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半支蓮6

    原句是,“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淨土。”

    佛家語言。

    “愛”是七情六慾的情;“娑婆”是多姿多彩的人世間,即世界;“念”,是思想;“一”是專一;“淨土”是 佛世界

    整句話:愛(情)不重就不會生到大千世界來;思想不專一(修行),就不能生(升)到佛的世界。

    我們都是因為有“愛”才來到這個娑婆世界,要想皈依佛門,就應“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清淨”,專一向佛。

    “念不起不生因果。”因果,佛認為結果是由原因造成的:即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思想歸於平靜,當然結果也是平靜的。

    解釋一句話都很鬱悶了,別說學佛。

    佛教勸人向善,慈悲為懷,遏制慾望,有其合理性。但無慾無求,逆來順受,阻礙社會發展;進入極樂世界又是唯心主義的,是糟粕。所以學習中應學會辨別。

  • 2 # 周偉榮先生

    念不起不生因果,指的是沒有造作就沒有因果。一切造作之前必有起心動念。哲學上講的思想指導行動,思想先於行為。

    情不重不入娑婆,講的是你跟任何人都沒有感情,沒有恩怨,你就不會投胎到這個世界上來。

  • 3 # 樊虛

    念不起不生因果,情不重不入娑婆

    世俗情愛是私慾多糾纏,空門尚清淨得超脫。把世俗情愛與空門扯在一起,有一種悖論式喜劇效果,這是聰明狡黠的文藝派,看客看熱鬧不嫌事大而喜聞樂見,如傳言是倉央嘉措作的一首詩大獲喝彩:“曾慮多情損梵行,入山又恐別傾城。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倉詩極言面對情慾與梵行時天人交戰、難以取捨的焦慮,處在覺迷狀態;這是很多讀者喜歡的調調,比照自家曾經的患得患失,直感悽美揪人。而勘破迷局即覺悟,把情慾淨化便是純愛,與梵門慈悲為懷之大愛有相通之處,從愛某人到愛眾生是愛念昇華。梵門不排斥愛人愛物,反對的是淫慾。

    “念不起不生因果,情不重不入娑婆。”前半句說因果人為,首因是心念腦想,若心腦不冒起愛憎善惡念頭並訴諸行為,就不會產生愛恨恩仇之類結果。後半句參禪悟道,“情”在梵行中的作用,此時的“情”已非世俗之情,我佛悲憫,普度眾生,對人生物生、人世物世終極關懷,是故沒有深情大愛,必定與佛無緣;三千大世界,人間是大千世界,佛在娑婆世界,“情不重不入娑婆”,無情的薄情的進不了佛界,更不能成佛。

  • 4 # 淺山666

    我對這句話粗淺的理解是。

    佛教認為四大皆空,相由心生。你所見到的一切,並不是真實存在的,只是心念所化。一念起,則因緣起,幻境生,有因必有果,承擔果報。一念滅則幻境滅。 念不起境不生,自然無因無果。

    佛祖認為宇宙中像地球這樣的生命載體多如恆河沙數,地球被稱為南閻浮提,是一個娑婆世界,也就是充滿苦楚遺憾的世界,眾生活在痛苦中,忍苦而不自知。 執念重的人會淪落到這個星球上體驗執著帶來的苦楚,當苦惱和遺憾一再累積,自然就會放下所有的執念。所以這裡的情不僅僅是說男女之情,更是指對各種事物的執著擁有之情。

    為什麼要放下執念?因為原本萬法皆空,本無可執之物嘛。 釋迦牟尼佛慈悲,徹悟後欲度眾生出苦海,為眾生說法,又怕大家對他的話生出“法執”,所以在《金剛經》中特意強調“有無”。“本無法可說”,“所謂說法既謂非法,法尚且可舍,何況非法”。 並一直強調應該“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有些人說,到地球上就是來體驗愛情之痛的,因為我來都來了,解讀成了愛的誓言。 其實,只是佛家為了讓你對執念生起出離心的一句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上聯:不怕衣服有補釘;請接下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