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梔禮
-
2 # 大馬猴遊戲時刻
如果您是北京人兒推薦您讀《玩兒》,喜歡生活,享受生活,喜歡玩兒。讀玩兒最適合不過了。
《過得剛好》像是郭德綱的一本相聲集,喜歡相聲,喜歡的德雲社推薦讀。
《過得剛好》是一本有鮮明的郭德綱風格的圖書作品。在這本書中,你能看到行文冷靜、處變不驚的郭德綱,也能看到當年語言犀利、口無遮攔的郭德綱,同樣能看到一個才華橫溢的郭德綱。同時,這是一本拒絕傳遞任何價值觀的閒書。你能看到郭德綱講述人生四十年的歷歷過往,你能看到郭德綱如何走到今天,但是我們無法給你提供勵志的功能。你能看到郭德綱寫侯耀文先生、張文順先生、于謙老師以及德雲後臺各種有趣的事情;你能看到郭德綱寫相聲界的大師侯寶林先生、劉寶瑞先生等曲藝前輩,也能看到郭德綱寫相聲界的舊事醜聞,眾多不會說相聲的相聲大腕的故事;你還能看到郭德綱寫的讀書筆記、生活感悟,你還能看到郭德綱寫的段子。整體上來說,這是一本有趣的書,也許能讓你瞭解真實的郭德綱,也許能讓你在閱讀的過程中獲得快樂,但一定是值得一讀的。
于謙師傅用著說相聲的文字來敘述著自己過去那段偷得浮生半日閒來玩遍自己能接觸到和想到的各種有趣的玩兒:黑白雙煞貓、深秋的北京山區的捕鳥,小時候的鴿群、公園夜間撒網捕魚、熬鷹,目前讀到的這些中,那隻白貓的韌勁、深秋北京山區的層林盡染、晝夜溫差、山間野果等,迷路迴歸以及另一隻放飛的鴿子,公園裡“拉著不走、打著倒走”夜間撒網捕魚的那份緊張刺激、熬鷹過程中的瞠目結舌跟人類的機關算盡只是為了那份佔有、指揮動物的雄赳赳,這些“目之所及”在字裡行間迎面撲來,于謙老師並非自己說那樣小學語文不及格,相聲水準加上自己喜歡著的的那份玩兒所呈現出淋漓盡致的那些好玩,也是如作者所言,或者捕鳥、捕鴿子、抓魚、深秋用“誘子”捕鳥中看到的“鳥間百態”等,我們應該體會的人與人相聚過程、跟朋友之間協作去準備、完成某種玩兒,在玩兒這些過程中所獲得的體驗感、朋友之間互損的快樂,之間喝酒侃大山、談天說地的天南地北,而結果並不是那麼重要。這也是需要能夠玩得來、懂得玩的三五成群一起,開闢各種有趣的玩兒。
-
3 # 下飯娛樂醬
這麼說吧,如果您是一位鋼絲,甭管是自身的還是剛入行的,建議您讀一讀郭德綱的《過得剛好》。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本《過得剛好》是散裝的郭德綱自傳。文中秉承了老郭一貫的文采斐然,各種引經據典用的是行雲流水,但是絲毫不影響閱讀流暢性。反而讓人有一種很痛快的感覺。
如果您是一位老北京或者是在天津,南京等地生活的人,可以看一看于謙的《玩兒》。當然其他地的也可以看。但是畢竟老一點的城市才是玩主的聚集地。大部分的人還都是沒有時間和金錢過得和謙哥一樣瀟灑。《玩兒》這本書就是謙哥這麼多年玩經驗的,風格和老郭差不多,比較鬆散。但是讀起來很是愜意,很是適合在午後的Sunny下,泡一杯茶,點一根菸。讀上一讀。
老郭這一路走來,坎坷崎嶇。經歷了三進北京的落魄漂泊,也經歷了那一段的意氣風發,言辭犀利,經歷的多了,見的也廣了,心境也沉澱下來了。《過得剛好》這本書裡大致描寫了老郭幾十年的歷程,也寫了許多曲藝圈的名人軼事,如果你經常聽老郭的段子,幾乎還能在書裡找到老郭不少段子的原版或者延伸。
圈兒裡圈兒外對於謙的評價幾乎都是淡泊名利,過的瀟灑。這本書裡得到了集中體現。從他描述的抓鳥捕魚,鬥蛐蛐養馬等各種玩,還有各種小玩意兒,你知道的,不知道的,幾乎都在書裡有。讀完了之後大漲見識。不禁讓人感嘆人家過的這才叫日子。
-
4 # 碧伶居士
如果要讀,那當然是于謙的《玩兒》啦,在我自己詞曲的新北京民歌《手把件兒》中有段詞兒,您聽聽,“北京人兒,自打小兒天生就會玩兒,上眼的物件兒賽心肝兒,到了手的寶貝兒不拾閒兒。。。”,說的就是于謙這種人。
-
5 # 東方紅903
《過得剛好》我看過,寫了一些相聲業內的恩怨情仇,必竟是一家之詞,沒必要當真。就算兩個人上法庭打官私,法官也不可能只聽原告的,也得讓被告說話。
-
6 # 雨兒觀世界
這倆本書我都喜歡,沒有辦法分出高下來,首先說題目《過的剛好》和《玩兒》,用一種戲說的題目卻是表達了中國倆種傳統文化之間的極致。從深層次來講,是一種中庸思想的嚮往和道家思想的實踐。老郭希望過的剛好,卻總是在極致的人生旅途上奔跑,要不苦到極致,要麼福到極致,要麼語言犀利,要麼沈默獨具,所以他更加希望“剛好”兩字。老郭和謙哥表達的都是自己缺少的,老郭需要剛好,謙哥需要玩兒好。這像圍城,心裡嚮往什麼自己最清楚。
"就算熬成了太上老君,也是給玉皇大帝燒鍋爐的。"很喜歡郭德綱寫給於謙新書《玩兒》序文中的這句話。就憑這個序足以表明老郭的文化底蘊,以及對謙哥的理解。
這本書我也很喜歡。整體風格很有老北京的味道,彩頁插畫更是突出了這種底蘊。字裡行間讓人感受到的是生活就是一種享受,會玩兒才會充分享受生活的點點滴滴。不懂玩兒是一種缺點,玩兒是天地之間學問的根本。人生在世,誰都需要有點玩兒的精神,你一認真就輸了。
然而李詠和謙哥的一次訪談節目就談到了”玩兒“這個問題,聊完以後,李詠敬了謙哥一杯酒。現在看來李詠被謙哥說中了,李詠是拼了一輩子,並不快樂的人生。
那謙哥的意思是什麼呢?那就是你來幹一件事,如果不是你愛好的東西,那麼你乾的越久越累,反過來講,如果你乾的是你的愛好,用一種玩兒的心態來幹,那麼別人看到的是你在拼,實際上你自己知道你只是在玩,這樣人這一輩子就變得非常輕鬆。或者我們可以這麼理解玩兒到極致就是拼,是一種實現自我價值的拼搏。但精神上是愉快的不覺得累。
而《過的剛好》這本書有著極其鮮明的郭式風格,嬉笑怒罵皆成文章,妙語連珠,文字獨特,語言幽默風趣,讀之不禁令人捧腹,為讀者營造了一份無與倫比的閱讀快感,這份快感和他的相聲作品一樣過癮。即使面對著臺下無人的慘淡局面,郭德綱依然保持著他的幽默感。
雖然這本書的名字叫過的剛好,但是裡面的經歷卻不是剛好,裡面的苦到不了盡頭, 引用一句原文“在北京吃苦多年,我從來沒哭過,這是僅有的一次。那時候,看不見光明,也不能回家,前途一片渺茫。”
這倆本書都是有鮮明特點兒的書,玩兒到極致就是拼,老郭一直在為自己喜歡的相聲拼,更羨慕謙哥的灑脫不羈,熱熱鬧鬧,過的剛好。實際上是謙哥“玩兒”的極致被老郭做到了,而“過的剛好”的極致被謙哥做到了。倆個人一生互補互相吸引。
回覆列表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增廣賢文》有言: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聽過德雲社相聲的都知道郭德綱有個定場詩最後一句是“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全詩:
諸惡莫做,眾善奉行。
遠報兒女,近在己身。
蒼天有眼,報應分明。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這兩天在讀郭德綱老師寫的一本書,叫做《過得剛好》。講的是他自己人生40年的江湖過往。文字記錄下來了郭德綱這些年的心路歷程。
郭德綱說自己一路走來,很多同行阻撓他的從藝生涯,有人預言他火不過明天,有人預言他火不過當年夏天;更有同行跑去相關部門告御狀要求封殺他,說他有反動言論;還有同行在老輩相聲藝術家那挑撥離間,聯合相聲界人士抵制他,詆譭他。我只能說他太成功了,越成功的人,被非議得越多。
說實話,在10年前後網上對郭德綱口誅筆伐的時候,我也不懂事的跟著一幫人瞎起鬨,那時候可以叫水軍,可以叫憤青,現在叫槓精或者叫鍵盤俠。人人就盼著別人點不好。
慢慢的年紀大了,見的多了。才認識到。
肯承認別人優秀的人,往往自己也不會太差。因為他懂得欣賞,這是追逐的前提。而不是去貶低,用語言強行把他拉下來安慰自己。
書中看郭德綱寫栽培過他,指點過他的前輩,他完全收斂起了他那股玩世不恭的樣子,字字誠懇地或紀念恩師,或感念前輩。這樣知恩圖報的人,真的很難不讓人很喜歡!再看近年來的德雲社,可以說是撐起了中國相聲界乃、笑星演藝界的一片天。承認別人的優秀並不難。
有人說我變了,其實我原來什麼樣現在還什麼樣,只不過原來在井裡一身泥,有人在井邊看我,覺得挺好玩。後來我上來了,洗乾淨換身衣服開車走了,井邊這人說我膨脹了。其實不是我膨脹,是他失落了。
引自 魚龍夜話:男人四十
常常在想,我自己又何嘗不是這樣感覺他人,真的很慚愧。
郭德綱寫給兒子的成年寄語:“但行好事 莫問前程”。
如今,郭麒麟已然24歲了。前兩天又上了各種熱搜,郭德綱那封千言的叮囑不知道當時有沒有印在他的腦海裡,但是現在的郭麒麟卻做到了郭德綱希望的樣子。
我騎電瓶車的時候討厭開汽車的,亂按喇叭,亂打轉向燈,開車不看路,看那麼快,著急投胎啊。
我開汽車的時候討厭騎電瓶車的,開車不看路,紅綠燈口占著右轉路口,各種逆行,不帶頭盔亂轉彎。
仔細想想自己騎車的毛病,開車的暴脾氣。我討厭的不都是自己這種嗎?
想想已經快30歲的人了,可能人生已經進入一定的瓶頸期。但是自己之前設定的目標依然存在,讓它模糊化成心中一盞明燈,指引前行的北斗星。任何事都有因緣,你有機會由明燈指引到達目的地,緣是此時此刻你有機會為之努力。緣分不易,但行好事最好的心態是,慶幸自己有機會做你當下做的事,因此要加倍珍惜。對於結果,放下迷執。自己現在遠遠到達不了這種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