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長白山蕭大爺

    有一種說法是司馬睿應該叫牛睿,是他母親和將軍牛金所生。當時有讖語曰“牛繼馬後”,預言的就是這件事情。當然,這也有可能是司馬睿的政敵造謠中傷他的言論。

  • 2 # 遊遊蜉蝣

    司馬睿是東晉的開國皇帝。是琅玡王司馬覲的兒子。,是司馬懿的曾孫。公元290年司馬覲死了,15歲的司馬睿承襲爵為琅玡王。公元316年11月,司馬鄴投降於匈奴軍,西晉滅亡。公元317年3月,司馬睿即位晉王位。一年後登上帝位,仍用晉國號,史稱東晉。

  • 3 # 王道長淺談古今

    牛金的死有什麼隱情嗎,司馬睿真的是他兒子?

    三國志(套裝上下冊)[晉]陳壽

    知乎 ·

    12

    個回答

    寫回答

    月luo烏啼

    金融

    關注

    轉一篇天涯論壇的舊文,原作者應侯范雎

    《晉書》裁定晉朝的一位皇帝是私生子。這個不幸的皇帝就是東晉的開國皇帝、晉元帝司馬睿,《晉書》裡說他實際並非司馬家的孩子,而是母親夏侯氏與一個牛姓小吏私通的產物。

    這一說法最早出自孫盛的《晉陽秋》。孫盛出生於西晉末年,仕宦於東晉,以史學家的身份留名於後世,《晉書》第八十二卷替陳壽、司馬彪、習鑿齒等晉朝有名的史學家立了傳,孫盛也名列其中。孫盛的主要作品是兩部斷代史,分別是記敘曹魏歷史的《魏氏春秋》與記敘兩晉歷史的《晉陽秋》,如今這兩部書已經散佚殆盡,只殘留零星篇章。

    在《晉陽秋》殘本中有這麼一句話:“又初元石圖有‘牛繼馬後’,故宣帝深忌牛氏。遂為二榼,共一口以貯酒。帝先飲佳者,以毒者鴆其將牛金,而恭王妃夏氏通小吏牛欽,而生元帝,亦有符雲。”

    這句話明白無誤的指出晉元帝的生父並非西晉第二任琅琊王司馬覲,而是一個叫牛欽的小吏。若是僅僅考慮孫盛與晉元帝是同時代人,親身經歷過兩晉之交那紛紛擾擾的歲月,這話似乎可信;但是如果考慮到孫盛在東晉為臣(孫盛壽命長,他一生經歷了東晉元帝、明帝、成帝、康帝、穆帝、哀帝、海西公、簡文帝八個皇帝),卻奮筆直書開國皇帝是個私生子,這未免太不可思議;而更不可思議的是晉朝人的反應,《晉書.孫盛傳》裡評論說“《晉陽秋》詞直而理正,鹹稱良史焉”,可見《晉陽秋》寫成之後在當時廣為流傳,東晉的臣子看了都說是“良史”,孫盛本人也沒有因為宣揚皇帝的血統不正而受到任何制裁,一口氣活到七十二歲才壽終正寢,這豈非咄咄怪事?

    懷著疑問,再細細品味這句話,就可以讀出一股熟悉的神棍氣息。兩漢兩晉時期讖緯之說大行其道,上至公卿王侯下至平民百姓,都相信有那麼一幅模稜兩可的古圖,或者是一句晦澀難明的古語,暗藏玄機指示著天下蒼生的福祗。許多人窮盡畢生精力專研此道,製造出更多不知所云、穿鑿附會的東西,有不少政治人物則借用讖緯來進行政治投機。

    比如說陳勝造反之前,先要偽造一份神諭,說“大楚興、陳勝王”;再比如說西漢宣帝劉病已登基之前,也曾出現“公孫病已立”這樣的讖言;後來王莽要篡奪西漢皇位,也偽造了一系列的讖言;東漢光武帝劉秀建國稱帝,也應驗了“劉秀當為天子”的讖言;到了漢末,曹丕接受漢獻帝的禪讓,事先也大造輿論,說這是應證“代漢者,當塗高也”的讖言。

    總而言之,讖言已經成為野心家用來製造輿論、標榜天命所歸的工具,其中被利用得最頻繁的讖言就是上面那句“代漢者,當塗高也”。這句讖言出現於西漢中期,到了兩漢之交,割據蜀中的公孫述認為自己就是那個“當塗高”,忙不迭地稱帝,國號“成家”,沒過幾年就亡於東漢;過了兩百年,漢末亂世,割據淮南的袁術也動了心想當皇帝,於是他也“當塗高”了,在淮南做起了皇帝,建號“仲氏”,過把癮之後就兵敗勢窮,吐血而死;之後又過了一百四十年,西晉末年,幽州都督王浚也做起了皇帝夢,他也開始宣傳自己是“當塗高”,幸好還沒來得及稱帝就被石勒消滅,算是保住了名聲。

    《晉陽秋》殘本中的這句話也包含著一個讖言,內容是“牛繼馬後”,這個讖言被認為暗示著晉朝的衰落不可避免,將有一個姓牛或者與“牛”有關的人物興起,取代司馬氏。

    這個讖言是有利用價值的,而且確實有一股勢力在利用這個讖言攻擊東晉皇室,不過肯定不會是孫盛。

    端倪暗藏在《晉書》之中,《晉書.孫盛傳》裡記敘了這麼一件事:數年前東晉權臣桓溫北伐,在枋頭這個地方遭遇前燕大將慕容垂,慘敗而歸,事後桓溫一直引以為恨。孫盛在寫作《晉陽秋》時秉筆直書,並沒有替權臣隱諱。書成之後桓溫大怒,當面威脅孫盛的兒子說:“枋頭之役誠然失利,也不至於如你父親說的得那麼嚴重。倘若這本史書通行於世,小心你們全族的性命!”

    孫盛的兒子很害怕,回家請求父親刪改。孫盛當時年近古稀,卻老而彌堅,他當庭訓斥兒子,表示一字不改;孫盛的兩個兒子與眾多孫兒一起跪下痛哭,懇求老父替全族上百口人的性命著想,孫盛大怒卻又無可奈何,只好默許。

    孫盛的兒子於是修改《晉陽秋》掩飾枋頭慘敗,但是孫盛為人狷介,不甘心屈服於桓溫淫威,他將一部未修訂的《晉陽秋》寄給北方的前燕皇帝慕容儁,(注:《晉書》中此處有明顯錯誤,慕容儁病死於公元366年,而枋頭之役發生於公元369年,孫盛寄書之時,前燕皇帝應當是慕容儁的兒子慕容暐)讓桓溫鞭長莫及。數年之後,晉元帝的孫子晉孝武帝特意派人去遼東求得北方版本的《晉陽秋》,與江南版本一對照,內容有多處不同。

    由此可知,《晉陽秋》其實分南、北兩個版本。南方版本已經被孫盛的兒子篡改過,那麼,北方版本是否就是原本呢?不一定,它恐怕也已被人挾帶了私貨,殘本中那一句“牛繼馬後”的讖言,很有可能就是前燕政權的傑作。

    由於史料的缺乏,以上結論只能是猜測,不過這個猜測並非空穴來風,因為前燕政權在當時有足夠的動機去抹黑東晉政府。

    前燕是東晉十六國之一,它的前身是鮮卑慕容部。西晉時期,慕容部的酋長慕容廆一度臣服於晉朝,被任命為“鮮卑都督”;西晉末年天下大亂,慕容部趁機擴張勢力,併吞了高句麗與鮮卑宇文部地盤。當時北方最強大的政權是羯族人石勒建立的後趙,後趙對前燕一直虎視眈眈。出於遠交近攻的戰略需要,慕容廆對東晉稱臣,接受東晉任命的都督官職與“遼東郡公”的爵位。

    公元337年,慕容廆的兒子慕容皝建立燕國,史稱前燕。前燕在建國之初依然表面臣服於東晉,但隨著後來後趙的日益衰落,前燕的日益強盛,繼續臣服於東晉不再符合前燕的利益。公元349年,後趙發生內亂,前燕趁機發動進攻,向南蠶食;公元352年前燕消滅冉魏,成為北方第一強國。此時前燕的南部邊境已與東晉接壤,雙方沿著淮河一線已經有領土糾紛。

    前燕既然已經羽翼豐滿,自然不可能再向東晉稱臣。公元352年十一月,燕王慕容儁在薊城稱帝,他對東晉派來的使者說:“還白汝天子,我承人乏,為中國所推,已為帝矣。”慕容儁自稱“為中國所推”,言下之意就是說你東晉只是偏鄙小邦,我大燕才是中原正朔。

    說前燕是正朔當然只是慕容儁自己給自己貼金,在當時世人心目中,偏安江南的東晉小朝廷才是正朔所在。東晉政權與自己同文同種,由西晉宣帝司馬懿的後裔建立,是唯一繼承西晉衣缽的合法政權。這個觀念是根深蒂固的,哪怕異族統治者使勁漢化自己,努力的推崇華夏文字制度,依然無法取代東晉的正朔地位。當年東晉北伐,軍隊開入關中,關中百姓夾道相迎,有許多八九十歲的耆老哭泣著說:“想不到有生之命還有幸見到王師。”此舉可見民心所向。

    不僅普通百姓如此,北方計程車人也普遍是這種心理,人所周知的一個例子是前秦名相王猛。王猛曾經有機會出仕東晉,不過他最終選擇了前秦,事實證明他的選擇是正確的,無能透頂的東晉朝廷不可能給他提供施展才華的舞臺。但是在內心深處,王猛未必無憾,他臨終叮囑前秦皇帝苻堅:“晉雖僻陋吳、越,乃正朔相承。親仁善鄰,國之寶也。臣沒之後,願不以晉為圖。”這句話固然是治國的真知灼見,但也暴露內心的那一絲遺憾:他王猛滿腹韜略,竟投身於胡戎蠻夷之庭。

    孫盛寫作《晉陽秋》的那幾年,是前燕與東晉交戰最頻繁的時期。軍事上,前燕在並不落於下風,它接連從東晉手中奪得河北、淮北等地;但在文化認同上,前燕則先天不足,處於絕對弱勢。

    就在這個時候,救星來了,在江南獲得廣泛讚譽的《晉陽秋》出現在北方。《晉陽秋》為何到北方來?因為它觸犯了時諱。

    由於處於敵對狀態,很少有北方人能夠到江南去,但是好奇心人人有之,《晉陽秋》詳細平實記述了東晉現狀,一到北方必受矚目。想像一下,如果這部書批露“東晉的開國皇帝是個私生子”,說有一個“牛繼馬後”的讖言早就預示了這事的發生。那麼這個爆炸性的秘聞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割裂西晉、東晉之間的繼承關係,打擊東晉政府的“正朔”形象。 所以說前燕政權有足夠的動機去篡改《晉陽秋》,將晉元帝汙衊為一個私生子。

    前燕政權不久就滅亡於前秦,但“晉元帝是私生子”這個謠言卻生命力頑強,在北方流傳甚廣,經久不衰。十六國之後,中國歷史進入了南北朝對歧,此時的正朔之爭比先前更加激烈,南北雙方都標榜自己才是正統,彼此口出惡言,南朝寫史稱北朝為“索虜”,北朝寫史稱南朝為“島夷”。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北朝人自然不會有興趣去徹查所謂的“晉元帝是私生子”是真是假。到了公元551年左右,即《晉陽秋》面世兩百年之後,北齊臣子魏收撰寫《魏書》,書中有晉元帝的傳記,傳記名稱叫《僭晉司馬睿傳》。這個“僭”就是“僭越”的意思,意思是說北方政權才是正朔所在,東晉皇帝都是僭主,是沒有資格稱皇帝的。

    魏收也採信“晉元帝是私生子”的說法,甚至以訛傳訛,錯得更加離譜。《魏書》中如此寫道:“睿字景文,晉將牛金子也......琅琊恭王覲,覲妃譙國夏侯氏,字銅環,與金姦通,遂生睿。”這明顯是在胡扯了,牛金與司馬懿同輩,琅琊王司馬覲則是司馬懿的孫兒,夏侯氏嫁入司馬家的時候,牛金即使還沒病死也已是風燭殘年,兩人怎麼可能通姦?

    又過了約莫一百年,唐朝的房玄齡、令狐德棻等人奉唐太宗的命令修撰《晉書》。唐朝脫胎於北朝,令狐德棻等人沒有擺脫那個流傳了近三百年的傳言,也採信了“晉元帝是私生子”的說法,並將這一說法寫入了《晉書.元帝紀》中。

    在這一系列錯綜複雜的政治、歷史原因作用下,晉元帝最終坐實了“私生子”的名號。

    編輯於

    子夜月光想起呂后和惠帝。風大 可稍息否4晉元帝:我生兒子不敢讓臣子居功,你們特麼直接去幫我爹是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亮劍>中的常乃超被李雲龍打敗後,為何還能給李雲龍當教員?