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諸葛說史
-
2 # 潛水的灰塵
首先,隋煬帝做的很多事情都是過在當代,功在千秋的事。不打高句麗,只開大運河也會滅亡。因為,科舉動了當時固有利益階層的蛋糕。而李唐開國後,隋朝那些固有利益既得者已經在戰爭中被消滅的七七八八了。從而新興了一批利益既得者。我個人認為,隋朝滅亡最大的因素就是開科舉。而開鑿大運河,三徵高句麗不過是雪上加霜。
-
3 # 曙光63160446
只要朝剛不亂,民間暴動輕易動搖不了國本,正如秦始皇一樣,雖有暴政,然朝剛,軍隊穩固,6國後人才不敢造反。楊廣有開皇盛世留下的財富與百年糧食,如果他真是明君,那他應該給民工發糧食,工錢,緩慢進行工程,如此民心不失。即便貴族篡政,有百姓的支援一樣能重奪江山,西漢正是民心不是,所以被篡政了,一樣能再造東漢。楊廣天時,地利,人和全都沒了,落得眾叛親離,不亡國才怪
-
4 # 火星觀察者1
應該不會,隋煬帝是眼界很高的一位皇帝。開鑿大運河可以說貫通了南北運輸大動脈。但兩徵高麗也史他顏面丟盡,國家唄掏空,人民被逼造反。其實就是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
5 # 珠珠學史
還是會快速滅亡,只不過可能滅亡速度稍微慢一點。
第一,在經歷南北朝的戰亂之後,百姓需要休養生息。但是楊廣上位之後,好大喜功,徭役賦稅非常重。百役繁興,人不堪命,天下死於役。修洛陽城、運河、東長城等等都是百姓的沉重的負擔。修個運河,百姓長期站在水裡,很多人身上都生蛆了。偉大的奇蹟付出不菲的代價。
第二,不征伐高麗,他還有土谷渾(今青海、甘肅)、契丹、流求、印度支那等等。每一次戰爭都耗時耗力,但是百姓受到的實際收益基本為負,生民載道。比如吐谷渾就導致了西北的死傷無數,百姓流離。第三,隋煬帝窮極侈靡,淫荒無度。他四處巡遊,最遠還到過河西走廊。結果從河西回來的路上遇上暴風雪,又是損失慘重。
在江南有多處離宮,運河上還有4層樓高的龍舟。傳說他隨時出行有數千名宮女相隨,鶯鶯燕燕,好不快活。
待在洛陽城裡的時候也是花樣百出。為了宣揚國威,他只要看到集市上有西域人,就把貴重的絲織品裝飾在樹上。但是當時很多百姓窮的沒有衣服穿。
第四,農民起義。 從611年開始,有各種農民起義。 大家最熟悉的就是瓦崗軍,在今天的河南,領袖之一是李密,李密手下有個人叫做程咬金。這個人經常打劫皇扛,就是地方官員送給皇帝的禮物。
當時百姓生活非常慘,甚至出現了易子而食的事情,死人亂如麻,不得不起義求生。
當然還有關隴貴族的內部爭鬥、國本不穩等等原因,這裡就不加以贅述。問題太多,三徵高句麗只是加速了這個過程。
隋煬帝的諡號是李淵取的,說他去禮遠眾,不是一個好皇帝。他以急功近利的方式瘋狂揮霍光了隋朝的氣數,皇位不穩。這和他本人的性格有很大的關係,戾氣太重,上位就不明不白,上來之後把兄弟都殺得差不多了。對自己如此,對百姓更是心狠手辣。也許他底子裡是心虛的吧,生怕哪天權力被老天爺收回去了,朝生暮死,歇斯底里。很多措施都是好的,最終被李唐坐享其成。
回覆列表
隋朝成立之前,國家四分五裂已經有了三四百年,民眾們都已經形成了一些固定的鄉土情結,隋朝國家根基不穩。.國家統一後,隋朝開鑿運河修築長城,和突厥吐谷渾契丹占城等連年征戰,花費了大量的人力,激發民憤。橫徵暴斂,極度奢侈,朝廷腐敗,而隋煬帝限制、削弱官員大權,加強中央集權,讓朝廷官員不滿.,原來的江南地主階級反撲,關隴貴族集團反叛,各地農民起義不斷,這才是隋朝滅亡的根源,即使沒有東征高句麗,隋朝的滅亡也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