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心血管內科侯曉平
-
2 # 知麻糖
可能很多童鞋都對“竇性”這個詞不是很懂。為什麼要用“竇性”來修飾心律呢?
那首先小糖就要給大家介紹一個叫做“竇房結”的部位。 如果把我們的心臟跳動,想象成一個資訊傳遞的過程,要想心臟跳動,必須讓“中央”把跳動的指令傳遞到“地方”。那麼,當“中央”發出指令,經過一站一站傳遞,最後將資訊傳遞到最後也是最遠的“地方”,那麼,就能完成一次心臟的跳動。
在這個過程中,“中央”發出正確的指令就顯得特別的重要。如果“中央”被別人搶走,或者“中央”的指令傳不下去,那整個資訊傳遞的過程就會受到影響,進而導致心臟跳動異常。
這個“中央”的名字,就叫做竇房結。所謂的“竇性心律”中的“竇”,就是“竇房結”的“竇”字。 因為心臟在竇房結“中央”的帶領下,完成一次一次有序的跳動。不管這種跳動是過快、還是過慢,還是一會快一會慢,竇房結都是“中央”,產生的心律都叫竇性心律。
除非“中央”下面有個別“地方”搶走了“中央”發指令的活(激動起源異常),或者“中央”的指令傳不下去(激動傳導異常),那麼,如此產生的心律就不能再叫“竇性”,得叫別的名字了,比如室上性心動過速、房撲、室顫等等。如果心臟的跳動,能滿足正常竇性心律的條件,那就叫做正常竇性心律。
顧小花 Suin Apple·蘋
心律,是指心跳的節律。XX心律,就是說心跳的節律是由誰(哪一級)“發起” 、“指揮”的。竇性心律,說明指揮心跳基本節律的起搏點是竇房結。按照醫學術語,竇性心律,就是指從心臟竇房結髮出的激動控制整個心臟電活動的節律。人體正常的心臟起搏點就應該是竇房結。
在人的生命中,心臟最不知疲倦,總是辛勤地工作著。心臟的跳動,不由我們的意識控制(不是我們想心跳就心跳的),而是根據它自己的自律性(自動節律性)。這個自律性,是由心臟的起搏細胞形成決定的。正常情況下,指揮我們心跳自律性最高的起搏細胞位於心臟的“竇房結”。
“竇房結”在心臟右心房的上部,核心是一組具有起搏功能的“P細胞”。正常情況下,這些細胞內的離子週期性地變化,有規律地發生激動(電興奮),透過心臟的傳導系統順序傳送到心房、心室,使得這些部位的心肌有規律地順序收縮、舒張,保持血液迴圈不間斷地進行,維持我們的生命活動。竇房結,就是正常情況下人體心臟最高階的起搏點,指揮心跳的最高“司令部”。心臟的竇房結髮出了指揮心跳的指令, 整個心臟都按照這個指令的節律工作,這時候的心律,就是竇性心律。竇性心律,是人體正常的基本心律。
正常的竇性心律是有標準的。正常竇性心律,成年人的頻率應在60~100次/分(嬰幼兒和兒童會比成人快一些),頻率低了是過緩,頻率高了是過速。但近年來一些心電生理專家認為,竇性心律的正常頻率範圍可以定得慢一些,建議改為50~90次/分。因此,當竇性心律時心率在60次/分以下,心電圖會報告 “竇性心動過緩”。但如果心率在50次/分以上甚至略低於50次/分,沒有其他不適,檢查也沒有其他異常,臨床可以視作正常,無需處理。而如果心率常在90~100次/分,臨床醫生可能也會認為偏快了一些。
竇性心律也有失常。竇性心律時頻率過快、過慢,或者節律顯著不勻齊,都是“竇性心律失常”。
竇性心律時,還會有其他心律失常,比如來自下級起搏點的各種早搏,比如各種傳導阻滯,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