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超越BEYOND

    近日,網聯清算有限公司(下文簡稱“網聯”)的股東明細終於面世。

    8月2日,包括華人民銀行清算總中心、財付通、支付寶、銀聯商務等在內的45家機構和公司簽署的《網聯清算有限公司設立協議書》被曝光。網聯註冊資本為人民幣20億元整,協議各方均以貨幣出資,出資額分3期繳納,出資比例分別為50%、30%和20%。

    在業務試運營4個月之後,股東方的明確和組織架構的正式落地讓網聯成為線上清算中心的設想真正成為了一個定局。和此前版本不同的是,支付寶、財付通兩大市場巨頭在此間並非佔據主導地位,包括央行清算總中心、上海清算所、黃金交易所等在內的央行下屬7家單位共同出資7.6億佔股比例達到37%,央行系成為當之無愧的第一大股東,備受業內關注的支付寶和財付通分別持股9.61%。

    對於這樣一個結果,一位接近央行人士向經濟觀察報評價稱“意料之中”。央行的終極目的是將整個支付體系納入監管下。某種程度而言,央行的目的已經達到,至於落實的程序,一切只是時間問題。

    而值得注意的是,今年6月30日,《銀行卡清算機構准入服務指南》也正式出臺,這意味著中美經濟合作百日計劃之後,外卡清算組織的人民幣清算牌照發放也已經提上了日程。美國運通中國區董事總經理李健偉告訴經濟觀察報:“運通有一個專門的團隊在過去的兩年裡,一直在積極溝通並配合監管要求展開申請的工作。現在最後一份內容也已經提交上去了,現在就等人民銀行的審批了。”

    清算市場終將由銀聯一家獨大的格局轉變為多頭競爭的局面。而隨著市場主體多元化,市場的發展也會更趨於健康。一家上海第三方支付副Quattroporte認為,隨著網聯籌建工作的快速推進,直聯模式的萎縮甚至消失或將成為一個註定的趨勢,而眼下“妾身未明”卻如火如荼的銀行系清算中心模式也消失。

    網聯試執行

    事實上,從3月31日起至今,網聯試執行時間已超過4個月。有媒體稱,網聯計劃到年底完成接入銀行數量接近200家,接入支付機構接近40家,預計明年下半年網聯將完成所有第三方支付機構和銀行的對接。“網聯眼下的目標是今年雙十一切一半支付寶的資料到網聯。這對系統建設的要求還是挺高的。”一位接近網聯人士透露,“支付寶和財付通的資料切了一部分交易進來,現在還不多。銀行現在也在一家家地接入,前兩天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協會開會時還提到,要求各家銀行配合網聯的工作,加快接入進度。”

    需要指出的是,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協會是經黨中央、國務院同意,由華人民銀行會同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等國家有關部委組織建立的國家級網際網路金融行業自律組織。2015年成立至今,其主要職責就是引導網際網路金融行業的健康發展,而支付行業無疑是網際網路金融中的重要一環。“銀聯是有卡和無卡的清算都可以做,網聯現在聚焦的就只是無卡交易。”一位接近支付清算協會的人士分析稱。

    此前支付寶和財付通曾試圖主導網聯的架構,並一度成功地施加影響使得支付清算協會的方案設計者們制定了南北兩大中心的方案,但這一方案遭到了其他第三方機構強烈反彈,最終未被採納。反對的理由一方面是各家第三方支付機構顧忌巨頭壟斷,另一方面則是出於對自身的資訊保護等。而該方案亦與央行主導“建設金融基礎設施,讓所有第三方支付機構得以在互聯互通基礎上平等競爭”的主旨相悖,因而最終作罷。

    “現在這個結果對央行而言,應該是最好的結果。一方面借力網際網路巨頭的技術實力,另一方面線上支付的監管主動權也完全地掌握到了央行的手中。”該人士補充表示,隨著網聯的建立,線上支付體系的監管也更完整,“網聯成立之前,央行對線上交易的監管是透過要求支付機構報送資料的形式來實現的,比如異常交易、夜間交易。但支付機構即使完成報送,央行也無從核查資料的完整性和真實性。而網聯的體系搭建好以後,所有線上的交易都會直接連線到反洗錢系統,所有資料實時報送,對監管而言,是更有利的。”

    不同於銀聯籌建之初所經歷的探路過程,網聯的後發優勢十分明顯。由於集成了BATJ(百度/阿里/騰訊/京東)的股東背景,除了作為網聯股東發起人的各家支付機構拿出真金白銀入股,在將近200人的網聯團隊中,近四分之三是從各家支付機構借調來的,每家輪流借調技術人員10到20人支援網聯,分別來自上海、杭州、深圳、南京、成都等,平均年齡不到30歲。

    在2016年11月透過技術方案評審後,12家支付機構貢獻了20多個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分散式技術元件。與某些機構分享的是開源軟體不同,財付通還分享了來自其股東方騰訊的核心技術。

    目前,網聯採用三地(北京、上海、深圳)六中心的分散式架構,即每個地方有兩個中心機房,六個中心之間實現多點多活、冗餘容錯、智慧導流。網聯試執行期起步的容量是每秒鐘處理交易1200筆,網聯的目標容量是每秒處理12萬筆的平穩執行能力,峰值期的目標是達到每秒18萬筆。由於採取的是分散式技術,網聯未來的容量還具備水平擴充套件能力,以解決不斷增長的線上支付吞吐量。

    截至6月30日,已有中行、建行、工行、交行、招商、平安、中信、光大銀行、恆豐銀行、浙商銀行、渤海銀行、華夏銀行等12家全國性商業銀行接入網聯。上述接入銀行所覆蓋的個人銀行賬戶數量,市場份額佔比超過70%。而經過三個月的試執行,自6月30日,網聯平臺開始轉接清算一般使用者實際交易場景的網路支付業務。

    銀聯的危機感和銀行系清算中心的命運

    毫無疑問,無論是外卡清算組織的虎視眈眈,還是網聯的橫空出世,對於曾經清算市場的唯一的參與者銀聯而言,都是值得警惕的對手。“銀聯的通道現在在重建。”一位銀聯內部人士告訴經濟觀察報,在無卡團隊籌建之後,銀聯就開始動議重塑通道體系,Quattroporte時文朝給出的時間表是9月底之前新的通道體系必須打造完畢,“以前第三方支付機構抱怨銀聯的通道價格貴,但這是銀聯的通道成本價格決定的。銀聯和各個銀行的合作模式是總對總,但銀聯和銀行總行進行價格談判並沒有優勢,尤其是面對一些比較強勢的大行。微信支付寶的做法則靈活很多,他們透過與各個銀行的分支機構單點突破,拿到有競爭力的通道價格。”

    可以清晰看到的是,無論是面向C端還是B端,銀聯這兩年的姿態變化巨大。產品端開始努力打造“62”的品牌認知,大力補貼使用者,提高市場佔有率;面向第三方支付,開始從“管理者”的姿態向“合作者”的身份切換,與第三方支付抱團服務商戶;面向銀行,開始調整策略以獲取更有競爭力的通道價格。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支付寶被指為“線上小銀聯”的時候,一些銀行系清算中心也在“妾身未明”的狀態下正如火如荼地發展。

    這些清算中心事實上承擔著清算職責,扮演著傳統收單業務中銀聯的角色,提供本外幣、境內外、線上線下的支付清算綜合服務。一方面為各個第三方支付機構提供銀行介面,另一方面,由於銀行之間不能直連,也只能透過與第三方支付的合作獲得其他銀行的介面。

    在該模式中,交易上送鏈條變為“商戶-第三方支付A-銀行系清算中心-第三方支付B—銀行”,清結算順序也變為“銀行-第三方支付B-銀行系清算中心-第三方支付A-商戶”。這些銀行系清算中心並不是持牌的清算機構,二清機構對其而言可以看作是銀行客戶,一切的清結算流程可以視作銀行收單業務的“大商戶”處理。

    而正常的交易中,使用者向商戶發起交易,商戶將交易上送至收單機構,收單機構透過銀聯,將交易送至髮卡行,髮卡行扣款之後透過銀聯將資金清算至收單機構,收單機構根據比例進行分潤並將資金分配至商戶。

    “嚴格來講,這樣的做法是違規行為,之前央行並沒有就這種模式發表看法,但未來無論線上線下,整個支付都會被規整到持牌的清算機構中,被納入監管體系,如果還有銀行越俎代庖,也都會逐漸被規範整肅。”上述接近清算協會人士告訴經濟觀察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現在的美國是不是日本報復美國的最佳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