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清落alo

    對張艾嘉瞭解不深,我只知道她是70年代的美女,演過金玉良緣紅樓夢裡的林黛玉,個人感覺不是很適合那個角色,但是她長得很甜,唱歌也不錯。現代裝比古裝好看。

  • 2 # 田金雙

    不可否認,張艾嘉是我喜歡的為數不多的演藝才女。除此之外,還有劉若英。

    如果說張艾嘉身上更多理性的話,劉若英身上更多感性。兩者對生命、藝術和愛情的認知截然不同。

    許多年前,我上大一,剛剛經過失戀的陣痛。那時我拼命地縱酒,酩酊大醉後愛上了張艾嘉和王傑的老歌。其中一首就是張艾嘉的《愛的代價》。當時,學校正是午休時間,廣播裡播放那首老歌,瞬間淚流滿面。

    “還記得年少時的夢嗎?像朵永遠不凋零的花,陪我經過那風吹雨打,看世事無常,看滄桑變化……”陪我走過這段艱難的歲月。年少輕狂啊,卻又如此真實。

    再後來,多年後漂泊北京從業,始以瞭解到張艾嘉祖籍山西五臺,是一個全能型女藝人,不但是優秀的歌星、演員,還是女性導演、編劇、製片。此女曾榮獲兩屆臺灣金馬獎影后、兩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影后、一屆金馬獎最佳女配角獎。就連當時的“臺灣音樂教父”羅大佑都稱之為“小妹”。張艾嘉更是被李宗盛、梁詠琪稱為“張姐”。當年美國《時代》雜誌曾以三頁篇幅推介的人物。 不過我對“張姐”的印象很長一段時間依舊停留在《愛的代價》上。

    細細歷數,張艾嘉的作品非常多,歌曲《童年》、《忙與盲》曾風行港臺大街小巷,而其為嘉禾公司主演《飛虎小霸王》、《龍虎金剛》更是奠定70年代兩地影壇偶像明星的不二位置。不過我本人更喜歡她與楊德昌主演的《我的爺爺》、《光陰的故事》和《阿郎的故事》。 順便一提的是,喜歡《阿郎的故事》除了因為“波波”之外,主要因為裡面還有一個“阿郎”的扮演者周潤發。

    總體來說,張艾嘉戲路寬廣,風格多變,無論是文藝片還是商業片都表演得遊刃有餘。但有一點卻是相似的,其每部作品都和“愛”有關。觀其事業和家庭及藝術走向,經歷非常,旁人難以揣測,但大可以用“愛的代價”四個來形容。

    有些時候,某個人生階段或狀態,聽聽知性才女張艾嘉和劉若英的聲音足以慰藉我們漂泊無依的內心,哪怕我們內心傷口累累。誰能說劉若英登臺唱歌時縱聲大哭不是一種“愛的釋懷”和內心釋然呢?這也是一種力量。

  • 3 # 貓王說事

    有沒有這樣一種女人,你看到她的時候,會忘掉她的年齡忘掉她的性別,她沒有高調的明豔,卻有低調的親切。

    有沒有這樣一種女星,她可以跟偶像派比漂亮,跟實力派比才華。

    在我心目中唯一能在時光裡驚豔,堅定地走在自己的路上的人,只得一人——張艾嘉。

    01

    此前張艾嘉已作為嘉賓做客許知遠的節目《十三邀》,兩人在片中暢聊文化、年代、電影。節目播出後,無數網友評價“可愛又詩性”“一個豐富而有趣的靈魂”“眼睛裡保持著對世界的好奇和憧憬,這樣的人拍出的電影也會如其人一樣鮮活吧。”

    最近張艾嘉執導的《相愛相親》口碑攀升,影片主要講述了三代女人因為家庭矛盾交匯到一起,牽扯出三段不同時代的愛情,又因此引出一系列與愛相關的溫暖和感動,勾出了一段昔日的心酸戀情。

    雖然打得是一副親情牌,但是是真的走心、動人的。

    沒有太跌宕起伏的情節,只有淡淡地訴說與剋制地情感傳遞。這讓整部電影看上去很有沉靜的味道,不急不躁,平平淡淡,卻觸人心絃,是那種有沉澱厚度的電影。

    而這一風格,正是張艾嘉最擅長的,打這副走心的親情牌的技能可以說是老司機級別的。張艾嘉越來越有種女版侯孝賢、楊德昌的感覺,對生活觀察之細膩,對人類情感理解之透徹,非常服氣!

    02

    張艾嘉曾說:“我從來沒有我該怎麼辦的想法,當有難題的時候,我只是努力去做,然後靜靜的等待答案。”

    張艾嘉出名的時代是一個才女輩出的年代,如林青霞、王祖賢、張曼玉等,都是最好的演員,在結束演藝生涯結束後,要麼相夫教子,要麼隱匿於世。只有她不安於做一個演員,積累智慧,繼續自己的事業。

    她從來不給自己設限。

    橫跨了歌手、演員、導演、編劇、監製等不同的領域,並都取得不錯的成績:

    作為歌手的她,把《童年》和《愛的代價》唱紅了一個時代。

    作為演員,19歲就涉足影壇的她曾主演過近百部電影,並榮獲兩屆臺灣金馬獎影后、兩屆香港金像獎影后和一屆金馬獎最佳女配角獎。

    而身處林青霞、林鳳嬌雙林並立的拼臉時代,她又一個漂亮的轉身,憑著《最愛》等一部部電影完美跨界,成為導演、編劇、製片,開闢了一條與漂亮偶像截然不同的“事業女性”道路。

    03

    有人說,七十年代的女星們都紛紛遲暮,只有張艾嘉卻分分鐘如朝陽。

    她在每個年齡階段都展示著自己生命最好的狀態,青春時期的亮麗活潑古靈精怪,中年時期的嫵媚婉轉沉著內斂,她都用鏡頭記錄和述說。

    即使是她正步入老年,她仍可以笑著對那些看完《念念》後落淚的年輕人說”你們哭 ,是因為我臉上的皺紋嗎?"。

    張小燕在節目裡說,張艾嘉年輕的時候,工作一定要做到累到住院為止。直到今天,她也沒有停下腳步。她說她到現在都還時刻帶著筆記本記東西,開玩笑說小時候唸書不想寫功課,現在全都罰回來。

    可能恰恰是她從來沒有過驚心動魄的美,她的美是靜水流深的,第一眼不覺得好,越看才越好。所以她臉上寫滿皺紋和滄桑的時候,我也不覺得意外和落差。

    張艾嘉的美,在時光之外,獨自妖嬈。

    如果我們沒有認真地年輕過,至少可以像張艾嘉一樣,優雅地老去。

  • 4 # 好歌獻給你

    張艾嘉是“精緻”女人的典型代表,是中國才女的一面鏡子,很難讓人不喜歡她。

    嚴格來說,張艾嘉算不得真正意義上的大美女,與她同時代的林青霞、林鳳嬌,以及後來的關之琳、鐘楚紅,都是美到不可方物的人間絕色,但張艾嘉從來不憷與她們同框。

    在影視方面的表現上,如果用獎盃衡量,張艾嘉對那些大美女們絕對是碾壓態勢的!華語影壇上最有說服力的兩個獎項,金馬和金像,張艾嘉各收穫兩座獎盃,這個成績放在一眾天仙姐們群裡,一騎絕塵式的存在。

    在華語歌壇上的表現,教父羅大佑石破天驚的首專《之乎者也》,多虧了她跑前跑後的張羅才能問世。羅大佑給她寫《童年》《光陰的故事》,李宗盛給她寫《愛的代價》,這些不世出經典,隨便唱一首就能笑傲歌壇了。

    70年代中葉,臺灣掀起過一場影響整個華語歌壇走向的民歌運動,這場運動的先驅、民歌三君子李雙澤、楊弦、胡德夫會聚在一家小酒館唱歌,當年張艾嘉經常跑去當聽眾。

    八九十年代的華語歌壇,滾石唱片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支力量,張艾嘉與滾石老闆段鍾潭、教父羅大佑、李宗盛是一個小團體,整天聚在一起呼朋喚友。

    楊德昌、侯孝賢、李安、徐克、吳宇森、杜琪峰,這些影響華語電影的大導演,也都是她的座上賓。她在80年代就拿起導筒,成績斐然,是中國女導演裡的一張名片。

    有個讚美女性的好詞比較流行,叫做“知性”,平時都貼在主持人魯豫、楊瀾、柴靜她們身上,但是比起張艾嘉,她們差得可不是一星半點。

    我們這些碌碌無為的女青年,沒法活得像張艾嘉一樣精彩、漂亮,喜歡她總該不難吧。

    無巧不成書,答完這個問題,董小姐就要去看她新拍的電影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金庸的作品裡面的武俠人物,你最喜歡誰,最討厭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