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寧靜致遠WQ
-
2 # 好九3
這個問題要從電腦開始描述,電腦空間是人創造的,電腦空間不能創造物質。人能透過軟體創造電腦空間的物質。我們感知的宇宙空間同樣如此。
-
3 # 如來藏4
這個話題,在《楞嚴經》中就告訴我們了【無同異中,熾然成異】 我們先解釋最後一個字『異』,這個『異』就有境界,就有現相,就有東西出來了,這個東西也不能講它是虛空產生的,明白嗎?虛空能產生東西它還叫虛空嗎?由於對著虛空這個境界打妄想的這個因緣,使我們心裡本來存在的這種現相,風雲雨霧、泥巴瓦塊、天人鬼畜這些都是我們的相分,就帶出來了,叫應運而生,隨緣顯現。但是在這裡佛為了逐步開示我們,這個『異』是作為殊勝意義上的那種有形有相的東西,叫勝義色法。肉眼看不到,用現代高倍電子鏡可以看到,比較層次高的天眼能夠看到,叫「勝義色法」,所以這個『異』,叫「現相無明」。我們講的第一念是業相,第二念是轉相,第三念是現相,這就是「無明不覺有三細」,無明不覺有三細,無明就是那個生相無明。不覺:它不是自覺地我非要現出這些東西。因為這些東西本有,是不是啊?它無意之中把這三細全部帶出來,叫「三細無明」。 那麼『無同異中,熾然成異』,我們把這段文字對照一下,『無同異』就是講第一念~業相無明產生以後,我們無形無相、真實存在卻不能感受到的「真空」(我們的宇宙真心本來面目)隨著這一念業相無明而渾濁為晦昧虛空。晦昧虛空僅僅就是一個虛空。虛空如果說沒有山河大地來對比顯示,你能不能叫它同?能不能叫它異啊?所以如果沒有這些對比就產生不出同或者異的這種概念,所以當初這個『無同異』叫虛空。虛空之中,『熾然成異』『熾然』,這裡帶有感慨萬分的意思:這個虛空中就明明白白現出境界相來了,這怎麼回事啊?佛在以前的經文裡已經解釋過了,空中華,它不是空中產生的,也不是眼睛產生的,它是我們心中本有的那種性具功德隨緣顯現,佛在後面方便說「一念堅固妄想而有色法」,就『熾然成異』了。也就是說有形有相的色法是隨著我們堅固的妄想而隨緣顯現。 對地球人來講是堅固的妄想,用方便法來講,為什麼叫堅固的妄想呢?反覆想反覆想才能想出色法來,是不是?用了義法來講,不是的,它就是妄想。所謂「堅固」是講這個色法有形體而言,叫「堅固」,並不是指我們打妄想時間的長短,越長越堅固,並不是這個意思,要搞明白。不管你心力大、心力小,都是堅固妄想。地球人心力比較低,我們得反覆反覆想,堅固的妄想也能生出色法來,這是對地球人方便說。所以這個『熾然成異』就包含地、水、火、風、金、銀、銅、鐵等無量的萬法,在這個時候,叫「勝義色法」。在三細無明裡,勝義色法,打個比方,就像種子的胚胎一樣。 【異彼所異,因異立同】。 這是解釋,怎麼叫個『無同異』?怎麼有『無同異』呢?如果沒有『異』的話,『無同異』有沒有虛空的感覺啊?(沒有) 『異彼所異,因異立同』,下面連續三個『異』。第一個『異』是作為虛詞來解釋,應將它解釋為「不同於」。『異彼所異』:就是「不同於」彼所異。『彼所異』:那個出現的境界相。『彼』:那個。『所異』:出現的境界相。『異彼所異』:就是「虛空不同於那個出現的境界相」。這第二個『異』,是表實詞,是表實法,是指「現相」這個境界相。因為有了境界相出現,所以虛空這個無形無相為了區別於那個境界相,『因異立同』,這裡的『異』還是實詞,就是因為有了有形有相的境界相,所以把虛空叫作『同』,把境界相叫作『異』。不這樣講的話,佛沒有辦法開口講話,是不是啊?所以立了個『同』、立了個『異』,下面就好做文章。本來虛空就是虛空,它不存在『同』或者『異』。因為有了境界相,就把它們方便對顯為『同』和『異』。 【同異發明,因此復立,無同無異】。『同異發明』,大家一定要注意:『同』是指虛空;『異』是指『現相』,即各種各樣的有形有相的境界相。『發明』就是相互成就、相互作用、相互反作用。『發』就是成就,是動詞;『明』是指種種的實法;『發明』:即成就了種種的實法。因為在根本無明之初,我們的肉眼看不到三細無明,所以講它是『同』。其實它這個時候,已經是不同了,所以講到這段經文也可以把後面的一段經文提前觀照,叫「無明不覺有三細,境界為緣長六粗」。所以『同異發明』與「境界為緣」互相成就。而且這四個字聯絡起來講,一定要聯絡到反反覆覆、作用與反作用,然後再解釋下面的經文。 『因此復立』,『因此』:就是進一步成立;『復』:就是重複、反覆。『無同無異』,這裡的『無同無異』一般地是指形貌各異的有情無情萬法。所以這裡的『無同無異』,已經不是「根本無明」,已經成就了「枝末無明」。怎麼叫『無同無異』呢?你如果講『同』的話,天人鬼畜、泥巴瓦塊、牛馬豬羊……他同不同啊?他不同啊!你如果講他『異』的話,天人鬼畜、泥巴瓦塊、有情無情……是不是都有地、水、火、風、空、見、識,這七大構成的啊?都有啊!這叫『無同無異』。所以我們大家想一想:這就是「境界為緣長六粗」,這個時候來講,十法界萬法已經成就。【如是擾亂,相待生勞】。 這個虛空世界萬法已經形成了前面的五種意識、前面的第六種意識心,更不用說後面第七識、第八識。 所以『如是擾亂』就是講:是我們的真心本來面目在擾亂。這個『擾亂』就是講我們的報身功德,智慧妙用,是借用世間法來形容這個特徵,幫助在迷惑顛倒中的眾生來破除妄想。你這個時候如果講,「就是我們的真心本來面目在相互玩遊戲啊」,那就不會使迷惑顛倒中的眾生生起了生脫死的願望,是不是啊?所以加一個『擾亂』讓大家生起出離心。所以這個『擾亂』是不是菩提啊?就是的,就看它怎麼樣變化。也就是在這裡開始講「緣起性空」,怎麼講「緣起性空」呢?『如』是不是就是「性空」?『是』是不是「緣起」啊?『擾亂』是不是「緣起」啊?你怎麼樣擾亂都是一個念;怎麼樣擾亂都是個心;怎麼樣擾亂都是個佛。只是在擾亂的過程中,對沒有明心見性的人而言,它得不到自在妙用而已;雖然得不到自在妙用,但是自在妙用在不在?在呀!他懂得了他就用,不懂得,那自在妙用睡大覺,他還受苦報。『相待生勞』,就是我們的心法和色法相待生勞,作用與反作用。這裡的『勞』,我們在前面講無明不覺有三細的時候,已經涉及到轉相。轉相我們一般把它說為第七識,也叫七轉識。它會轉啊,怎麼會轉啊?往前面攀緣,直接作用在第八識,盡虛空遍法界所有的人、所有的佛、所有的眾生都共一個第八識;往後面攀緣,它透過六種意識心攀緣色、聲、香、味、觸、法等這十法界一切的萬法。就跟挑扁擔一樣,一頭對著我們的第八識,第八識是不是我們的真心本來面目?這個時候已經是真妄和合之心,一頭對著外面的境界、色法,把第八識這個種子倉庫裡面的業識種子拿出來,透過眼耳鼻舌身意這六根,對外面的色、聲、香、味、觸、法這一切的凡塵來打妄想、搞分別、造身口意三業;又反過來把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所造之業,再把它儲存到第八識阿賴耶識倉庫裡,它是不是兩種作用啊?所以叫轉相。轉相能夠把前轉到後,把後轉到前,而且我們在六道輪迴中是不是靠這個第七識做主啊?它做主。成佛、成菩薩、了生脫死,是不是也靠它做主啊?接下是【勞久發塵】。 這個『勞』,我們已經解釋為是我們後面的第七識—後七轉識。在眾生位,我們把它說為我們的真心本來面目。其實來講,講這個大乘因緣法,它仍然是無明妄想,它是根本無明;而前面的眼耳鼻舌身意這六種意識心,我們把它說為枝末無明,六道眾生悲劇即在於在枝末無明中執著、妄想、分別,所以佛透過七處破妄識、十番顯見,把眾生以方便法從前面的六種意識心—這種枝末無明引導到這個第七識—這個根本無明;接著又透過兩種妄想心—所謂別業妄見和同分妄見,來逐步地破妄;那麼再進一步地透過講五蘊、六入、十二處、十八界、「地、水、火、風、空、見、識」這四科七大,二十五個法,分別會相歸性,歸入到『如來藏妙真如性』。這四科七大二十五有,實際上就是從枝末無明到根本無明,來把它迴歸真心本來面目,在佛法裡把它說為次第空如來藏。有慧根的人從次第空如來藏即已能悟到次第三個如來藏,乃至悟到『一心三藏』緊接著後面是【自相渾濁】。
怎麼『自相渾濁』呢?有許多相同的境界,相同的名號;還有許多不同的名號、相同的名號之間也還有種種的區別,是不是?相互渾濁,相互渾濁……所以我們要想使這個十法界有條不紊,自然產生了「名字相、名號」。這個「名字相」屬於六粗的第四種境界,有了名字相以後,對於世間法這個精神文明也好,物質文明也好,都有巨大的促進。有了名字了,我們可以閉門造車,不一定要身體力行到某一個特定的時間空間,他坐在家裡就可以打妄想。但是對於修行人,相反的,也造成了巨大的障礙,是不是?這樣就使得我們的妄想分別更多、更快,就離開我們的真實智慧越遠,所以就造成了十法界森羅萬相,千變萬化。 所以說呀,宇宙一切物質都是心變識現!
-
4 # 使用者53451295940
本質上物質和能量都是守恆的,物質和能量的表現形式不同,看你如何定義物質和能量了。質量和能量的轉化是我們對於質量和能量的多種形式還理解不深。
-
5 # 黃烈平
宇宙無限大,能量無限大,所以宇宙是由進化產生萬物,粒子為物質基礎,能量是形成萬物的動力。
進化由小到大,由低階到高階。
回覆列表
首先是要明白宇宙是怎麼定義的,古往今來為宇,四面八方為宙,意思就是時間和空間構成宇宙。那麼宇宙會產生物質嗎?我的回答是,光有物質沒有空間就沒有宇宙,所以大爆炸前的宇宙就是這樣,所以宇宙不是不能產生物質。那物質是如何產生的,現在認為是是大爆炸產生了物質,有了物質的空間就有了正真的宇宙,並且宇宙是多維的,其中之一就是時間,這樣的空間宇宙是動態變化的,有時間這個維度人們才能看到某一時刻的宇宙狀況。實際上物質是能量場產生的,如果人們推測的宇宙大爆炸是成立的,那麼爆炸前是沒有任何粒子,就沒有任何物質。因為粒子是構成物質的基礎,物質又是粒子構成的,粒子都含有能量既,愛因斯坦方程E=M*C^2。宇宙本身就是物質在能量與物質之間轉換,這個過程一直存在,並且是雙向的,無論是物質還是能量佔主流,宇宙最後都會終結並重新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