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林妹妹讀歷史

    1、北洋軍閥--袁世凱。北洋軍閥的創始人是清末權臣李鴻章,袁世凱於1895年受命在天津小站編練新軍,併成為清廷的精銳武裝力量。辛亥革命後袁世凱擔任大總統,民國實現第一次形式上的統一。袁世凱死後,旗下的北洋軍閥分裂,但北洋軍閥派系仍控制著中央政府直到1927年。2、皖系軍閥--段祺瑞。從北洋軍閥中分裂而出。3、直係軍閥--馮國璋,曹錕,吳佩孚。從北洋軍閥分裂而出。4、奉系軍閥--張作霖,張宗昌(山東軍閥)。由北洋軍閥分裂而出。5、晉系軍閥--閻錫山。6、浙系軍閥--孫傳芳。由直係軍閥分裂而出。7、江蘇軍閥--齊燮元。由直係軍閥分裂而出。8、桂系軍閥--陸榮廷,沈鴻英。9、粵系軍閥--胡漢民,陳炯明,龍濟光等。10、湘系軍閥--譚延闓,程潛,趙恆錫,湯薌銘。11、黔系軍閥--劉顯世,王文華,袁祖銘,周西成,王家烈。12、滇系軍閥--蔡鍔,唐繼堯。13、川康軍閥--尹昌衡,胡景伊,劉存厚,熊克武,劉湘,劉文輝,楊森等。14、新疆軍閥--楊增新。

  • 2 # 牛哥談人生

    這個問題我曾有關注,我來回答。

    中國歷史悠久,軍閥割據並不是新生事物,自秦代在公元前206年覆亡後,歷代王朝垮臺時往往出現這種現象。民國初期,有人曾對這個時期的軍閥做了概括的探討,並且取得一些統計數字如下:

    (一)大小軍閥人數:按照保守的估計,這個時期的大小軍閥最少有二千。

    (二)軍閥控制的地區:最大的軍閥有一個時期控制四省,小軍閥僅盤踞一個小地區,甚或只有幾個村莊。

    (三)部隊規模:其中以直係軍閥為最大,曹錕和吳佩孚擁有軍隊三十八萬人。奉系軍閥張作霖約有十七萬人。皖系段祺瑞在1922年前後只有四萬人。在同一時期,最小的軍閥僅有士兵一百人,甚至有不足百人的,大多數躲在廣西和四川的山區裡。

    民國初期的軍閥一般可以分為三大派系,即北洋系、地方軍閥和革命派軍閥。

    (一)北洋軍閥

    按一般用法而論,“北洋”與“軍閥”是不可分的,我們談到軍閥時,一般都說北洋軍閥,事實上北洋軍閥僅指軍閥中的一個派系而已,王士珍、段祺瑞、馮國璋三人就被稱為北洋的龍、虎、狗三傑。

    (二)地方軍閥

    主要是東北的張作霖,“紅鬍子”出身;山西的閻錫山,曾在日本受訓;湖南的譚延闓,進士出身;雲南的唐繼堯,曾在日本學軍事;廣西的陸榮廷,原為土匪。他們都曾先後受到各方的拉攏。

    (三)革命派軍閥

    大多數都加入了同盟會,在辛亥革命和1913年的二次革命爆發時都支援孫中山,例如四川的熊克武,江西的李烈鈞,雲南的朱培德,湖南的程潛,廣東的許崇智和陳炯明,河南的樊鍾秀,陝西的陳樹藩等。

  • 3 # 小李老師談出國

    直係軍閥:勢力範圍北京、河北、河南,代表人物曹錕、吳佩孚、馮國璋奉系軍閥:勢力範圍東三省,張作霖、張學良皖系軍閥:北京、河北、安徽,主要人物有段祺瑞、徐樹錚﹑靳雲鵬﹑段芝貴﹑傅良佐﹑倪嗣沖等。晉系軍閥:山西,閻錫山桂系軍閥:廣西,李宗仁、白崇禧川系軍閥:四川,劉湘滇系軍閥:雲南,唐繼堯,龍雲粵系軍閥:廣東,陳炯明東南軍閥:東南五省,孫傳芳青海軍閥:青海省,馬步芳

  • 4 # 謀士說

    民國的軍閥就有點多了,這個很難統計,不過北洋政府時期一共授予了65名上將,這65個上將,在當時都成位稱霸一方的軍閥。而北洋政府時期主要的大軍閥有24個,被稱之為“北洋軍閥二十四位上將”這些上將在北京的身居要職,北洋政府的核心部門都由他們控制。北洋政府軍閥雖多,但是爭奪北洋政府中央權力的幾個大軍閥主要集中在長江吳淞口以北的地區。比如,直系、皖系和奉系,這三地的軍閥,在北洋政府時期最有發言權,其他地區的軍閥都是各玩各的。

    袁世凱稱帝以後,全國的局勢失控,各地紛紛獨立。袁世凱死後,跟隨袁世凱混的那些將軍,控制著北洋政府。各地的軍閥為爭奪北洋政府的控制權,進行了軍閥混戰。然而爭奪中央話語權的軍閥,卻只有直系、皖系、奉系三大派系。其中,直係軍閥的代表人物有馮國璋、曹錕、吳佩孚、齊燮元、孫傳芳等。馮國璋做過代理總統,去世以後,曹錕、吳佩孚成為直系首領。

    皖系軍閥以段祺瑞為首領,主要人物有徐樹錚﹑靳雲鵬﹑段芝貴﹑傅良佐﹑倪嗣沖等。

    直係軍閥以張作霖為主,且在直系、皖系、奉系三大派系當中,以奉系軍閥張作霖為最強。在袁世凱去世以後,直系、皖系、奉系三大派系為爭奪北洋政府的控制權,在京津地區進行戰爭。其中,以段祺瑞為首的皖系軍閥和以吳佩孚、曹錕為首的直係軍閥,於1920年,進行了直皖戰爭,最終皖軍大敗,直、奉兩系軍閥控制了北京政權。後來直系和奉系軍閥因為人事任命問題翻臉,雙方進行了混戰,結果兩敗俱傷,於是進行了和談,歷史上稱之為第一次直奉戰爭。

    1924年9月,直系江蘇軍閥齊燮元與皖系浙江軍閥盧永祥爆發了江浙戰爭,不久奉系軍閥張作霖介入並支援盧永祥。直係軍閥曹錕命令吳佩孚為討逆軍總司令,第二次直奉戰爭爆發。直、奉系軍閥混戰時,馮玉祥、胡景翼、孫嶽等人倒戈,發動 “北京政變”。以曹錕和吳佩孚為首的直係軍閥被趕出了北京,馮玉祥與張作霖進行和和談,因此北洋政府的控制權落入奉系軍閥張作霖的手中。直到張作霖在皇姑屯被日本人炸死,張作霖的兒子張學良東北易幟後,軍閥混戰的局面才得以結束!

  • 5 # 四川達州人

    這要看什麼時候。

    以1913—1926年為界,民國軍閥主體是北洋及地方派系。

    北洋軍閥:

    皖系—皖浙閩魯陝。

    主要領導人:段祺瑞

    1920年7月,皖系戰敗,主力喪失,只殘餘浙江盧永祥,1925年最後失敗。

    直系—蘇贛鄂直

    直係軍閥以馮國璋為領導人,後續領導人是曹錕、吳佩孚、孫傳芳。

    1920年直系戰勝皖係獲得中央政權。1924年馮玉祥倒戈發動北京政變囚禁曹錕,直系開始衰落,1927年吳佩孚、孫傳芳被北伐軍徹底擊敗,直系勢力基本消亡。

    奉系

    為何奉系要單獨說?

    因為奉系本就不是北洋嫡系,不管軍隊建設還是師資力量,軍隊管理體系,奉系充其量只能算北洋旁支。

    1928年,張作霖退回東北被倭國炸死,張學良被爭取,改編奉系為東北邊防軍,形式上與蔣記中央保持統一。

    以1926至1949年劃分,民國有新軍閥與地方勢力。

    1926年藍黨崛起,常凱申第一軍迅速膨脹掌握蘇皖浙贛閩滬等核心地區。閻錫山掌握山西綏遠。張學良掌東北北平直隸。馮玉祥掌握陝西甘肅部分河南。新桂系掌廣西。粵系控制廣東。其餘湘滇黔川及寧夏青海各有大小軍閥。

    經過蔣桂和中原大戰,常凱申大獲全勝,到抗戰前全國只蔣系,東北軍,新桂系,晉綏軍,川滇二馬存在。馮玉祥,湘粵等勢力分裂依附於蔣。

    至1948年,新桂系、閻錫山、川滇二馬均已沒落,但還在努力堅持。傅作義自晉綏軍分離,東北軍,川軍,湘軍,粵軍,黔軍已基本中央化。

  • 6 # 歷史畫中人

    所謂軍閥,是指軍人以武力為後盾,割據一方,自成派系的軍人或軍人集團。但是由中央政府或承認中央政府,以保有並擴張自己的權位,忽視國家的秩序法律。

    詞源出自《舊唐書·郭虔瓘傳》有著名的漢末群雄、北洋軍閥、直係軍閥、皖系軍閥等。近代意義上的“軍閥”一詞,是由梁啟超從日本翻譯而來的。民國軍閥勢力之一,由袁世凱掌權後的“北洋新軍”主要將領組成,袁死後無人具有足夠能力統領整個北洋軍隊及政權,各領導人以省割據導致分裂,以軍隊為主要力量在各省建立勢力範圍。在名義上仍接受北京政府的支配。

    但北京政權實際上由不同時期的軍閥所控制,故而在北洋軍閥時期北京政府又有北洋軍閥政府(簡稱北洋政府)的稱呼。歷史上把長江吳淞口以北的軍閥也稱北洋軍閥。

    歷史上,民國有多少個軍閥?

    民國有8大軍閥。

    民國時期大大小小的軍閥數量眾多,其中影響比較大的有以下幾個軍閥派系:以段祺瑞為首的皖系軍閥、以馮國璋為首的直係軍閥、以張作霖為首的奉系軍閥、桂系軍閥、以閻錫山為首的晉系軍閥以及以劉湘為首的川系軍閥等。

    1、安徽-皖系軍閥

    皖系軍閥的頭領是段祺瑞、孫傳芳。

    袁世凱死後段任國務總理和陸軍總長,掌握了北洋政府大權,皖系軍閥佔據了江蘇、安徽、浙江、福建、江西五省,實力雄厚。直皖戰爭爆發後,皖系軍閥被直、奉聯軍擊敗,段遂匆匆下野。皖系最強大時有6個整編師,20個加強旅,擁兵30餘萬。

    2、河北-直係軍閥

    直係軍閥的首領依次是馮國璋、曹錕、吳佩孚。

    該軍主要盤踞在京漢鐵路沿線的河北南部、河南、湖北、湖南等地,最強盛時有18個師,轄18個獨立旅,總兵力達60萬人。到北伐戰爭爆發時,直係軍閥總兵力已銳減至20萬左右。

    3、東北-奉系軍閥

    奉系軍閥的頭腦是張作霖。

    他控制著東三省以及津浦鐵路之北段和津、京、翼之廣大地區,奉軍編有4師16旅,總兵力約40萬 ,該軍器械精良,訓練有素,是民國五大軍閥中唯一一個擁有自己的兵工廠,並有200餘架飛機的地方武裝割據勢力。至北伐時,奉系擁兵約30萬。

    4、廣西-桂系軍閥

    桂系軍閥(舊桂系),西南地方軍事實力派,其前身為清末廣西邊境巡防隊和廣西新軍,首領陸榮廷,擁眾10餘萬。

    新桂系,首領李宗仁,總兵力約14個團,抗戰時擴編至4個軍48個團20餘萬人。新桂系軍隊參加過北伐、抗戰,該軍紀律嚴明,戰力強悍,屢立戰功。

    5、四川-川系軍閥

    川系軍閥是由7、8個小軍閥整合而成,早期他們在四川境內混戰不休,弄得民生凋敝,百姓苦不堪言。

    後來,劉湘部川軍崛起,並逐一擊敗各路小軍閥,成為獨霸四川的大軍閥 。川軍總兵力大約40萬。抗戰爆發後,川軍誓師出川抗日,立功無數,犧牲甚大。(滇系軍閥首領是龍雲,有3個軍約10萬人馬)

    6、山西-晉系軍閥

    晉系軍閥,主要佔據山西地盤,代表人物閻錫山、徐永昌、楊愛源、商震、傅作義等,晉系軍閥集團統治山西38年之久。

    閻錫山是晉系軍閥的領袖。北伐戰爭時期,閻錫山把晉軍編為三個軍團,共轄12個軍,17個師,12個騎兵師,7個獨立旅,共擁眾20餘萬人。

    晉軍的編制微近奉軍,其軍隊組織和調動都非常秘密,閻錫山的統御術自有一套,保密防諜工作都做得很好,所以他能保持山西一省的完整。晉綏軍的戰鬥力就是以傅作義的三十五師及其後來發展為三十五軍為典型代表。

    7、雲南-滇系軍閥

    滇系軍閥最有名的首領就是曾經推動過“護國戰爭”的蔡鍔將軍。在護國戰爭期間,他進行的反袁戰爭獲得了全華人民的支援。

    8、廣東-粵系軍閥

    廣東當時也存在過軍閥,只是時間稍短,到孫中山建立黃埔軍校後,進行北伐前,廣東就被統一了。在這之前,先後首領就有胡漢民和陳炯明等粵系軍閥。

    民國時期各軍閥出現的原因

    清朝末年,掀起了一陣革命浪潮,辛亥革命爆發後,以摧枯拉朽,勢如破竹之勢迅速在全國捲起了巨大的風暴,各省紛紛宣佈獨立,與清政府劃清界限,宣佈自治,有的省是政府宣佈獨立,而另一部分是軍人獨立。

    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成立,中華民國正式有了一位臨時大總統,即孫中山先生。但孫中山是一個理想主義革命者,在此之前他一直為革命奔走,聯絡,卻從沒有真正治理過一省,一國的政務,而此時袁世凱掌握著北方的軍政大權,也有管理國家的經驗和能力,便將大總統職務移交給了袁世凱。

    袁世凱上任之後建立了北洋軍政府,也的確做了許多實質性的改革,改革貨幣,改革紀年法 ,同時權利的膨脹矇蔽了他的雙眼。1916年1月1日洪憲復辟,袁世凱稱帝,這場鬧劇僅僅持續了83天就隨著袁世凱的死去而終止。

    總結:袁世凱死後北洋軍政府,四分五裂,從此進入了民國的北洋軍閥混戰時期。直到1928年年底,奉系張作霖其子張學良宣佈東北易幟,至此北伐完成,中國大致上完成統一。

  • 7 # 中盟文學

    從清朝滅亡到新中國成立的這三十八年的時間裡,“民國政府”是名義上的中央政府形式上統治中國,實權則歸屬於控制中央政府的各軍閥。尤其在張學良將軍“東北易幟”前的十幾年時間裡(1912-1928),各大小軍閥連年混戰民不聊生,實力強勁的軍閥先後控制北京政府,成為民國政府的實際控制人。在民初的前幾年,一個官員擁兵數千都可以稱霸一方成為人們口中的軍閥,更別說擁兵幾十萬的大軍閥了。那民國時期大大小小的軍閥到底有多少個呢,他們的代表人物都是誰呢,分別控制的範圍有哪些呢?

    北洋大臣袁世凱在逼迫清帝退位之後成為了中華民國的大總統進而名義上統治中國,但其真正能控制的地盤只是北洋新軍控制的地盤,南方數省歸各地實力派新軍控制。在袁世凱死後,北洋軍閥分裂為多個派系,南方軍閥混戰兼併,最終演變成以下幾個實力派:

    一、北洋軍閥

    1、直係軍閥

    代表人物:馮國璋、曹錕、吳佩孚、孫傳芳

    控制範圍:江蘇、江西和湖北三省

    兵力:總計約有25萬

    直係軍閥由北洋軍閥分裂而來,由於其控制人馮國璋為直隸人,因此習慣稱之為“直係軍閥”,後在國民政府的“北伐戰爭”中被消滅(大量士兵被俘編為國民革命軍),退出了歷史舞臺。

    2、皖系軍閥

    代表人物:段祺瑞

    控制範圍:安徽、福建、浙江、山東等省

    兵力:總計約有20萬

    皖系軍閥由北洋軍閥分裂而來,由於其控制人段祺瑞為安徽人,因此習慣上稱之為“皖系軍閥”,在直係軍閥和奉系軍閥的打擊下被消滅,絕大多數皖系軍隊被直系和奉系收編。

    3、奉系軍閥

    代表人物:張作霖、張學良

    控制範圍:東三省、浙江、華北等地方

    兵力:總計約有40萬

    奉系軍閥雖屬於北洋軍閥序列,但袁世凱卻沒有能真正控制過。奉系軍閥不但兵力多,而且有自己的兵工廠、武器裝備齊全(陸海空和坦克),軍事實力很強。由於控制人張作霖是奉天人習慣稱之為“奉系軍閥”。張作霖死後,奉軍“東北易幟”宣佈服從南京國民政府,被改編為“東北邊防軍”。

    二、南方軍閥

    1、四川軍閥

    代表人物:劉湘、劉文輝、劉存厚、楊森等

    控制範圍:四川及雲貴部分地區

    兵力:總計約有20萬

    川系軍閥是民國軍閥最好戰的,幾乎連年內戰。後劉湘擊敗劉文輝和楊森等人,名義上統領四川;抗戰時期,川軍被整編為兩個集團軍出川抗日,這是川系軍閥史上最輝煌的時刻——打國戰。

    2、滇系軍閥

    代表人物:唐繼堯、龍雲等

    控制範圍:雲南全境和四川貴州部分地區

    兵力:總計約有10萬

    滇系軍閥

    3、桂系軍閥

    代表人物:陸榮廷、李宗仁、白崇禧

    控制範圍:廣西

    兵力:總計兵力約15萬

    桂系軍閥在各地方軍閥中單兵作戰實力當屬第一,後在抗戰中可以驗證

    4、粵系軍閥

    代表人物:陳炯明、陳濟堂等

    控制範圍:廣西

    兵力:總計兵力約15萬

    三、其他實力派軍閥

    1、晉系軍閥

    代表人物:閻錫山、傅作義等

    控制範圍:山西、熱河部分地區

    兵力:總計兵力約12萬

    從清朝滅亡到新中國建立,能長達幾十年統治一個地方的人只有晉系首領閻錫山。

    2、西北“五馬”

    代表人物:馬步芳、馬步青、馬鴻逵、馬鴻兵、馬仲英

    控制範圍:陝西部分、甘肅、寧夏、青海、新疆等地

    兵力:約10萬人

    3、馮玉祥的西北系

    代表人物:馮玉祥、宋哲元、韓復渠等

    控制範圍:陝西部分、

    兵力:約15萬人

    馮玉祥本屬“直係軍閥”,在第二次“直奉戰爭”中倒戈幫著奉軍打直軍,直系敗退後,馮玉祥統治西北,後在“中原大戰”中失利,西北軍被分裂。

    由於民國期間大大小小的軍閥太多,這裡只對勢力強的軍閥,有部分勢力較弱的不做統計如黔系和湘系等。

  • 8 # 史不知味

    曾經有歷史學者進行過統計,自從袁世凱病逝了之後,出現了大大小小的軍閥有三千餘人之多。

    這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數字,也反映出了那個時代的混亂以及絕大多數百姓生活之艱難。

    何謂軍閥?

    軍閥之所以被稱為軍閥,他實際上首先就是一個將領,手中控制著一定數量的軍隊,然後擁兵自重或者說各自為政。

    這些軍閥之所以能夠控制並且養活一定數量的軍隊,那就在於他們各自為政,隨後瘋狂刮地皮。

    這實際上就是一個惡性迴圈。

    軍閥想要擁兵自重,想要保住自己手中的地盤,就必須擴充自己的實力。

    他們想要擴充自己的實力,就必須得擁有足夠的財力。

    他們想要擁有足夠的財力,就必須繼續瘋狂地刮地皮。

    這也是當時有軍閥提前徵稅並且已經徵到了21世紀的原因所在,所以當時絕大多數百姓都生活於水深火熱之中。

    軍閥之害,也在於此。

    雖然大大小小的軍閥多達三千多人,不過能夠稱為大軍閥者,其實也不過寥寥數人而已。

    也許不少人會將袁世凱視為一個大軍閥,可實際上在我看來,老袁並不能算作是一個軍閥。

    老袁擔任大總統期間,各省督軍其實基本上都聽命於北洋政府,並沒有形成各自為政這一局面。

    這也是老袁稱帝之時,各省督軍紛紛在“推戴書”上簽字的原因。

    老袁病逝了之後,手握重兵的督軍們誰也不肯服從於誰,這才正式分化並形成了各系軍閥。

    所以,老袁不僅是北洋政府的掌控者,更是一國大總統,並非一個擁兵自重而佔據一方的軍閥。

    老袁病逝之後,分化出了各系軍閥,比如同出於北洋一系的皖系、直系以及奉系。

    皖、直、奉三系可以稱為中樞軍閥,因為他們都曾是一個時期之內勢力最大的大軍閥,並且都曾掌控過北洋政府。

    北洋政府存在的時間是1912年至1928年,雖然只有短短16年,但卻可以大致分為四個時期。

    第一個時期是1912年至1916年,這個時期是袁世凱掌權時期,不過老袁並不能稱為一個軍閥。

    第二個時期是1916年至1920年,這個時期掌控北洋政府的人是皖系軍閥段祺瑞。

    雖然老袁病逝了之後是黎元洪當了大總統,但是黎元洪手無一兵一卒,所以北洋政府控制在段祺瑞手中。

    第三個時期是1920年至1924年,這個時期掌控北洋政府的人是直系曹錕和吳佩孚。

    馮國璋病逝了之後,曹錕和吳佩孚徹底控制了直系,隨後於1920年的直皖戰爭中打敗了段祺瑞。

    曹、吳打敗了段祺瑞,自然也就控制了北洋政府。

    第四個時期是1924年至1928年,這個時期掌控北洋政府的人是馮玉祥和奉系張作霖。

    馮玉祥原屬於直系,後於1924年對吳佩孚倒戈一擊之後便開始自成一系,素有“西北王”之稱。

    他在1924年之後曾經一度掌控北洋政府並控制了京畿地區,這也是馮玉祥一生當中的巔峰時刻。

    張作霖後來聯合了直系驅逐了馮玉祥之後,才正式控制了北洋政府。

    1928年張作霖兵敗而不得不選擇返回奉天,而在途中遇難身亡,後來接手奉系的小張選擇了易幟。

    張作霖之死,也意味著北洋政府的終結。

    而在中樞之外,則還有很多地方軍閥。

    直系除了掌控北洋政府的曹錕和吳佩孚之外,實際上還有盤踞於東南一帶的孫傳芳。

    孫傳芳勢力最大的時候曾一度控扼浙、閩、蘇、皖、贛五省,為五省聯軍總司令,1927年敗於北伐軍之手。

    閻錫山於辛亥之時坐上了山西督軍的位置,自此之後主政山西長達38年之久。

    張宗昌原本投靠了直系馮國璋,馮國璋失勢了之後轉投曹錕不成,於是北上投靠了奉系張作霖。

    張宗昌在奉系麾下迅速崛起並在1925年成為了控制山東的一方軍閥,一直到1928年兵敗下野。

    而在張宗昌之後控制山東的軍閥則是韓復榘,一直到1937年逃離山東,而後在1938年被槍決。

    桂系曾以陸榮廷為首,陸榮廷式微之後又多了一個沈鴻英。

    隨後李宗仁、黃紹竑和白崇禧三人聯手組建“定桂討賊聯軍”,用了兩年時間打敗了陸榮廷和沈鴻英。

    自此之後,李、黃、白三人並稱桂系三雄。

    後來黃紹竑脫離了桂系,於是桂系又成了“李白”二人的天下。

    “李白”自1925年掌控桂系開始,一直到了1949年方才結束。

    “李白”之桂系也是1928年之後,勢力最大的地方軍閥,沒有之一。

    1928年之後,可與蔣志清爭鋒者,唯李宗仁一人而已。

    粵系軍閥代表人物當為陳炯明,1925年敗北。

    滇系軍閥代表人物則是唐繼堯和龍雲,唐繼堯於1913年至1927年控制雲南,龍雲則在1927年至1945控制雲南。

    湖南曾控制在張敬堯手中,後於1920年被譚延闓和趙恆錫等人驅逐。

    趙恆錫又於同年驅逐了譚延闓,從而控制了湖南,一直到1926年被唐生智驅逐。

    湖北先有王佔元,後有蕭耀南。

    貴州先有劉顯世,後有彭漢章。

    四川自蔡鍔將軍病逝之後,陷入了長期的軍閥混戰,最後由劉湘一家獨大。

    餘者不再一一贅言。

    總之,軍閥數量極多。

    不過,北伐軍興之後,幾乎所有的軍閥則又歸於國民政府旗下,至少1928年之前的亂象鮮矣。

    雖仍有西北諸馬、盛世才之流,但實際上他們只能算是中等偏下的軍閥而已,並不足以影響大局。

  • 9 # 李敬章

    在民國初期,軍閥每個省份都存在無非大小而己...最大的是東北奉系及西北馮餘還有主政山西的閻系及兩廣的李系等。

  • 10 # 情感客站

    民國軍閥派系,中華民國曆時38年,在這38年裡一共經歷了兩代中央政府,而這兩代中央政府又都是軍閥政府,咱們可以這樣認為,民國的這38年裡,其實就是中國近代史上的軍閥年代,軍閥混戰是民國曆時上的重要內容,這也同時加快了民國時期提早的結束。民國軍閥大大小小一共有30多個,還有的一些當地小的軍閥,在這就不一一提了!在這呢,我就說說民國前八的軍閥。

    第一位:

    北洋軍閥-袁世凱

    北洋軍閥的創始人其實是清末權臣李鴻章所建,而讓民國實現第一次形式上的統一的確是袁世凱,所以拍第一位。

    第二位:

    皖系軍閥-段祺瑞

    從北洋軍閥分裂出去的皖系軍閥,在當時震驚中外的“三.一八”慘案就是段祺瑞執政時期,慘案發生後,這也導致了段祺瑞執政黨的垮臺。

    第三位:

    直係軍閥-曹錕

    北洋時期直係軍閥首領,中華民國第四任大總統。當時有吳佩孚等大力支援!曹錕一生的恥辱,我覺得應該就是賄賂各大官員,進行選舉!

    第四位:

    奉系軍閥-張作霖

    張作霖出身綠林,當過鬍匪,因此也被人稱為“胡帥”,由一個被清政府招撫的土匪頭子,升至奉天督軍東三省統領!他統治中國東北長達十三年,成為北洋軍閥中別具一格的傳奇色彩任務

    第五位:

    桂系軍閥-李宗仁

    曾任中華民國首任副總統,代總統,他是北伐戰爭中有著重要影響的一位人物。

    第六位:

    晉系軍閥-閻錫山

    晉系軍閥首領,統治山西38年之久,還有幾位主要將領,徐永昌,楊愛源,商震,傅作義等

    第七位:

    滇系軍閥-唐繼堯

    滇軍是舊中國軍閥割據時代一支很有代表性的地方軍閥勢力

    第八位

    黔系軍閥-劉湘

    黔系軍閥也是西南軍閥中一支重要的力量。

    其他還有一些軍閥,比如湘系軍閥:譚延闓,程潛,趙恆錫;四川軍閥:尹昌衡,胡景伊,劉存厚,熊克武,劉湘,劉文輝,楊森等;浙系軍閥:孫傳芳。在此不一一介紹

  • 11 # 勇戰王聊歷史

    往大了說,民國的大軍閥只有6個:直系、奉系、皖系、桂系、川系(或滇系)、晉系!但是,每一系軍閥都不是鐵板一塊,裡面也是有很多小團體和小山頭。而且,各地地方又有自己的武裝部隊。

    所以,按照我的觀點,全國有多少個縣城,就有多少個軍閥!全國有多少個“保安團”就有多少個軍閥!生逢亂世,有槍有人並擁有當地政權的,就是軍閥!

    1914年5月20日,北洋政府頒佈《地方保衛團條例》,全國各地的保安(衛)團一類的地方武裝,如雨後春筍一般,遍地都是!這些地方武裝往往都是地方豪紳富商出錢組建的,名曰配合軍警維持地方治安,實則是一方割據武裝!

    民國時期,全國至少有上千個縣。那麼,民國就有上千個軍閥。這些縣的保安團一把手,就是本縣的“大軍閥”。

    保安團就是當地鄉紳富商稱霸鄉鄰的“暴力工具”!其成員多是地痞流氓之流,沒有文化,幹一些魚肉相鄰的事。等到日本人來了,這些人大都成了偽軍。

  • 12 # 門外老漢

    民國時期,各派系軍閥之間相互割據,不止是我們耳熟能詳的大軍閥,還有許多不知姓名的小軍閥。

    清朝覆滅後,孫中山建立起中華民國,但是這次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卻被袁世凱奪取,隨後以袁世凱為首的北洋軍閥建立起北洋政府。圖為袁世凱

    同革命黨有過交情的山西王閻錫山,也是在這個時候宣佈了加入北洋政府,擁護袁世凱。但是北洋軍閥內部卻是兩大派系軍閥明爭暗鬥,袁世凱死後,北洋軍閥分裂成以段祺瑞為首的皖系、以馮國璋為首的直系兩大系。同時,張作霖為首的奉系軍閥也在東北崛起。圖為張作霖

    就這樣,北洋政府政權先後被直、皖、奉三大軍閥相繼掌握。北洋軍閥中還包括主要以合稱為“西北三馬”的馬步芳、馬鴻逵和馬鴻賓為首的馬家軍閥。西北地區先後有兩個軍閥,其中以馮玉祥為代表的前西北軍和以楊虎城為代表的後西北軍。

    再看南方軍閥,其中滇軍軍閥、川軍軍閥、湘軍軍閥都在這個時期得到壯大,並且在抗日戰爭事情為了國家損失慘重。其他的粵軍軍閥、桂軍軍閥也都在國民革命時期立下功勞。

    總的來說,民國時期,軍閥數量龐大,割據行為十分嚴重。一個派系中可能都有多個小派系,相互明爭暗鬥,你訛我炸。但是雖然他們相互爭搶地盤,卻很少有軍閥宣佈獨立,一方面害怕被其他軍閥聯合討戈,還有一方面他們都有著強烈的民族主義,不願去分裂這個國家。但是話又說回來了,這樣打來打去勞民傷財,國家發展停滯不前,民聲哀道,也給新民主主義革命爆發埋下了伏筆。

  • 13 # 達摩說

    民國時期的軍閥特別特別多,簡直就像天上的星星,數都數不清。

    但如若概括點兒說,也就那麼十幾個派系。

    第一,皖系軍閥。以段祺瑞為首,主要包括徐樹錚、靳雲鵬、段芝貴、傅良佐、倪嗣沖、張懷芝、張敬堯、陳樹藩、盧永祥、吳光新等,其勢力最強時控制安徽、山東、浙江、福建、陝西等地。

    第二,直係軍閥。以馮國璋、曹錕和吳佩孚為首,主要包括孫傳芳、王佔元、蕭耀南、蔡成勳、王承斌、齊燮元等,其勢力最強時控制河北、江蘇、江西、湖北等地。

    第三,奉系軍閥。以張作霖為首,主要包括張作相、李景林、韓麟春、姜登選、張宗昌、郭松齡、楊宇霆、孫烈臣、張景惠等,其勢力最強時曾控制長江以北的大半個中國,長期盤踞東三省。

    第四,晉系軍閥。以閻錫山為首,主要包括徐永昌、楊愛源、商震、傅作義等,其主要勢力集中在山西。

    第五,西北軍。以馮玉祥為首,主要包括宋哲元、鹿仲麟、劉鬱芬、張之江、李鳴鐘、孫良誠等人。

    第六,滇系軍閥。前期以唐繼堯為首,後期以龍云為首,主要包括盧漢、胡若愚等,其主要勢力集中在雲南。

    第七,桂系軍閥。前期以陸榮廷為首,後期以李宗仁、白崇禧為首,其主要勢力集中在廣西一帶。

    第八,黔系軍閥。以劉顯世為首,主要包括袁祖銘、周西成、王家烈等人,其主要勢力集中在貴州。

    第九,粵系軍閥。前期以陳炯明為首,後期以陳濟棠為首,其主要勢力集中在廣東。

    第十,川軍。川軍始終派系林立,沒有一個統一的領導,主要有劉存厚、熊克武、劉湘、劉文輝、楊森、鄧錫侯、潘文華、王陵基等。

    十一,湘系軍閥。其主要勢力在湖南,主要有湯薌銘、唐生智、譚延闓、何鍵、趙恆惕、程潛等。

    十二,馬家軍。其勢力主要在寧夏、青海、新疆一帶,主要人物包括馬步芳、馬鴻逵、馬鴻賓等。

    十三,陝西軍閥。主要盤踞在陝西,主要有劉鎮華、楊虎城、郭堅、黨玉琨等。

    十四,新疆軍閥。主要盤踞在新疆,主要有楊增新、金樹仁、盛世才等。

  • 14 # 大國布衣

    歷史上袁世凱是很有能力的,但在他死後整個中國找不到出另一“領頭羊”,然後北洋軍內的派系鬥爭嚴重,各省為了自己的政治利益開始組建軍隊劃分勢力。

    袁世凱去世後,北洋軍分裂為段祺瑞為首的皖系、馮國璋的直系、張作霖的奉系。

    北洋政府當時是被國際認可的,而能夠得到北洋政府的領導權就意味著可以獲得關稅和外國貸款,因此這時候的三系一直在爭奪北洋政府的控制權、

    1916年到1920年皖系一直控制北洋政府,但作為總理的段祺瑞和總統黎元洪兩人矛盾嚴重,張勳復辟後黎元洪被趕下臺,馮國璋坐上了總統的位置。

    1919年馮國璋去世,曹錕領導了直係軍閥,次年曹錕與奉系等八省軍閥聯盟對抗皖系,而後直皖戰爭爆發。戰後,徐樹錚、段芝貴等十幾人被通緝,皖系從此走下坡。

    因為直皖戰爭結束後的利益問題,直奉也開始對戰,張作霖潰敗退出關外。1925年吳佩孚發動了反奉戰爭,驅逐蘇皖等地的奉系勢力,1926年張作霖聯合日本南下入關,馮玉祥被逼到北京至昌平防守,奉系佔領北京。

    此後,張作霖與吳佩孚直奉聯合,將馮玉祥趕到綏遠,但事後張作霖沒給吳佩孚應有的好處,北洋政府此後也一直被奉系控制,直到北伐結束。

    1926年蔣中正發動了北伐戰爭,吳佩孚被擊敗,此後一蹶不振。

    馮玉祥、閻錫山被迫加入國民革命軍。

    張作霖退出北京,撤到關外,被日本人暗殺。

    1928年12月,張學良宣佈旗下部隊統一歸於南京國民政府。

    此刻,軍閥割據時代才徹底結束。

    民國曆史的軍閥派系最大頭的是上面講的皖系、奉系、直系,但後來又衍生出大大小的的十幾個軍閥。

    北洋軍閥

    皖系:段祺瑞、徐樹錚、張敬堯、吳光新等。

    直系:馮國璋、曹錕、吳佩孚、孫傳芳等。

    奉系:張作霖、張學良、李景林、張宗昌等。

    晉綏系:閻錫山、傅作義、徐永昌。

    西北軍:馮玉祥、宋哲元、鹿仲麟、張之江等。

    其他:石友三、孫殿英、韓復渠等。

    西南軍閥

    滇系:唐繼堯、龍雲、胡若愚等。

    桂系:沈鴻英、陳炳琨、李宗仁、白崇禧等。

    粵系:陳炯明、陳濟堂。

    黔系:劉顯世、袁祖銘、周西成、王家烈。

    湘系:唐生智、何鍵、程潛。

    川軍:劉存厚、熊克武、劉湘、潘文華等(川軍沒有統一體系過)

    西北軍閥

    陝西:劉鎮華、楊虎城、郭堅、黨玉琨。

    新疆:楊增新、金樹仁、盛世才

    馬家軍

    西北五馬、西北三馬:“寧夏”馬福祥、馬鴻賓、馬鴻逵,“青海”馬麟、馬步芳、馬步青,“新疆”馬仲英。

    事實上,從袁世凱去世後的時期,派系並不是很多,但到老蔣上臺後,盤踞中國的各系反而更。這些軍閥雖然沒有明面割據,歸南京政府統一管理,但事實上每個人都心懷鬼胎、各自為政。

  • 15 # 今夜無眠的你我

    雖然不像天上的星星那麼難數,但是確實大大小小的,太多了,起碼不下萬個

  • 16 # 聰明的小龍女

    歷史上,民國時期共有大大小小的軍閥多達三四千人,不同派系也多達百個,最厲害或名氣最大的軍閥也有教百位之多,整個民國時期,中華大地遍佈都是不同軍閥。

  • 17 # _微胖女神_840

    滿清被趕下臺後,袁世凱逆歷史潮流自已當起皇帝。可謂是順世著昌,逆世者亡!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民國初期,群雄逐鹿。民不聊生,箸名的軍閥有車東北的“張作䨬山西的閻錫山 ,新疆的盛世才,寧夏的馬鴻奎 青海的馬步芳 。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不做戀愛終結者,學會維持一段長期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