脆,更容易發生破裂和硬化斑塊。有糖尿病的患者,一定要積極控制血糖。

    透過健康飲食、規律鍛鍊、保持健康體重以及按時服藥等方式均有助於良好的控制血糖水平,保持健康。

    五、積極運動鍛鍊

    即使輕微的運動,也能降低心臟疾病的風險。

    對大部分來講,應當保證每天 30 分鐘中等強度的運動。養成運動習慣之後,可以逐漸提高運動的強度。

    推薦選擇慢跑、游泳、跳繩等這種強度不高、能帶動多處肌肉的有氧運動,對健康益處更大。從沒有運動習慣的人,在開始運動時,可以從健步走這種強度稍低的開始。

    血壓沒有控制好的患者,需要諮詢一下醫生,找到適合自己的運動強度。糖尿病患者,要小心低血糖。

    六、保持健康的體重

    體重過高會增加心臟負擔,增加心臟發生疾病的風險,肥胖還與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息息相關。

    每個人都應該透過健康飲食和運動鍛鍊來控制體重或者減輕體重,來減少心臟病風險。

    七、緩解壓力

    情緒激動、心理壓力過大會在瞬間升高血壓,導致心臟病發作;長期的精神緊張,影響神經和內分泌對血壓的調節。

    可以學習一些控制情緒、緩解壓力的方法,培養幾種用來放鬆的興趣愛好,及時排解不良的情緒,儘量減少精神壓力對身體健康的影響。

  • 5 # 麻醉超人鋼鐵俠

    醫生猝死,一個沉重的話題

    醫生猝死,是近年來一個沉重的話題,也成了醫療界的一大奇觀,每一年,或多或少都有醫務人員猝死,他們很多不是因為年齡大,“老死”;不是因為生病,“病死”;不是因為事故,被車撞死;他們,是“過勞死”!他們很多人當中,有的才30歲,有的是博導,主任醫師,很多是醫院,科室的技術骨幹,學科帶頭人,在風華正茂,年富力強,正要幹一番事業的黃金階段,離我們而去!

    2011年11月8日 福州市第一醫院急診外科林醫生心臟病猝死,35歲。

    2012年11月23日安徽省立醫院骨科王姚斐醫生猝死,35歲。

    2013年07月05日,南京中大醫院消化科副主任毛翠華,猝死,50歲。

    2014年10月12日,積水潭醫院燒傷科主任醫師張普柱醫生突發心臟病去世,55歲。

    2014年10月25日,積水潭醫院骨科丁易突發心臟病去世,48歲。

    2014年9月20日,同仁醫院神經內科醫生路陽猝死,48歲。

    2015年4月13日,北京友誼醫院心臟中心心外科李大連醫生猝死,48歲。

    2015年7月8日,中日醫院ICU醫生宋韓明猝死,31歲。

    2016年6月30日,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創傷骨科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金丹教授猝死,45歲。

    來自中國醫師協會麻醉醫師分會的資料顯示:從2012年11月到2014年4月,近一年半的時間裡,全國範圍內共曝出七起麻醉醫生猝死事件,死者的年齡都在30歲左右。

    ……

    近些年醫生猝死事件頻發,工作壓力過大,過勞是重要原因。網路上流傳一張照片,醫生連續奮戰32小時,完成一臺顱腦手術,術後筋疲力盡,躺在地板上就睡著了;一個外科醫院剛做完一臺手術,累癱在地上,這些是外科醫生、麻醉科醫生工作狀態的真實寫照。

    下面兩張照片能充分說明問題。

    這是凌晨4點,全球排名第一的美國梅奧診所,空蕩蕩,無一人。

    這是凌晨4點,中國排名第一的北京協和醫院,一千多人排起了長龍,等待掛號,他們當中,很多人從零時就已開始排隊了。

    這只是中美兩家最頂級醫院的對比。實際上,中國大多數的三甲醫院,專科醫院,情況都是如此。

    截止2015年,中國執業藥師303.9萬,註冊護士324.1萬人,而美國大約有80多萬執業醫師,中國每10萬人口大約177名醫師,而美國是266名,比如,中國兒科執業醫師約11.8萬,每千名0—14歲兒童兒科執業醫師為0.43,兒科醫師在門診和住院人次是其他醫師的2.5倍,全國各地都出現兒科醫生荒,停診的現象,還有一個大家忽略的科室,麻醉科。

    目前,中國麻醉醫師還不到7萬人,如果按照歐美國家每萬人配備2.4個麻醉醫生的標準,中國應該配備30—50萬名麻醉醫生。數量的嚴重缺乏,導致麻醉醫生連續加班,體力嚴重透支。有資料表明,約三分之一麻醉醫生每天需完成多臺手術,一半以上工作時間大於10小時,一半以上經常失眠,三分之一患有高血壓,胃潰瘍。高風險,大強度,長時間的工作,導致麻醉醫生在所有科室醫生猝死率,最高的職業之一。最近,又發生兩起麻醉醫生猝死事件。

    醫院越建越大,床位越來越多,有醫院已經發展成一萬張床位的超級巨無霸,病人越來越多,而醫生的增加趕不上病人的增加,醫生也就越來越累,某種意義上,醫院的發展是以犧牲醫生的健康為代價的。

    由於勞務技術價值嚴重偏低,醫生只能靠拼體力來實現“薄利多銷”。在高強度、高壓力、高風險的工作環境下,醫生就像不停旋轉的陀螺,直到累倒下為止。

    醫務工作者過勞過累,看似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醫療資源捉襟見肘的癥結,但是,這是一種飲鴆止渴!

    超負荷的透支,傷害了醫務人員的身體,醫生惡劣的職業工作環境、生存狀態直接影響到患者的滿意度,影響到患者的治療效果。

    良醫不僅是個人社會財富,更是社會的寶貴財富,一個個良醫,優秀的醫務工作者倒下,不僅僅是個人,家庭的巨大損失,更是醫療屆的巨大損失,是社會的巨大損失!

    猝死的悲劇,何時能停止!

  • 6 # 改個名字咋就這麼難難難

    怎麼看?醫院多招聘點醫生護士就解決了。醫生護士忙不是病患的錯也不是醫院不需要醫生護士,而是醫院控制醫生護士人數。

  • 7 # 孫維懷

    都是一些醫生 ,應該有基本醫學常識,對工作與自己的身體有沒有了解。看看有沒有與猝死發生的專業有關。實際上還是有醫學知識有關。否則,會是另一樣。

  • 8 # 青松63779874

    醫生的猝死事件,不是勞累過度,而是害怕吃藥。因為他們是給病人吃藥,看到太多病人痛苦。所以他們害怕吃藥治療不好,對自己沒有信心,對病人可以馬馬虎虎,對自己吃藥心裡沒有把握。

  • 9 # 百嘉珠寶

    醫院醫護配比不合理,人手嚴重不足!導致他們嚴重透支體力,過勞死是猝死主要原因,建議多配人手,合理工作休息,這是對醫護,更是對病人極大的負責!

  • 10 # wooking23

    好像醫生就不會生病不會死一樣,其實和很多人一樣不在乎自己的健康。如每個行業都統計出來,恐怕大家心頭會平衡。

  • 11 # 小貝保險

    最近10天內,有3名年輕的醫生倒在了工作崗位上。

    12月12日,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的陳醫生,因“爆發性心肌炎”醫治無效去世,終年49歲。12月16日,復旦大學腫瘤醫院的楊醫生,因為過度勞累引發“室性逸搏猝死”,年僅39歲。12月20日,江西省上高縣人民醫院的石醫生在凌晨猝死,年僅38歲。

    3個年輕的醫生接連死亡,讓人痛心又惋惜。

    身體是自己的,健康最重要

    放療科的楊醫生長得白白胖胖,性格溫和,大家常常開玩笑,叫他“大白羊”。

    他熱愛自己的工作,竭盡全力救治每一個患者,被幫助過的人,在痊癒後給他寫了“小紙條”,作為感謝“紅包”。

    每一張紙條中,都寫著對楊醫生的期盼,希望他平安、健康,但世事往往事與願違。

    醫療工作者經常會日夜顛倒的值班,有時還要帶病撐著工作,他們將一生奉獻給醫療事業,醫治世人,卻治不好自己。

    陳醫生曾寫過一篇文章談熬夜的危害,文中說:“身體是自己的,健康最重要,年輕時或者身體狀態好的時候可能覺得無所謂,但是日積月累對身體造成實質性損害時,悔之晚矣。”

    然而,這篇文章的作者卻在勞累中離去。

    有人說:中國社會已經是一個高壓力社會。

    居高不下的房價、贍養老人、孩子教育,三座大山壓得30多歲的年輕人未老先衰。

    而職場的天花板與爾虞我詐,就像一把利劍懸在頭頂,讓年輕人在最好的年紀疲於奔命。

    於是,熬夜透支成為一種常態。

    人民日報曾經做了一份調查,一個健康人從疲勞到猝死其實只有六步。

    很多時候,身體已經提示自己要休息了,但迫於肩上的重擔,大家總是想著再堅持一下,現在不努力,以後日子更苦。

    結果還沒等到以後,就提前開始面對死亡的威脅。

    猝死,究竟是什麼引起的

    猝死的根源是身體問題,比如心源性猝死,是因為死者本身有心臟問題,在高強度工作後引發了心臟病,因此死亡。

    一個身體健康的人,偶爾加班、熬夜追劇,是不會死亡的。

    如果長年累月的熬夜加班,疾病就會找上門來。當你的身體已經處於極度損耗的狀態,只需要一個導火索,就會引發猝死。

    因此,看上去突發的猝死事件,其實早有先兆。比如說經常胸悶、心慌、呼吸困難,身上老是疼痛、經常噁心、大汗等等。

    出現這些症狀,雖然不一定代表你已經患上了心臟疾病,一定會猝死。但身體已經開始敲警鐘,提醒你該注意休息,關注自己的健康狀況。

    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明顯減少疾病的發生機率。做為成年人,我們可能無法選擇輕鬆的工作,但也要儘量做到這幾點:

    保持充足的睡眠(成年人每天保證7-9小時睡眠,不低於6小時);作息規律;低鹽飲食、多吃蔬菜、限制每天攝入的總熱量、避免高脂食物;戒菸;規律的體育鍛煉。

    此外,經常進行常規體檢可以幫我們發現一些引起心臟病的疾病,比如高血壓、高血脂等等。

    小貝有話說

    一個健康的人可以有一百個夢想,而一個不健康的人只有一個夢想。

    多少人滿不在乎的透支身體,等到出現問題,才明白:人能做的最愚蠢的事,就是拿健康去換取身外之物。

    小貝希望大家都能明白這一點,有健康的身體、年輕的心態,才能創造更多價值。

  • 12 # 宇宙時空聯盟

    《人體猝死之謎》

    2017.10.21

    早在2011年2月,國際權威醫學雜誌《柳葉刀》就曾釋出導致猝死的十大“惡習”.而最大的導致人體猝死的惡習卻是:喜歡去當任外宇宙強大的惡勢力在人間的臥底職業.因為強大的外宇宙惡勢力為了摧毀人類文明就必須長期不斷地大量聘用他們認定的合適的人類當任他們的臥底工作.一旦被發現臥底的真實身份,則必被我們宇宙的天國執法部採取堅決的滅絕措施-----滅絕臥底者的生命靈魂,則其肉體就必是猝死無疑了.這顯然已經嚴重超出人類醫學可以想象的範圍了,所以即便再注意健康,也是會因一旦被揭穿了臥底身份的人必成猝死者!

    所以真要想遠離猝死,就得戒除幹臥底職業的愛好!而且這是當事人的生命靈魂乾的惡事,不是肉身大腦幹的事,又因智慧生命是靈肉同命運法則,故只要靈魂成了外宇宙惡勢力集團在地球人間的職業臥底者,就必有100%被猝死的機會!這才是難倒人類醫學專家們的難題.

    "突感心臟不適,呼吸急促."這正是生命靈魂的心臟部位被一刀刺中,從而必會引起肉身心臟不適,呼吸急促.當然是猝死了.所以導致人體猝死的最常用的二種手法:

    1.將靈魂頭部直接打爆,則肉身大腦內血管爆裂大出血而亡.

    2.將靈魂心臟一刀刺中,則肉身必是突然心臟出故障而亡.迪拜王子猝死也是這種遭遇而亡的.

    人類醫學當然對猝死無能為力了.因現代醫學太低階,根本無法證實人體有沒有靈魂這事.

    .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小葉紫檀怎麼盤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